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鉴赏诗句题目加答案

1.【高中古诗词鉴赏题要有答案的20篇以上】

2010年高考题(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②、漫漫,广阔无边.③、被,覆盖.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参考答案:(1)(3分) A(2)(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

2.高中古代诗歌鉴赏题目加答案

给你几个例子:《终南山》、《登楼》、《书愤》的诗歌鉴赏!!! 要求如下: 按照这个格式——这是一首_________(内容、题材),通过__________等意象,运用__________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的画面),表现了___________(的情感)。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②。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⑤,隔水问樵夫。

答案:写景 山、云、霞 夸张 互文 动静结合 高大磅礴、如画中景 热爱自然、陶醉山水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

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疑难点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

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③ 两句诗互文。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⑤人处:人家、村子。 赏析点拨: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

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

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重点鉴赏诗的第二联。这一联诗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

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

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答案:写怀诗 花、楼、浮云、庙、日 借景抒情、古今对比、用典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 爱国、忧国忧民 【注解】: 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近锦江。

2、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3、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

4、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5、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

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北极:北辰。

6、西山寇盗:指吐蕃。同年十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三州(皆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后剑南西川诸州也入吐蕃。

意谓朝廷终不因侵扰而稍改。故吐蕃也莫相侵。

7、《梁父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

但现存《梁父吟》歌词,系咏晏婴二桃杀三士事,与亮隐居时心情似不相涉,故学者疑之,一说亮所吟为《梁父吟》古曲。又一说吟者是杜甫自己。

按:李白也曾作《梁甫吟》,此处之“聊为”,疑杜甫也欲作此曲以寄慨。 【韵译】: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 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 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 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评析】:。

3.谁能提供给我 20首古诗鉴赏题目 要带答案的

你可以把它复制下来改成txt格式存在手机或者播放器里 希望能帮助你吧 我在网上找的 一、04年古诗鉴赏(6分)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分) 答: 6. 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生成的?(2分) 答: 7. 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

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2分) 二、05年古诗鉴赏(6分)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分) 2、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2分) 3、“山青花欲燃”中“燃”字妙在何处?(2分) 三、06古诗鉴赏(6分)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1、本诗绘形绘色,突出了景物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3分) 2、诗歌营帐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3分) 四、07年古诗鉴赏(6分)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请简要回答。(3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3分) 五、08年古诗鉴赏(6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⑴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⑵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分) 六、(2009二诊) 春日偶成 程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 请写两三个句子具体描绘“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这两句诗表现出来的画面。(2分) ② 春日里诗人被怎样的景色所感染?(1分) 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3分) 七、(09年一诊)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中的“弄”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 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2分) 答: 5. 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 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共2分) 2005年实验区 读下面的诗,完成24—25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24.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25.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2005年实验区(B卷) 读下面的词,完成23—24题。

(共4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3.本词上阕写景,以“______”字统领,然后以______、边声四起、孤城落日三幅画面来描写边关的独特景象,为下阕的抒情打下基础。

(2分) 24.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慨和情怀?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 23.异 衡阳雁去(或:大雁南飞)(每空1分,共2分) 24.壮志难酬(或:功业未立)的感慨思乡忧国(或:思念家乡)的情怀(每问1分。

共2分) 二、2006年非实验区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0—21。

4.阅读题,诗歌鉴赏题目与答案

1.暮色之中,翠翠坐在溪边,“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杯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在孤寂的环境中,翠翠满腔心事,却又无人能与诉说,内心苦闷。

B.翠翠青春萌动,情窦初开,她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却不能理解青春少女的情怀。

C.翠翠内心波动与人们悠闲过渡,形成巨大的反差。

D.翠翠担心渡船因烟火而损毁,危及爷爷的安全。

2.边城明净的风光,熏陶着朴实的人们,这里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下列句子能体现人性美的一组是( )

①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

②在职务上毫不儿戏的老船夫,因为明白过渡人是要赶回城中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便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

