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三十而立"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三十而立"的诗句古文比较少,目前只有《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有记载,原文如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
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扩展资料:
"三十而立"赏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论语·为政
2.《男人三十而立》是谁的名言
《论语》中孔子那段“三十而立”的名言是大家很熟悉的,但要给出确定的解释并不容易。
古往今来,注释《论语》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对于这段话的释义不尽相同,提出了多种对于孔子“三十而立”之“立”究竟何所指的具体解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体可以归结为“立于学”、“立于礼”与“立于道”三种。 根据现存的材料,最早提出“立于学”说的是南北朝皇侃。
在《论语义疏》中,他指出:“云三十而立者,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经,从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经之业所以成立也。”
皇侃此疏极可能是本于《汉书"艺文志》的下述记载:“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
是故用日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应当说,这一解释明显地带有汉代经学注重“传经”的时代特点。
“立于礼”说源自于《论语》,孔子自己就明确说过“立于礼”的话。所谓“立于礼”之“礼”可以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实际上作为社会之根本纲纪的“礼”;二是作为个人立身处世之行为准则的礼仪规范之“礼”。
从“立于礼”说的具体内容来看,基本上都是从后一方面展开诠释的。“立于礼”何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朱熹作了有代表性的回答:“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可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
故学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之所摇夺者,必于此而得之。”从“成家”以立业的角度来诠解“立”,也是与“立于礼”说相关联的。
清代学者宋翔凤指出,“《曲礼》三十曰壮,有室。立也者,立于礼也。
君子惟明礼而后可以居室。不然,风俗之衰与人伦之变未有不自居室始也。
故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也。”较之其它解释,“立于礼”说产生了最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立于道”说主要集中在宋明理学时期。此说强调“三十而立”是“能自立于斯道”。
程颐指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言己亦由学而至,所以勉进后人也。
立,能自立于斯道也。”所谓“斯道”,宋明时期的注疏者大多认为是“大学之道”,也就是《礼记"大学》篇所揭明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三纲领”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
可以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不同阐释之间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汉宋之别”,即对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历史地位的不同认知。汉唐时代,人们通常把孔子看做自古以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人中的一员,凸显孔子对古先圣人的继承性。
宋代后,人们更多的强调孔子创立儒家、集古代中国文化之大成的一面,凸显孔子对古先圣人所创立与传承的礼乐文化变革性的一面。反映在对“三十而立”的诠释上,“立于学”说与“立于礼”说集中强调了个体适应既有价值系统的一面,凸显的是外在之“迹”而非内在之“心”,更多地体现了汉学的特色。
而“立于道”说则不仅包含了注重内在心性之修为的向度,而且为肯定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变革性意义预留了诠释空间,因而更多地体现了宋学的特色。 如果承认孔子通过点明“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普遍而内在的本质而开创了通过自我道德修养而完善自我人格以成就圆满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中国文化发展演进历程中的变革,我们或可以在“立于道”说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理论推展,将“三十而立”之“立”解释为“仁心的挺立”或曰“仁心朗现”。
这也就是说,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完成了对于“仁”的发现与“仁”的自觉,不仅将之体认为自我的内在本质,而且“仁以为己任”,为自我生命确立了成仁成圣的基本目标。由此,孔子不仅确立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归依、确立了自己思想学说的中心观念,从而成就了自我生命的安立,而且也为最终完成中国文化早期发展中为礼乐文化确立内在于人性之根据的变革奠定了基本的精神方向。
由此,在作为文化巨人的孔子那里,“三十而立”就不仅构成了个体生命人格成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且其内容还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变革方向密切相关,它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那么,在今天,三十而立立什么?站在平章汉宋的理论立场,我们至少可以从孔子以来的“三十而立”传统中吸取以下三方面的借鉴。
第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应当成为自我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修德进学堪称构成了“三十而立”的首要内容,并由此而成就了自我人格修养历程中的四重进境,即仁心朗现之境(三十而立)、仁智双彰之境(四十而不惑)、与天相知之境(五十而知天命)以及随心所欲之境(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由此成为传统中国社会志士仁人的共同取向。在今天,虽然时移事易,我们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全盘照搬传统的所谓“君子、圣贤”人格,但儒家所倡导的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与自觉性、做一个有德之士的主张依然应当是我们不可偏废的基本价值取向,宋儒陆九渊所谓“堂堂正正做个人”的宣示依然是今天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当践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德”与“能”的并进是自立于世的重要基础。意志与理性构成了人类生命的两个基本层面,它们又分别与“德”和“能”。
3.关于男子而立之年的诗歌
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
立起了什么
全是烦恼和惆怅
还有生活的艰难
而立之年
理顺了条理
有很多怨恨
狠在自己的心里
《而立之年》
我的人生第三次挂零
依然走不出岁月的凄清
寒风,还有冷雨
以及那轮冰凉的月盘
吹在身上淋在心底
照耀摇摇欲曳的孤灯
浆白如洗的生活
荡不起些许微弱的波纹
一个人,两条腿
在苍茫大地踽踽独行
