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州海丝的诗句

1.泉州海丝之路征文诗

海丝”泉州“不能忘却的历史

中国古港口众多,像广州、宁波等不但是古代知名港口,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是对外通航的重镇。泉州虽然在宋元时期辉煌一时,但之后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兴起,泉州以其历史地位备受世人关注,并且在国际上占尽无限风光。在众古港中,泉州的成名是必然也是偶然,泉州海交馆馆长王连茂先生向记者讲述了泉州“成名”背后的故事。

大使作媒,泉州抓住历史机遇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分别走访了那些在古代世界海上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港口城市,泉州通过积极努力,成为本次考察活动的代表性港口,并从此成为国际上“海丝”研究的领跑者。

据介绍,当年,联合国在选择考察地点时,广州是中国惟一的港口,且被定为国际研讨活动的主办地。正是由于当时中国驻阿曼大使的热心推荐,改变了考察团原来的计划,使泉州一跃取代广州成为此次重点考察的中国古港。

在此次考察活动中,阿曼是重要的组织国,阿曼国王还借给联合国一艘万吨级豪华游轮,以供考察使用。在1988年的国庆节,原中国驻阿曼大使袁鲁林先生应邀出席阿曼民族文化遗产部举行的宴会,阿部长告诉袁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备考察海上丝绸之路,行程是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到日本的大阪,其中,中国的考察点定在广州。

袁大使听了,随口便问阿部长:“你们怎么没有想到泉州呢?那里有你们阿拉伯民族的清净寺、圣墓,还有阿拉伯后裔……”

阿部长十分惊讶:“中国沿海还有这样的地方?我们还没听说过呢!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材料看看?”

这次看似无意的谈话,袁大使一直记在心里,回国后,他立即给当时的泉州市市委书记和海交馆王馆长写了一封信。接到信后,市委市政府立即批示海交馆在1个月内组织好相关材料,以便呈送给中央有关部门。

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大使,是如何知道泉州海交历史的呢?原来,袁大使与泉州还有一段不解的缘分。解放初,袁大使曾在福建省委宣传部任职,因为工作关系常来泉州,对泉州的“海丝”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不久,袁大使便调离福建,没想到几十年后,袁大使远在异国他乡还情牵泉州。正是袁大使的这份热情和细心,成就了今天的“海丝”泉州。要不然,泉州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还一直被掩盖在历史的长河里,不为世人所知。

毛遂自荐,泉州感动国内外官员

袁大使的来信,对于泉州来说,无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喜讯。海交馆立即组织了一批历史文化工作者,在20天内赶出了一本介绍“海丝”文化研究的书籍,对泉州的海上交通史作了详细的介绍。

当年,王馆长全程组织和参与了此事。他说赶写的那本书书名很长、很特别,叫做《为了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的圆满成功》。研究者们在书中明确提出:联合国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如果没有泉州参与,就等于陆上丝绸之路没有西安一样,是令人遗憾的。书中大量介绍了泉州丰富的海交文物,还附送了世界各国海交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资料。整理成册的书及录像等材料,被送到此次国际考察活动的“中国委员会”,即中国教科文组织手里。

王馆长说,不论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西安、兰州,还是海上的广州,没有一个是“自己找上门的”。泉州的“毛遂自荐”,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极大兴趣,也感动了许多专家。时任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陈高华先生,恰好是这次考察活动的咨询委员会委员,他也被泉州人的热情所感动,为把泉州列为考察点积极奔走。

198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召开会议,确定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点,陈高华先生在会上提出中国政府要求增加一个考察点———泉州。结果之好出乎人们的预料,不但所有与会委员一致通过,而且还表示将所有活动及学术研讨会放在泉州举行。

2.描写泉州名胜的诗句有哪些

(一)

“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二)

“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

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

(三)

“石氏金园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

只因赤帝宫中树,丹凤新衔出世来。”

(四)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五)

“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

故园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六)

“赤帝尝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千二楼。”

3.描写泉州名胜的诗句有哪些

陈泗东祖籍金门,出生在泉州,乃书香世家。

他的祖父陈师海、父亲陈仲瑾是晚清举人,他的外曾祖许祖淳为泉州光禄卿许邦光之子,官任刑部郎,曾应金门吕世宜聘请主讲“浯江书院”。他写得一首好诗,20岁就被人誉为才子。