③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

④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题:“翠翠,我就来,我就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D 2、A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

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是安如意《人生若只如初见》开篇第一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优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或者,那天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流年似水,世事难料。许多既定的开始都有一个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才耐人寻味,不管是喜的还是悲的,是自己期待的还是自己拒绝看到的,矛盾和落差给这个世界太多的美丽。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可是时间流逝、当爱已不在爱、当人已不是那人,一切的一切只有还在爱的那个人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心里旅程。

如果人生可以初见、我想更多爱人选择的是另外的一条路,可是命运之神走了。永不回头、就像曾经分手的爱那样。

蓦然回首,沧海已变桑田,却早已是、换了人间……

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见,缘若在,爱情依旧在。因为心里有爱一切都有可能,因为心里有爱,凡事不会枉然。

5.寻求高考诗歌鉴赏题目 及 答案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6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诗 (10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7分)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广阔无边。 ③、被,覆盖。

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

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 ⑤、徂(c)晖,夕阳的余辉。

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

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

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

参考答案: (1)(3分) A (2)(4分)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6.古诗鉴赏题和答案

岁 暮[唐]杜 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外敌入侵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这首《大风歌》。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以的气概。后一句诗表达了刘邦要巩固他的统治,急须招揽人才的心情,依据史书记载,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

7.古诗词题目及答案

1、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洞庭 )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七、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故人西辞( 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

3、枯(藤 )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才能没(马 )蹄。

5、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 )无处寻。 6、泥融飞( 燕子),沙暖睡( 鸳鸯)。

7、柴门闻( 犬)吠,风雪夜归人。 8、(竹 )外(桃花 )三两枝,春江水暖( 鸭)先知。

9、(小荷 )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立上头。 10、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 )阴学种(种瓜 )。

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鹧鸪)。 12、留恋戏(蝶 )时时舞,自在娇( 莺)恰恰啼。

七、按诗意填空: 1、翁卷的《 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 初夏 时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 人 ,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 插秧 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劳动的紧张、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2、唐代诗人 白居易 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宋 具体是南宋 )代诗人(叶绍翁 )。这首诗赞美了( 春天)。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 满园春色管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这首赞美了( ),诗中描写景色的著名句子是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苏轼),本诗描写了(西湖 )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 粉骨碎身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八、认真品读《村居》一诗,并将这首诗改写成优美的散文。 村 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后,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最后一题参考以下~~。

8.近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及解答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练习一、【三年高考】【2012高考试题解析】(2012·全国新课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9.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是针对下阕人物形象的把握,诗句意为“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

因此,“就砚旋研墨” 与“临窗滴”有暗指关系,意在强调思念之深情。【考点定位】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2012·天津)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色彩:“碧”“黄”。

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

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12·四川)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答案】(1)答案要点:“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3分)(2)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

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

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5分)【解析】第(1)题是炼字题,“空”在学过的许多古诗中出现过,学生并不陌生。只要抓住意象“贪夫”的心理和情感,结合思归的主题,就能推出答案。

第(2)题是情感和意象题,从标题“子规”不难看出思乡难归的情感主题。任意选择诗歌中的两个意象,结合情感主题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古诗鉴赏。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4分)【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解析】情与景分为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首联情景交融,颔联直接抒情。【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备考建议】抒情方式分类特点例句简析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要任何附着物,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情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借景抒情白居易《草》[来源: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即由“景”生“情”。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情感的色彩。

情景交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抒情与写景达到了浑。

9.50首古诗鉴赏题目

1.未展芭蕉·钱羽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1)有人说“芳心犹卷怯春寒,”中“怯”字极妙,试联系诗句简析之。

答:该句从神情上描写未展芭蕉的内心律动,芭蕉未展,并非不想与奇花异草争春,而是有些担忧畏怯早春的寒意,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就把未展芭蕉娇怯羞涩宛若少女的神情给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 (2)咏物诗一般要有所寄托,你认为这首诗有首怎样的寄托?请谈谈自己你的看法。

