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中渔夫的形象分析
古诗文中渔夫的形象很多,从《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到清朝清马朴臣《渔夫谣》中的“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尺鳞堪易酒,一叶便是家。”
遥遥千年,诗作均有着墨之处。 中国古代诗文作品中渔夫这一形象均被文人有所美化,当有学才无出路之人志不得申,便往往以诗文虚拟形象自比,渔、樵、耕、读便成为首选,四者之中以“渔”为首,更是看重了那种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
楚辞中的“渔父”俨然是一位知天达命、高蹈循世的隐者。苏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最为此间潇洒写状,元代白朴所作《双调·沉醉东风》一曲中又有“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神来之笔,更是将渔夫的形象与隐居高士等同起来。
由此可见,渔夫在中国古诗文中的形象和飘然隐去、不问俗事的隐者形象最为接近。
2.中国古代渔翁的形象希望大家提供有关中国古代渔翁形象的诗词、散文
渔父 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淠喽锲洳ǎ恐谌私宰恚尾徊钙湓愣?f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ざィ烁柙唬骸安桌酥遒猓梢藻َ嵊В徊桌酥琴猓梢藻َ嶙恪!彼烊ィ桓从胙浴?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人生,都有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
当时,楚国处在危机当中,个人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在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下,屈原写下了《渔父》。 《渔父》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
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屈原没有说服渔父,渔父也没有说服屈原,最后渔父扬长而去。
屈原最后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结论——自沉于汨罗江。他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理想的珍爱,对于操守的坚持,对于人生价值取向的执著——这样一种精神,我想我们今天仍然应该抱着十二分的崇敬。
杂歌谣辞·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了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诗写了一个在青山绿水之处自遣自歌、独来独往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前两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甚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忽然“?G乃一声”,人在远方的“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仕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形象,并非中唐时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志趣的客体化。这个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其背后还浮动着屈原和陶渊明的影子。
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幅江边雪景图。
诗歌营造了一个极冷的世界,而其中的蓑笠翁对此却凛然不惧。蓑笠翁的形象作为诗人的心灵映射,展现了柳宗元的形象,雪的世界也映射了柳宗元内心世界的清寒。
诗中的江水似乎寓意着诗人的生活环境,而孤舟明显象征着诗人孤独的特质,诗人只能在清冷的江水中漂荡、期待。作为政途的失意人,柳宗元知道自己的期待是无意义的,所以用“钓雪”来形容自己的作为,显现出诗人独特的孤独与冷傲。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 这首诗先写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震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再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渺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而无舟楫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卑不亢,十分得体,刻画了一个等待时机的渔翁形象。
溪叟 景云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 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景云,唐代僧人。这首诗以白描手法传神地刻画出一位隐居溪边的老人,以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溪叟的潇洒生涯。
首联咏溪叟居住的环境清静幽雅。上句着一“静”字,下句即以“溪鸟入门飞”反衬,以动写静,倍见其静、其幽、其雅,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颔联咏溪叟行止的自由潇洒。 他终年以泛湖垂钓为乐,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独来独往,如孤云野鹤,闲逸逍遥。
颈联咏溪叟饮食。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古代渔夫的诗句渔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