87年他恢复原祖籍地金门身份时曾写下三首七绝《怀乡》 1、吾家本在浯洲居,奕世务农更业渔。 流落郡城人不识,箪瓢陋巷诵诗书。

2、父祖蝉联宴鹿鸣,馨香俎豆最关情。 秋风送客浯江渡,忧记当年衣锦荣。

3、铎声自古振金门,讲学谈经礼义存。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蓬莱山麓,始建于北宋元丰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

岩宇依山而建呈三层楼阁式,有“泉石无双地,蓬莱第一峰”之誉。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闻说儒师开绛帐,丝蔓长手衍儿孙。 草庵摩尼教遗址 类 别: 名山胜水 地 址: 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

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摩尼教寺紧依华表山麓,内有僧尼住持,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近年又重建,焕然一新。

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草庵寺依山崖傍筑,建筑形式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 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 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祥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

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佛龛的左上角阴刻一段文字“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女比)早生佛地者。

至元五年戌月日记”。五行楷书,34字,字径2. 5X2.5厘米。

在右上角还有阴刻比较粗糙的文字“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女比)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涧,四学世生界者。”

这些文字价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证,非常可贵,同时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一手历史材料。 在这草庵遗址前端的20米处,曾经出土一块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残瓷片。

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径18.5厘米,高6.5厘米,碗内底部在烧制时便刻有“明教会”三字,字径6.5厘米左右,其他残瓷片同样分别刻有“明”、“教”、“会”三个字样,这是当时泉州明教会活动情况的重要发现。宋未元初时烧制这种黑釉碗,在晋江磁灶为数较多,泉州市区近郊也有同类型的发现,说明罗山草庵摩尼教遗址的文字记载与黑釉“明教会”的瓷碗相印证。

泉州的摩尼教活动于元代是比较公开性的。说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为崇拜而盛行的。

据传有泉州十八位读书士子住于草庵勤奋读书,常于此显现佛的形象,说是文殊菩萨的显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两侧有弘一法师手书木刻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是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

所以明初明教极盛一时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但仍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体”)于摩崖上: 劝 念 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正统乙丑九月十三日,住山弟子明书立。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泉州还有两位著名诗人游览草庵题诗于此: 黄克晦(公元1524一1590,号吾野,惠安崇武人,能诗善书画,著有《吾 野诗集》等) 《万石峰草庵得家字》 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 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梦阴日半斜。

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 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

诗人黄凤翔(1538-1614,号仪庭,止庵。泉州市区人,名士名宦) 《秋访草庵》 琳宫秋日共跌登,木落山空爽气澄。

细草久湮仙峡路,斜晖暂作佛坛灯。 竹边泉脉邻丹灶,沿里云根蔓绿藤。

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

4.描写“海上丝绸之路”的古文或诗句有哪些

1

上篇·乃服译注

作者:宋应星

宋子曰:人为万物之灵,五官百体,赅而存焉。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衤豆褐、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是故其质则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

天孙机杼,传巧人间。从本质而见花,因绣濯而得锦。乃杼柚遍天下,而得见花机之巧者,能几人哉?“治乱”、“经纶”字义,学者童而习之,而终身不见其形象,岂非缺憾也!先列饲蚕之法,以知丝源之所自。盖人物相丽,贵贱有章,天实为之矣。

