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谭的诗句有哪些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送刘相公朝觐二首》贯休
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标百辟师。
魏相十思常自切,曹溪一句几生知。
久交玉帐虽难别,须佐金轮去已迟。
唯杜荆州最惆怅,柳门回首落花时。
急征只是再登庸,生意人心万国同。
燮理久征殷傅说,谭真欲过李玄通。
程穿岘首春光老,马速商於曙色红。
从此龙颜又应瘦,寰瀛俱荷代天功。
《送隆公上人》齐己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
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
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
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谢王詹事垂访》齐己
鸟外孤峰未得归,人间触类是无机。
方悲鹿轸栖江寺,忽讶轺车降竹扉。
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
应惊老病炎天里,枯骨肩横一衲衣。
《寄征士魏员外》罗隐
家遁苏门节,清贫粉署官。
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难。
窗晓鸡谭倦,庭秋蝶梦阑。
羡君归未得,还有钓鱼竿。
《王夷甫》罗隐
把得闲书坐水滨,读来前事亦酸辛。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
《散关晨度》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咏数探得七》皎然
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
求真初作传,炼魄已成仙。
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
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美夏首获赏果》张九龄
忆昨闻佳境,驾言寻昔蹊。
非惟初物变,亦与旧游暌。
幽渚为君说,清晨即我携。
途深独睥睨,历险共攀跻。
林笋苞青箨,津杨委绿荑。
荷香初出浦,草色复缘堤。
乐处将鸥狎,谭端用马齐。
且言临海郡,兼话武陵溪。
异壤风烟绝,空山岩径迷。
如何际朝野,从此待金闺。
《酬信州刘侍郎兄》顾况
刘兄本知命,屈伸不介怀。
南州管灵山,可惜旷土栖。
樵隐同一径,竹树薄西斋。
鸟陵嶂合杳,月配波徘徊。
薄宦修礼数,长景谢谭谐。
愿为南州民,输税事鉏犁。
胡为走不止,风雨惊邅回。
《衰病》白居易
老辞游冶寻花伴,病别荒狂旧酒徒。
更恐五年三岁后,些些谭笑亦应无。
《洛阳》温庭筠
巩树先春雪满枝,上阳宫柳啭黄鹂。
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韩翃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
万雉城东春水阔,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
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西山翠色带清漳。
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
高谭魏国访先生,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2.含有郁青林三字的诗
风雩亭词
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诵之一宫。郁青林兮对起,
背绝壁之穹隆。独樵牧之往来,
委榛莽其蒙茸。试芟夷而却视,
翕众景之来宗。擢连娟之修竹,
森偃骞之乔松。山靡靡以旁转,
谷窈窈而潜通。翩两翼兮前张,
拥千麾兮后从。带湘江之浮渌,
矗远岫兮横空。何地灵之久閟,
昉经始乎今公。怳栋宇之宏开,
列阑楯之周重。抚胜概以独出,
信兹山之有逢。予揆名而诹义,
爰远取於舞雩之风。昔洙泗之诸子,
侍函丈以从容。因圣师之有问,
各跽陈其所衷。独点也之操志,
与二三子兮不同。方舍瑟而铿然,
谅其乐之素充。味所陈之纡余,
夫何有於事功。盖不忘而不助,
示何始而何终。于鸢飞而鱼跃,
实天理之中庸。觉唐虞之遗烈,
俨洋洋乎目中。惟夫子所与,
岂虚言之是崇。嗟学子兮念此,
遡千载以希踪。希踪兮奈何,
盍务勉乎敬恭。审操舍兮斯须,
凛戒惧兮冥蒙。防物变之外诱,
遏气羽之内讧。浸私意之脱落,
自本心之昭融。斯昔人之妙旨,
可实得於予躬。循点也之所造,
极颜氏之深工。登斯亭而有感,
期用力於无穷。
3.谭嗣同在《潼关》中描写山水的诗句是什么
谭嗣同在《潼关》中描写山水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原文:
潼关
近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赏析: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4.求藏头诗用谭晶莹三个字编制一首很美的诗句谢谢
谭笑功成调鼎鼐晶帘卷午风另轻莹然冰玉见清词美人醉赠珊瑚钗谭真欲过李玄通,晶旗初下玉关东。
莹然冰玉见清词,美人细意熨帖平。谭老极希夷晶晃明苔砌莹彻肝胆醒美人姿态里谭笑愧诸侯,晶荧愿见收。
