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吹笙的诗句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秦宫诗》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账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午夜铜盘腻烛黄。秃衿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孝虎。折桂销待晓筵,白鹿青苏半夜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凉屏生色画。开门烂用衡线,卷起黄河向身泻。皇天厄运犹缯裂,春宫一生花底活。鸾篦夺得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花影吹笙
雪随风,风无痕,风起雪舞。 月伴花,花有影,花好月圆。君吹笙,笙无声,人生已醉。妾拂琴,琴有情,新晴未眠。(御剑奥雪的原创)
吹笙引
娲皇遗音寄玉笙,双成传得何凄清。丹穴娇雏七十只, 一时飞上秋天鸣。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旖旎香风绕指生,千声妙尽神仙曲。曲终满席悄无语, 巫山冷碧愁云雨。
~~~希望能帮到你~~~~~~~~~~~~~~
2.与笙有关的诗词
1. 天风吹出掖垣声,浏亮缑山午夜笙。
2. 仙人吹笙期子来,碧桃花下应相待。
3. 何处笙歌留粉黛,几家楼阁绚青红。
4. 晞发扶桑露气新,三花树底坐调笙。
5. 奔腾骇涛濑,窈眇韵笙磬。
6. 秦筝间赵舞,吹笙复鼓簧。
7. 惨惨笙歌合,遥遥望眼迷。
8. 鹤笙鸾驾隔苍烟,天上那知更有天。
9. 日中斗鸡驰道塞,日暮捶鼓纷吹笙。
10. 巧添绮绣丛中景,浓污笙歌窟里尘。
11. 灯烧菡萏膏烟结,瓶沸笙簧水火争。
12. 翠裙红烛坐调笙,一曲娇歌万种情。
13. 笙歌吴苑酒,裘马雒京尘。
14.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
15. 止将文酒销戎隙,懒把笙歌贮画堂。
16. 笙歌前路拥,拜舞接光辉。
17. 吹笙捣药皆厮品,要作蓬山骂坐人。
18. 梨花疏点贴窗流,斜月笙箫处处楼。
19. 不知何处笙歌起,传得新愁上客心。
20. 芦笙含风满簟花,出门葭菼川麻麻。
21. 枕上笙箫听渐近,杨梅卢橘过江来。
22. 清音刘亮天颜喜,弹罢还教合凤笙。
23. 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
24. 却忆旧时风景好,琉璃光里听笙箫。
25. 知是六宫妃子至,殿前嘹亮奏笙簧。
26. 几处笙歌鸣别院,不知圣御在谁家。
27. 促织絮寒霜气白,隔墙谁弄紫鸾笙。
28. 月华淡淡清无暑,笑把瑶笙学凤鸣。
29. 银台绛蜡何煌煌,笙歌劝酒催华觞。
30. 玉笙低引紫箫长,不许商音断客肠。
31. 吹彻瑶笙人更寂,桃花洞里日初长。
32. 图书披箧笥,词赋入笙簧。
33. 松中漻漻呼我出,耳中微吟白玉笙。
34. 玉女鸾笙时下来,前头四足神鱼舞。
35. 云间双鹤下,疑听紫鸾笙。
36. 方士房中龙虎鼎,侍儿花底凤凰笙。
37. 晓来别院递笙歌,百子池头长绿荷。
38. 曾从海上栽若木,吹笙更截昆仑竹。
3.和笛有关的诗句
带有笛的诗句如下:
一、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原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译文:
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二、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闻笛》李白
1、原诗: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译文:
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三、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高适
1、原诗: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译文:
译文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春夜闻笛》李益
1、原诗: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2、译文: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4.关于吹笙的诗句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秦宫诗》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账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午夜铜盘腻烛黄。秃衿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孝虎。
折桂销待晓筵,白鹿青苏半夜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凉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衡线,卷起黄河向身泻。皇天厄运犹缯裂,春宫一生花底活。
鸾篦夺得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花影吹笙 雪随风,风无痕,风起雪舞。
月伴花,花有影,花好月圆。君吹笙,笙无声,人生已醉。
妾拂琴,琴有情,新晴未眠。(御剑奥雪的原创)吹笙引 娲皇遗音寄玉笙,双成传得何凄清。
丹穴娇雏七十只, 一时飞上秋天鸣。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旖旎香风绕指生,千声妙尽神仙曲。曲终满席悄无语, 巫山冷碧愁云雨。
~~~希望能帮到你~~~~~~~~~~~~~~。
5.求描写笛子或笛音的古诗词
1.
