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2.关于美食的演讲稿
中国历史悠久,其烹饪艺术渊远流长, 闻名于世。
中餐以它的色、香、味、形而诱 人。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文 化、风俗、习惯不同,中国菜肴形成了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系。
作为当地风味,北京的烹 饪则集各地不同风味之大全。北方菜系以山 东口味为主流,擅长烹制海味。
四川厨师烹 调爱放干、鲜辣椒,川菜以麻辣辛香调料而闻名。粤菜取料广泛,他们讲究鲜嫩和酥 脆。
淮扬菜注重原汁原味,特别是油而不 腻,清淡鲜美。谭家菜咸甜适宜,常言 道:“南甜北咸,”谭家菜却两者兼顾。
中国人吃饭,吃的是概念。或者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吃的是文化。
这使饮食问题带 有了社会性(甚至艺术性),而不再仅仅是一项形而下的生理活动。 日本人饱食终日,也提炼为向哲学靠拢的茶道,有点在清风、明月、插花与器皿中求真理的意思。
中国人 则更了不起,把一日三餐都当作兢兢业业的 功课了,煞费苦心,追求着那令人拍案称绝的艺术效果。“好吃极了!”是较流行的一句赞 美用语。
所以,美食家的虔诚丝毫不亚于画 家或雕塑家,对美的体会甚至更全面:色、香、味———连深藏不露的舌头都调动起来 了,成为鉴赏的工具。 当一席大菜合盘托出,井然有序地布置 在餐桌中央,简直就像揭开了蒙在某一尊艺 术品上面的幕布,不时能听见一、两声由衷的喝采———当然,这是躲在后台掌勺的厨师 所期待的。
宾客们举杯相庆,仿佛在进行小 小的剪彩仪式。然后就各司其职,频频挥动 蜻蜓点水的筷子。
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评《红楼梦》,也不过如此吧:在字里行 间作点小楷的眉批。不管是冷盘还是炒菜, 最终都必须经得起筷子的“酷评”。
在中国,每一桌宴席的推出,都笼罩着 新船下水般的热烈气氛。而每一位食客,都是动作熟练的老水手———或者说,都是潜在 的评委。
难怪开餐馆的老板,都很会看客人 的脸色。看客人的脸色就能了解到厨师的水 平。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喜”字。这也是中国人最热爱的一个汉字。
而吃饭是 最能烘托出这种喜气的。喜气洋洋,东道主 自然满意。
传统的喜宴,被清代的满汉全席 发挥到极致。从其名称即能感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意味,“强强联合”的意味。
正宗的满汉 全席要连吃三天三夜,茶肴不重复。这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一场饮食文化的马拉 松!吃饭,在中国是最日常的仪式,是最密集 的节日。
信奉基-督的西洋人就餐前习惯在胸前画十字,念叨一句“上帝保佑”,感谢上帝赐予的 面包与盐,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把 酒临风时反而充满了当家做主的感觉。饱餐 一顿(若能持螯赋诗就更好了),是离他们最近 的一种自由。
由此可见,这个民族宗教感匮乏,艺术气息却很浓郁。在我想像中,美食 家都是一些拥有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家。
西餐折射出私有制的影子,各自为政, 管理好自己的盘子———使用刀叉是为了便于 分割利益。中餐则体现了最朴素的共-产主 义。
中国人围桌而聚,继承了原始氏族公社 的遗传基因,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人 人皆可分一杯羹。大锅饭的传统很难打破。
好在中国的饭桌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有 福同享、有难共担的绿林好汉作风颇受欢 迎。中国人通过聚餐就能产生四海之内皆兄 弟、天下大同的幻觉,这种虚拟的亲情毕竟 大大增进了其食欲。
所以中国人吃饭,也是在吃环境,吃气氛,甚至吃人际关系。边说 边吃,边吃边听。
这是一种超越了吃的吃。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吃是最有情调的,最有 人情味的。
中国人有四大菜系八大风味。川菜、粤菜、湘菜、齐鲁菜、淮扬菜、东北菜乃至上 海本邦菜……仿佛实行军阀割据似的。
但在我 眼中,这更像在划分艺术流派。出自圣人之 乡的齐鲁菜,称得上古典主义。
缠绵悱恻的淮扬菜,属于浪漫主义。假如说辛辣的湘菜 是批判现实主义,麻辣的川菜则算魔幻现实 主义了———一粒花椒,有时比炮弹还厉害, 充分地调动起我们舌头的想像力。
当然,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换算:上海菜属于杨柳岸晓 风残月的婉约派,东北菜则相当于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 不知西方社会,在政治家、思想家、艺 术家、军事家等等之外,是否还产生过美食家的头衔?在中国,美食家几乎是一种传统。 虽然它一直近似于“闲职”,却也是颇让人羡慕 的。
