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碑帖装帧的诗句

1.谁有颜勤礼碑的古诗字帖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 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

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 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 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 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 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 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初出土拓 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其后“故”字下泐。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2.要写一篇 中国古籍装帧对现代装帧的启示 的论文,表示木有思路,求

可以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写写国内的和国外,以及不同民族之间书籍装帧的发展过程。

一、对古典文学书籍装帧的理解和设计思想 古典文学书籍装帧的设计,需要对被装帧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提炼。我国的古典书籍中的线装书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随意,但从总体上考察,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从色彩调赋、材料应用,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韵。

而现代装帧设计,因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未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那么,我们现在对古典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味道呢? 一味地追求古典, 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趣; 一味地追求现代, 又将使古典文学书籍的装帧缺少古典文学的“气韵”, 也会偏离现代人对古典文学作品装帧美的需要。

当今对古典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应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精华,使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韵, 与现代的美学要求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总体设计上, 既不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含蕴和意境,又能融合现代人对书籍装帧的审美要求。

古今装帧审美学方式的统一,是当代对中国古典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的需要。 书籍从人类文明产生至今,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工具,越来越发挥着它自身的作用。

人类从最早的刻骨、刻竹的记事,到现代印刷技术、书籍的装帧,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一个国家对书籍装帧水平的高低,书籍品种的多少,出版发行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发达的一个标志。

书籍装帧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它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纯的书籍加工到当今艺术创作。现在,书籍装帧已不再只是简单地一页页纸的装订,而是装帧设计者对书籍的二度艺术创作,是装帧艺术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门类,它是绘画、摄影、书法、金石等艺术形式的综合应用, 需要设计者具备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书籍的装帧设计,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 还应赋予装帧设计的商业性。

书籍是放在书架上的,在具有展示性的同时,还应有吸引读者的功能。因此,它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要能刺激读者阅读书。

二、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几种形式和演变过程 1、绳串联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制,也是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3000余年。

当时,为了便于保存,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来,这就是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铭文,统治者将重要文书铸于青铜器上。

特别是到了西周,铭文可以容载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铭文达500字,因人们多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故多数书史家认为,它也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形制。

2、竹简 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它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任意确定简数,一简书字一行,最后用上下两道绳编串起来,卷捆后保存,还有苇编和丝编两种,考究者用织物缝袋装入。

竹简约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纪。竹简除以竹制成外,也有用木者称木简。

与竹简 并行的还有木牍,制成长方形木片,用于书写短文。 3、帛书 帛书是略晚于竹简的一种书籍形式,它是将文字书写于丝织品上,其装帧形制是缝边后成卷存放,由于材料昂贵,多为统治者书写公文或作绘画用,一般书籍使用较少。

4、石经(石碑) 石经也是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经》,它开刻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将儒家七经刻于46块石碑上,总字数20多万字。

它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供人们阅读、传抄和校正,它的功能超过了一般书籍。其形制是双面刻字,文字竖向阅读行列整齐,碑呈U字形排列。

其它如隋代开刻的房山云居寺佛教石经,虽年代晚于《熹平石经》,但其影响更大,价值亦高。 5、拓印(卷轴) 纸张发明后,出现了一种拓印形式。

它可以将各种石刻文字复制在纸上,经裱装成卷后便于保存和阅读。后来这种方法又用于青铜铭文的拓印和陶文的拓印。

从南北朝到隋代的宫廷藏书中,各种拓印件是一个重要的类别。 纸发明于公元前二世纪;从公元二世纪起,纸才较多地用于书写;公元二世纪,纸的使用才更为普遍,成为书籍载体的主要材料,纸质写本书籍的装帧形制有多种变化,最早的写本书延用了简策和帛书的形式,即卷轴装。

唐代初期,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旋风装,过去,由于只见记载,未见实物,因而对旋风装的形制众说不一。宋代张邦基称这种装帧为“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清代叶德辉称其为“鳞次相积”;也有人认为是将经折装首尾相连即为旋风装。

