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类文本阅读——一生奔波为诗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奉旨填词柳三变《鹤冲天》
叶嘉盈,一生奔波为诗词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总起下文“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
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4分)
[答案] ①老迈年高;②饱尝活着的痛苦民艰辛;③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答案] ①点出了叶嘉盈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一生奔波为诗词”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①“一生奔波为诗词”概括了叶嘉盈的生存状态;②让读着体味“一生奔波为诗词”的滋味;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
2.【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词的魅力古诗词篇幅短小而魅力无穷,正如钱钟
(1)A项错误,原文第一段表述的是“古诗词篇幅短小而魅力无穷,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也就是“古诗词篇幅短小而魅力无穷”不是钱钟书先生说的. (2)C项错误,原文第四段表述的是“西方人从小背诵圣经,中国人则从小背诵唐诗.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诗教确实曾经类似宗教,或者说具有宗教般的力量”.C项因果倒置. (3)D项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表述的是“捕捉典型细节,运用比喻、拟人,都需要善于联想,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因此“善于联想”不能与“典型细节、贴切比喻、巧妙拟人”等内容并列. 答案:(1)A(2)C(3)D。
3.《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文本》
《曾经的星辰》
是哪一扇窗口点燃了炭火
是哪一个夜晚亮起了星辰
热血,以岩浆的姿态
在中国大地的脉搏里
奔涌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党人
唤起民众
将飞溅的火星扎成火把
无数火把连成一片
像一座座火山 喷发出
撼动日月的宣言
武昌起义一声炮响
为浓重的黑夜奏响黎明的序曲
激烈的巷战硝烟弥漫
枪膛里填满了
与清政府决一死战的勇气与呐喊
黄花岗七十二英烈
用鲜血铺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数万双眼睛透过阴霾
盼到了星辰
点点光辉 照亮的
是一面血染的旗帜
可以断定,推翻帝制
民主共和就是众望所归的一面旗帜
旗杆是高高挺直的脊梁
旗面闪耀新思想的光芒
向旧传统宣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辛亥革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三民主义编织明日梦幻
成了一串最抒情最美丽的星辰
站在岁月的肩膀上眺望
谁都不会忘记
曾经的夜空曾经的星辰
如何用跌宕起伏的心语
书写了信仰、风暴、醒悟和悲壮
让饱经沧桑的时光
冉冉升腾
去拥抱一个
崭新的黎明崭新的辉煌
4.摘抄研读李白的一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是指庐山的一座山峰——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团团紫烟。一个“生”不仅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更为状写瀑布设置了雄浑的背景,也为下文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遥看瀑布”四字从结构文法上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从角度上看,又是写远处。而“挂前川”中的一个“挂”字维纱维肖地写出了遥望中的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因距离远,视觉开阔,所以画面才会如此宏大而壮观:山上烟雾缭绕,山间白练高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是从近处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下,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了岩壁的陡峭,又写出了水流之迅猛。“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写山之高峻。即使这样写,诗人仍然觉得还没有把瀑布的雄浑与奇异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以“疑是银河落九天”再度渲染,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璀璨的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一个“疑”子,道破是诗人的想象,引人遐想,令人感到意味深长,无疑使瀑布增添了几分空灵、奇幻神奇的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等艺术表现手法,构思奇特而又精巧,语言洗炼明快而又生动形象。不愧为诗仙李白的传世佳作!
