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句的平仄

1.诗词的平仄韵律

一、诗词的平仄与韵律

、诗词的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仄分为平声、去声、上声、入声四种:

1、平声: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也就是我们现在发音中的一声和二声,就称之为平。

2、仄声包括:上声、去声(亦即三声、四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出现,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平仄谐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入声是指短音,在现代诗中基本没有了,江浙粤一带还有保留,如“屋”就是入声。

4、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五言和六言的平仄对仗中间不能出现“孤平”或“孤仄”。何谓孤平和孤仄?指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即是孤仄。

、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要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

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1、诗词的平仄:是对初学者美感的强化训练,是对诗意境界而选择的一种修饰。是为了让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2、诗词的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缘自宇宙万物的自然对称与心理学上的联想作用,以及美学上对比、平衡的原理,体现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有方就有圆、有生就有死、有明就有暗。。,因此,以山对水、以风对雨、以天对地。。。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

3、诗词的押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的韵,大致等于汉字中的韵母。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诗句中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到句尾,所以叫韵脚。

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就押韵的格律要求来说,韵字是关键字,关键字的读音与中古音系统不合,就打乱了格律,也就破坏了音乐美。至于韵字以外,如果没有其他规律拘束着,我认为就可任由作者自由发挥,只要达到读起来不别扭,能朗朗上口也未尝不可,至少是关系不大。好的韵脚,能够对整首诗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够增强诗词的节奏感及烘托出诗词意境的美感。

2.关于诗词的平仄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

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二、三、四声)。

实际上两套系统的差别也不是很大,虽然记忆并不是问题,适度的了解也是好事,但是目的在于写诗创作而非研究字音,依据现在的字音其实就可以了。

附诗三首:

千古英雄万世怀

鸿鹄志在九霄外

枕戈卧薪砺吾性

勉为信何将相才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出门》

(王国维)

出门惘惘知奚适,白日昭昭未易昏.

但解购书那计读,且消今日敢论旬。

百年顿尽追怀里,一夜难为怨别人。

我欲乘龙问羲叔,两般谁幻又谁真。

3.古诗中的平仄 有什么具体要求

古诗中以律诗平仄最为谨严,其格式如下——

五言律诗格律分两种: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格律也分两种: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更详细的解释请看此网站:

/link?url=__SE-

4.关于诗词的平仄

1、规则 (1)每两字为一个节拍段,五字句形成2/2/1/和2/1/2/两种格式,七字句则是在五字句前加上一个节拍段,形成2/2/2/1/和2/2/1/2两种格式 (2)同句内平仄交替,对句内平仄对立。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相邻两联中,前一联的下句和后一联的上句必须平仄相粘(niān)。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一口诀是指处在奇数位置的字可违拗平仄要求,但处在偶数位置的字必须严守平仄规则。但须注意,如果一联中出句违拗了平仄规则,则在对句中相应位置的用字就须予以补救,即使用相应的违拗法则。

(如上句中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则在下句中第三字用平声字,而不能死守格式仍用仄声字) (5)古诗中的古入声字须灵活判断,有时可借助方言读音来推测认定,这是因为方言中还保留着很多入声声调。 2、近体诗的平仄常见定式和变式 第一式:五言平起,七言仄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第二式:五言仄起,七言平起 如首句押韵,应作: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上述二式单用为律绝,双用为律诗,律诗第五句只能用左边的定式。

5.古典诗词的平仄格式及押韵

五律平仄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1)五律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1](2)五律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11]。2七律平仄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1)平仄脚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平脚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脚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脚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2]。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到韶山毛泽东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毛泽东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14]。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15]。(2)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登庐山 毛泽东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16]。3粘对17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样办。

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

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

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

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

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 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18];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

6.古诗词的平仄是怎样的

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共四个声调。平是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元代后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中,而平声逐渐演化成阴平和阳平两类。近代汉语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中的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声、去声(指标准拼音中的三、四声)的称为仄声。有些原在古汉语中属入声的字现在虽归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

根据这个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为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其关系一阴一阳。平仄相替产生节奏,由此也就产生了汉语的音韵之美。

(仄)仄

(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现代人讲平仄难在入声字。用拼音难於分清,但你若来自南方方言区,则大致上可以借助方言区分。例如数字中的一、六、八,如果你用方言读来是一种很短促的声音,无法延长,那就是入声。如此推广到其他同样读法的字,就都可判为入声。而入声属仄声。近古语音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用现代音算是四声),一部分平声的字要算到仄声中。这样平仄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现代汉语中的平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7.怎样区分诗词中的平仄