后来发现了唐代《唐韵》写本,是将所写书页逐张依次错开贴于卷轴底纸上,阅读时打开逐页翻阅,读毕仍卷为一轴,其外观与卷轴相同,从而证明前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6、经折装、旋风装和蝴蝶装(印刷术发明初期、辽金时。

3.袁安碑古诗

袁安碑文并非古诗,它是中国东汉篆书墓碑刻,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92)立。碑石已残,每行碑刻末一字及碑额均已损佚,原石出土地点不详,1929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辛家村发现,村人任继斌遂以拓本行世。近时有翻刻本、有影印本行世。 该碑现藏河南博物院。此碑高1.53米,宽约0.74米。篆书,共10行,满行16字,下截残损,每行各缺1字,故现存15行字。除第8、10两行为不满行外,其他行下一字均缺(现已考出),仅存139字。字体结构宽博流畅,笔画较瘦。碑侧有明万历二十六年题字。碑中间有穿在第五、六行之间,正当碑中,为汉碑之所仅见。袁安碑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用篆书写就的汉代墓碑,内容主要记载袁安的生平,与《后汉书·袁安传》基本相同,但较简约无赞颂铭辞。由于该碑发现较晚,字口锋颖如新,流畅,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大方。书法浑厚古茂,雄朴多姿,线条纤细婉转,体态遒劲。

袁安碑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正如现代书家费声骞评《袁安碑》:“此碑笔画瘦劲,纤而能厚,结体宽博,运笔圆匀,碑字清晰,可供学篆取法善本。”

经考证后补齐缺字、非篆刻碑文

碑文录文

司徒公汝南女阳袁安召公。授《易》孟氏(学)。

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四(年)

十一月庚午除给事谒者。五年四月乙(亥)

迁东海阴平长。十年二月辛巳迁东平(任)

城令。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太)

守。十七年八月庚申徵拜河南尹。(建)

初八年六月丙申拜太仆。元和三年五(月)

丙子拜司空。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

孝和皇帝,加元服,诏公为宾。永元四年(三)

月癸丑薨。闰月庚午葬

4.关于VI装帧有哪些名人说过什么名言,发表过什么结论

VI全称Visual Identity, 即VI视觉设计,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

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设计到位、实施科学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传播经营理念、建立知名度、塑造形象的快速便捷之途。

通过VI设计,对内可以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VI为CIS中的一部分,CI包含三个方面。

分别为BI、MI、VI,三方面为行为识别,理念识别和视觉识别。 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办公事务用品、生产设备、建筑环境、产品包装、广告媒体、交通工具、衣着制服、旗帜、招牌、标识牌、橱窗、陈列展示等。

视觉识别(VI)在CI系统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据有主导的地位。

关于碑帖装帧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碑帖装帧的诗句

诗句

关于鹦鹉枇杷的典故与诗句

阅读(7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鹦鹉枇杷的典故与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枇杷的诗词和典故(急),古诗词中鹦鹉的典故,关于枇杷的诗词及典故谁了解。写枇杷的诗,精彩的似乎不多。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

诗句

关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诗句

阅读(4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诗句,内容包括描述向往“返璞归真”的诗句,饮酒诗中揭示诗人从回归自然中领悟到人生哲理的诗句,返璞归真诗句。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行香子·秋入鸣皋》宋代:许古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

诗句

关于海峡两岸的美好诗句

阅读(5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海峡两岸的美好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海峡两岸”的诗句,关于海峡两岸的诗歌,形容海峡两岸同胞的诗句。国殇(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来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3

诗句

颜真卿的关于离别的诗句

阅读(3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颜真卿的关于离别的诗句,内容包括颜真卿的古诗句子,关于离别的诗句,古诗中离别的诗句。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诗句

关于爱祖国的诗句五字四行

阅读(44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爱祖国的诗句五字四行,内容包括爱国的五字四行古诗,谁知道关于爱国的古诗,五字四行的,五首,爱国的诗4句五个字1行。《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

