山海经有关于龙的诗句吗

1.有关于龙的诗句有什么

有关龙的诗歌: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当年双桧是双童,

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

如今化作雨苍龙。

(苏轼《塔前古桧》)。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在诗人的另一组诗《九歌》中,屈原将民间祀神的巫歌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挚热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和摄人魅力。诗中描写的仙人大都有驾龙的神车,因而诗中有不少涉及龙的诗句。

汉以后,赋体流行。由于得到汉代帝主特别是汉武帝的倡导,赋体发展很快,但同时内容与风格上却变得绮丽空虚、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汉及汉之后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现所谓的“龙赋”,但大都空洞无物,有的纯粹是一种阿谀。艺术上也无大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大家手笔的龙赋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现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宋王安石作《龙赋》,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

配乾虽有象,作解本无形。浃物周寰宇,遗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状,试下叶公庭。”这类龙诗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外。倒是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现象和民俗活动的诗,由于作者有细致的观察,显得生动、真实、细腻,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宋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主要写民间祈雨,诗人先写降雨情形,然后写祈雨得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鸟争残余。”场景活灵活现。再如陆游的《龙挂》诗:“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或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龙卷风那种令人惊悸的气势和破坏力跃然纸上。

2.有关于龙的诗句(紧要)

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 苏轼《塔前古桧》。

3.山海经有关龙的神话传说

参、圣经和山海经中对「乐园」与「龙」「皇权帝德」的象徵之比较 —、龙的象徵比较 1.三分世界的动物象徵糸统。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宇宙观中,上、中、下三分的世界模型常 552 常由水、陆、空三类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象徵。了解这种三分动物象徵系统的普遍性及文化差异性,对神话研究,上古艺术研究和图腾制的帮助,均有很大助益。

天空世界是飞行动物的王国,中间世界是陆栖动物和人类。地下世界分两类,一类属於水生动物,另一类为爬行动物。

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神话思维对各种动物的分类与现代动物学分类不同。神话思维往往根据事物的某一点外在特徵,就按照类比联想将其归入到具有同类特徵的类别中去,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差异。

2.三分世界的动物象徵同创世神话的关联: 在讲述世界创始的神圣法典中有溯源性的确定。这种关联明显表现在希伯来人的创世神话中,如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一章所述,上主雅威造好了海、陆、空三分世界后,从第五天开始造动物: 上界:空中飞鸟,各从其类。

中界:陆地动物,野兽,牲畜,昆虫,人。 下界:水生动物,大鱼,各种水生动物。

3动物的宇宙象徵东西方之差异: a.西方强调二元对立,例如鹰与蛇的对立反映光明与黑暗、白昼与夜晚、太阳与月亮、天神与恶魔、善与恶、生与死。 b.东方中国文化强调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所以阴阳成为两个相化相生、互为依存的有机整体而表现在神话中,所谓变形转换是指某一种动物通过变形而化生成另一种动物,诸如「龙生龙,凤生凤」的说法,在神话须改为「龙生凤,凤生龙」。

易经所说「飞龙在天」,荀子劝学篇所说「剩蛇无足而飞」,便是这种爬行动物具有了飞行动物之功能的神话转换。 c.蛇这种爬行动物在大多数文化象徵系统中均具有负面的价值,是恶魔的形象,而唯独在中国文化中神化为龙,具有最高的正 553 面价值,成为统治者「真龙天子」的象徵,这其间的奥秘究竟是什麽呢?一般说来,蛇在众多文化中之所以是一种否定形象,主要原因在於蛇在宇宙模式象徵系统中的地位。

它在宇宙模式象徵系统中,只能处在与上界飞行动物相对立的下界地位,因此,凡与天神世界所代表的正面价值,如光明、生命、善等,相对立的负面价值,如黑暗、死亡。恶等,都归到蛇这种无辜的动物身上了。

