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关于酒诗句

1.重阳节里饮酒诗句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宴江阴

唐 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2.关于重阳节登高、饮酒的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重阳登高的诗句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宴江阴

唐 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3.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谢新恩

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阴·重阳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古诗

1、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2、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3、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5、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6、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7、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5.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九九重阳节的诗句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1、莫道2113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代.李清照526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尘世难逢4102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东篱把1653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回)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答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古诗

1、《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九日登山》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7.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大全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对青山强整乌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重阳节关于酒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重阳节关于酒诗句

诗句

关于磁针的诗句

阅读(3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磁针的诗句,内容包括《最爱是中华》中有诗句“匠心一片磁针石”的下一句是什么,一诗中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的磁针石,关于发明的诗句。这是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所写的《扬

诗句

关于家庭观念的诗句

阅读(42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家庭观念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家庭和睦的古诗,有关家庭的诗句,关于家庭的诗句。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

诗句

关于老人的诗句七绝

阅读(37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老人的诗句七绝,内容包括请问有没有一些关于歌颂老年人的诗,最好是古体七律七绝的,送给老人的七言绝句诗意境好的或长寿什么的都行最好知名点的,描写老年人的诗句。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

诗句

关于钦州文化诗句

阅读(4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钦州文化诗句,内容包括钦州风俗文化特色,关于传统文化古诗词,钦州风俗文化特色。钦州市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依山临海。钦州风光明媚,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成为桂南著名旅游胜地。她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诗句

关于马的诗句书法作品

阅读(85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马的诗句书法作品,内容包括描写马的诗歌有关马的诗歌.书法作品名称.有关马的音乐作品.急,关于马的书法作品等,马的书法作品名称。关于马 文 / 牧马江南 谁曾说过 马已经死去 无论是乌骓还是赤兔 在好多个世纪以前 作为

诗句

关于山峰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4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山峰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山的诗句古诗,形容山峰的诗句,描写山峰的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诗句

关于描写政治的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政治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政治的古诗,关于政治的诗歌,关于政治的古诗。《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

诗句

关于泉的诗句和出处

阅读(45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泉的诗句和出处,内容包括描写泉水的诗句,要标明诗的出处,要求描写的泉水是平静的、小巧的,描写泉水和声音的诗句要出处,作者,描写泉水和声音的诗句要出处,作者。宋 杨万里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影爱轻柔。 小荷才

诗句

关于描写团结的诗句

阅读(39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团结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团结的诗词,关于团结的诗词,形容团结的诗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出自:西周的周文王姬昌所作的《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释义: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

诗句

秋天关于雾的诗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秋天关于雾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秋天起雾的古诗,形容秋雾的诗词,描写雾秋天的诗句。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唐代.王昌龄.《沙苑南渡头》)2、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唐代.刘真.《七老会诗》)3、秋阴不散霜飞

诗句

关于俩人爱情的诗句

阅读(11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俩人爱情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两人相爱的诗句,有没有什么古诗是表达两个人很相爱的诗句啊,求描述两个人在一起的古诗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

诗句

关于宗亲感情深厚和睦的诗句

阅读(41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宗亲感情深厚和睦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父老乡亲感情深厚的古诗,表达各族人民感情深厚的诗句,形容家庭和睦的古诗。爱我中华同一声杨多良一汉光和煦照华夏,回天转地定乾坤。满地百花九州香,土生万物四时春。二黎明曙光朝霞

诗句

关于宗亲感情深厚和睦的诗句

阅读(15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宗亲感情深厚和睦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父老乡亲感情深厚的古诗,表达各族人民感情深厚的诗句,形容家庭和睦的古诗。爱我中华同一声杨多良一汉光和煦照华夏,回天转地定乾坤。满地百花九州香,土生万物四时春。二黎明曙光朝霞

诗句

关于中秋节思念的诗句佳句

阅读(3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中秋节思念的诗句佳句,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又关于思念的诗句有什么,至少两句,谢了,十句关于中秋的诗句要有思念的味道的,关于中秋'思念','团圆'有关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诗句

关于磁针的诗句

阅读(3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磁针的诗句,内容包括《最爱是中华》中有诗句“匠心一片磁针石”的下一句是什么,一诗中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的磁针石,关于发明的诗句。这是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所写的《扬

诗句

关于家庭观念的诗句

阅读(42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家庭观念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家庭和睦的古诗,有关家庭的诗句,关于家庭的诗句。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

诗句

关于老人的诗句七绝

阅读(37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老人的诗句七绝,内容包括请问有没有一些关于歌颂老年人的诗,最好是古体七律七绝的,送给老人的七言绝句诗意境好的或长寿什么的都行最好知名点的,描写老年人的诗句。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

诗句

关于钦州文化诗句

阅读(4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钦州文化诗句,内容包括钦州风俗文化特色,关于传统文化古诗词,钦州风俗文化特色。钦州市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依山临海。钦州风光明媚,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成为桂南著名旅游胜地。她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诗句

关于马的诗句书法作品

阅读(85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马的诗句书法作品,内容包括描写马的诗歌有关马的诗歌.书法作品名称.有关马的音乐作品.急,关于马的书法作品等,马的书法作品名称。关于马 文 / 牧马江南 谁曾说过 马已经死去 无论是乌骓还是赤兔 在好多个世纪以前 作为

诗句

关于山峰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4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山峰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山的诗句古诗,形容山峰的诗句,描写山峰的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诗句

关于描写政治的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政治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政治的古诗,关于政治的诗歌,关于政治的古诗。《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

诗句

哲学关于运动的诗句

阅读(41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哲学关于运动的诗句,内容包括哲学里关于运动的诗句,哲学里关于运动的诗句,哲学中描述运动和发展的诗句。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2、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3、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4、科学的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