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颂后代的诗句

1.描写后羿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后羿的诗句如下:

1.羿后神幽赞,灵王法暗传。 —— 唐 张说《玄武门侍射》

2.羿弯弓属矢那不中, 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唐 李贺《日出行》

3.专场射策时,缚虎当羿彀。——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4.在昔宫闱僭,仍罹羿浞殃。—— 唐 陈陶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5.银蟾借与金波路,得入重轮伴羿妻。 —— 唐 徐夤 《上阳宫词》

6.羿臂束如囚,徒劳夸善射。—— 唐 陆龟蒙 《村夜二篇》

7.共工触天补女娲,后羿射之摧九乌。—— 明 徐祯卿 《平陵东行》

8.安逢后羿不乖暴,直与审悫弯强弓。—— 宋 梅尧臣 《日蚀》

9.后羿久忘逃去处,东方尚忆来年月。—— 宋 华岳 《满江红》

10.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楚 屈原 《天问》

2.诗经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其中有2篇有幕无词,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编集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

②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 8 岁 。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

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③献诗说。

在周代的时候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刺,是有史籍考正的。当时因为天子为了“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这主要是为了反映民情,考察政治得失,最终用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这也正是《汉书·文艺志》里说:“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还有朱熹在《诗集传》也说过:“诗”是“诸侯采之贡于天子”。而且在《汉书·食货志》、《礼记·王制》、《晋语六》也有类似的记载。

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诗经》作为一个文本的出现在中国很早,距现在有3000多年。当然,它成为经典要晚一些,大约是在距现在2000年的时候,即汉代。

为了适应汉代中央集权的社会制度,当时的执政者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孔子的思想作为统一规范全国上下思想的一种标志,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很著名的事件,叫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这个时候起,孔子就被作为“圣人”,与孔子有关的一切都被涂上了神圣色彩。

孔子在生前作为教材来用的一些古代的文献,。

3.后人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句是什么

杜甫保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中,跟李白有关的,共十五首,其中多数作品充满了对李白其人的真挚思念和对李白诗歌艺术的热烈赞美。而李白保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中,跟杜甫有关的,不过区区四首,思念与赞美的没有杜甫对李白那么多,赞美之词更是付诸阙如。许多人因此认为,杜甫是李白的狂热崇拜者,而李白则不甚看重小自己十一岁的杜甫,对杜甫的诗歌艺术并不欣赏。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李白不多的跟杜甫有关的几首诗中,已经透露出了一些对杜甫不同寻常的友爱之情。请看:“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相失各万里,茫然室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其次,从李杜交游史实可看出李白对杜甫的欣赏。天寳三载(七四四)夏,李白、杜甫在洛阳相识之后,当年秋天即跟高适等同游梁宋,登吹台、琴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杜甫《遣怀》),意气相投。次年秋,杜甫到兖州,正好李白亦回到东鲁,两人同游,“醉卧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情同手足。李白的《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和《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大约就作于这一次同游结束,临别之际。有学者认为,李杜后来在长安还有一次会面,地点是一个叫饭颗山的地方,即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诗所记述的那次会面地点。倘若杜甫不是李白欣赏的诗人,很难想象李白会跟他这般飮酒、游玩,几度盘桓,分别之后还写那么情意深长的诗体书信。

李白有关杜甫的诗歌数量较少,可能跟李白诗歌散失较多有关。杜甫在作于天宝九载(750)的《进雕赋表》,序言云:“……自七岁辍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可见杜甫现存作品的数量(一千四百余首),远少于他实际创作的数量。相比之下,李白诗歌保存的情况更加不理想。一般认为,因为杜甫生前已经有诗集在江南地区流传,杜甫晩年曾亲自编辑过自己的诗歌作品,中年以后的作品散失较少,他自己满意的作品大都得以保存下来。李白却没有这么幸运。李白最后病死于担任当涂(在今安徽)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处。李阳冰在给李白的《草堂集》所作的序中说:“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八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可见,李白有大量的作品散失了。李白散失的作品中,难保没有跟杜甫有关的诗歌作品。

即使李白所作跟杜甫有关的诗歌真的比杜甫所作跟李白有关的诗歌少,也不足以说明,李杜交往,杜甫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跟李白杜甫思想、性格、创作特点上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杜甫思想深受主张仁爱孝悌的儒家学说影响,李白思想深受追求独善其身的道家思想影响;杜甫性格真挚外向,李白性格飘逸内敛;杜甫作诗喜欢实录生活,李白作诗喜欢冥想神仙。这三个方面的差异,都有可能导致李杜诗歌反映友情的态度与方式上的截然不同。

事实上,杜甫写李白多而李白写杜甫少这个现象,也可以有另一种解读:尽管李白比杜甫年龄大,但在李白面前,杜甫扮演的是兄长兼伯乐角色,他关心李白的处境,赞美李白的才华。杜甫对李白诗歌才华的赞美,有替李白鸣不平、为李白延誉的用意。杜甫写于秦州时期的《不见》诗:“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我们不难读出杜甫发自内心深处对李白的爱怜、回护、抱屈之情。

4.形容“美名流传于后代”的成语有什么

1、流芳百世 [ liú fāng bǎi shì ] :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出 处: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寞;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2、永垂不朽 [ yǒng chuí bù xiǔ ] :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出 处:三国·曹丕《铸五熟釜成与锺繇书》:“庶可赞扬洪美;垂之不朽 。”

3、流芳千古 [ liú fāng qiān gǔ ] :美名永传于后世。

出 处:清·佚名《说呼全传》:“楼船笳吹晓霞横,旌节新移宠若惊。运道风柔思报国,沙场尘敛喜消兵。恩纶加惠全忠孝,呼氏流芳千古闻。宋主听奸生祸乱,征辽平寇旧功臣。”