於是,在巴比伦创世神话中蛇的象徵变体—一混沌恶龙,同创造主神马尔杜克的敌对关系,在迦南的神话中恶龙同主神巴尔之敌对关系。在埃及神话中蛇同太阳神之敌对关系,而在埃及的太阳神以鹰来象徵,所以蛇同太阳神斗争是鹰蛇之战神话原型的一变体形式。

同样突出表现对立之间冲突的母题在圣经中转化为上帝同蛇(恶魔)的对立,这种关系奠定蛇在整个西方文化中的否定性象徵意义。例如在圣咏第七十四篇中所述:「你曾用能力将海分开,将海中怪兽的头打破。

你曾砸碎鳄鱼的头,把它给旷野的禽兽为食物……夏天和冬天是你所定的」。在依撒意亚第二十七章中,上帝同海生动物对立与上帝同蛇的对立完全等同为一:「到那日,上主必用他刚硬有力的大刀,刑罚海中怪兽,就是那快行的蛇,刑罚海中怪兽,就是那快行的蛇。

并杀死海中的大鱼。」 前文中,我们看到对立的普遍性,二元对立在中国神话思维和哲学思维中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中国神话哲学在对立的统一中蕴含著一元论的宇宙观。

二、乐园之比较 1.乐园相同点: a.凤鸟的自由自在、沃之野的富饶、饮甘露与食凤卵,更可贵的是「所欲自从」,这已不是物质享乐的天堂,同时也满足了心理的需求,也是精神性的乐园。圣经创世纪二章8节至17节也是沃之 554 野,出产富饶,乐园中各树上的果子都可吃(物质性乐园),上主天主在乐园中散步(精神性乐园)。

b.在乐园中是天下安宁、人与百兽和平相处:例如创世纪二章19一20,大荒西经云:……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2.乐园相异点: a.凤凰的出现与乐园的建立,似乎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凡是有乐园性质的地方,往往就有凤鸟出现。

而圣经创世纪在乐园出现的是蛇,且蛇是天主创造的一切野兽中最狡猾的。蛇的出现带给乐园分裂、不和平,蛇象徵邪恶的魔鬼。

b.在乐园里有知善恶树,树上的果子不能吃,吃了必定要死,在乐园中人受考验,而结果是死亡和知善恶,或永生,随人选择,在此上下文很清楚印证前面所写东西方动物象徵之差异,和神话思维之差异。 肆、神学反省 一、乐园是天主在历史时空中的计划 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都记载著乐园的存在,它表达了天主愿意藉著人,透过人的团体社会性表达人类的一体及彼此唇齿相依和休戚相关,人只能在永远的喜乐与幸福中才会圆满。

更因著天主拯救普世的意愿,藉各宗教和文化的真理来实现她的计划。 二、乐园与末世的幅度 在历史的时空中乐园的出现是一预像与隐喻,它指向圆满的末世向度,是向未来生命的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开显。

三、建设现世的乐园 人都梦想一个理想国的出现,然而这个理想国就存在现实世界 555 之中,在生存的环境中应造就一个动物、植物与人类同生共存的世界,使生物展现出最佳的生命形态,这才是整个世界的。

4.关于龙的诗句

1. 关于龙的诗句2. 长恨歌3.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4.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5. 春江花月夜6. [作者] 张若虚 [朝代] 唐7.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 青玉案·元夕9.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10.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14. 雁门太守行15.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16.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7. 蜀道难18.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9.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0. 离骚21.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2.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23. 离骚24.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5.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26. 离骚27.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29. 逢入京使30.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31.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32. 清明33.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34.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35. 从军行36. [作者] 杨炯 [朝代] 唐37.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38.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9. [作者] 佚名 [朝代] 汉40.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41. 出塞二首42.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43.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4. 从军行七首45.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46.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47.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48.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49. 风虎云龙50.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51.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52.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53.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54. [作者] 岳飞 [朝代] 宋55.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56. 鹤冲天·黄金榜上57.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58. 偶失龙头望59. 山有扶苏60.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61.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62.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63. 《长恨歌》 唐·白居易64.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65.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66.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67.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68.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6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70.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1.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7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73. 《蜀道难》 唐·李白74.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75. 《离骚》 先秦·屈原76.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77. 《离骚》 先秦·屈原7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79. 《离骚》 先秦·屈原80.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 唐·岑参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黄庭坚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从军行》 唐·杨炯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佚名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二首》 唐·王昌龄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风虎云龙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偶失龙头望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柳永。