5.荷塘月色中作者引用诗句可以增强文本的什么效果
《西洲曲》在《荷塘月色》中作为引用的出现,是朱自清先生为了表达自己心境的一种媒介运用。
《西洲曲》是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原诗为: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如明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尔也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首诗写的是一女子的四季相思。全诗的首句“忆”和“寄”字表明一女子的相思由一年不见情人而起。
忆去年梅花季节西洲相会,今年梅花季节西洲无影,诗人思念之情喷涌而出,折梅以寄。这一女子虽发丝乌黑、衣衫杏红,可心情如何呢?在家中,她思念,“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夏日傍晚风吹门前乌桕树,伯劳单飞来投宿,可自己却孤身一人,人不得不相思。
因而,她探望,“门中露翠钿”,从黄昏到黎明,从春天到夏季,苦苦地期待,其结果是“开门郎不至”,只得“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是该诗接下来的四句,是《荷塘月色》结尾引用的部分。“莲”是“念”的谐音,“莲子”也就是“念子”——“思念你”,思念由冬(梅)到春(杏子)到夏(莲花)到秋(莲子)到冬(梅),一年四季地相思,一年又一年地相思,相思已成灾。
苦中苦,相思最辛苦。女子采莲已历经冬春夏,春天播种秋天该是收获的季节,莲能收获,人却无获,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只有无处诉说的痛苦,“采莲”无疑触发了女子的隐痛、加重了女子的伤痛,又有何乐可言呢?女子采莲不仅未能消愁,而是“采莲消愁愁更愁”啊,女子收起莲子,仰首继续望,尽日望见的是可传书的飞鸿,可只见“鸿飞满西洲”,不见郎归来,望见的是空,是愁,是梦。
从全诗看来,无一处可喜,无一处可乐,满纸皆相思之愁,与《采莲赋》“嬉游的光景”完全不同,是苦相思。因此,语文教学参考中所用的资料认为《荷塘月色》引用《西洲曲》里的句子是以“热”和“动”反衬“冷”和“静”是不恰当的。
至于语文教参中所用的参考资料认为《荷塘月色》引用《西洲曲》里的句子是勾起了朱自清先生的乡思,文章中“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接在所引用的句子之后,“惦着江南”这几个字确实很容易让人作出此理解,但根据《西洲曲》原诗中女子的苦相思而作出此理解又很让人感觉不妥,朱自清先生又怎可能用苦相思的情节来表现他的乡思之情呢?若真是如此作者岂不是从一种痛苦(对现实的愤懑)又跌入了又一种痛苦(对爱情的痛苦)中去了吗?通过对《西洲曲》这个媒介文本的解读,我们知晓的是,它是一首表达女子相思苦的诗,朱自清先生运用这样的一个媒介是何用意呢?我们还得解读一下作者和他的《荷塘月色》。 二、朱自清的“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分析 朱自清的“现实环境”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1927年7月心灵的轨迹。当时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大革命失败了,全国笼罩在蒋介石政府的白色恐怖之中。
作为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1928年2月7日写了《哪里走》以决定自己的道路,文中说:“在旧时代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了”,“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惶惶然,不能或不愿意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便只有逃避的一法”,“我是要找一条自己走的路,只想找一条自己好走的路罢了,但哪里走呢?我所彷徨的就是这个”,“但像我这样一个人现在果然有路好走么?果然有选择的自由与从容么?我有时怀疑这个有,于是乎悚然了,哪里走这个问题,只要有余暇,它就来盘踞心头,挥也挥不去,这大约就是烦闷吧”。从这文字读解到的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深深的矛盾,这矛盾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自我”与“他人”的矛盾,在烦闷中作者像众多千百年来儒文化——中庸的知识分子在内心苦闷的时候便寄情山水一样,作者用《荷塘月色》也找到了山水,但不是现实的,而是梦中的,这实则表明作者并未能超然,只是暂时的逃避而已,逃避在小资产阶级的身份走向革命与抛弃良心投向反革命之间的选择。
他想教书,维持生计,养五个儿女,以此消磨人生,但中庸的理念又让他觉得太消极。《哪里走》一方面觉得当时的时代“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一方面不愿“革自己的命”,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他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恐惧,认为“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灭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性格与时代的矛盾成为朱自清先生的心理结构,苦闷彷徨幻想超然成为当时的他的生存理念。
朱自清所渴求的世界是一个“拟态环境”,是个理想的世界,是虚拟的。《荷塘月色》就是他的理想世界,是他的心情的折射,是他心灵的轨迹,是他暂时的逃避。
三、《西洲曲》在《荷塘月色》中的媒介意义 压抑了太多苦闷的朱自清先生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文本研读方面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