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得失的诗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形容得失的诗句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类似“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句子有哪些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3.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出自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而“得民心者得天下”据说是三国时的司马懿所说,其临死前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诸侯;得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
比诗句的意思是: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获得民众就可以得到 天下了 。要想获得民众有办法,那就是获得民心就可以得到民众;要想获得民心有办法,民众所需要的,就给予他们,反对的不要给予。唐代魏徵也提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要知道什么叫“水能载舟,亦能溢舟”,(就是说水能将小船浮起来,也能让小船沉入海底)所以,这个“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就相当于是水,而你要想的天下,就要让你的“船”浮起来,也就要靠水,也就是民心。当你获得了人民的心,那就等于你得到 天下了 。民心等于天下!
4.古文中关于治国需要得民心的句子有哪些
楼上明显不对,法治与得民心完全两码事~第一应首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列子的名篇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都是直接论述得失民心直接关系到天下得失、治与不治的大问题。第二应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也作载舟覆舟,来自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论断:君与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他就更多了,尤其以孟子的言论居多,具体如下:1、以民情验天心。
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 康有为2、得土地易,得人心难。 元·脱脱等《朱史·杨茼俸》。
两句大意是:攻城掠地,“强力可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要得到人心,使人心信服,进而得到人民的拥戴,则很困难。”宋宁宗时,北方金人控制区因闹灾荒,大批人投奔到南宋来,南宋守边官吏拒不接待还射杀他们。
杨简针对此事说了选样的话,表现出杨筒重民、爱民的思想。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朱史·杨茼俸》3、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见《荀子·议兵》。兵要:用兵的要领。
善附民:善于使人民靠拢自己。本句大意是:用兵的要领在于能使人民归附于自己,能取得民心。
能否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在于能否取得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道理在《左传》中就已讲得十分清楚。例如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僖公廿八年晋楚城濮之战,僖公卅三年秦晋般之战等,都说明了这一道理。
此句可用以说明用兵之道在于争取民心。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议兵》4、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
宋代教育家 程颐5、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6、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宋·辛弃疾《美芹十论 · 观寡》自古以来国家统一分裂的局势,往往取决于民心。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美芹十论·观寡》7、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元代政治家、教育家 许衡8、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历代名贤经武粹语》得民:得到百姓拥护。
安民:安定百姓。御侮:抵抗外敌欺侮。
9、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战国时期军事家 孙膑 《孙膑兵法》10、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就下:向低处流。
走圹(kuàng况):圹同“旷”,向旷野跑。这几句大意是:百姓归向仁德的君主,犹如水向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
水向低处流,兽向旷野跑,皆其本性使然;而人民向往仁德明君,也是由其求生存的本性所决定。作为君主,行仁政,爱百姓,那么百姓都会归服他,近处的安于国,远方的前来归服,若行暴政,民不得其安,则必然是为渊驱鱼,使百姓逃亡。
几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政治道理,增强了说服力和感人力。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离娄上》1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春秋·管仲《管子·牧民》。废:败坏。
逆:背。这两句大意是:国家政事之所以兴旺,在于顺乎民心;国家政事之所以败坏,在于背乎民心。
人民是组成国家的基础,国家的政事只有顺乎民心,符合人民的愿望,才能行得通,若背逆民心,不符合人民的愿望,就行不通。民心,决定着国家政事的兴废。
这两句可用于论述国家施政不能违背凡民的愿望。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牧民》12、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13、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清朝末期 陈天华14、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清代思想家 王韬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
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注释】社稷;社,土神。
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丘:众。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下》。
5.谁知道关于民心得失的典故,把内容告诉我