5.有关龙的诗句有哪些

1、亦知清戒守仙规,燕血尘埃岂嗜宜。 为虚化实是何日,弃甲成林会有时。 已笑痴儿执凡铁,驱云驾雾奈何之。——《咏龙》唐萧旷

译文:知道遵守神仙的戒律戒规,特别喜欢飘浮于宇宙间的岩石颗粒。什么时候会化成龙呢,总有一天会脱甲成龙。那时候就会笑看这些拿着凡铁的人们,腾云驾雾而去,你们能奈我何。

2、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杜甫《梅雨》

译文: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3、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重有感》唐代李商隐

译文:哪能有蛟龙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4、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唐代韩愈

译文:你的歌声酸楚歌辞也悲苦,没有听完热泪就纷纷下落。洞庭湖水连天九疑山高峻,湖中的蛟龙出没猩鼯哀号。

5、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杜甫《绝句四首》

译文:清溪有蛟龙的居所,但是迫于地势险要所以不敢居住

6.哪位知道《山海经》当中关于龙的记载的文字啊

一、原文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二、译文

应龙就住在这座山的最南端,因杀了神人蚩尤和神人夸父,不能再回到天上,天上因没了兴云布雨的应龙而使下界常常闹旱灾。下界的人们一遇天旱就装扮成应龙的样子求雨,就得到大雨。

三、出处

出自战国时期佚名创作的一篇散文《山海经·大荒东经》。

扩展资料

《山海经》自古称为奇书,学者或据以考地理,或藉之论神话,世人所津津乐道者则无非充斥其中的四海神奇、远方怪物。对华夏世界观发生过巨大影响的“天书”。明代以前,只有东晋的郭璞认真研究它并做了注解,但是仍然留下许多“不详何物”的字句等待后人破解。

《山海经》讲的是海外大荒、遥远国度中的怪物、怪人、奇风异俗,是岁时月令,是古人时间知识的反映。书中大量的内容是关于海外诸国比如结匈国、羽民国、讙头国、厌火国等等的人物形象的描述,是一幅描绘岁时场景的月令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海经·大荒东经

百度百科-山海经

7.有关于龙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恶龙但怕地头蛇

●是龙到处行雨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龙多思靠,人多思拗

●龙多死靠不下雨,人多死靠不做活

●龙多旱,人多了乱

●龙生龙子,虎生虎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麻雀生儿钻瓦缝

●龙不怕水深,虎不怕山高(苗族)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李白: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

拉丁语: 在盲人国里,独眼龙就是国王

一龙九种,种种各别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

元·杨显之: 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莎士比亚: 庄严的大海产生蛟龙和鲸鲵,清浅的小河里只有一些供鼎俎美味的鱼虾

山高藏猛虎,峡深藏蛟龙

清·秋瑾: 画工须画人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谁能提供有关于龙的谚语,成语,寓言故事