2

志·卷二十四

作者:脱脱撰

一曰重翟车,青质,金饰金涂铜鈒花叶段装钉,翟叶二十四,明金立凤一,紫罗销金生色宝相帷一,青罗、青油幰衣各一,朱丝络网、紫罗明金生色云龙络带各二,两厢明金五彩间装翟羽二,金涂鍮石长辕凤头三,横辕立鸾八,香炉香宝子一副,宜男锦带结,朱红漆杌子、踏床各一,扶板扶鱼一副,红罗明金衣褥,红罗衬褥一,青罗行道褥四,青罗明金生色云凤夹幔一,红罗明金缘红竹帘二,金涂铜叶段行马二,朱红漆金涂银叶装钉胡梯一,青罗胡梯寻仪褥二,踏道褥十,青绢裹大麻索二,油蒙帕一。二曰厌翟车,赤质,倒仙锦帷一,紫罗、紫油幰衣各一,朱丝络网,宜男锦络带各二,余同重翟,惟行道褥、夹幔、寻仪褥罗及裹索等用红。三曰翟车,黄质,金饰鍮石叶段装钉,宜男锦帷,黄罗油幰衣,鍮石长辕凤头三,而无横辕立鸾,余同厌翟,而罗色用黄。四曰安车,赤质,倒仙锦帷,紫、油幰衣,朱丝络网,天下乐锦络带,鍮石长辕凤头三,无横辕立鸾及香炉香宝子,余同翟车,而色皆用红。五曰四望车,朱质,宜男锦帷,青、油幰衣,辕端螭头二,余并同安车。六曰金根车,朱质,紫罗、紫油幰衣,朱丝络网、倒仙锦络带各二,踏床衣褥用红绫,寻仪褥、踏道褥并用绫,余并同安车。

3

卷二十五

作者:梦觉道人

缘投波浪里 恩向小窗亲

纷纷祸福浑难定,摇摇烛弄风前影。

桑田沧海只些时,人生且是安天命。

斥卤茫茫地最腴,熬沙出素众所趋。

渔盐共拟擅奇利,宁知一夕成沟渠。

狂风激水高万丈,百万生灵倏然丧。

庐舍飘飘鱼鳖浮,觅母呼爷哪相傍!

逐浪随波大可怜,萍游梗泛洪涛间。

天赋强梁气如鳄,临危下石心何奸。

金珠已看归我橐,朱颜冉冉波中跃。

一旦贫儿作富翁,猗顿陶朱岂相若。

谁知飘泊波中女,却是强梁鸳凤侣。

姻缘复向他人结,讼狱空教成雀鼠。

嗟嗟人散财复空,赢得人称薄幸侬。

始信穷达自有数,莫使机锋恼化工。

4

敕勒歌

作者:斛律金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6

凉 州 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5.急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十分珍贵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泉州的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都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

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还有泉州南音、木偶等。

6.古代“海丝”的三大港著名口都在哪

广州、泉州、宁波广州:史上唯一逾二千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广州古称番禺,位于南海之滨,凭借自身拥有的海上交通中心的优越条件,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惟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

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元代时,广州的中国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广州仍然是中国第二大港。在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历史中,相对其他沿海港口,广州被认为是唯一长期不衰的港口。

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目前保存在广州市内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共有20多处,包括南海神庙、怀圣寺(光塔寺)、光孝寺、清真先贤古墓、莲花塔、沙面西式建筑等,其中怀圣寺就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清真寺。

中山四路的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光学寺,它是中国古代四大佛教翻译基地之一,有宋代羊城八景“光孝菩提”。

位于下九路的西来初地、是印度名僧达摩首登广州的地方,建有西来庵,是今华林寺的前身。南海神庙,是古代扬帆出海前要祭拜的海神庙,历代皇帝都派人前来祭海,留有许多御碑。

建于唐代的怀圣寺与光塔是古代阿拉伯人来广州经商的重要遗址,在唐宋时期这里曾居住过12万阿拉伯人,是盛极一时的“蕃坊”所在地。相关的文化古迹还有六榕寺与花塔、琶洲塔、赤岗塔、莲花塔、海幢寺、荔枝湾、长洲岛竹岗外国人公墓、琐罗亚斯德教徒墓地等,文化遗产之丰富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广州港无疑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最重要的港口,世界上亦属罕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可以称为“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泉州:元代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位于福建南部,东濒浩瀚的东海,北、西、南三面环山。晋江穿过城市南部,注入东海。

自秦至初唐,先后属闽中郡、闽越国、建安郡、晋安郡、南安郡、丰州、武荣州地。唐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

开元六年(718年)州治由南安县迁至今泉州市地。后12年建城郭。

五代时节度使刘从效扩城,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别称刺桐城。至元代拓至周回三十里。