4、扬名后世 [ yáng míng hòu shì ] :名声传扬到后世

出 处:汉班固《典引序》

5、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 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 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

关于赞颂后代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赞颂后代的诗句

诗句

关于赞美桃花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35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赞美桃花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赞美桃花的古诗呢,有关赞美桃花的诗句,赞美桃花的诗句。《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写道,一向因凤姐病了,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又过年过节,出来许多

诗句

关于心媛的诗句

阅读(3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心媛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媛的诗句,关于媛,心永远在一起的藏头诗,关于爱心的古诗。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 古往天高事渺茫,争知灵媛不凄凉。月娥如有相思泪,只待方诸寄两行。 罗虬 【比红儿诗】 冯媛须知住汉宫,将身只是

诗句

关于取的诗句

阅读(3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取的诗句,内容包括含取字的古诗词,可以取名字的古诗词,关于舍与取的诗词。1,《桃夭》作者: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

诗句

关于改变的排比诗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改变的排比诗句,内容包括改变的排比句,关于改变自我的排比句,改变自己排比句。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

诗句

杜甫写关于桃花的诗句

阅读(4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甫写关于桃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写出杜甫描写桃花的两句诗,写出关于“桃花”的诗句,古代描写桃花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桃花细逐

诗句

关于有桥字诗句

阅读(3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有桥字诗句,内容包括带有桥字的诗句,带有“桥”字的诗句,关于桥字的诗句。带桥的诗词非常多,选取部分,示例如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唐】宋之问《灵隐寺》 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唐】韩翃《相

诗句

关于中药甘草的诗句

阅读(10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中药甘草的诗句,内容包括寻咏甘草之诗词,寻咏甘草之诗词,描写“中草药”的诗句。生查子 陈亚 朝庭数擢贤,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险难无移处。也知没药疗饥寒,食薄何相误。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河传 郭讵 大官无闷。

诗句

关于等待回家乡的诗句

阅读(10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等待回家乡的诗句,内容包括20首思念家乡的诗句,盼望早日回乡的诗句,关于“等待”的诗句。思乡诗 《静夜思》 (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诗句

现代关于春的诗句

阅读(4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现代关于春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现代的),关于春的现代诗,关于春天的现代诗。春归来树上飞花皆六棱,江中倒映楼阁白。远山尽隐不得见,暗流滚滚春又来。鸟鸣春画栋雕梁花似锦,风和日丽鸟鸣春。大江南北闹春潮,东泰西

诗句

关于偏执追求的诗句

阅读(5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偏执追求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偏执的句子,关于追求的诗句,关于执着追求的诗句。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2、我的眼,看不到你的脸,怎么样的表情,才能概括你的转变,父亲

诗句

历代关于画画的诗句

阅读(3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历代关于画画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绘画"的诗句,关于画画好的诗句,描写绘画的诗句。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金陵晚望》释义: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2、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

诗句

关于家诗句有哪些

阅读(8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家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带家的诗句,描写“家”的古诗词,求形容家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代杜牧诗人游玩因为天气下起了小雨询问当地的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2、烽火连

诗句

关于楼梯文化的诗句

阅读(3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楼梯文化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楼梯的诗句,与楼梯相关的诗句,关于楼梯的诗句。他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读书是一叶小舟,带你遨游汉字王国;读书是在品尝营养面包,它能让人充满了精神粮食。(8)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

诗句

关于月的诗句大串烧

阅读(4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月的诗句大串烧,内容包括十句关于月亮的诗句,有关带月的诗句(至少20条),有关于月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

诗句

关于赞美桃花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35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赞美桃花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赞美桃花的古诗呢,有关赞美桃花的诗句,赞美桃花的诗句。《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写道,一向因凤姐病了,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又过年过节,出来许多

诗句

关于心媛的诗句

阅读(3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心媛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媛的诗句,关于媛,心永远在一起的藏头诗,关于爱心的古诗。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 古往天高事渺茫,争知灵媛不凄凉。月娥如有相思泪,只待方诸寄两行。 罗虬 【比红儿诗】 冯媛须知住汉宫,将身只是

诗句

关于取的诗句

阅读(3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取的诗句,内容包括含取字的古诗词,可以取名字的古诗词,关于舍与取的诗词。1,《桃夭》作者: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

诗句

关于改变的排比诗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改变的排比诗句,内容包括改变的排比句,关于改变自我的排比句,改变自己排比句。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

诗句

杜甫写关于桃花的诗句

阅读(4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甫写关于桃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写出杜甫描写桃花的两句诗,写出关于“桃花”的诗句,古代描写桃花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桃花细逐

诗句

关于有桥字诗句

阅读(3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有桥字诗句,内容包括带有桥字的诗句,带有“桥”字的诗句,关于桥字的诗句。带桥的诗词非常多,选取部分,示例如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唐】宋之问《灵隐寺》 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唐】韩翃《相

诗句

关于中药甘草的诗句

阅读(10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中药甘草的诗句,内容包括寻咏甘草之诗词,寻咏甘草之诗词,描写“中草药”的诗句。生查子 陈亚 朝庭数擢贤,旋占凌霄路。自是郁陶人,险难无移处。也知没药疗饥寒,食薄何相误。大幅纸连粘,甘草归田赋。河传 郭讵 大官无闷。

诗句

秦时明月关于墨子的诗句

阅读(5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秦时明月关于墨子的诗句,内容包括秦时明月中有关墨家和公输家的诗句,秦时明月中有关墨家和公输家的诗句墨家是什么“天下,秦时明月中有关墨家和公输家的诗句。墨子的思想主张就是“非攻”,找到一首描写“非攻”的古诗词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