莹理平如璊,美色已成尘。谭笑得公卿,晶明画不逮。
莹为沧海镜,美誉动丹青。谭笑得公卿,晶荧失蚌胎。
莹若朝星析,美人挟银镝。谭老极希夷,晶晃明苔砌。
莹为沧海镜,美言不可听。谭老极希夷,晶晃明苔砌。
莹目复怡心,美人不可亲。谭老极希夷,晶晃明苔砌。
莹为沧海镜,美人摘新英。谭端用马齐,晶荧失蚌胎。
莹净鱼枕冠,美景惜文会。
5.【望洞庭古诗鉴赏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十分不易的.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6.镇巴谭氏字派(光思云远方)的前辈字派谁知道
永兴公简历 永兴公,于明成化元年(1465)从南宾县(今石柱县)双庆乱窖坪与徐氏弟兄同迀丰都县安仁里土好坪(今石柱县三汇乡上,下坪村)落业。
谭氏居上,名曰谭家坝(今三口井),徐氏处右,名曰徐家弯,唐氏居左,名曰唐家坝,齐第三条古堰溪直上为界。至成化 四年(1468)金氏弟兄亦落业土好坪之下,名曰金家楼,后移居茶园坪。
从此“四大姓”共处滋土之亲而始。不幸明末丁酉年桐月望前三日,兵戈虏掠土好坪,击崇(重)高祖之耳孙死伤众多,失散、迁移者过半,近者市廓安仁,远者忠垫梁山,天各一方。
少数幸者仍居此坪,繁衍至今(尊字辈)22代。永(或远)兴公是土好坪分支开山鼻祖,葬于该坪堰塘坝生基于焉。
附 件(一)诗句 谭公忠立字智敏,为国有功,授封平远将军加兵马节度使,镇守南蛮司牧黄州府,汉攘平制苗顽,其亲题诗云:“一从提剑扫烟霞,掌柱西南半边天。铁弹不磨唐世界,虎符自是汉时贤。
耕桑奠土三千里,忠孝遗芳九百年。继嗣勿忘先祖德,好将世业裕光前。”
载自楚地(谭氏宗谱)谭公朝、满、昆、仲,于明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农历三月初二日,携领兄弟子侄等人,自楚入川,奔至巫山广渡口,分袂时,贼律一首(是总诗句),诗曰:“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青芦岸上同分手,绿柳江边看发芽,咬破指头书血字,睁开泪眼滴恒沙,儿人离散川东去,一梦云迷北海遮,否泰在天皆由命,悲欢由已总无他,后人追忆此诗句,千百年前是一家”。说明:因各老谱记载差异较大,编者共识续用石溪场(宗谱)年载本诗句。
(二)字辈的由来 字辈是代表长辈和晚辈的次序,有利于尊老爱幼,防止近亲婚配。字辈是由吾族各宗祠例会议定发布,后生照此执行,用完再拟,不得重复。
石柱谭氏各祠,均沿袭楚地老字辈,入川后,各支系,房系自立字辈。如今出现不依字辈取名,上取若干辈,下取若干辈,如此下去,势必乱代,尊卑不分。
故本次续撰谱,重印各支,各房字辈,以纠其乱。起源辈序祁、绵、春、梅、奕、会、珍、云、照、轩、伍、菁、与、裕、简、时、曲、济、青、太、玉、章、祥、纶、永、芳、湘、崇、荣、德、希、诚、皓、光、为、恭、克、用、卷、建、宫、可、守、武、进、宏、仁、格、安、仕、处、德、巽、伦、正、义、明、仲、道、善、仁、瑚、公。
麻成辈序忠、孝、正、才、仁、东、全、文、胜、维、遗、思、万、代、玉(国)、朝(满)、光(鉴、元)。元政,元贞石柱脉系各支、房字辈元政派系朝祥支系石溪场宗祠老字辈“友添绍景,单贤丹廷,春正世一,天地人和,永定康宁,祈祥千万,高增广厚,学孔孟言,钦明文思,光昭先德,福寿荣华”。
后增字辈“昭[朝]开大典,长怀恩波,名推前哲,才展东坡,谦恭受益,虚衷琢磨,立身行道,登甲联科,策对著美,经济包罗,蛟兴云雨,凤鸣卷啊,欲贵心同,为富多文,臣效补职,子慕蓼莪,吉甫作诵,端木切磋,古训宜守,乃庚载歌”。朝祯支系西沱协石馆宗祠登单肇文,明振家声,承先继志,学立德贞,大道佐国,裕顺和平,光昭世守,普安永清,本源克定,钟俊毓英。
朝贵支系西沱大宗祠永全洪家,以学承继,杨在明廷,思乃布宜,元士孔迩,月映中天,可其清言,万世明显。坡口一支洪金满卜,书万仲立,本之文思,启先必裕,仁善传芳,长逢太运,卜应奇昌,楷模棫朴,奕翼馨香,诗礼世家,规度程章,赞缨贵胃,丕振乡邦,仰沾高厚,福禄安康。
元贞派系满二支系金彰房系书继茂全单,良文明启先,碧玉人尚传,宗正永映天,云科奇远代,后生照谱贤,兹培光泽仕,昌达跃万年,俊桀思禄林,益寿延福增,红阳霞高显,大海波静清,建功立业志,龙凤飞朝廷,家发吉祥盛,锦江辉前程。满四支系继龙房系总辈序一满、元、单、龙、单、世老字派万思景朝德,仲承登正延,光先原有本,文明启治天。
后增字辈统绪昭百代,宗功照千年,辉煌贻巨典,没有过著夕贤,英雄从已古,支泽永远传,继述良裴易,流徵尚纲然,心田作福地,善体摄家邦,纯武写忠厚,杨列绍书香,燕翼成谋久,蠹斯衍庆长,尊前以裕后,兰桂同联芳。化龙房系总字辈满、元、单、龙、世、单、汝、单(从满四至单共九代)老字辈文单应朝仕,国正天星一,才人登第久,麟凤昭祥禧,家傅明有德,大学维清奇,必增光尚志,承裕永宗宜。
注:六房的字系,第一句,是“茂廷文朝仕”等其余全同。后议字辈立言鸿继序,伦理贵周知,纯孝徽和顺。
宗先见作为,丰功勤善逑,佑启锡洪慈。后代齐兴发,万年福禄时。
谭广一房世天分房朝良单宇,元功茂运,俊杰升荣,显承谟烈,佑启后昆。新字辈飞上表天星月红,照到万里国太平,五洲四海风雷动,雨落湿地藤复舒,数花多果长得盛,凤凰唱曲永傅代。
注:箱升寿七旬寿期,召集族人谭荣富等,于1984年正月二十九日 升炳提供世地分房(高台坝字辈)满龙显化,广世文汝,扬表绍应,崇贵书庭。良元宇一,天地人和,永定安宜。
文明凰希,泰国家庆,德大学维,世傅明清。 永生供稿飞龙房系谭敬一房世纲分派总辈序满、元、单、龙、单、世(从满四至世字辈)祖单绍子金守本 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谭景希三字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