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尚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
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 虞书 舜典》) 【注释】 (1)永:咏,意思是吟唱。
【解读】 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按这种观点,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现;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是优雅,可以感天动地惊神鬼;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被用来培育、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
简单地说,诗歌和音乐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发泄或娱乐消遣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虞书 大禹谟》) 【解读】 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3、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夏书 五子之歌》) 【解读】 当初,大禹传位给启,启传位给太康。
太康只图安乐享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打猎百日不归,丧德失民,怨声四起。有穷国诸候王后羿,看到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就废了太康。
太康的母亲和几个弟弟聚在一起,追述皇祖大禹的训诫,于是,作了《五子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祖父大禹早有训诫,对待人民只能亲敬,不可怠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
4、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
(《尚书 商书 仲虺之诰》) 【注释】 (1)万邦:指周边国家 (2)九族:古代关于九族有两种说法,其一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二指从高祖至玄孙凡九族。 【解读】德行日日更新,万国归附;如果骄傲自满,亲戚也会疏离。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 商书 太甲中》) 【注释】 (1)逭:(hu n)逃避 【解读】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强调自作的罪孽﹐无法逃避惩罚。
亦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尚书 商书 说命中》) 【解读】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
《左传 襄公十一年》中这句话演化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
7、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周书 旅獒》) 【注释】 (1)百度,做事的标准。贞:正,适当 【解读】不被歌舞女色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
戏弄人就丧德,戏弄物就丧志。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开通了周边诸国与外族的通道。
西方有个叫旅的国家,向朝廷进贡了獒犬。周召公姬奭害怕武王玩物丧志,专门写了篇《旅獒》,劝诫武王要继续修德慎行,重视贤能。
召公认为,有德行的人不会轻慢戏弄他人。如果轻慢戏弄了官吏,他们便不会尽心,轻慢戏弄了百姓,他们便不会尽力,至于迷恋和沉溺于所喜好的或者新奇的事物,这不但耗费精力,而且会令人丧失志向,召公称为“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8、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周书 旅獒》) 【解读】 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比如筑九仞高的土山,工作未完只在于一筐土。召公的话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坚持到底,持之以恒功可成,否则,虽然事情只差最后一步,却会因未能坚持到底而前功尽弃。
9、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周书 蔡仲之命》) 【解读】 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之分,它只佑助德行高尚的人;民心向背没有定规,它只是归附仁爱之主。
做善事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方法虽然各不相同,结果都会走向动乱。 10、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尚书 周书 君陈》) 【注释】 (1)济:成。 【解读】一定要有所忍耐,那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才算是大。
2.有尚书两个字的诗词
始出尚书省诗
南北朝
谢朓
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
既通金闺籍。复酌琼筵醴。
宸景厌昭临。昏风沦继体。
纷虹乱朝日。浊河秽清济。
防口犹宽政。餐荼更如荠。
英衮畅人谋。文明固天启。
青精翼紫{车犬}。黄旗映朱邸。
还覩司隶章。复见东都礼。
中区咸已泰。轻生谅昭洒。
趋事辞宫阙。载笔陪旌棨。
邑里向疏芜。寒流自清泚。
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
零落悲友朋。欢娱燕兄弟。
既秉丹石心。宁流素丝涕。
因此得萧散。垂竿深涧底。
3.尚书的名句
1、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注释】选自《尚书· 尧典》。克:能,能够。
俊:才智。德:美德,道德。
九族:从自己的高祖至自己的玄孙九代。睦:和睦。
平:分辨。章:彰明。
百姓:百官,周朝之前普通平民有名无姓 。协:协和。
万邦:众民族。【译文】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
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
【赏析】上下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的理想社会。这段话以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人人友爱,家庭和睦,才能万事兴盛。
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相同。试想,如果家族和睦,国家上下一致和睦,团结一心,肯定社会呈现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家和先需人和,要求人人修养道德,友好相处,谦让有礼,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以仁德感化对方。
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2、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注释】选自《尚书· 尧典》。静言:静又写作“靖”,巧言。
庸:用。滔:通“慆” ,怠慢。
象恭:外表好象恭敬。【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赏析】这句话是尧帝对公正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评价。尧帝意欲选拔接班人,让大臣们推荐人选,当有人举荐共工时,尧帝发 表了如此意见,也说明尧帝审慎地选贤任能,重视德才兼备的 选拔人才态度。
他的任人唯贤的思想品德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这句话为后人经常引用,以指那些花言巧语,面目伪善,缺乏道德修养的人。3、无稽之言勿听……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注释】选自《尚书·大禹谟》。稽:考证,验证。
弗询之谋:不询问众人的谋略。庸:用。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赏析】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两句话的意思和“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道听途说,轻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以事实为根据,善于听取众人意见,集思广益,认真分析参考。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不会被不实之言所蛊惑,不会因刚愎自用而决策导致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注释】选自《尚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译文】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赏析】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治家的美德。
