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秋天的诗句,有赏析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 "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
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参考资料: 回答者:niupa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17 13:31 中秋佳节,思国思乡缠绕心间。对每一个远离家乡的人,明月的光辉不分界限,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抚慰,正如祖国对她人民的关怀,不会因远隔重洋而忽略。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夜 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描写秋天的诗句赏析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2113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5261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4102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1653、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江枫渔火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专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属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3.写秋的现代诗和赏析
《秋月》
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抚摸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想见新旧的鬼,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眼珠放着光,
咀嚼着彻骨的阴凉: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
悲哀揉和着欢畅,
怨仇与恩爱,
晦冥交抱着火电,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
“解化”的伟大
在一切纤微的深处
展开了
婴儿的微笑!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春花夏虫秋月冬炉”,描写秋天,最合适的不就是秋月吗?,一开始,他在为秋月的背景做描写。黑云堆,道路,水面,水草盘,水底,古城,城砖,甚至写到墓墟和鬼。在他的眼里。这秋月仿佛是恐怖的,阴凉的,悲哀的,有怨仇。最后一句“婴儿的微笑”令人意味深长。不同於别的诗人的是他的身世背景,是因为他的背景,让秋月在他的眼里变得这样。
4.求三首关于秋天的【现代】诗,带赏析的,越短越好,急啊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赏析:
第一节着重抒写告别秋夜的心情,以此反衬对秋晨的企盼和欢迎。第一句中“星霜漫天”的定语,抓住了秋夜的特征。繁星满天是令人喜爱的,可是“星霜漫天”就显得凄冷了。第二句中“圣水难洗的苦孽”,措辞别出心裁,富有暗示性,似乎作者曾用祷告、祈求圣水等各种方式来解除黑夜的痛苦,但终于无济于事。第三句“从我的背上踏过”,把黑夜的沉重感写活了,非有深切体验是想不出这样新鲜的形容词的。前三行把黑夜中的痛苦写足,为欢迎秋晨作了充分的蓄势,这样,第四行就水到渠成了。“东曙”象个人名,虽较生涩,但很简练,比如“绚烂的霞光”之类也许更有情味。说“又已复活”,表达了庆幸之情,原来作者觉得“东曙”和自己一样也遭受了一夜劫难。
第二节正面抒写了作者面对秋晨的情态。先是“双手抱住太阳的脚”,“太阳的脚”指太阳射进室内的光线。一个动作全盘托出了睁眼后乍见太阳时的心情。接着写视觉和听觉印象。看到枝叶和花朵在秋风中摇摆,作者觉得它们是激动得颤抖,欢乐地舞蹈,都在欢庆终于摆脱了黑夜的折磨;听到闹嚷嚷的市声,作者不觉得嘈杂,却听出了人们都在阳光爱抚下“沈醉”。这都是作者心情的外化。最后写表情:“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由“直到”二 字可知作者一直在看、在听、简直看不够、听不够呵。从“看”“听”到落泪,这中间该有多少心理活动,都被作者省略了。这一节所写的都是具象的东西,而无形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则隐含其中。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赏析:
一年四季,往往在诗人的笔下,秋,是最凄凉不过的了。 萧瑟的寒风,随风飘零的落叶,激发了忧伤的情感及澎湃心恬的狂潮。 徐志摩笔下所流淌出的秋天私语,惆惆怅怅。昔日的情思,又从心底涌出,昨天的欢愉,今天的回忆;昨天的哀伤,今天的惆怅;昨天的一眸一笑,今天的丝丝苦味……
秋天是离别的季节,亦是回忆的季节……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
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赏析:
辽远的秋天的背景上,蓦然间,落下两幅画。一副是轻盈美丽的牧羊女的画,另一副是沉重的忧郁的诗人的画。这两副画的情绪截然相反,又相辅相成。