答:这里是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对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叶仪态、神情的深入镂刻,创造了一个情窦初开而又娇怯含羞的少女比形象,希望她在爱情的追求上要勇敢大胆,而不要半藏半掩。诗意含蓄、深沉,感情挚着而热烈,形象新奇迷人。

2.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答:触觉、视觉、听觉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答:孤寂凄冷 3.题西太一宫壁二首①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①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

②蜩(tiáo):指蝉。③陂(bēi):池塘。

④持:携带。] 1.点明诗人重游西太一宫季节的诗句是: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2.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来写夏景或忆春水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感情的。 3.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答: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10.找10篇诗歌鉴赏题目

1 塞下曲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出塞 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注] 蕃州:泛指西北地区。

黄河曲:黄河河套一带。结束:装束打扮。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慷慨豪情,但两首诗用以表现将士豪情的内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不同。(4分)(2)这两首诗在任务外貌和场面描写中都能用传神的文字透露出任务的精神风貌。

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出一个具有这一特点的字词作简要分析。(4分)2 江城子 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4分) 4 [双调] 沉醉东风 白朴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补注:忘机友:古人称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傲杀:傲视(1)曲中刻画的烟波钓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4分) (2)开头两句和“点秋江白鹭沙鸥”句,皆为景物描写,试析其对刻画烟波钓叟这个艺术形象有何作用。(4分) 5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请赏析“千里片时间”一句的妙处。

(3分)(2)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

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诗次序稍作颠倒,即成下面这首诗:“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比较改动后的诗与原诗在谋篇布局上各自的特点及效果。(5分)6 凤栖梧 无名氏①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

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

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注:①《全宋词》将其编为无名氏词。

(1)本词上阕在写景上具有怎样一些特点?(2分) (2)上下两阕表达了作者怎样一些情怀?结合有关词句,简要且合理地分析。(4分) 7 蝶恋花苏 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3分)答: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做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5分)答: 8 [双调]殿前欢 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1)这首曲中“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借用了 朝词人 《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

(2分) (2)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2分) (3)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9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①(其五)[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②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注:○1此诗是绍熙三年(1192)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2赚:骗。

(1)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释悬念后,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

你赞同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4分 答。

关于鉴赏诗句题目加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鉴赏诗句题目加答案

诗句

关于李清照离别的诗句是

阅读(5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李清照离别的诗句是,内容包括李清照离别的诗句,李清照送别的诗句是,李清照送别的诗词。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

诗句

关于春的诗句及意象

阅读(15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的诗句及意象,内容包括古诗中的关于“春”的诗句所表现的意象,春在古诗中有哪几种意象,诗词中春的意象。古典诗词中较多地保留着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这些词汇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特定的涵

诗句

关于年少奋发的诗句

阅读(4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年少奋发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年少努力的诗句,关于珍惜青春奋发的诗句,描写年少努力的诗句。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题弟侄书堂】杜荀鹤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励志对联】陆游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

诗句

关于茶的美好诗句

阅读(5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茶的美好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茶美好的诗句有什么,关于茶美好的诗句有什么,关于茶美好的诗句有什么。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2、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寒夜》3、矮纸

诗句

关于欺骗诗句

阅读(10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欺骗诗句,内容包括形容欺骗的诗句,关于欺骗的诗,关于“欺骗”的诗句。唐张元一《嘲武懿宗》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阶骗。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趣。2、宋苏轼《菩萨蛮·雪花飞暖融香颊》雪花飞暖

诗句

关于追光者的诗句

阅读(4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追光者的诗句,内容包括追光者是不是一首诗,关于追求光明的名人名言,追光者歌词全文。生活之术,像角斗术,而不像舞蹈艺术,因而,它应该心甘情愿、坚定地迎接突然出现、未预料到的袭击。出自:〔古罗马〕奥勒留:《沉思集》介绍:马

