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草的诗句赏析

1.关于花草的诗句和赏析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25 20:26 1.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 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 折得一枝香在手, 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 阳春二三月, 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 江南二月多芳草, 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 里《小池》

22.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 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描写花的诗句和赏析,越多越好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写的。诗中的黄四娘家在四川的成都,诗中写到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千万朵硕大的鲜花把枝条都压弯了,花丛中成千上万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嬉闹玩耍,久久不愿离开,自由自在、漂亮娇美的黄莺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声,真是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

大林寺桃花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竟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他这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3.关于花草树木的诗句和思想感情和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4.描写花草树木的诗,散文加赏析

描写花草树木的诗: 《 梅花》 《墨梅》 《咏 柳》 《竹石》王安石 王冕 贺知章 郑燮 墙角数枝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碧玉妆成一树高, 咬定青山不放松,凌寒独自开。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万条垂下绿丝绦, 立根原在破岩中。

遥知不是雪, 不要人夸颜色好, 不知细叶谁裁出, 千磨万击还坚劲,为有暗香来。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月春风似剪刀。 任尔东西南北风。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散文加赏析:《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

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

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

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

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

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像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像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

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

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

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

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

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

同人一样,花。

5.求,关于花的诗句并赏析,紧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 (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涧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洞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杨柳枝词(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买 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写牡丹)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写桂花) 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 西江月 梅(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水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浣溪沙 咏桔(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侧犯 咏芍药 姜夔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 总是行云处。 无语, 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 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 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 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 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 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 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 暗香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 篱角黄昏, 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 那人正睡里, 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 不管盈盈, 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 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 疏影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 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 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评论 | 给力1不给力1F.context('answers')['168166684'] = {uid:"69097258",imId:"",id:"168166684",userName:"童问澈澈",userNameEnc:"%CD%AF%CE%CA%B3%BA%B3%BA",user:{sex:"1",iconType:"6",gradeIndex:"8",grAnswerNum:"276",carefield: [{cid:"107",cname:"日韩明星"},{cid:"1004",cname:"日韩流行乐"},{cid:"953",cname:"韩语"}],isAuth:"0",authTitle:"",isUserAdmin:"0",userAdminLevel:"",userAdminTitle:"",isFamous:"0",isMaster:"0",goodRate:"48"},isAnonymous:"0",isCurrentUser:"0",mapUrl:"",refer:"",replyAskNum:"",threadId:"672666737",hasComment:"0",qid:"49330047",raid:"",recommendCanceled:"0"}; F.context('answers')['168166684']['c_timestamp'] = '1206445092'; F.context('user')['highQualityNum'] = '0';2008-03-25 19:38 童问澈澈 | 八级 红楼梦里的葬花词行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

6.关于花的古诗(3首)要简单的赏析

南宋诗人 范成大《碧瓦》

碧瓦楼头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赏析 ——描写的是暮春景致:青色的瓦沿下,绣成的帘幕遮着此户人家的内堂,红色的栏杆一直延伸开来,往桥的那一方看去,溪水蜿蜒远去。此景生动地描绘了南宋的庭院人家的风物,可谓小桥流水,碧树清风。后两句一转前面的平和喜悦,杨柳无风便已花絮漫天,未曾下雨的梨树下却也满地落英。诗人借景抒情,饱含深情地暗喻当时朝廷已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希望南朝统治者不要再沉迷享乐,醉生梦死。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见一斑。

7.5句带花唐诗的诗句鉴赏

1.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虞世南 《咏风》)赏析:诗人通过写歌、影、香,巧妙地运用听觉、嗅觉和视觉,让人真正感觉到了风的存在。2.解落三秋夜,能开二月花。

(李侨 《风》)赏析:这首诗妙在句句写风,简直是呼之欲出,却又无一“风”字留在字里行间。3.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张敬忠 《边词》)赏析:写边地的荒冷,,流露出的感情却是对景色的欣赏,也蕴涵着对长安的怀念。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春晓》)赏析:诗人捕捉了生活中最平凡的一个镜头,而爱春、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全诗明朗自然,浑然一体,表现了一种超然的韵致。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过故人庄》)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描写了美丽、平静的田园生活和宾主之间的纯真友谊。