常居物外度清时,
牛上横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绿,
此情不与白云知。
2.
数萼初含雪,
孤清画本难。
有香终是别,
虽瘦亦胜寒。
横笛和愁听,
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
容易莫吹残。
3.
牛得自由骑,
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
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而,
无是亦无非。
4.
笛咽离亭断客魂,
峭帆东望海天昏。
老僧笑指风涛险,
坐看江山不出门。
5.
江店酒初熟,
亭皋鹤未还。
谁家一声笛,
吹梦落空山。
6.
和风和雨点苔纹,
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
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
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
霜禽粉蝶任纷纷。
7.
茅屋千峰里,
人居图画中。
石苔鹦鹉绿,
山果杜鹃红。
弄影花筛月,
飞香幔过风。
倚栏无个事,
吹笛供山翁。
8.
数家烟树里,
竹湛最佳名。
茅屋经秋补,
山田隔岁耕。
残阳归牧笛,
零露咽虫声。
更遇村翁说,
平生未入城。
9.
偶为看山出,
孤舟向晚停。
野梅含白水,
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
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
清响破空冥。
10.
弱不禁风素自怜,
黄昏细雨断疏烟。
楼头指冷谁吹笛,
塞上身单欲寄绵。
一任啼鸟翻子夜,
直须飞雪送残年。
攀枝信坠英雄泪,
残阳萧条灞水边。
11.
山房无一事,
西日送残曛。
饭去胡麻煮,
香将柏子焚。
草坡闻牧笛,
松圬响樵斤。
怪底总昏黑,
檐前一片云。
12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关于笛萧的诗句
比如李清照的这一首《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其中“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
以汉代横吹曲中的《梅花落》照应咏梅的命题,
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
好象一声笛曲,催绽万树梅花,带来春天的消息。
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
不仅说明词人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发展,
而且显示出她在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刹那的波澜 ,
然而意思很含蓄。
闻笛怀人,因梅思春 ,在她词中是不止一次用过。
这是一歇拍,词从这一句开始自然地过渡到下片,
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冷孤苦,
下片则着重写对爱侣赵明成的思念。
下边一个是元代杨维桢的《筚篥吟》
春风吹船下扬州,夜听笛声江月流。
故宫摇落杨柳秋,客子于邑山阳愁。
明朝此声不可求,乃知朔客杜宽者,手持悲篥寻南游。
胡笳拍中愁未休,龟兹角管亲编收。
王门历尽及五候,翩然鸿飞不可留。
笛材既访柯椽锼,更协鸣凤昆仑丘。
卷芦易地鸣陇头,城南思妇歌牵牛。
欲绝未绝一缕抽,划然石裂千丈湫。
叫噪鹅鹳飞蛟虬,洞庭之水天东浮。
杜宽杜宽艺绝忧,艺隐岂比闵张俦。
为君贳美酒,不惜千金裘。
和我君山莫邪笛,与尔同登黄鹤楼。
这首有点艳,呵呵,《舟过山塘闻笛》
是清人的,叫舒位。
红穗疏灯水上楼,
笛声纤远指痕留。
定知吹笛人双髻,
可惜湘帘不上钩。
还记得一个宋代人的,可惜不全: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诗人叫潘阆,(浪音),当空旷讲。
这个虞美人虽然是感慨人生的,不过跟笛子有关:
武昌七十庞眉叟。学笛从年少。
萧萧笛竹楚山秋。当日买林、曾典黑貂裘。
一声占尽秋江月。天外行云绝。
如今老去兴犹迟。尚想时时、一曲梦中吹。
宋代诗人林正大的~~
白居易有写笛子的诗,可惜意思不太好。
韩愈的可以,嘿嘿: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
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
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
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这首诗叫《郑群赠簟》
在网上一些论坛上有,不过奇怪得很,
都是一半,查起来让人费解,敲了一半竟然转载了那么多~~~~~~~
宋代的郑刚中就此写过一首
《客惠宾州竹簟甚佳取退这郑群赠簟诗读之数过》
卷送风漪光八赤,竹新渐作琉璃色。
世人贵耳便贱目,那知不抵蕲州笛。
年来愧汗常浃肤,夏日自嫌污枕席。
有时追诵法曹句,怅恨宗人不多得。
山斋置榻容一身,君惠清凉到心骨。
门前客至莫见嗔,老子解衣喧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