诗人的画因牧羊女而起,然而牧羊女的美却勾起了诗人心底沉重的往事。诗人的心由此陷入忧郁寒冷。
诗意往往就是这样出人意料,由美的地方出发,结局却往往令人辛酸。仿佛一首曲子,优美的音符,却惹的人伤心。
典型的触景生情的小诗,语言凝练,形象鲜明。
5.描写秋天的诗与赏析
描写秋天的诗: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本题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含蓄蕴藉的闺怨诗,结句尤其精妙。前两句写秋夜微凉,风物凄清;后两句写寂寞难寝,所以殷勤弄筝。所谓“心怯空房”,实在是无人临幸的委婉说辞罢了。语极委婉,情极细腻,把儿女羞怯的感情遮蔽得结结实实。一经点破,怨情即跃然面前。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全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13年(754),李白从金陵(现在的南京)再度来到宣城时写的。宣城,现在属安徽省。谢朓,宇玄晖,是六朝南齐的著名诗人,与宋代诗人谢灵运分别称为小谢大谢。谢眺曾当过宣城太守,在宣城城外陵阳山上建了北楼,又名谢公楼,唐时改称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李白在这首诗中,生动地刻画了谢眺北楼的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前代诗人的缅怀之情以及政治上的苦闷仿徨之感。
6.写秋的现代诗文,且赏析
《秋》
漫步工业区的林阴 额头被淋湿 这是雨后鲜美的鸟粪 一阵痛快淋漓的排泄 季节清流激湍,如歌行板 当北方的秋天一路南下 而南国依然亭亭如盖 当一种回忆偷袭干枯的梦 当一只鸟隐蔽它的方向当生活滑过小肠及血液的背叛 当粪便冷却 当水泥混凝土占领向日葵的阵营 当我偶然看见自己 将一小块孤独朝花夕拾 且让斜阳抚我瘦骨如琴
点评:这首诗比较难懂。初读时,唯一让人容易看到的是“孤独”,除此之外不知所云。但在理解后,再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诗歌的精妙之处。
前四行是引子,写的是诗人漫步林阴的一个偶遇。地点从第一行可以看出是工业区。
紧接着话锋一转,“季节清流激湍,如歌行板”,这里仍然比较直白,写的是岁月匆匆,时光飞逝。秋天,自北而来,来到“依然亭亭如盖”的南方。“亭亭如盖”具体指的应该是高楼大厦,也可以象征一种飞速发展的力量。而和不知道哪一年的秋天一同南下的,是作者本人。又是秋风起,萧瑟的秋风勾起了作者的回忆。当年意气风发的梦,如今却已干枯。来到南国寻梦的飞鸟,不得不“隐蔽它的方向”。但他的骨子里,他的血液里,是对命运的背叛,对生活的不屈从。可是此刻,“生活滑过了小肠”。梦碎成了最无奈的日常生活,碎成了一日三餐。 一句“当粪便冷却”又回到了现实中。看到眼前一派繁华的景象,“水泥混凝土占领向日葵的阵营”,作者开始了思考。他在这里是孤独的,他不属于这里。他是无奈的,他寻不到他的梦。但心仍未死,“温度尚未消失”,他面对夕阳,像一只受伤的鸟,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且让斜阳抚我瘦骨如琴”。
虽然写的是个人的情感,但能引起广泛的共鸣。人生的失意,谁没有经历过呢? 以小见大,看来始终是写作的一条正道。
7.描写秋景的现代诗,带赏析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裷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8.写秋的现代诗和赏析
《秋月》 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抚摸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想见新旧的鬼,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眼珠放着光, 咀嚼着彻骨的阴凉: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 悲哀揉和着欢畅, 怨仇与恩爱, 晦冥交抱着火电,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 “解化”的伟大 在一切纤微的深处 展开了 婴儿的微笑!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春花夏虫秋月冬炉”,描写秋天,最合适的不就是秋月吗?,一开始,他在为秋月的背景做描写。
黑云堆,道路,水面,水草盘,水底,古城,城砖,甚至写到墓墟和鬼。在他的眼里。
这秋月仿佛是恐怖的,阴凉的,悲哀的,有怨仇。最后一句“婴儿的微笑”令人意味深长。
不同於别的诗人的是他的身世背景,是因为他的背景,让秋月在他的眼里变得这样。
9.描写秋天的诗句赏析
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2113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5261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4102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1653、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江枫渔火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专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属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现代秋季的诗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