8.跪求关于花的古诗(带赏析)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

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

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翻译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墨梅 【元】 王冕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wú):我,自己。

(3)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4)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5)池头:池边。

头 :边上。 (6)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7)痕:痕迹。

(8)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9)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面上是赞美梅花的精神,实际上写出了作者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胸襟气质和坚贞纯洁的情操。抒发了作者对流俗的鄙视,也体现了作者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暂时想不到了。

9.关于荷花诗句的赏析

荷花的文化内涵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莲,恋,谐音,有留恋之意)的传统。 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象征君子、洁净无染(高洁);象征友谊和使者;象征吉祥如意。

荷花又称“花中仙子”、清纯高洁。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代表吉祥如意的寓意,佛教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荷花作为吉祥的象征。

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

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荷花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 梅:处士(孤傲坚贞) 荷:君子(洁净无染) 菊:隐士(淡泊无争) 松:斗士(坚韧不屈)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认为荷花圣洁高雅,所以在古代诗词歌赋,经常会有歌颂荷花的篇章。

比如曹植在《芙蓉赋》中说“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对荷花最出名的赞誉。荷花的别称 出于对荷花的喜爱,文人给荷花取了很多不同的名字:莲花、芙蕖、水芝、芙蓉、水华、水芙、水旦、水芙蓉、泽芝、玉环、草芙蓉、六月春、中国莲等。

依照外形,起名荷花,取“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本草纲目》)之意;另外还有,“未发为菡萏(hàn dàn),已发为芙蓉”(《说文解字》)。依照亲水的生长习性,取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等。

依照圣洁高雅的气质,取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荷花的茎一般称为藕,但也有玉节、玉玲珑、玉臂龙等名称。

荷花的果实莲子又称玉蛹、湖目。关于荷花的诗词赏析青阳渡(乐府诗)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采莲曲 (南朝乐府诗)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句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

“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

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江南》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甜蜜。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采莲曲》(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赏析 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

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

这首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

10.有关象征刚正的植物的诗句及赏析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

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

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

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人也。 (叶依青) 【赏析】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

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

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

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

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

关于花草的诗句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花草的诗句赏析

诗句

关于雪霜雨的诗句

阅读(7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雪霜雨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风雨雪霜的诗,写出有关风、霜、雨、雪的诗句,描写风、霜、雨、雪的诗句。依次风卷地风来乎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句

微信朋友圈关于阴天的诗句

阅读(6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微信朋友圈关于阴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阴天”的诗句,描写阴天的诗句,关于阴天的古诗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绝句》【作者】:南宋诗人释志南,代表作品《绝句》【全文】: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诗句

关于秋天英文诗句句子

阅读(13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天英文诗句句子,内容包括关于秋天的英文诗句,描写秋天的英语句子大全,描写秋天景色英文的句子。王维的>如何? 中英文对照如下:山居秋暝 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空山新雨后, After fre

诗句

关于深秋银杏叶诗句的英文

阅读(12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深秋银杏叶诗句的英文,内容包括帮忙帮我把我写的这首诗翻译成英文银杏树下秋日银杏叶满天,校长,怎么用英文描写秋天的树叶,描写秋天银杏叶的词。秋天的树叶英语作文篇一 Autumn Autumn is the third season in the yea

诗句

关于枫叶秋天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5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枫叶秋天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秋天枫叶的诗句,描写秋天的红叶诗句古诗,关于枫叶的古诗大全。[明] 刘基《江上曲(四首)》原文选段:红蓼丹枫一色秋,楚云吴水共悠悠。释义:红蓼和金黄的枫叶,秋天清一色的黄色,楚地天上的云

诗句

关于亲密无间的诗句

阅读(6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亲密无间的诗句,内容包括表达朋友亲密无间的诗句有,表达朋友亲密无间的诗句,表达朋友亲密无间的诗句。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

诗句

关于秦腔的诗句贾平凹

阅读(4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秦腔的诗句贾平凹,内容包括贾平凹秦腔好词佳句,关于秦腔的诗句,秦腔(散文)贾平凹散文的。赏析:正如贾平凹自己所说的:“散文是易于表现情绪的”。他的散文中充溢着的真情体现为一种独特的主题精神,表现为一种生命的冲创力。