欧洲文明里,美食家一度缺席,正如它所推崇的探险家,对于中国而言,则是近代 以后舶来的词汇。但我私下里以为:美食家 也算是一种足不出户的探险家———“父母 在,不远游”,中国人只好陶醉于另一种意义的探险,那就是对山珍海味的猎奇。
美食家 用菜谱来代替地图,用杯盏来代替罗盘,用 筷子来代替桨橹,航行在自己的味觉里,同 样也领略了无限风光。这种冒险心理在河豚的问题上发挥到极致。
河豚相当于中国饮食 文化里的“禁果”———一种致命的诱-惑,它的 鲜美因为神秘与危险而被夸张了。美食家们不仅没有望而却步,反而趋之若鹜。
这份勇 气,恐怕连渎职的亚当、夏娃都会自叹弗 如。
3.写一篇关于中国美食的演讲稿,要十分钟的
中国历史悠久,其烹饪艺术渊远流长, 闻名于世。
中餐以它的色、香、味、形而诱 人。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文 化、风俗、习惯不同,中国菜肴形成了不同 风味的地方菜系。
作为当地风味,北京的烹 饪则集各地不同风味之大全。北方菜系以山 东口味为主流,擅长烹制海味。
四川厨师烹 调爱放干、鲜辣椒,川菜以麻辣辛香调料而 闻名。粤菜取料广泛,他们讲究鲜嫩和酥 脆。
淮扬菜注重原汁原味,特别是油而不 腻,清淡鲜美。谭家菜咸甜适宜,常言 道:“南甜北咸,”谭家菜却两者兼顾。
中国人吃饭,吃的是概念。或者用一种 通俗的说法:吃的是文化。
这使饮食问题带 有了社会性(甚至艺术性),而不再仅仅是一项 形而下的生理活动。 日本人饱食终日,也提炼为向哲学靠拢的茶道,有点在清风、明月、插花与器皿中求真理的意思。
中国人 则更了不起,把一日三餐都当作兢兢业业的 功课了,煞费苦心,追求着那令人拍案称绝 的艺术效果。“好吃极了!”是较流行的一句赞 美用语。
所以,美食家的虔诚丝毫不亚于画 家或雕塑家,对美的体会甚至更全面:色、香、味———连深藏不露的舌头都调动起来 了,成为鉴赏的工具。 当一席大菜合盘托出,井然有序地布置 在餐桌中央,简直就像揭开了蒙在某一尊艺 术品上面的幕布,不时能听见一、两声由衷 的喝采———当然,这是躲在后台掌勺的厨师 所期待的。
宾客们举杯相庆,仿佛在进行小 小的剪彩仪式。然后就各司其职,频频挥动 蜻蜓点水的筷子。
金圣叹评《水浒》,脂砚 斋评《红楼梦》,也不过如此吧:在字里行 间作点小楷的眉批。不管是冷盘还是炒菜, 最终都必须经得起筷子的“酷评”。
在中国,每一桌宴席的推出,都笼罩着 新船下水般的热烈气氛。而每一位食客,都 是动作熟练的老水手———或者说,都是潜在 的评委。
难怪开餐馆的老板,都很会看客人 的脸色。看客人的脸色就能了解到厨师的水 平。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喜”字。 这也是中国人最热爱的一个汉字。
而吃饭是 最能烘托出这种喜气的。喜气洋洋,东道主 自然满意。
传统的喜宴,被清代的满汉全席 发挥到极致。从其名称即能感受到“民族大团 结”的意味,“强强联合”的意味。
正宗的满汉 全席要连吃三天三夜,茶肴不重复。这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狂欢节:一场饮食文化的马拉 松!吃饭,在中国是最日常的仪式,是最密集 的节日。
信奉基-督的西洋人就餐前习惯在胸前画 十字,念叨一句“上帝保佑”,感谢上帝赐予的 面包与盐,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把 酒临风时反而充满了当家做主的感觉。饱餐 一顿(若能持螯赋诗就更好了),是离他们最近 的一种自由。
由此可见,这个民族宗教感匮 乏,艺术气息却很浓郁。在我想像中,美食 家都是一些拥有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家。
西餐折射出私有制的影子,各自为政, 管理好自己的盘子———使用刀叉是为了便于 分割利益。中餐则体现了最朴素的共-产主 义。
中国人围桌而聚,继承了原始氏族公社 的遗传基因,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人 人皆可分一杯羹。大锅饭的传统很难打破。
好在中国的饭桌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地方,有 福同享、有难共担的绿林好汉作风颇受欢 迎。中国人通过聚餐就能产生四海之内皆兄 弟、天下大同的幻觉,这种虚拟的亲情毕竟 大大增进了其食欲。
所以中国人吃饭,也是 在吃环境,吃气氛,甚至吃人际关系。边说 边吃,边吃边听。
这是一种超越了吃的吃。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的吃是最有情调的,最有 人情味的。
中国人有四大菜系八大风味。川菜、粤 菜、湘菜、齐鲁菜、淮扬菜、东北菜乃至上 海本邦菜……仿佛实行军阀割据似的。
但在我 眼中,这更像在划分艺术流派。出自圣人之 乡的齐鲁菜,称得上古典主义。
