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维关于人生大起大落后十分淡然的诗句
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意思是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出自——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原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2,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王维写情还多言及相思别离和朋友间的关怀,慰勉之情。王维诗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的手法,使他写景饶有余味,抒情含蓄不露。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2.王维关于人生大起大落后十分淡然的诗句
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意思是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出自——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原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2,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王维写情还多言及相思别离和朋友间的关怀,慰勉之情。王维诗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的手法,使他写景饶有余味,抒情含蓄不露。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3.王维写的诗中关于坦然地面对生活的诗句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这两首诗皆是王维的诗,第一首诗的前四句和第二首诗的后四句都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坦然面对生活,胸襟豁达开阔的思想感情。
4.关于生活好的诗句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5.求关于人生 的古诗 名句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 陶瀚: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明 冯梦龙: 人生于财,死于财,荣辱于财。
明 于谦: 人生由来不满百,安得朝夕事隐忧。 古诗十九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唐 李贺: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金瓶梅词话: 人生世上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元 萨都刺: 人生聚散,信如浮云,地北天南,会有相见。 元 管道升: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
清 华广生: 人生恩爱原无价。 汉 王粲: 人生各有志。
唐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宋 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唐 李白: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唐 岑参: 人生不得恒少年。
明 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唐 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6.诗人王维人生介绍
王维
(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7.王维的生活(人生)经历【简介】
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jié、jí),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经乃 王维画像 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古人的名和字可以相成,所以维和摩诘一为名一为字是没有问题的,请不要再修改说王维的字“摩诘”是“很脏”了)。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是说:“维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可 见王维确实也佛家姻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 王维 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
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王维诗画(11张)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人物生平 早熟,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有关他在 王维塑像 音乐上的天赋,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然,这个故事本身只是要说明王维精通音律)。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
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
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
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
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
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
8.经典诗句赏析 (王维的诗句)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这首诗描写雨过天晴后野外的秀美景色。
开篇两句概写“新晴”景氛,雨后初晴,空气清新,天空中似乎一尘不染,极目远望,则似乎原野较平日更为开阔,突出了雨后的特点。以下具体写景。
诗人眼前是一座临水的小山村,村边紧靠着一条溪水的渡口,而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再顺着溪流望去,远处田野里积满了水,水色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村后绵延着山峦,而在山峦之后又有青翠的山峰显露出来,因为下雨,所以田中积水,因为空气清新,所以平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
这里的远景描写,再次刻划“新晴”特点,响应一、二两句。最后两句响应三、四句,再写山村,农家都全部出动到田野里紧张地劳作,表明正值农忙时节,也可见农民意在抓紧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
这样的描写,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歌鉴赏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
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
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
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钓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钓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钓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按,嘉钓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
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钓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
(《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
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
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
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
9.求关于人生 的古诗 名句
描写立志读书的佳句: 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宋)苏轼 描写劝人学习的佳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满江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唐)韩愈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唐)颜真卿《劝学》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宋)陆游《励志对联》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潜确类书》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增广贤文》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谚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谚语 可用来赞美辛勤园丁的佳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描写勤俭节约的佳句: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元)白朴《阳春雨·题情》 描写离别思念的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描写愁恨悲欢的诗句: 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琵琶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下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描写思乡心切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唐)卢纶《长安春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描写亲人朋友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孟郊《游子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翁照《与友人寻山》 描写忧国忧民的诗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病起书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