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节日的诗句
1.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人约黄昏后。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郎织女。
3.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4.暴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2.关于佳节的诗句
1.有关除夕的诗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有关春节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关于节日诗句
1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且当醉,一滴何曾到黄泉。”---清明节,出自高菊荀《清明》
2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王建《十五夜望月》赏析
【作者】吴庚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谈兴正浓。旁一戴幞头挥扇的官员和一带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谈天。整个画面远近主从。层次井然,有动有静,和谐统一,颇为传神。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实是美中不足。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当时人已在中秋之夜击鼓奏乐以迎寒。到后代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此夜常是家人或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所以一旦离别,总会使人逢节思亲。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曾抒发过他的秋思:“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王建也是望月兴叹,但写法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王诗原题“十五夜望月”下有的版本尚有“寄杜郎中”四宇,似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在诗题下又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它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这是一座朴素的住宅,夜深了,诗人偕客步出厅堂来到庭院。低头但见地上月华如水。一片白色。庭树的影子枝叶扶疏,象是纸上的水墨画。步月者循声望去,树冠间影影绰绰有宿在枝头的几只乌鸦。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建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觉得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
第三四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曾写到游子思妇的月下相思。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写望月思人之情,溢于言表。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人人所思也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对比他用赋体写的《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及唐人其它中秋望月诗,尤能显出它那以少胜多的特色。
【原载】 吴庚舜 陆永品等主编《唐诗名篇赏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4.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原发布者:wanglianfeng87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关于春节的古诗: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3)除夜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
5.关于节日的诗句
1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且当醉,一滴何曾到黄泉。”---清明节,出自高菊荀《清明》
2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王建《十五夜望月》赏析
【作者】吴庚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画”。这一评语也可移之于评一切有意境的唐诗。正因为如此,所以历代画家喜作唐人诗意画。明《唐诗画谱》中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它的背景为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株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两人望月而语,谈兴正浓。旁一戴幞头挥扇的官员和一带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谈天。整个画面远近主从。层次井然,有动有静,和谐统一,颇为传神。但这幅版画仅是画家别出心裁构想出的意境,和王建原作并不一一吻合,而且它对全诗点睛之笔——秋思未作充分表达,实是美中不足。在这一点上,诗歌语言艺术显示了它的不可代替性。
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当时人已在中秋之夜击鼓奏乐以迎寒。到后代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此夜常是家人或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所以一旦离别,总会使人逢节思亲。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曾抒发过他的秋思:“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王建也是望月兴叹,但写法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王诗原题“十五夜望月”下有的版本尚有“寄杜郎中”四宇,似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在诗题下又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它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这是一座朴素的住宅,夜深了,诗人偕客步出厅堂来到庭院。低头但见地上月华如水。一片白色。庭树的影子枝叶扶疏,象是纸上的水墨画。步月者循声望去,树冠间影影绰绰有宿在枝头的几只乌鸦。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建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雪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觉得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
第三四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曾写到游子思妇的月下相思。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写望月思人之情,溢于言表。天下离人千千万万,怀人愁绪如绵绵秋草,逐处丛生;诗人在思谁是确定的,人人所思也是确定的,说“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对比他用赋体写的《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一至十五夜玩月五首》及唐人其它中秋望月诗,尤能显出它那以少胜多的特色。
【原载】 吴庚舜 陆永品等主编《唐诗名篇赏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6.关于中秋节的诗
App

首页
作者
诗词分类
诗词排行榜
课本古诗词
词牌名
热门查询
史书典籍
其他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名句!中秋诗词!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诗词名句网在中秋来临之际特收集一些关于中秋的诗词名句供诗友赏析,有些诗句不一定完全写中秋,但一定含有月亮,如果没有出现月亮,那一定与月亮有关!呵呵!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6、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17、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1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2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苏轼.《水调歌头》)
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