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关于"相隔很远,心却是在一起的"的诗句
1、《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译文: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2、《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译文: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5、《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2.关于“不离不弃”的诗句有哪些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文: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释义:
战鼓擂得镗镗作响,战士踊跃操练刀枪;国都、漕邑筑城墙,独我从军奔(bèn)南方。‖跟随将军孙子仲,平定他国陈与宋(陈国、宋国);久久不能把家回,忧心忡忡心儿碎。‖哪里停军把营扎?慌了神儿丢了马;哪里寻它哪里找?荒野林下卧芳草。‖生死离别啊聚散悲欢,我们曾经许下山盟海誓:“今生拉着您的手永结美好,与您永不分离白头到老!”‖我声声叹息今离散,不能相见多悲叹;我声声叹息天涯远,不能信守誓言把家还(huán)……
赏析:
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诉,次第写来,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典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句的解释,有以下两种说法。
说法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shuō)。”按照南宋朱熹《诗经集传》、汉典网等通行的解释,此举应解释为“无论生死离合,我都与你立下约定(立下誓言)”,“说”字与“悦”字此处不通假!“成说”就是“说成”,《诗经》中经常使用倒装语句,即“不论生死离合,我都和你说定了!”那么,说定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它的下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说法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yuè)。”若按“定约、成议”解释,“与子成说”不如写作“与子成誓”,既作“说”,可以理解为通假字,“说”通“悦”更为恰当,“无论生死离合,我们两情相悦”。
3.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这里,不远不近,的全文
诗歌名称《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作者:扎西拉姆·多多(现代)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 欢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出自《疑似风月中集》,由扎西拉姆·多多于2007年5月15日撰写于北京。关于这首诗,作者曾有自述:这一首的灵感,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
“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
我想要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真的跟爱情、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
赏析:
诗中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只有质朴无华的情感,只有任世事怎样变换他的情始终不变就在那里的那份爱,就如天上的恒星,哪怕历尽沧桑都亘古不变。
全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反复吟诵诗人心中那份无论世事怎样变换此情都不移的爱情,节奏感强,条理性好,旋律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遥想美丽的雪域高原。
多情的仓央嘉措因相思踏雪而行夜会情人,是缘是劫?从古到今,爱情是一个让无数人吟咏的话题,太多的诗词佳句证明爱情的美妙,同时也证明爱情是种让人肝肠寸断的伤。
其实这首诗出自多多从零七年五月开始写的《疑似风月》集的中集,在《沉默》之前还有《唱》和《说》,它们是同一个系列的。“班扎古鲁白玛”是从梵文音译至藏文。
再从藏文转译至汉文。“班扎”是“金刚”的意思,意为如金刚石般能断除无边无明烦恼。这个词来源于梵语“Vajrā”,读如“哇吉拉”,藏语中缺乏相应音素。
音译为“Benza”,再由此音译为汉文“班扎”。“古鲁”来源于梵文“Guru”,是“上师”的意思,这个词在藏文中诵咒时多用音译为“Gulu”,讲经说法时则意译为“Lama”。
这个词又音译为汉文“喇嘛”。“白玛”来源于梵文“Pādma”,读如''巴德玛“(注意,不是“帕德玛”!),意为“莲花”。音译为藏语“beme”,再音译为汉文。
多作“贝美”,亦作“白玛”。汉文班扎古鲁白玛”:金刚上师白莲花,也就是莲花生大师(第一个将佛法传入西藏的人,被认为是第二佛陀)。
而莲花生大师的心咒就是:“嗡阿吽 班扎古鲁白玛悉地吽”,在起名字的时候,我就是从这个心咒中取的。前段时间,腾讯、网易、新浪等中国主流传媒都曾为此事发表过澄清文章。
这篇文章出现在07年5月份,并且收录在07年出版的个人诗集《疑似风月》中针对此诗,仓央嘉措小组也发表专门文章辟谣。
4.关于舍不得的诗句有哪些
1、宿甘露寺僧舍
宋代: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2、题鹤林寺僧舍
唐代: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抄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3、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代: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袭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4、寄王舍人竹楼
唐代:李嘉祐
傲吏2113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5、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
唐代: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261》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4102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1653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5.关于远近描写的句子(非诗句)
1、先秦·韩非《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2、《两小儿辩日》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日近长安远》
《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5、《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6.关于离开的诗句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烽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7.关于知音难觅的诗句
一、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唐bai·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译文du: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二、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唐·韦应物《简卢陟》
译文:可惜这高雅的《白雪》古曲,没有遇到欣赏它的知音。
三、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zhi——唐·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译文: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间实在稀微。
四、钟期久已没,世dao上无知音。——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译文: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五、朱弦悄,知音少,专天若有情应老。——宋·晏殊《喜迁莺·花不尽》
译文:自今以后少知音,瑶琴朱弦不属再吟。天若与我同悲凄,苍天也会霜染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