白龙鱼服笔走龙蛇藏龙卧虎车水马龙成龙配套乘龙佳婿乘龙快婿打凤捞龙得婿如龙二龙戏珠风从虎,云从龙风虎云龙伏虎降龙伏龙凤雏龟龙鳞凤龟龙片甲虎斗龙争虎踞龙盘虎卧龙跳虎穴龙潭画龙点睛活龙活现骥子龙文蛟龙得水矫若惊龙来龙去脉老态龙钟鲤鱼跳龙门麟凤龟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肝豹胎龙肝凤脑龙肝凤髓龙驹凤雏龙马精神龙鸣狮吼龙盘虎踞龙蟠凤逸龙蟠虎踞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生九子龙潭虎窟龙潭虎穴龙腾虎跃龙跳虎卧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行虎步龙血玄黄龙吟虎啸龙跃凤鸣龙章凤姿龙争虎斗攀龙附凤盘龙之癖炮凤烹龙跑龙套配套成龙烹龙炮凤暴腮龙门前怕龙,后怕虎强龙不压地头蛇乔龙画虎群龙无首人中之龙蛇化为龙,不变其文神龙见首不见尾生龙活虎尸居龙见痛饮黄龙屠龙之技土龙刍狗望子成龙卧虎藏龙匣里龙吟降龙伏虎药店飞龙叶公好龙一龙一蛇一龙一猪一世龙门游云惊龙鱼龙混杂鱼龙曼衍元龙高卧元龙豪气云龙风虎云龙井蛙云起龙骧直捣黄龙1. 二月二,龙抬头 2. 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6.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7.龙虎交战,龟鳖受灾 (龙争虎斗,原系两强的争斗(交战),与属于弱者的龟鳖无关,但最后遭殃受害者竟是龟鳖,形容强者相争,殃及无辜的弱者,亦即两方相争,却造成第三者受害.) 8.龙肝凤胆拢歹医 (龙肝凤胆指稀有高贵的药材. 拢:全部. 歹医:很难或无法医治.谓病入膏肓,再好的药材也无效.)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考古专家认为,早期的龙就是一处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而有些人则认为,龙最初形成地,龙头很像猪,龙身则与蛇身相同;还有人指出,龙是由鳄鱼蜕变而成的;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对龙有独到的见解,闻先生认为:龙是由蛇与其它多种动物综合形成的,它以蛇身为基础,融入了马的鬃毛,牛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对龙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许多出土的带有有关龙的图形的文物中分析,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久远的历史.这其中河南濮阳出土的蚌龙,距现在已有六千年的历史,它一方面体现着仰韶文化的脉胳,另一方面又证明了龙的最初形成.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恶龙但怕地头蛇●是龙到处行雨●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龙多思靠,人多思拗●龙多死靠不下雨,人多死靠不做。

山海经有关于龙的诗句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山海经有关于龙的诗句吗

诗句

关于夏天开花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9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夏天开花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描写“夏天的花”的诗句,关于夏天"花"的诗句,关于夏天的花的诗词。1)桃花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中春怀【唐】齐己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2)梨花杭

诗句

关于添加诗句的练笔

阅读(5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添加诗句的练笔,内容包括初一一篇关于诗词活动的练笔,帮忙做下这个关于诗句的小练笔,速度啊,初一一篇关于诗词活动的练笔。初一一篇关于诗词活动的练笔 ?你这个问题我还没看明白,你能具体化一点? 如果你的意思是要一片关

诗句

关于鹿和感情的诗句

阅读(5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鹿和感情的诗句,内容包括带鹿字的有意境的诗句,和鹿有关的诗句,关于鹿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魏晋 · 曹操《短歌行》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宋 · 梅尧臣《鲁山山行》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

诗句

关于自然风光的诗句李白的

阅读(4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自然风光的诗句李白的,内容包括李白写的关于自然景物的诗,李白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描写风景的诗句古诗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诗句

张继写的关于思念的诗句

阅读(8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张继写的关于思念的诗句,内容包括诗人张继在苏州写得思乡的诗句:,诗人张继在苏州写得思乡的诗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

诗句

关于青蛙的诗句和成语

阅读(1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青蛙的诗句和成语,内容包括关于青蛙的诗句,描写青蛙的诗句,描写青蛙的诗句或词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朝代:宋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诗句

关于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诗句

阅读(3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低碳环保的诗句,关于低碳环保的诗句3句半,关于低碳环保的诗歌。《低碳生活》朝代:近代作者:佚名低碳生活是环保,身边小事最重要。上班电梯搭乘少,跑上跑下健身好。节约水电要记牢,千家