三十岁了,前途和未来依然渺茫
还有那个早该出现的女人
和随之而来的儿女
纠缠我冰寒交错无奈的心情
我该怎么办,心血枯尽
天地无声
《而立之年》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两手空空的我
该拿什么去而立
我紧握的拳头只攥有一把空气
青春在蓦然回首的时候便已远走
生活在仔细面对的眼中依然苍白
身后的岁月不敌面前的风雨
心中的纯粹难掩现实的尖利
三十岁了,我的脆弱被敏感再次划破
暗红的血滴顺着麻木的神经
在2011年的春节之际
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
一点点滑落
而立之年,我用苦笑迎接
也许,麻木将贯穿我无涯的一生
4.三十的男人用诗句怎么形容
1、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2、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3、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个比较受欢迎,LZ也超爱瓦) 4、他转过头来,风拂过,树上的烟霞起伏成一波红色的海浪。
他微微一笑,仍是初见的模样,如画的眉眼,漆黑的发。红色的海浪中飘下几朵花瓣,天地间再没有其他的色彩,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
5、风流倜傥 6、温润如玉 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8、明眸皓齿,唇红齿白,风流倜傥,神情坚毅,杀杀气凛凛------《纵横四海》 9、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这个也很受欢迎的说) 10、美如冠玉 11、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12、白马银枪 ,翩翩少年郎 13、剑眉星目 14、眉目如画,姿容似雪 15、唇红齿白 16、星目剑眉 风神俊秀 门第清华 17、翩翩浊世家公子 18、色若春晓,清雅出尘 19、阿修罗洒脱而又自负笑,三十三天外,独我妖般魅颜,莲华容姿。天人不敢看我,深恐一念坠尘。
月华如练,他面容皎洁,眼神如鬼魅般妖冶 20、他的人始终冲和清淡,繁华于他不过是满身阳光照耀,走过了,就能恢复青衫淡泊 21、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2、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
邹忌修八尺有余 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23、《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楼里众多的嵇康控瓦) 嵇康风度非凡,为一世之标,史载: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答曰:“君未见其父耳。”(《世说新语?容止》)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传》)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
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晋书?嵇康传》) ●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世说新语?容止》引《康别传》) ●康美音气,好容色。
(《文选?五君咏》引《嵇康别传》) 也就是说,嵇康身材高大(魏尺无明确换算标准,约在汉尺与晋尺之间,折合约为(181.74~191.1),仪容俊美,声音悦耳,文采卓越。虽然不刻意装扮自己,却能通过超脱的气度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 24、纤衣驽马的少年郎 25、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26、月白衣,庐江少年行 27、丰神俊秀。明媚皓齿 28、虎背熊腰,刚健勇武 29、魅惑 30、弱不胜衣 3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 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 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32、英俊恬静,斯文淡雅 33、姿容盖世 34、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 35、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36、但见他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黄药师 37、谁道世间无谪仙,持剑尤是更出尘。
白衣胜雪,丹心欺日,坦荡可付生死,消魂只为别恨。身非王侯轻富贵,飘逸自赛鹤临风。
花无其魄,玉无其魅。行走伴儒风,言笑生春意。
姿声神何以仿,俊朗不可夺。谁言世间无完君----花无缺 38、温润 恬静 眉如刀锋 皓齿 39、他的眼里竟有十里东风,将他高拔的身影及背后的月光剖成两半。
难得的,九现神龙穿了一件白袍,神情坦定自若,凛凛眉目犹如山水相逢。 他不再如他的神哭小斧,撕风裂雾,光华照眼。
他成了一卷扑帘的风——清风过处,无从挽留。 40、青衫公子站起身,我惊且喜,恍若东风拂过,三千桃树,花开烂漫。
他在三千树桃花的灼灼风华中向我轻轻一笑。 4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城人。 42、塌上的男子穿着青紫色的朝服,头戴金翎官帽,浅褐色的发丝略微凌乱地披在两肩上,为他稍嫌平凡的五官增添了一股慵懒的风情。
他一手执着双环酒樽,一手轻撩着腹间发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潇洒随意搭配着他自身清冷孤绝的气韵,仿若磁石般地吸引着众人的眼睛。男子懒洋洋地笑着,风情万种的笑容,令人心醉神迷的笑容,因为悬崖上的百合花显露出的却是罂粟的妩媚惑人…… 43、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 44、君子如玉,明玉如水 45、他的安静和儒雅,像盛夏院角的茉莉,不抢眼,却叫人暗暗心喜。 46、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47、细腰乍背精神爽,五官清俊貌堂堂 48、姿容既好,神情亦佳 。
5.关于“三十而立”的古诗词有哪些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2、余红辉.《三十而立》岁月风霜三十载,百味人生唯己知;忆往昔,年少轻狂时,俱远矣;看今日,而立之年始,继拼之!一、三十而立1、成语解释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言:谦卑 中 传递祥和!行:举止 彬彬有礼!现常用来指人开始有所成就。
三十而立: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2、成语典故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
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孔子还说:“立于礼。”
(《论语 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 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
[1]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3、出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英文A man should be independent [steadfast] at the age of thirty.At thirty, a man should be able to think for himself.5、例句我三十而立,但是人们跟我说我看起来像是二十岁出头 。我国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说:「三十而立」,意谓到了三十岁时有所成,站得稳。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男子30而立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