泉州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白糖、茶叶、陶瓷、绸缎、麻布、酒类、乾果称着。

唐末五代时,造船业已具相当规模。城东南泉州湾海岸线曲折蜿蜒,与台湾海峡相接,有天然的良港,以后渚港、安海港等最为有名。

在南朝时,泉州就有与海外友好往来的记录。晚唐成为外贸港。

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的侄儿王延彬任泉州刺史17年,“每发蛮舶,无失坠者,人称招宝待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在此设福建路市舶司。

南宋时泉、广常相提并论。其海舶往来东海、南海,非常活跃。

宝庆元年(1225年)赵汝适提举福建市舶时,已知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50余个。朝廷规定福建沿海的商船都须由泉州市舶司领取“官券”才能出海。

泉州城镇南门附近形成蕃商聚居的“蕃人巷”。宋廷允许设立“番学”,让“土生蕃客”就读。

高宗绍兴末年,蕃商捐资在东郊兴建公墓。宋末有阿拉伯人后裔、海商巨贾蒲寿庚“提举泉州市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宋代泉州造船业发达,有“泉舶”之称。1974年,泉州后渚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南宋海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

尖底椭圆形船底有较好的适航性,外涂以白灰防腐,为有泉州特点的南方型海船。结构合理,采用双层板和三层板的施工工艺精湛,横舱壁与周边肋骨很好配合。

船内出大批香料木和胡椒等货物。元世祖在至元十四年 (1277年)首先准许重建泉州市舶司,有元一代不变。

又命唆都、蒲寿庚“诏谕诸蕃”,委蒲寿庚长子蒲师文为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路市舶提举,旋又命为海外诸蕃宣慰使。泉州海外交通贸易进入黄金时期。

海上贸易东至日本,西达东南亚、波斯、阿拉伯、非洲。海舶蚁集,备受称赞“刺桐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

出口陶瓷、绸缎、茶叶、钢铁等,进口香料、胡椒、药材、珠贝等。泉州古代海外交通贸易遗存丰富。

著名的如:唐代始建的开元寺,唐宋时印度、西域僧人屡居此寺;伊斯兰教圣灵山墓,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载,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遣门四人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于此,墓旁现存有元代阿拉伯文碑和明代郑和行香碑;始建宋代的伊斯兰教清净寺;九日山宋代祈风石刻;草庵元代浮雕波斯摩尼佛像;始建于南宋的天后宫等等。并大量保存着历代阿拉伯人墓。

宁波:经久不衰的东海大港宁波,秦汉属会稽郡,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从越州分置明州,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后曾改为余姚郡,宋为庆元府,元为庆元路,明初改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后称为宁波府,今宁波市。

这里地处东海之滨,甬江宽阔,河床发育稳定,内河航运四通八达,地方平坦富饶,港市地理条件优越。在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发现6支木桨,经C14测定距今约7000年,并出大量鲸鱼和鲨鱼遗骸。

在距。

7.“品读泉州”诗篇

泉州崇福寺—— 南天春意盎然一尘不染菩提地; (岁次仲夏已卯元月) 焚刹秋英含秀万法尽归般若门。

(陈珍珍/敬撰 陈详耀/敬书) 佛国名城晨钟暮鼓声声振彻华藏界; (崇福沙门常觉/敬撰) 松湾古地斜塔长垣处处蕴涵妙法门。 (岁次已卯七月周昆民/书) 自古温陵称三巨刹; (已卯仲夏林子青/静撰) 而今崇福重现精蓝。

(泉郡林剑汉/敬书) 百世沧桑称得松湾古禅意; (岁次已卯常觉/敬撰并立) 千年斗换但闻崇福新焚音。 (林汉宗/敬书于古温陵) 步入清净之地应将尘念放下; (崇福寺山门中华丁丑年) 远观纷扰世界须抱悲愿消融。

(瑞今/撰 傅源/书) 泉州东湖公园—— 锦鲤含珠飞凤下田,十里湖山舒望眼; 玉球动石刺桐为郭,千秋风物入吟怀。 州通各国口岸,道如苍龙跨海; 湖踞名城东门,形似赤鲤吐珠。