诗句

关于小孩早恋的诗句

阅读(6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小孩早恋的诗句,内容包括劝孩子不要早恋的名言,启示早恋孩子的句子,写首关于早恋诗歌(急求)。假如在你我离别后,我会想你。假如在你我相遇后,我会爱你。假如我们前生错过了许多 ,今生我再不能错过你! 因为你的名,爱你泥足深陷

诗句

关于九寨沟的名人诗句

阅读(13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九寨沟的名人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九寨沟的诗句和名言,描述“九寨沟”的千古名句或诗句,关于赞美九寨沟的名言名句。

诗句

关于友谊遇见的诗句

阅读(5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友谊遇见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朋友相逢的诗句,关于遇见友情的句子,关于友谊,相遇的句子(写给异性的)。古代描写朋友相逢的知名诗句,有”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句

关于少年勤学的诗句

阅读(7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少年勤学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少年努力学习”的诗句,关于勤学的诗句,描写年少努力的诗句。《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

诗句

关于爱情是诗句

阅读(3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爱情是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爱情的古诗,有关爱情的诗句,关于爱情的诗句。画得春山眉样好,百年有结是同心。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4、在天愿作比翼

诗句

关于航天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18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航天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关于航天的诗句,关于航天的诗句,关于航天的诗句。满江红神舟颂 神剑扬威,举国赞,英雄航天。苍穹处,日月同辉,漫步其间。高擎红旗展国威,伴星环顾千里短。如约归,何言乾坤大,任往返。 兴伟

诗句

红楼梦关于荷花的诗句

阅读(4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红楼梦关于荷花的诗句,内容包括红楼梦荷花的诗句,《红楼梦》中关于李商隐的诗关于荷花的诗句是,红楼梦里咏荷的诗词。《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在红楼里面

诗句

关于雪霜雨的诗句

阅读(7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雪霜雨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风雨雪霜的诗,写出有关风、霜、雨、雪的诗句,描写风、霜、雨、雪的诗句。依次风卷地风来乎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句

微信朋友圈关于阴天的诗句

阅读(6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微信朋友圈关于阴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阴天”的诗句,描写阴天的诗句,关于阴天的古诗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绝句》【作者】:南宋诗人释志南,代表作品《绝句》【全文】: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诗句

关于秋天英文诗句句子

阅读(13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天英文诗句句子,内容包括关于秋天的英文诗句,描写秋天的英语句子大全,描写秋天景色英文的句子。王维的>如何? 中英文对照如下:山居秋暝 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空山新雨后, After fre

诗句

关于深秋银杏叶诗句的英文

阅读(12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深秋银杏叶诗句的英文,内容包括帮忙帮我把我写的这首诗翻译成英文银杏树下秋日银杏叶满天,校长,怎么用英文描写秋天的树叶,描写秋天银杏叶的词。秋天的树叶英语作文篇一 Autumn Autumn is the third season in the yea

诗句

关于枫叶秋天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5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枫叶秋天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秋天枫叶的诗句,描写秋天的红叶诗句古诗,关于枫叶的古诗大全。[明] 刘基《江上曲(四首)》原文选段:红蓼丹枫一色秋,楚云吴水共悠悠。释义:红蓼和金黄的枫叶,秋天清一色的黄色,楚地天上的云

诗句

关于亲密无间的诗句

阅读(6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亲密无间的诗句,内容包括表达朋友亲密无间的诗句有,表达朋友亲密无间的诗句,表达朋友亲密无间的诗句。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

诗句

关于秦腔的诗句贾平凹

阅读(4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秦腔的诗句贾平凹,内容包括贾平凹秦腔好词佳句,关于秦腔的诗句,秦腔(散文)贾平凹散文的。赏析:正如贾平凹自己所说的:“散文是易于表现情绪的”。他的散文中充溢着的真情体现为一种独特的主题精神,表现为一种生命的冲创力。

诗句

关于交友的诗句一句

阅读(4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交友的诗句一句,内容包括交友的诗五首,关于交友的古诗句,关于交友的名言名句。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 孟郊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鲍溶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 相知在急难,独处亦何益。 李白 交友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