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文有哪些
1、《石灰吟》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释义: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病牛》宋代: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释义: 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3、《咏煤炭》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释义: 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煤炭是乌金。
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犹如浩浩之春风。
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靠原力之生成。
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饱又穿暖。
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4、《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释义: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2.古代诗文化
中华古代诗词文化,源于卜祀祈祝,萌于民谣俚曲,兴于颂讽咏志。
可惜,现存最早文字辑录诗集仅有《诗经》。继春秋而至战国衍为骚体,古雅深邃,实乃先秦诗文化独秀一枝。
秦亡而汉,乐府兴,诗苑万象更新。入于魏,五言腾踊,尤见“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创建辉煌。
魏晋之交,有“竹林七贤”;西晋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东晋更有陶翁。此期间,诗歌境界与视野得以拓宽,咏唱愈加脍炙人口。
沧海桑田,岁月交至南北朝之宋齐梁陈,其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已不一而足,“大小谢”“七言之祖”“竟陵八友”脱颖而出,田园诗、山水诗,清逸峻秀,齐梁体堪称独占唐前春色。大唐盛世,亦为诗之盛世;诗律之工,音韵之秀,炼句之缜密,意境之旷远,实为登峰造极!然虽独以“诗圣”冠于李杜,犹有群星灿然于千古!诗余有词,南北朝时便已见其零星草色,晚唐兴于教坊,至于大宋,竟逐渐跳脱弦指之间而成跌宕之咏,可谓独领诗史风骚!词较于诗,其伸展转承有余,更见抒情遣怀之酣畅。
两宋之时,词人千家,而晏柳苏辛,拔高耸之标;金元之际,则以遗山词视为翘楚。谈及词牌格律,实为一人度得好曲,他人乐享声韵格式之便而填之,遂成填词之风;其实前人不古,后人每每作茧自缚。
诗词演绎于元明,日益迎合民间曲娱需求,于是“街市小令”“村坊小调”勃然而兴,终绽放出一代曲赋奇葩。有云:唐后无诗,宋后无词。
概以为,此乃就诗词境界广泛造诣而论,又间以古董文物之观;若除此之外,则未必尽然。明初刘基及“吴中四杰”,岂逊于昔之咏者?尤其高启诗,上有汉魏之高亢,下有唐宋之俊秀,颇具承前启后之范。
叹青丘,文惹忌讳,遭险人弄谗,值壮年时罹患腰斩。与其说“唐后无诗”,毋宁说“文字狱”兴焉而后无诗。
幸见明末“云间词派”陈子龙殿后,诗苑重启振兴之色。至于清代,诗人也众,诗卷刊刻也浩繁,不无诗词复苏之象。
但碍于文字狱斧钺悬顶,又多熏于附庸浮滑之气而欠失品格,故精品传遗者不啻凤毛麟角。乾隆诗万余,未见一二传咏,夫何足论哉!然风韵气节可景仰者,还属龚自珍、板桥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