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醴陵的民风民俗的作文550字
醴陵位于湖南东部,罗霄山脉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渌水流域。东界江西省萍乡市,北连浏阳市,南接攸县,且紧邻长株潭金三角经济区。总面积2157.2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左右,日照时数1588-1321小时,年降雨量1719-1423毫米,无霜期305-279天。
醴陵盛产陶瓷、鞭炮烟花,有“瓷城”和“花炮之乡”的美称。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是全国重点粮食高产地区,长江流域第一个亩产过吨粮的县(市)。醴陵自然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57%,有树种396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有水杉、银杏等13种,树种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1986年,油茶产量居全国第四位,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非金属矿有瓷土、耐火土、煤炭、石灰石、萤石、粉石、石材等,金属矿有金、银、铅、锌、钨、锑、铀等。醴陵降水丰富,地表水充沛,境内地表径流年平16.3亿平方米;有渌水、昭陵河、涧江三个水系,大小河溪57条,总长914公里;大中小型水库169座,大小山塘2.6万口,发展淡水养殖业有着巨大潜力。
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科技工作围绕“科技兴市”发展战略,抓好了27项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编制、实施;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星火计划”奖1项,申请专利33项,增长57%。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初等教育进一步普及,教育质量得到提高。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事业继续发展。
醴陵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甚多。李立三、左权、耿飚、宋时轮等老一辈革命家及程潜、陈明仁等爱国将领,著名生物学家汤飞凡和彭道儒等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知名人士都生长在醴陵这块热土上;农民瞿永寿被联合国授予“国际杰出稻农”称号。境内有风景名胜115处,其中,奇峰15处,洞穴22处,奇石30处,泉井48处。主要古建筑有贺家桥的云岩寺、市郊的清兴寺、东门上的文庙、城东的梯云阁、王坊乡的平山寺、西山的渌江书院和宋名臣寺、市郊马背岭的起元塔、姜湾对岸渌水河畔的财源塔和东堡乡的袁氏贞节牌坊。丰富的人文景观,为发展醴陵旅游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秋水醴陵作文
秋水醴陵我知道,秋水是一个好词,坐卧秋天,行吟渌江水,万千江流,我只取一瓢饮。
我要深入秋天的源,紧紧的,紧紧的盯着每一道灵气孕育的这文明古城——醴陵!这里亭台楼阁,精致细腻,却蘸着岁月的沧桑,这里的杨柳绿草,平静,丰盈,却透着远古的沁凉。住在醴陵,随处可感受一种现实的诗意人生,淳朴的民俗风情,走进杨柳晓岸,总有一种绿肥红瘦的心事滋生疯长;满目铺缀的是一阙阙入画的江南散章,只觉得湖光山色尽在心中。
我忽然想起白鹭的一句“莫赖烟花违客情,垂杨三月负冬令。”以往的思绪也随之灿烂起来,解释季节的语言,眉睫之间,满是碧玉交流万松叠翠的意境,如秋日的一抹暖阳温馨无边。
不禁化作诗中片语,化作千年的飞扬。渌江书院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曾在渌江书院教学授课,可谓名噪一时,至今渌江书院还有他的匾额画像供人驻足浏览。
这座古代名胜它位于仙山西侧俯瞰渌江,清澈的江水泛出层层涟漪,秋天的醴陵,更有一种成熟的美,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江水轻轻地扣击着岸边的杨柳,清澈通透安然坦明。窈窕曲折的江道宛若玉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
在我看来,醴陵的风景名胜都荟萃于渌江的环绕,市区十里水光,园林相接,形成一条漫长的风景带,江岸上三步一杨五步一柳。渌江河正中央有几座现代桥点缀江中,但比不上那渌江古桥,比王鳌玉蝀,虽则短些,可它却是东方建筑的古典趣味。
此桥紧紧连着江水砂洲——状元洲,沉雄的桥基与清秀的桥身完美结合,每个亭子挂着风铃是力与美的结合,壮与秀的和谐,挺拔秀丽的风亭宛若一朵冉冉出水的莲花。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那六孔卷洞,据老人说每每泛舟于斯,面面清波涵月影,每个桥洞都可以看到一轮明月的倒影,特别神奇,可见渌江水中这一桥一洲尽出精思傅会一桥一洲尽显鬼斧神工,一花一木无不别出心裁。
