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在中国丧事要“喜办”
中国人爱显摆,爱摆镨,爱摆龙门阵。
稍不留神,就显摆到丧事中去了。中国人把“丧事”叫“白事”。
中国人也是。不同的是,但若亡人是花甲或者古稀老人,总之是善终了,中国人就会在“白事”中间塞进一个字:“喜”,让“白事”变成“白喜事”。
如此,就如国之宪法,党之章程,热闹起来,便有了法理依据,外人自然不便说三道四了。 白,是形式。
孝子贤孙,披麻戴孝,戴白孝帽,穿白孝衣,蹬白鞋子,贴白对子,发白贴子,亲戚宾客戴白花儿,一切形式皆白。汉字中,白是春天的梨花,夏天的羊群,秋天的云,冬天的雪。
还有那个字比“白”字更灿烂,更光亮,更纯洁,更透明,更素雅,更干净的呢。人生如白驹过隙,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走,一切的功名,利禄,恩怨,爱恨,情愁,女人,金钱,就都空如白纸,无挂无碍了。
人生一张纸,黑发人当然要以“白纸”待之,不求老人成道成仙,但求老人干干净净地走好,留得清白在人间啊。 喜,是追求。
老人家清清寒寒过了一辈子,这最后一次,砸锅卖铁,也要让他老人家风光一次!没坐过小车,糊一辆;没住过小洋楼,糊一座;没看过29寸大彩电,糊一台;没戴过乌纱帽,糊一顶;没使过丫环,糊一对金童玉女;没大把花过钱,百元冥币成捆儿烧;没吃过山珍海味,拿来十二个龙条子碗,一碗一碗地献。总之,老人一生没享受到的福气,待遇,这一次,全让老人家享受到。
这喜,对死人仅此而已,关键是活着的人们,要借此大宴宾朋,热闹乐嘿。这种章法,似乎有违“祭之丰不如养之薄”的古训,可是耿直的中国人不愿弯弯绕,这就要把丧事办的排排场场,大大方方,热热闹闹,喜喜洋洋,尽喜尽欢,尽心尽孝。
“白丧”与“喜庆”扯上关联,还真闹不明白。一边是“哀乐一声声,两眼泪频频”,一边是“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这气氛如何协调?秉承中国文化基因的中国人自有理解,你想纠正诱导实属徒然。中国先民,最早接受了佛教的熏陶,佛教由西方传入后,是经过中国的吸收、消化、融解后,才传向中原的。
自汉以来,中国人战羌族,拓疆域,伐中原,闹三国,挟天子以令诸侯,血脉里总奔流着躁动的热血,面对祁连大山,皑皑雪峰,走廊大漠,连天戈壁,米粮川里阡陌纵横的绿洲,石羊河畔流水淙淙的浓荫,海藏寺外迷迷朦朦的炊烟,思维便生灵性,产生腾云驾雾般的浪漫幻想。面对生命的蓦然归隐,总以为是归于山,归于川,隐于林,隐于雾,于是欢兮喜兮,歌兮舞兮,死者的生命句号,由生者的生动表演来画圆满,丧事当着喜事摆,就成为岁月苍茫的投影。
这不是我诗一般的联想。中国喜丧之风,至迟在汉朝就吹拂了走廊上的每个村庄。
凡来过武威的人,必去过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汉墓吧。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那汉墓的墓门上方,就有一个用青砖砌成的双喜字,进入墓室,四周墙壁上全砌有青砖双喜。
砌墙的砖色浅如灰,砌喜字的砖色深如墨。看上去,对比十分鲜明。
且那双喜字,和现代新房里贴的双喜一模一样。墓门上贴喜,墓室里贴喜,这在全国独一无二。
充分说明,丧,也喜也。而且也是双喜源于汉朝的确凿证据。
墓主人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张姓将军,死于战场,身手异处,无全尸,墓中只有一截腿骨。如此悲壮惨痛,后人咋还砌喜于墓,高兴得起来吧? 我想,后人是从战功的角度高兴的吧。
先人血战疆场,为国捐躯,粉骨碎身,战功显赫,这难道不是大喜?如是,武威人的威武之风,豪雄之气,便在这个喜字中永放光芒了。 “白喜事”自然要摆“白酒席”,招待亲朋四邻。
酒是喜庆的媒婆,热闹的勾档,兴奋的良药,有酒才有兴。死人停放于灵堂中,活人燃鞭放炮,清唱秦腔,喝酒划拳,陪死人耍七天七夜,吹吹打打,闹得不亦乐乎,才送至古陌荒阡火葬场。
这样的热闹场面,死者当该心满意足,含笑九泉了吧。有时,也有“红喜事”和“白喜事”扎堆儿的。
就叫“红白喜事”。人死如灯灭,到时添油拨捻都来不及。
老人自知实在撑不住了,便催已定婚的儿孙择个吉日,很快完婚。说是这样可以以“喜”冲“邪”,或许老人能多耐些时日。
即便真撑不住了,老人也耳闻目睹了儿孙热热闹闹的喜事,就含笑而去了。儿孙们刚过罢“红喜事”,再过“白喜事”,既为老人祈祷安康,又为新人增添了喜气,可谓两不耽搁。
否则,若白喜事跑到前头,红喜事在白喜事后一年内,就断不敢办了。 丧事现场,条件好的,大保温桶装老茯茶,条件差的,茶壶暖壶一字儿摆开,一张张大方桌子,一根根长条板凳,一望而知,这里在操办丧事。
一家办丧,全村乐嘿,这里宜喝茶解渴,宜烟歇气,宜酒助兴,奔丧来的,帮忙来的,看热闹的,想在那里坐半天一天全凭自由。进到屋里,四方红漆炕桌摆到炕上,那是专为老年人陈设的。
老妪老翁,半坐半躺,忆忆故人,摆摆家常,动情处也可以抹抹老泪,开怀时也可以笑声朗朗。孝子贤孙跟着道爷的喇叭进进出出,跪了起,起了跪,那样子,看上去很是悲苦,但道爷的的唢呐声不会悲。
师父留下的就那几个调调,三天三夜法场,除了念经伴凑,总不能重复吹老调吧,就得吹点别的,不是民间小调《割艽菜》,《王哥。
2.有关恐惧的诗句
1.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 《采桑子》
清代: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4.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宋代: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5. 《唐多令·惜别》
宋代: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6. 《为有》
唐代: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7. 《长相思·折花枝》
明代:俞彦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3.形容对方不了解我心情的诗句~
1、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琵琶记》作者:高明(元)
释义: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2、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作者:岳飞(宋)
释义: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作者:李商隐(唐)
释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4、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作者:纳兰性德 (清)
释义: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5、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春景》作者:苏轼(宋)
释义: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4.关于讽喻的诗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 2.诗歌的内容: 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轻肥》《卖炭翁》。 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如《江上渔者》《蚕妇》。 3.讽喻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于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两首讽喻诗 清官谣 --山水人 本为木舟水上漂, 抚生爱民心头绕。 平生淡漠利与名, 子孙万代汗青照。 论成败 ---山水人 同出一源路竟分, 交织互变耐人寻。 石穿滴水无一日, 磨砺必成铁杵针。
5.关于“嘲笑讽刺太监”的诗句有哪些
1.《西施咏》
唐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2.《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