斯湖为游观胜景; 此地乃息养名臣。 唐贤作记,宋守题词,遥想历朝俊杰; 晋水流徽,泉山毓秀,伫看滨海晴川。

泉州后城旅游文化街—— 千丝袅娜,小桥流水藏春色; (岁次壬午桂月) 百艺炜煌,大匠运斤振夏声。 (香江秦岭雪/撰 温陵执节棣之/书) 教通汉回,清真寺早传中外; (公元二零零二年) 节仰关岳,忠义祠崇历古今。

(陈详耀/撰并书) 南渡衣冠留晋俗; (郁达夫咏泉州诗) 四门词赋壮唐猷。 (辛已年初夏条岩左/笔) 远客幽怀,无忘华堂燕子; (秦岭雪为后城文化街撰) 游人雅意,共赏闽海潮音。

(辛已初冬怀晔/书) 开阁飞天迎群英; 放舟越海交诸国。 市舶通瀛著宋元,承先启后; (公元二零零一年) 文风滨海称邹鲁,炳旧开新。

(陈详耀/撰并书) 泉州状元街—— 欧阳之后六人亚魁帝榜; (南宋祝穆/撰) 曾公以来四相辅治龙池。 (丁丑清和二月刘炳森/书) 龙跳天门帝卧凤阁; 桂生高岭莲出绿波。

(庄佼元) 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升气运; (朱熹/撰) 文笔盖国,温陵甲第破天荒。 清紫蔡罗钟间气; 蒙存浅达有遗书。

八闽形胜无双地; 四海人文第一邦。 泉州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 兰陵古锡传泉郡; 梅里肇基衍晋江。

东观读书荣分雕锦; 西台执法望重豸冠。 祖溯延陵,派别支分归一本; 祠从南岳,地灵人杰奠千秋。

文物重光凝合族; 名祠振彩耀联宗。 泉州温陵美食街—— 蕃客西来,尽有奇珍惊海北; 晋人南渡,曾携乡味过江东。

(秦岭雪/撰 陈详耀/书) 小天地大场合,留我一席; 品人物说古今,饮他几杯。 (许书纪/撰 陈怀晔/书) 此处有家乡风月; (已卯年嘉平为温陵美食街书前人句) 举杯是故土乡情。

(棣之) 左传云:养福书范之福,身其康养者以之; 礼记曰:期颐易卦之颐,口自实期焉而已。 (颐性老人书) 泉州棋盘园—— 名郡古园呈异彩; (一九九七年清秋) 盛时旧巷变新颜。

(陈一鸣/撰 林聪权/书) 泉州花桥慈济宫—— 保健医灵,大道通仙道; 生平慈济,帝心即佛心。 (弟子张青郎/敬) 泉州东街—— 绣柱飞甍丝路千秋,重来喜海客摩肩珠玑照市; (一九九七年七月为东街重建) 红砖白石春风十里,此去看荷花映日翠浪摇空。

(香江秦岭雪/撰 温陵陈怀晔/书。

关于泉州海丝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泉州海丝的诗句

诗句

关于猜不透的诗句

阅读(66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猜不透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猜不透人心的诗句,形容猜不透一个人的诗句但又喜欢,形容猜不透女人的句子。与你一见如故,是我今生最美丽的相遇。与你一诺相许,是我素色年华里最永恒的风景。一直想说,无论走到哪里,最想去的是你

诗句

关于英语的诗句(中文)

阅读(4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英语的诗句(中文),内容包括求几首优美的英文诗句,要有中文翻译,英语短诗(有中文翻译),关于英语的古诗词。Never give up,Never lose hope. Always have faith, It allows you to c

诗句

关于情谊的名句或诗句

阅读(3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情谊的名句或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友谊的名言和诗句,关于友谊的诗句或名言,10个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要成好人,须得好友。 ──沃尔夫● 患难见真情。 ──伊索● 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不及一个好朋友。 ──伏尔泰●

诗句

关于秋效夕照的诗句

阅读(6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效夕照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秋天夕阳的诗句,形容秋日的夕阳的诗句,描写“秋天夕阳”的诗句。《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

诗句

关于相遇到相守的诗句

阅读(7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相遇到相守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相遇”的诗句,诗经里描述关于两个人一见面便要彼此相守的诗句,关于牵手一生,相伴到老的诗。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点绛唇·途中逢管倅》宋代: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