古人以能否克勤克俭,是关系着国家强弱,存亡的大事,鼓励人们,竭尽职守,勤奋工作,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当然在现代文明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可能无视于生活的享受,但前提是不铺张浪费。
5、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注释】选自《尚书·太甲中》。
惟,唯;明,目明,喻监察是非;聪,闻审谓之聪,听到的都思辨之【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赏析】古人用能看远才是明察秋毫,善听好话,才是耳朵灵敏作比喻,鼓励人们注重自身修养,永不懈怠。
不论是治国,还是个人 都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要勤奋学习,诚心求道,时刻躬身自反,检讨自己言行,胸襟宽广,善于听取意见,不要时常享乐和懒惰,用诚信、仁厚的美德赢得事业的成功。6、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注释】选自《尚书·盘庚上》。纲:网的总绳。
紊:乱。若:像, 好像。
【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赏析】这句话是盘庚责备在位的官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傲慢无礼,贪图安逸,不愿奉献。
用“网”“纲”作比喻,自己为“纲”,群臣是“网”,说明主次有序,强调不能目无君令,破坏规矩。以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比喻,道出了主次秩序,有条不紊的深刻寓意。
常用的“有条不紊”成语就是由此而来。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注释】选自《尚书·旅獒》。仞:八尺为一仞。
亏:缺少。篑:盛土的竹器。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赏析】以堆山为喻,告诫人们修养品德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作为君王就要敬慎德行,只有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勤奋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会,巩固政权。做人也是如为学求道,修养道德就像堆山一样,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中途停止,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如果坚持不懈,永不止步就会终有成就。
古人的话发人深省,回味无穷。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注释】选自《尚书· 周官》。允:诚信,信实。
怀:归向。【译文】用公正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归向执政者。
【赏析】《周官》是诰令,这句话就是《周官》中的一句,号召大小官员认真工作,谨慎发令,言出即行,周公心之公正除去私欲,位尊不当骄傲,禄厚不当奢侈,修养恭敬勤俭美德,不可行使诈伪,此赢得人民的信任。做到这些,人民才会心悦诚服。
勉励官员兢兢业业,勤劳政事,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清白不污,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人。
4.尚书中的励志名言
1、允恭克让,光被四表 ——尧典2、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尧典3、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典4、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舜典5、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舜典6、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大禹谟7、惠迪吉,従逆凶,惟影响。
——大禹谟8、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大禹谟9、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大禹谟10、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
——大禹谟11、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大禹谟12、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大禹谟1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 ——大禹谟14、满招损,谦受益 。——大禹谟15、知人则哲,能官人。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虞书。
皋陶谟16、【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皋陶谟(即著名的九德}17、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夏书。五子之歌18、天道福善祸淫 。
——尚书。汤诰19、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
—商书。伊训20、【三风十过】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
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商书。
伊训21、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商书。伊训22、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商书。
太甲中23、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商书。
太甲下24、慎终于始。 —商书。
太甲下25、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
—商书。太甲下26、天难谌,命靡常。
常厥德,保厥位。 —商书。
咸有一德27、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商书。
咸有一德28、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 ——商书。
说命中29、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周书。
泰誓中30、五事:一曰貌(态度),二曰言(言论),三曰视(观察),四曰听(听闻), 五曰思(思考)。 貌曰恭,言曰従,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従作乂,明作哲 ,聪作谋,睿作圣。 ——周书。
洪范31、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
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周书。
洪范28、、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周书。
洪范33、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周书。
洪范34、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 。
周书。旅獒35、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周书。旅獒36、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周书。旅獒37、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
——周书·蔡仲之命3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_周书·周官39、位不期骄,禄不期侈。
恭俭惟德,无载尔伪。-周书·周官 40、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周书·周官41 、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 —周书·周官42、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 。
—周书·周官43、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周书·毕命44、骄淫矜侉,将由恶终。
——周书·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