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描写大海的诗句
描写大海的诗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2.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5.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6.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俄)莱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 (美)狄金森《蓝海》
8.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写出描写大海的诗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2.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5.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九龄《春江花月夜》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潘阆《酒泉子》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望海楼观景》 苏轼
3.写出一个关于大海的完整诗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升
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登临碣石,以观沧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无情最是东流水,日夜滔滔去不停。半是劳动血与泪,几人从此看分明。
波澜起落无痕迹,似此奇情古所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鹭齐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登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4.描写大海的古诗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作品: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注释 注释: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 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 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 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 “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 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 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 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 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 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 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 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 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 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 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 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 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 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 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 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 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 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 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 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 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 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 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 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 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 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 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 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 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 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
5.描写大海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大海的诗句有:
1.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5.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1. 大海:即海洋。其实海与洋还是有些差别的。海和洋的区分: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4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2. 上述诗句全文如下:
(1)《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题海图屏风》白居易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 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 赑屃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 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 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5)《太平洋遇雨》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6.写出一个关于大海的完整诗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升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登临碣石,以观沧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无情最是东流水,日夜滔滔去不停。
半是劳动血与泪,几人从此看分明。波澜起落无痕迹,似此奇情古所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鹭齐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登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7.描写大海的诗句,诗意(最好讲一下描写大海的什么)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出处: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翻译: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诗意:词句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处: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翻译: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诗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翻译: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诗意: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4、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出处:唐代张籍的《春别曲》
翻译:长江春水碧绿如染料,刚刚破出水面的点点荷叶只有铜钱大小。自己在那江头种下的橘树,也无法拴住将要远行的小舟。
诗意:长江中春水碧绿,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为染料,荷叶刚刚长出水面,一个个才有铜钱那么大。诗句写暮春景色,可引用以表现江南春景,或只用作表示暮春时节。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5、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出处:唐代杜甫的《梅雨》
翻译: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
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弥漫,田间有春水浇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诗意:此诗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诗中的“南京”是指现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县,现在四川郫县的犀浦镇就是当年犀浦县治所。
8.描写大海的诗句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题目】: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题目】:赠杜容成
【内容】: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
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
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题目】:江楼夕望招客
【内容】: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写一写关于大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