诗句

男女直接关于感觉的诗句

阅读(6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男女直接关于感觉的诗句,内容包括推荐几首关于男女之间心照不宣的诗句,关于感受的诗句,求一些关于男女感情的诗句,古诗,现代诗都行表达的意思对了就好。1.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2

诗句

关于心辣的诗句

阅读(4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心辣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辣的诗句一整句,关于辣椒的诗句,形容说话好听心毒辣的诗句。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

诗句

关于城市的诗句美文

阅读(6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城市的诗句美文,内容包括关于“和谐城市”的散文、诗歌,求关于城的文章(美文),关于城市早晨的诗歌。有个愿望在这冰冷的长长的七月里,就是在你的城市中的阁楼里,你那最初亮起的一盏灯,与我这小镇里最后熄灭的一盏灯,能够同时

诗句

关于种子生命力的诗句

阅读(7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种子生命力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种子生命力的古诗,形容种子生命力的古诗,关于种子顽强生命力的名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春草》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咏草》墙角

诗句

关于相遇到相守的诗句

阅读(7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相遇到相守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相遇”的诗句,诗经里描述关于两个人一见面便要彼此相守的诗句,关于牵手一生,相伴到老的诗。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点绛唇·途中逢管倅》宋代: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

诗句

关于秋效夕照的诗句

阅读(63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效夕照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秋天夕阳的诗句,形容秋日的夕阳的诗句,描写“秋天夕阳”的诗句。《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

诗句

关于情谊的名句或诗句

阅读(3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情谊的名句或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友谊的名言和诗句,关于友谊的诗句或名言,10个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要成好人,须得好友。 ──沃尔夫● 患难见真情。 ──伊索● 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不及一个好朋友。 ──伏尔泰●

诗句

关于英语的诗句(中文)

阅读(4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英语的诗句(中文),内容包括求几首优美的英文诗句,要有中文翻译,英语短诗(有中文翻译),关于英语的古诗词。Never give up,Never lose hope. Always have faith, It allows you to c

诗句

关于李清照离别的诗句是

阅读(5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李清照离别的诗句是,内容包括李清照离别的诗句,李清照送别的诗句是,李清照送别的诗词。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

诗句

关于春的诗句及意象

阅读(15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的诗句及意象,内容包括古诗中的关于“春”的诗句所表现的意象,春在古诗中有哪几种意象,诗词中春的意象。古典诗词中较多地保留着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这些词汇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特定的涵

诗句

关于年少奋发的诗句

阅读(4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年少奋发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年少努力的诗句,关于珍惜青春奋发的诗句,描写年少努力的诗句。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题弟侄书堂】杜荀鹤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励志对联】陆游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

诗句

关于茶的美好诗句

阅读(5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茶的美好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茶美好的诗句有什么,关于茶美好的诗句有什么,关于茶美好的诗句有什么。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2、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寒夜》3、矮纸

诗句

关于欺骗诗句

阅读(10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欺骗诗句,内容包括形容欺骗的诗句,关于欺骗的诗,关于“欺骗”的诗句。唐张元一《嘲武懿宗》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阶骗。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趣。2、宋苏轼《菩萨蛮·雪花飞暖融香颊》雪花飞暖

诗句

关于追光者的诗句

阅读(4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追光者的诗句,内容包括追光者是不是一首诗,关于追求光明的名人名言,追光者歌词全文。生活之术,像角斗术,而不像舞蹈艺术,因而,它应该心甘情愿、坚定地迎接突然出现、未预料到的袭击。出自:〔古罗马〕奥勒留:《沉思集》介绍:马

诗句

男女直接关于感觉的诗句

阅读(6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男女直接关于感觉的诗句,内容包括推荐几首关于男女之间心照不宣的诗句,关于感受的诗句,求一些关于男女感情的诗句,古诗,现代诗都行表达的意思对了就好。1.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2

诗句

关于茶字开头的诗句

阅读(6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茶字开头的诗句,内容包括以“茶”字开头的诗句有什么,以“茶”字开头的诗句有什么,以“茶”字开头的诗句有什么。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