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句子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里仁第四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公冶长第五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雍也第六 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栗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静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泰伯第八 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子罕第九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乡党第十 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於室!”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杏漫},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赤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后。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第十三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训;言不训,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於其言,无所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
2.《论语》有关君子的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君子不器。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7、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1、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14、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5、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论语里关于君子的句子
在孔子时代,君子一方面可以是实指的所谓的先进的“今之君子”;另一方面也是虚指:并无明确具体指谓。孔子就曾经以君子作为一个主导形象:《论语·述而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的出现是孔子面对礼乐崩坏而提出的一个范型式的生命样式(请参看张岩在《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中更加丰富的分析)。但是,对于当今的我们,是否还有这样的例子式的存在?也许,我们首先要思考何谓“例子”本身?
君子的古写与“诗人”的“诗”、“尹”相关,而且都与法度有关,在字意上(参看很多学者对《诗经》的文化研究),诗的半边是手持什么东西,作为法度,作为制度的掌控。尹和君子在文字发生上也有关系,尹,治也。命尹这样的语词反复出现在甲骨文上。圣人,尹,君与祭祀或祭师也是相关的,《大戴礼记·五义篇》:“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君子也是通道的打开者。君子与温柔敦厚之诗教的关系也有待思考,君子这里有化解阳刚和可以克服法律的严酷性的德能?这里涉及法则柔和化的问题?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4.论语中描写君子的名句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德行的君子努力追求根本的完善,基础建立了社会规范才得以形成。所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应是施行仁政的根本吧!——————《论语译著》郭庆才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4.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轻佻地对待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
5.子曰:“孔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 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 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 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 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整理了好久啊。。。。。。。。。。。。。。。。。。。。。。
5.《论语》有关君子的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君子不器。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7、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1、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14、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5、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