怎样分辨平仄?现在平仄有两套系统,一是以普通话为标准,简称为新声。

二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简称为古声。现在这两套系统交叉并用,这叫双轨制。

但是,不能混用。就是写一副联,只能用一套标准。

(一)、新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四十岁以下的朋友应该明白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二)、古(旧)声现在社会都发展到哪里了,都要实现几个现代化了,况且现在全部通行普通话了,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古韵?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有意在为难大家?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古韵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认为:一个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楹联爱好者,或是一个对联工作者,应该新声、古声都懂,哪怕是今后全部通行现代汉语了。我们也要了解古韵,这是欣赏,学习,吸收,传承对联文化的需要!!!否则就不好说了。

其实这两套系统相差不是很大,约有300多个字,按照偏旁来记不是很难的,只需记几十个字就够了。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这样也不好。

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就应该花些时间,学习、了解一下古韵,是很有好处的。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

在一生中,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

有大家在一起讨论,效果会不一样的。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分入四声之中)。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但论及平仄时,按旧韵,仍应属仄声。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交错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联语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

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反之上联用仄声,下句则必须用平声。这样,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有了字义的对仗,又有了字音的对仗,就形成了联语结构的参差美,读起来便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度,韵味和谐。

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乐美,即使动眼不动口,在眼中出现文字,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不甚了了。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那么,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诗词创作所不允许的。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

8.诗词中平仄规则

五言律诗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三角,所谓三角是指押韵,押韵不仅是平仄合辙,而是要严格遵守一套谱式,初学者可详见《平水韵部》。

七言绝句

【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为韵脚,必须用平声)

七言律诗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

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五言排律

近体诗排律中的一种,它是由五言律诗扩大而成的,一般在十句以上。五言排律最短要有十句(往往是两句押一韵),可以有六韵十二句,八韵十六句的排律等。唐人的排律多用整数,如十韵、二十韵、三十韵、四十韵、五十韵等。平仄跟五言一样。

9.关于平仄的诗句

对联与律诗一样,是讲究格律的,对联的平仄就是格律的一部分。

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就是对联在内容、词性和声律三个方面的规则,从广义上来说,实质上涵盖了对联的所有六个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意境相容,用当前时髦的方式来概括,叫“六相”(^-^)。“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讲的是对仗方面的问题。

“内容相关,意境相容”实质上是立意、意境方面的问题。这两方面的内容,将在后面的各讲中由学堂其他老师逐一介绍。

而平仄相谐,则是我们第一次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从声律、音韵方面对联句提出要求,目的是使对联更具音韵美与和谐美。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对平仄理论加以介绍:一、什么是平仄?怎样辨别平、仄声?古、今音平仄有何异同?二、对联联句中平仄声的分布规律或规则是什么?或者说,如何排列平仄声,才能使联句具有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的美感?一、什么是平仄?怎样辨别平仄声?要了解什么是平仄,首先要了解新旧四声。

新四声也就是现代普通话所分的四个声调,即阴平(比如:央)、阳平(比如:羊),上声(比如:养)、去声(比如:样)。而古汉语则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里已经不存在,但却常见于南北方部分方言中,比如山西、江浙、min南、潮州、广东话、湖南话等等。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分布在新四声的各个声调里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联友经常问到的,一些联句中明明某个地方本来应该用仄声的,句中却用了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属阴平或阳平的字,因为这个联句用的是古韵,那个平声字在古汉语里往往读入声。

比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拍”在现代汉语中读一声,也就是阴平,但在古汉语则是入声字,属仄声。至于现代汉语中哪些字属古汉语的入声,大家可以参考《平水韵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等著作,这里就不赘述了。

那么,什么是平仄呢?平仄本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所谓平声,在音韵上表示没有升降的字音,而仄,按字典释义,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表示有升降的字音。 当前对联的格律应用上,并存着两套平仄系统:一是今音,即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新四声作为划分平仄的依据。

在以今音为基础的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新四声的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仄声。二是古音。

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现代汉语中其他的阴平、阳平字多由古汉语中的入声字演变过来的);仄声,包括上、去、入声。

关于诗句的平仄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诗句的平仄

诗句

古诗75首关于夏天的诗句

阅读(4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75首关于夏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古师词75首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有那些,75首小学必背古诗中写夏天的诗,古诗70首中是描写夏天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诗句

带岚字的诗句关于爱情

阅读(3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岚字的诗句关于爱情,内容包括有岚字的爱情诗句,有岚字的爱情诗句,带岚字的古诗。高亭 白居易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代春赠 白居易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但知莫作江西意

诗句

关于春天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阅读(3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春的名言警句或诗词,关于春天的古诗词名句,有关描写春天的名言名句。含有春的诗词含有春字的古诗词评分参考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