缠绵悱恻的 淮扬菜,属于浪漫主义。假如说辛辣的湘菜 是批判现实主义,麻辣的川菜则算魔幻现实 主义了———一粒花椒,有时比炮弹还厉害, 充分地调动起我们舌头的想像力。
当然,也 可以用别的方法换算:上海菜属于杨柳岸晓 风残月的婉约派,东北菜则相当于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 不知西方社会,在政治家、思想家、艺 术家、军事家等等之外,是否还产生过美食 家的头衔?在中国,美食家几乎是一种传统。 虽然它一直近似于“闲职”,却也是颇让人羡慕 的。
欧洲文明里,美食家一度缺席,正如它 所推崇的探险家,对于中国而言,则是近代 以后舶来的词汇。但我私下里以为:美食家 也算是一种足不出户的探险家———“父母 在,不远游”,中国人只好陶醉于另一种意义 的探险,那就是对山珍海味的猎奇。
美食家 用菜谱来代替地图,用杯盏来代替罗盘,用 筷子来代替桨橹,航行在自己的味觉里,同 样也领略了无限风光。这种冒险心理在河豚 的问题上发挥到极致。
河豚相当于中国饮食 文化里的“禁果”———一种致命的诱-惑,它的 鲜美因为神秘与危险而被夸张了。美食家们 不仅没有望而却步,反而趋之若鹜。
这份勇 气,恐怕连渎职的亚当、夏娃都会自叹弗 如。
4.有关美食的诗词大全
友朋设宴庆云楼,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
门前石狮口水流.
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岛詹县。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活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关于“鱼”
鱼
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古至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疱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江上渔者
宋朝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他们在干什么?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早点品尝鲈鱼的鲜美。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
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
儿孙吹火荻花中。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5.有关美食的诗句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6.形容美食的古诗句
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1、充肠皆美食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 唐 白居易 《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 宋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 宋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宋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 宋 邵雍 《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 宋 邵雍 《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 宋 喻良能 《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 明 刘仁本 《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12、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14、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5、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16、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17、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18、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19、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