站在六孔桥上四周览顾,眺望仙山之雄姿,苍松叠翠,看到蜿蜒的江水凭添了许多诗意和接近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如果说渌江桥是醴陵文化的园林风景,那么状元洲是醴陵文化的满腹诗文,那取之不尽的渌江水则是醴陵文化的功名前程。
提起造桥者还有一段美丽神奇的传说,只是造桥者追求的不是诗意的抒情,牵绕他们的是沉睡在历史中的真实和隐含的技术秘密,他们提示历史带着千年陈酿的沧桑,更让人有自醉的魅力。如果说秋水怡人,那么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更是如诗如画,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这——秋水醴陵。
3.“醴陵”典故知多少
1、“醴陵”两字的意思是什么?“醴”的基本字义有二:一为甜酒,一为甘泉。
古人以酒名地,称这一带为“醴”。加上地貌以丘陵为主,以“醴”合“陵”为号,故称“醴陵”。
此乃官方说法。当然,也有解释为“某陵旁出甘泉”而为醴陵的,谁是谁非,诸君自定。
在全国城市里,用“醴”作名的,唯有醴陵。以至《辞源》中对“醴”的解释特设一条释义:指湖南省醴陵市。
2、你是正宗的醴陵人吗?元朝末年,因为战乱频繁和瘟疫横行,醴陵仅留存两三百户。明朝初年,政府鼓励移民,江西的三十多个县,湖南的十余个州县,以及安徽、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湖北、四川等省的二十多个县的三万多移民相继来醴陵安家落户。
明朝末年,悲剧再次到来,醴陵人口锐减。于是在清朝推出相同的移民政策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的五十余县大规模向醴陵移民。
两次大移民后,醴陵99%的人口为客籍移民后裔,请问:你是正宗的醴陵人吗?3 、渌江书院一直在西山吗?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是的,渌江书院的前身在现在的青云山,即醴陵一中内。以前的渌江书院即是当时的县学宫,也就是朱熹、张拭讲学的地方。
在道光年间,知县陈兴炳以城市喧嚣不宜治学为由,将渌江书院移建于今天的西山(此处本是西山书院旧址)。4、宋名臣祠和靖兴寺的由来?靖兴寺:我们都知道红拂女墓的由来,靖兴寺与她也有点关系。
因为靖兴寺是为了纪念她的男人大唐开国元勋李靖驻兵于醴陵而建。宋名臣祠:前寺纪念武事,此祠铭记文人。
因为理学大师们在醴陵的文化学术活动,醴陵学子的学习热情与水平都呈现了一个井喷现象。从宋淳宗四年(1244)到开庆元年(1259),醴陵有7人金榜题名。
吴猎、皮龙荣、杨大异的《吴氏经解》、《春秋奥旨》、《春秋笺疏》等成为湖湘文化的学术巨著。如果有谁觉得十几年7人不多,可以回去翻翻其他的县志看看。
此祠正是为铭记这一文化自豪而建。5、仙岳山是讲哪位神仙?在晋朝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辽东人名叫丁令威,此人本是青阳县令。
相传他勤奋好学,立志求道且喜爱仙鹤,辞官后一路逶迤来到醴陵,见这里山川俱佳便定居于此。据载现城区丁家坊便是他后人的聚居地。
丁令威于此修道成仙驾鹤升天而去,后人在城西山上建观祀奉他。该山称为丁仙山,后来改称仙岳山。
6、“渌江桥”为何又叫“六公桥”?明成化十八年(1482),醴陵人开始架设经状元洲到南门的浮桥。此后渌江桥桥址和五墩六孔的木桥规制一直未变,所以“六公(孔)桥”的名称沿袭至今。
即使是民国时期改造成九墩十孔的石拱桥后,醴陵人还是称之为“六公桥”民国七年(1918),渌江木桥多次被毁,醴陵人决定建石桥。这时一个叫陈盛芳的人来了。
陈盛芳,字茂兰,原居醴陵市白兔潭五甲村,后迁居浦口河泉,是一位从泥水匠成长起来的商业巨子。此人为修桥捐款5万银元,且出钱又出力,带领醴陵人民齐心协力将渌江桥修建成功。
桥长186米、宽8米、高13米,气势宏伟,巧夺天工。康有为亲笔题“渌江桥”三字,傅熊湘撰书渌江桥碑文。
1996年,渌江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到底是不是醴陵关于这个问题,很复杂,就像各地争论所谓的名人故里一样精彩。
醴陵、浏阳和上栗各有李畋塑像、李畋殿、李畋博物馆、李畋墓,三方各执一词,言之凿凿。李畋究竟是哪里人呢?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谁能够将他老人家的本领发扬光大,谁能够把花炮做大做好做强,做得全国瞩目,做得举世闻名,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如果最后证明李畋故乡属于自己,可是花炮却又比不过人家,那不是反过来扇自己嘴巴,证明自己不争气,没有守好祖宗的遗产!所以,还是先做好花炮吧,做好了,名利双收,别人承不承认又能怎样呢?桃李不言哪!8、醴陵为何曾被称为“将军县”醴陵民国以来有上将5人,中将29人,少将194人,是名符其实的“将军县”。
据说有此称号的还有安徽合肥与浙江奉化,也有其它提法,但醴陵始终名列其中。安徽有段祺瑞、段芝贵等北洋军政首脑,军阀集团相互提携,自然将军众多。
浙江奉化是蒋介石的故乡,将军自然也不会少。而醴陵呢,是因为谁?答案在程潜身上。