诗句

关于春天和绿色的诗句

阅读(7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和绿色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绿色的诗句,关于春天绿色的诗句,描写春天奇妙绿色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 贺知章 《咏柳》)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

诗句

关于退伍军人的文章诗句

阅读(3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退伍军人的文章诗句,内容包括退伍军人诗词,送给退伍老兵的诗句,关于描写退伍军人的打油诗。诗歌.退伍军人退伍的军人仍是军人信念和力量的结合无坚不摧合金钢上惊天动地壮举镌刻着精忠报国天塌下来只手擎的风采赴汤蹈

诗句

写出一首关于牧童的诗句

阅读(3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出一首关于牧童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牧童的诗句一首诗全部,关于牧童的古诗句,求一首描写牧童的诗。1.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 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诗句

辛弃疾关于边塞的诗句

阅读(22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辛弃疾关于边塞的诗句,内容包括辛弃疾的边塞诗,辛弃疾的边塞诗,辛弃疾的边塞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诗句

关于清明节的纪念碑的诗句

阅读(8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清明节的纪念碑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清明节的诗句,有关清明节烈士墓前的诗句,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原发布者:配种得傅篇一: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和名句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和名句诗词: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诗句

诗经当中关于合作的诗句

阅读(4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诗经当中关于合作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合作的诗句,关于合作的古诗,求诗经中关于友情的诗句.。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出自《淮南子?兵略训》).同其心,一其力 ,勇者不得独

诗句

关于描写女性才智的诗句

阅读(4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女性才智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女子有才华的诗句,形容女子很有才华的诗,描写女子有才华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南北朝谢灵运《咏雪联句》译文: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

诗句

关于四月有远行二字的诗句

阅读(4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四月有远行二字的诗句,内容包括哪首诗中有“远行”二字,关于送儿远行的诗句,形容远行的诗句。《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无名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

诗句

关于爱情的诗句很美

阅读(4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爱情的诗句很美,内容包括关于爱情的古诗很美很美的,有什么,形容爱情很美好的诗句,描写爱情的诗句,要唯美的。摇落一树东窗叶 暴雨梨花漫飞雪 隔窗纵有千秋结 谁与共枕寒江月 听风声鹤唳胭脂舞 看粉尘染霜梅花红 伊人翩

诗句

关于家的诗句散文

阅读(43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家的诗句散文,内容包括关于家的诗歌和散文,求几篇关于“家”的散文,或诗词,求几篇关于“家”的散文,或诗词。家如散文 好像并不知缘于哪一个具体的日子,我突然企盼能有一个家。那时年岁亦不算大,只因父母远隔万里,自己孤

诗句

关于虎耳草诗句

阅读(45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虎耳草诗句,内容包括哪位高手可以帮忙写一首关于虎耳草的诗词,最好是古诗词形式的,关于'野草‘的诗句,描写野草的诗句。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草色遥看近却无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

诗句

古诗75首关于夏天的诗句

阅读(4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75首关于夏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古师词75首关于描写夏天的古诗有那些,75首小学必背古诗中写夏天的诗,古诗70首中是描写夏天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诗句

带岚字的诗句关于爱情

阅读(3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岚字的诗句关于爱情,内容包括有岚字的爱情诗句,有岚字的爱情诗句,带岚字的古诗。高亭 白居易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代春赠 白居易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但知莫作江西意

诗句

关于春天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阅读(3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名言警句或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春的名言警句或诗词,关于春天的古诗词名句,有关描写春天的名言名句。含有春的诗词含有春字的古诗词评分参考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

诗句

关于春天和绿色的诗句

阅读(7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和绿色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绿色的诗句,关于春天绿色的诗句,描写春天奇妙绿色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 贺知章 《咏柳》)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

诗句

关于退伍军人的文章诗句

阅读(3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退伍军人的文章诗句,内容包括退伍军人诗词,送给退伍老兵的诗句,关于描写退伍军人的打油诗。诗歌.退伍军人退伍的军人仍是军人信念和力量的结合无坚不摧合金钢上惊天动地壮举镌刻着精忠报国天塌下来只手擎的风采赴汤蹈

诗句

写出一首关于牧童的诗句

阅读(3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出一首关于牧童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牧童的诗句一首诗全部,关于牧童的古诗句,求一首描写牧童的诗。1.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 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诗句

辛弃疾关于边塞的诗句

阅读(22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辛弃疾关于边塞的诗句,内容包括辛弃疾的边塞诗,辛弃疾的边塞诗,辛弃疾的边塞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诗句

关于春天的河的诗句

阅读(5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河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春天河水的诗句,描写春天河流的句子,描写春天河流的句子。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