诗句

关于多交朋友的益处的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多交朋友的益处的诗句,内容包括多交朋友的益处,写关于多交朋友的诗句,关于交朋友的诗句古诗。多交朋友真的好处多吗?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排忧解难,互相倾吐心思自然是好的。但是我认为交朋

诗句

关于亭子美的诗句

阅读(3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亭子美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两则,描写凉亭的优美句子。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有:1.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年代: 唐 作者: 岑参《西亭子送李司马》2. 沈香亭子钩阑

诗句

关于雪寄相思的诗句

阅读(67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雪寄相思的诗句,内容包括下雪寄相思诗句,以雪寄相思的诗句,关于雪的相思诗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诗句

关于草的诗句还要有草字

阅读(35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草的诗句还要有草字,内容包括带草字的诗句都,带有草字的诗句,五言律诗有草字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句

关于松下煮茶诗句

阅读(98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松下煮茶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煮茶的诗句,描写煮茶的诗句,关于“煮茶”的诗句。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

诗句

关于长亭古道的诗句

阅读(25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长亭古道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长亭的诗句,与长亭有关的诗句,有关长亭的诗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 独倚关亭

诗句

有关于生意兴隆的诗句

阅读(69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生意兴隆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生意兴隆的诗句,求关于生意兴隆,开店大吉的古诗有劳各位长辈了,祝俺朋友生意兴隆的诗句。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宝地生意年年盛,福门财源日日增。生意如春年年好,财源似水滚滚来

诗句

关于季节的诗句俗语

阅读(3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季节的诗句俗语,内容包括有关季节的诗句和俗语,有关季节的诗句,俗语,谚语,有关季节的诗句和俗语。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3. 池塘生春草, 园

诗句

清朝诗人写的关于秋天的诗句

阅读(6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清朝诗人写的关于秋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古代诗人描写秋天的诗句,杜甫写的描写关于秋天的诗句,求描写秋天诗句50句+诗人+朝代。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3.

诗句

关于鹦鹉枇杷的典故与诗句

阅读(7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鹦鹉枇杷的典故与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枇杷的诗词和典故(急),古诗词中鹦鹉的典故,关于枇杷的诗词及典故谁了解。写枇杷的诗,精彩的似乎不多。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

诗句

关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诗句

阅读(4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诗句,内容包括描述向往“返璞归真”的诗句,饮酒诗中揭示诗人从回归自然中领悟到人生哲理的诗句,返璞归真诗句。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行香子·秋入鸣皋》宋代:许古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

诗句

关于海峡两岸的美好诗句

阅读(5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海峡两岸的美好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海峡两岸”的诗句,关于海峡两岸的诗歌,形容海峡两岸同胞的诗句。国殇(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来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3

诗句

颜真卿的关于离别的诗句

阅读(3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颜真卿的关于离别的诗句,内容包括颜真卿的古诗句子,关于离别的诗句,古诗中离别的诗句。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诗句

关于爱祖国的诗句五字四行

阅读(44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爱祖国的诗句五字四行,内容包括爱国的五字四行古诗,谁知道关于爱国的古诗,五字四行的,五首,爱国的诗4句五个字1行。《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

诗句

关于多交朋友的益处的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多交朋友的益处的诗句,内容包括多交朋友的益处,写关于多交朋友的诗句,关于交朋友的诗句古诗。多交朋友真的好处多吗?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排忧解难,互相倾吐心思自然是好的。但是我认为交朋

诗句

关于亭子美的诗句

阅读(3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亭子美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两则,描写凉亭的优美句子。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有:1.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年代: 唐 作者: 岑参《西亭子送李司马》2. 沈香亭子钩阑

诗句

关于从山上看到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5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从山上看到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描写站在山顶往下看的诗句,描写从山顶往下看的诗句,形容“只有在山顶上看见好风光”的古诗都。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出自:唐·贾岛《宿山寺》。译文:山的顶峰人迹罕至,游者稀少,髙松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