诗句

关于迷恋网络的诗句

阅读(3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迷恋网络的诗句,内容包括沉迷网络游戏危害的诗句,沉迷网络的名言警句,要30句哦谢谢哈,我想和迷恋迷恋网络的同学说什么样的古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

诗句

关于认识九周年的诗句

阅读(3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认识九周年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和闺密认识九年的句子,相识九年用那句话来表达,有关九九的诗句。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唐李白 《上云乐》2、九九侍神仙唐阎朝隐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筵字》3、九九才终变化宋薛式

诗句

关于夏天相思无眠的诗句

阅读(5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夏天相思无眠的诗句,内容包括夏天夜晚思念情人诗句,描写夏天难眠的诗句,相思难眠的诗词或短句。《梦想那些年》暮霭沉沉,屋檐疾风现雨帘处暑寒,癸巳年行路将过半隔窗秋景残,别绪百结绕成几个圈二十七回青草蔫,梦里盼春天光

诗句

关于励志读书的诗句诗句诗句

阅读(6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励志读书的诗句诗句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励志读书的古诗,关于励志读书的诗句10句光是句子,关于励志的诗句古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

诗句

写出两条关于月亮的诗句

阅读(3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出两条关于月亮的诗句,内容包括请写两句描写月亮的诗句,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请写出两个有关月亮的诗句。写月的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

诗句

关于惊讶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57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惊讶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关于惊讶的古诗,形容惊讶的古诗词,含有惊的诗句有那些。也来惊讶希见(元·刘敏中 ·《满江红 又次前韵》)2、 市人皆惊讶(近代·刘伯坚·《带镣行》)3、沙鸥浦雁应惊讶(唐·褚载·《鹤》)4、

诗句

你最喜欢的关于夏天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阅读(3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你最喜欢的关于夏天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你最喜欢的描写夏天诗句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描写夏天诗句是什么最好说明出处,有关夏天的诗句及意思。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宁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绿荫生昼静,孤花表春

诗句

关于夏天开花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9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夏天开花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描写“夏天的花”的诗句,关于夏天"花"的诗句,关于夏天的花的诗词。1)桃花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中春怀【唐】齐己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2)梨花杭

诗句

关于添加诗句的练笔

阅读(5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添加诗句的练笔,内容包括初一一篇关于诗词活动的练笔,帮忙做下这个关于诗句的小练笔,速度啊,初一一篇关于诗词活动的练笔。初一一篇关于诗词活动的练笔 ?你这个问题我还没看明白,你能具体化一点? 如果你的意思是要一片关

诗句

关于鹿和感情的诗句

阅读(5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鹿和感情的诗句,内容包括带鹿字的有意境的诗句,和鹿有关的诗句,关于鹿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魏晋 · 曹操《短歌行》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宋 · 梅尧臣《鲁山山行》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

诗句

关于自然风光的诗句李白的

阅读(4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自然风光的诗句李白的,内容包括李白写的关于自然景物的诗,李白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描写风景的诗句古诗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诗句

张继写的关于思念的诗句

阅读(8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张继写的关于思念的诗句,内容包括诗人张继在苏州写得思乡的诗句:,诗人张继在苏州写得思乡的诗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

诗句

关于青蛙的诗句和成语

阅读(1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青蛙的诗句和成语,内容包括关于青蛙的诗句,描写青蛙的诗句,描写青蛙的诗句或词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朝代:宋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诗句

关于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诗句

阅读(3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低碳环保的诗句,关于低碳环保的诗句3句半,关于低碳环保的诗歌。《低碳生活》朝代:近代作者:佚名低碳生活是环保,身边小事最重要。上班电梯搭乘少,跑上跑下健身好。节约水电要记牢,千家

诗句

关于克制爱情的诗句

阅读(32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克制爱情的诗句,内容包括《诗经》中表达克制感情的诗句,诗经表达感情比较克制而平和的诗句,关于爱情的诗句。《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