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历史的诗句
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要理解题目中的“折柳”的含义,关键就要能理解“柳”的意象。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还有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
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2.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
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3.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4.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诗写女子春末怀人。首句点题,写来不拘一格。
一句中,“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这在诗中是不多见的。然而作者用得很自然,使起句突兀,加强了语气,强化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算得上写法的出新。
“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第二句“如何出翠帏”,“如何”,有不堪的意思。
联系第一句看,这位女子正是在去年此时此地,经受着别离的苦痛。时隔一年,记忆犹新,而且,现在还是在这一时间和这一地点,她怎敢再身临其境,重新。
2.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吃一垫,长一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关于魏徵的几个小故事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属河北)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一)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三)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四)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3.关于借鉴的诗歌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推陈才能出新,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无独有偶,唐代山水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写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说的是一个道理.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推陈出新的例子不胜枚举,现列举一二.
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句,历来认为源自庾信《华林园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诚然,这句为王勃借鉴前人的诗句而来,但却点石成金而出神入化,完全是王勃的一种创造.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三曹之一的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其五》中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诗句,王勃在《送。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新陈代谢,推陈才能出新,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无独有偶,唐代山水诗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写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说的是一个道理.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推陈出新的例子不胜枚举,现列举一二.
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句,历来认为源自庾信《华林园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诚然,这句为王勃借鉴前人的诗句而来,但却点石成金而出神入化,完全是王勃的一种创造.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三曹之一的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其五》中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诗句,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历来传诵.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杜甫的《旅夜抒怀》中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想必也是两位大诗人惺惺相惜的结果.
众所周知,杜甫的《望岳》名句“一览众山小”亦从《孟子·尽心上》“登太山而小天下”锻化而来.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即来自于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和《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略加融点,更觉精采.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有两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诗还生发过不少笔墨官司,与王维同时代的诗人李嘉佑有诗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是谁袭用谁的诗句,实在不好说.宋代叶梦得认为:“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也认为:“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我们仔细体味,“漠漠水田”、“阴阴夏木”确实比“水田”、“夏木”更生动更形象.因为漠漠有广阔之意,阴阴有幽深之义,突出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氛围.
其它如文体、题材、构思、立意的推陈出新、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与前代相比,后人更精于点化、锻化熔铸,从而充分体现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和“沉舟千帆过,病树万木春”的推陈出新精神,让我们得以饕餮精美的文学大餐.
4.关于历史的诗句
洛阳故城
诗人:崔涂 全唐诗库—第679卷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过洛阳故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诗经·王风·黍离》诗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黍离》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但仅从诗中难以看出是周大夫感伤西周的沦亡,倒是看到一个四处漂泊的浪子形象,听到他因流离失所而发出的愤怒呐喊。
5.写关于“历史”的诗句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此乃稼轩词人《菩萨蛮》中句,其全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而青山两句,我非常喜欢,不为别的,就因为他道破了一个客观真理,也说破了一层天机。辛弃疾身处腐宋之世,有心杀敌,但无力回天,正是这样残酷的经历,使他对世事洞察彻底。历史大潮可谓浩浩荡荡,汹涌东去,势不可挡,既使几座青山使它拐几个弯,但直泄东海的大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6.关于历史的诗5首
如刘禹锡的《金陵怀古》: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温庭筠的《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尊重历史的诗句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潜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
8.天地者,万物之连旅;光阴者,万代之过客。 ——李白
9.“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0.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 ——高明
8.描写历史的诗句
洛阳故城
诗人:崔涂 全唐诗库—第679卷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过洛阳故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诗经·王风·黍离》诗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黍离》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但仅从诗中难以看出是周大夫感伤西周的沦亡,倒是看到一个四处漂泊的浪子形象,听到他因流离失所而发出的愤怒呐喊.
9.关于历史的诗词有哪些
1. 《咏史》
唐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
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何处有龙盘。
2. 《过陈琳墓》
唐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3. 《题乌江亭》
唐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4. 《卖花声·怀古》
元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5. 《赤壁怀古》
宋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