程潜,字颂云,人称“颂公”,1882年出生于醴陵官庄乡,是官至陆军一级上将的国民党元老。曾与陈明仁将军力保湖南和平解放,使湖湘大地免遭战火涂炭,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湖南省省长,是世人敬重的“湖南家长”。
程潜早期为孙中山的重要助手,曾在广州建立军校并自任校长,黄埔军校设立时,孙中山还曾一度考虑以程潜为校长。程潜的影响,带动了一大批醴陵热血青年跟着他的脚步走出家门,报考军校。
左权、蔡申煕、陈明仁、邓文仪、刘咏尧等国共两党的醴陵籍著名将军都是黄埔一期中的骄子。后来官居民国政府国防部次长的刘咏尧(刘若英的祖父)当时年仅15岁,是年龄最小的黄埔一期生,18岁时成为黄埔军校年龄最小的教官。
许多醴陵人在程潜的带动下步入黄埔,成长为将军。在国共合作的前六期黄埔生中,醴陵学子多达229人。
他们开枝散叶般的层层引领提携醴籍子弟投身军校。
4.醴陵的民风民俗的作文550字
醴陵位于湖南东部,罗霄山脉北段西沿,湘江支流渌水流域。
东界江西省萍乡市,北连浏阳市,南接攸县,且紧邻长株潭金三角经济区。总面积2157.2平方公里。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左右,日照时数1588-1321小时,年降雨量1719-1423毫米,无霜期305-279天。
醴陵盛产陶瓷、鞭炮烟花,有“瓷城”和“花炮之乡”的美称。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是全国重点粮食高产地区,长江流域第一个亩产过吨粮的县(市)。醴陵自然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57%,有树种396种。
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有水杉、银杏等13种,树种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1986年,油茶产量居全国第四位,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非金属矿有瓷土、耐火土、煤炭、石灰石、萤石、粉石、石材等,金属矿有金、银、铅、锌、钨、锑、铀等。醴陵降水丰富,地表水充沛,境内地表径流年平16.3亿平方米;有渌水、昭陵河、涧江三个水系,大小河溪57条,总长914公里;大中小型水库169座,大小山塘2.6万口,发展淡水养殖业有着巨大潜力。
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科技工作围绕“科技兴市”发展战略,抓好了27项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编制、实施;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星火计划”奖1项,申请专利33项,增长57%。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初等教育进一步普及,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事业继续发展。 醴陵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甚多。
李立三、左权、耿飚、宋时轮等老一辈革命家及程潜、陈明仁等爱国将领,著名生物学家汤飞凡和彭道儒等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知名人士都生长在醴陵这块热土上;农民瞿永寿被联合国授予“国际杰出稻农”称号。境内有风景名胜115处,其中,奇峰15处,洞穴22处,奇石30处,泉井48处。
主要古建筑有贺家桥的云岩寺、市郊的清兴寺、东门上的文庙、城东的梯云阁、王坊乡的平山寺、西山的渌江书院和宋名臣寺、市郊马背岭的起元塔、姜湾对岸渌水河畔的财源塔和东堡乡的袁氏贞节牌坊。丰富的人文景观,为发展醴陵旅游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5.株洲或醴陵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渌江河中的状元洲还是块无名芳洲,因为有个十四五岁的小渔郎在洲上落脚,人们顺口就叫渔郎洲。
小渔郎叫陶毅,生得聪明伶俐,至诚老实,人们都亲热地叫他毛桃子。陶毅在这片绿洲上,刻苦攻读诗书。
陶毅的老师常在人前夸耀: “我这个学生,将来定成大器,鱼郎洲上要出状元,应该叫状元洲才是。”一来二去,人们就把鱼郎洲叫做状元洲了。
日月如梭,陶毅年届弱冠之时,救了伏羲和女娲所生的女儿丙姬,两人结为夫妻。然而,许多人垂涎丙姬的绝世容貌,欲调戏丙姬,却遭到丙姬的戏弄。
其中,天上一位司命判官更是因被丙姬戏弄将判官笔插进一座石山中,后来成了人们所说的 “文笔峰”。而判官狼狈返回天界,诬告丙姬,最终导致玉帝判示:潭洲醴陵不得出状元。
醴陵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 醴陵民间文学——“状元洲的传说”流传至今不知有多少年了。在20世纪70年代,文化馆工作人员在一次偶遇中,抢救、搜集和整理出来。
醴陵市 “非遗办”工作人员介绍,状元洲的传说是醴陵最具代表性的传说,其中荡漾着醴陵人民的文化认同和精神气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