“得民心者得天下”,说明取得国家最高权力的正当性。“得民心”与“得天下”的关系,以及如何“得民心”,孟子的一段话说得非常清楚:“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在于获得民众的拥护;要想获得民众的拥护,在于获得民众的认同;获得民众认同的方法是:民众所喜欢的,就为他们聚积起来;民众所厌恶的,就不要加在他们头上。用现在的话说,“得民心”,就是看民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高兴的事就多做,不高兴的事就不要做孟子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天子者为诸侯,得诸侯者为大夫。
大家都知道,李自成是明末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由于他勇敢善战,又有谋略,屡建战功,被称为闯王。李自成针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的情况,鲜明地提出了“均田免粮”、“三年免粮,一民不杀”以及“平买平卖”的口号;同时实行“劫富济贫”的政策。勒令那些锦衣玉食的大官僚、大地主交出粮食和财物,分给穷苦的百姓。还打开官府的粮库,开仓放赈,救济饥民。这些措施,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农民到处传唱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纷纷参加起义军,使李自成的队伍很快发展到上百万人,成为当时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李自成率领大军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3月19日,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被推翻了。起义军占领北京后,明朝的残余势力还在各地继续顽抗;东北的清军正在准备向关内进攻;镇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也在伺机反扑。大敌当前,起义军却被胜利冲昏头脑,滋长了骄傲情绪和享乐思想,忽视了面临的威胁。当吴三桂与清军勾结起来,进攻起义军时,起义军仓促应战,首战败于山海关。清军直逼北京,起义军被迫向陕西撤退,以后又转移到湖北,虽然多次打击清军,但已无法扭转战局。1645年5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年仅39岁。
明未清初时,李自成率闯军一路披荆斩棘杀到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的腐朽政权,建立了大顺朝,但后来发生了闯军滋扰民众的事件,李自成碍于情面,没能及时阻止部下。论规模,当时闯军与清军、吴军的规模相当;论战斗力,闯军也是经过国内残酷战争检验过的,战斗力经对不差。之所以得天下而又失天下,那就是民心向背的问题。
6.关于得失的句子
人生一世,总与得失相伴,总会有得有失。
此乃人生法则,既不青睐富贵,也不鄙弃寒门,平等博爱众生。 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
无论赛场上的冠军,还是商场上的赢家,或是职场上的精英,每个成功者在搏得掌声、笑声和鲜花的前前后后,无不付出了许许多多的汗水、泪水和艰辛。此之谓:天上不会掉馅饼。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除非你不想“得”,否则就别怕“失”。
如果你种的是“豆”,就别指望得“瓜”。倘若你根本没有付出,就更别奢望有啥回报。
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所得,得之偶然,失之必然,早晚得而复失。 得从失中来,有失总有得。
今天的事业有成,离不开昨天的含辛茹苦;现在的辛勤耕耘,孕育着未来的丰收在望;或许你破费的是钱财,换来的却是平安;或许你牺牲的是自我,赢得的却是人心。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
苍天不负有心人。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对谁都是公平公正的。
只要你肯付出,终会有所回报。该你失的得不到,该你得的失不了。
此处如有所失,彼处必有所得。即使是煮熟的鸭子又飞走,总有一天飞回来,失后仍可复得。
得失难两全,取舍须三思。你如向往佛门净地,就别留恋人间红尘;你如远离城市喧嚣;就别羡慕灯红酒绿;你如渴望金榜题名,就得经受寒窗之苦;你如崇尚独身主义,就得忍耐孤单之寂。
此之谓:月有阴晴圆缺时。甘蔗没有两头甜。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失无情,取舍有义。
你可以放弃眼前利益,不可放弃人生追求;你可以不要名利地位,不可不要人格尊严;你可以失去荣华富贵,不可失去人性良知。倘若对不该失去的随意舍弃,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得失寻常事,天理不可违。你越是不计得失,勇于牺牲,乐于奉献,往往社会越是给你丰厚回报;你越是得失坦然,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往往生活越是让你得失相当;谁要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锱铢必争,十之八九“万般自作由自受,竹篮打水一场空”;谁要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早晚将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无奈走上断头台”。
此之谓:人算不如天算,天理不容人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人生得与失,无非名与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尽管司马迁老先生早有此言在先,但功名利禄终归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得之不易,失之不难。因此说,芸芸众生虽未必都能成为不计个人得失的圣贤,但为人处世起码还是不要把名利看得过重,不应该更不必终生为得失所累。
须知:坦然面对得失,得之不喜不狂,失之不悲不惜,一切顺其自然,一生沉浮自如,这同样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并非谁都可以达到的人生境界。
7.古文中关于治国需要得民心的句子有哪些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原文见《荀子.哀公》
得民心者得天下——出自三国时的司马懿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文见《孟子•尽心下》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原文见《孟子·离娄上》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原文见《古文尚书 五子之歌》
在知人,在安民。——原文见《尚书•皋陶谟》皋陶
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原文见《尚书•皋陶谟》大禹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原文见《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原文见《左传·昭公七年》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原文见《泰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