诗句

关于种子生命力的诗句

阅读(71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种子生命力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种子生命力的古诗,形容种子生命力的古诗,关于种子顽强生命力的名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春草》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咏草》墙角

诗句

关于城市的诗句美文

阅读(63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城市的诗句美文,内容包括关于“和谐城市”的散文、诗歌,求关于城的文章(美文),关于城市早晨的诗歌。有个愿望在这冰冷的长长的七月里,就是在你的城市中的阁楼里,你那最初亮起的一盏灯,与我这小镇里最后熄灭的一盏灯,能够同时

诗句

苏轼的关于花卉的诗句

阅读(3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苏轼的关于花卉的诗句,内容包括苏轼花卉的诗句,苏轼有关花卉的诗词有多少苏轼一生共创作,求苏东坡所有写花的诗。[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诗句

有关于宫廷的诗句

阅读(99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宫廷的诗句,内容包括古代描写后宫的诗句,形容皇宫的诗句,描写宫廷的诗词。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宫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

诗句

关于描写花的诗句大全

阅读(4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花的诗句大全,内容包括关于花的诗句//,描写花的古诗,关于花的诗句。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句

关于棵的诗句

阅读(3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棵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树的诗句,有关树的诗句,关于树的诗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2、忽如一夜

诗句

关于做人正直言语真实的诗句

阅读(4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做人正直言语真实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为人正直的名言,警句,为关于为人正直的名言警句,关于正直的诗句。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2、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决不胆怯。莎士比亚3、正直为吾人最良之品性,且为处世之最良法,

诗句

编一首关于孝心的诗句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编一首关于孝心的诗句,内容包括写一首关于孝心的古诗,还有关于孝心的歌曲,自己编一首孝敬父母的诗,关于孝心的诗句。游子吟 作者:【孟郊】 年代:【唐】 体裁:【乐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

诗句

关于家庭的诗句片段

阅读(3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家庭的诗句片段,内容包括描写家庭的句子,有关于家庭的优美段落,那位能给我几句描写家庭的语句。家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快乐的家庭…… 你能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吗?我就

诗句

关于猜不透的诗句

阅读(66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猜不透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猜不透人心的诗句,形容猜不透一个人的诗句但又喜欢,形容猜不透女人的句子。与你一见如故,是我今生最美丽的相遇。与你一诺相许,是我素色年华里最永恒的风景。一直想说,无论走到哪里,最想去的是你

诗句

关于英语的诗句(中文)

阅读(4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英语的诗句(中文),内容包括求几首优美的英文诗句,要有中文翻译,英语短诗(有中文翻译),关于英语的古诗词。Never give up,Never lose hope. Always have faith, It allows you to c

诗句

关于情谊的名句或诗句

阅读(3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情谊的名句或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友谊的名言和诗句,关于友谊的诗句或名言,10个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要成好人,须得好友。 ──沃尔夫● 患难见真情。 ──伊索● 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不及一个好朋友。 ──伏尔泰●

诗句

关于秋效夕照的诗句

阅读(6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效夕照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秋天夕阳的诗句,形容秋日的夕阳的诗句,描写“秋天夕阳”的诗句。《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

诗句

关于相遇到相守的诗句

阅读(7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相遇到相守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相遇”的诗句,诗经里描述关于两个人一见面便要彼此相守的诗句,关于牵手一生,相伴到老的诗。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点绛唇·途中逢管倅》宋代: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

诗句

关于种子生命力的诗句

阅读(71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种子生命力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种子生命力的古诗,形容种子生命力的古诗,关于种子顽强生命力的名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春草》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咏草》墙角

诗句

关于城市的诗句美文

阅读(63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城市的诗句美文,内容包括关于“和谐城市”的散文、诗歌,求关于城的文章(美文),关于城市早晨的诗歌。有个愿望在这冰冷的长长的七月里,就是在你的城市中的阁楼里,你那最初亮起的一盏灯,与我这小镇里最后熄灭的一盏灯,能够同时

诗句

关于心辣的诗句

阅读(4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心辣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辣的诗句一整句,关于辣椒的诗句,形容说话好听心毒辣的诗句。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