宋 曾丰
侍帅太监眼非低,也爱州人为立牌。
到得徽猷胸次别,政成浑不要人知。
3.《五代史宦官传序》
宋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4.《讳辩》(节选)
唐 韩愈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5.《拟孙权答曹操书》(节选)
宋 苏轼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
6.《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
唐 皇甫澈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宦官既却坐,权奸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6.表达朋友之间惜别的诗句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
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融情入景。
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国维L* 3、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被贬。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嗟”同知已离别而惆怅,为故人被贬而伤感受,因宦海无常而慨叹。
江边垂柳依依惜别,储蓄写出人虽不至心意已到。后四句接连用典,慨叹友人怀才不遇。
音韵和谐,对仗匀称,朴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活用典故,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开头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直接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真挚,二联写离情的缠绵,三联时间已晚离别到来,“何”后会难期,隐隐的哀愁,没有长吁短叹,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不温不火,意态从容,气象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沧浪诗话。作者谪居岳州,梁知微经此入朝,送客。
征帆远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写简淡的秋景。孤——由峰而转向人,神话传说使君山缥缈,浮——迷离扑朔之感,三句写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
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致。
7、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8、李颀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把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气象,寒不可见树色可见。
催,生动有感,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9、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11、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
7.关于梅花的诗句
最爱陆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忆梅》【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6、《梅》【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7、《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8、《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梅花绝句》【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0、《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11、《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2、《新栽梅》【唐】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13、《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宋】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14、《次韵中玉早梅》【宋】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15、《梅花绝句》【宋】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16《红梅》【宋】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17、《岭上红梅》【宋】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18、《探梅》【宋】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19、《早梅》【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0、《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唐】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21、《江梅》【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22、《杂咏》【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23、《梅花》【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8.跪求诗句最长的唐诗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嚬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二]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昆昆乾坤动,(「昆昆」,蒋云当作「辊辊」。)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潜[三]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拆」,项校作「坼」。)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寃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损,(「损」,蒋、项校作「捐」。)孾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四]。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瑠瓈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万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蓬头垢面狵眉赤,几转横波看不得。 衣裳颠倒言语异,面上夸功雕作字。
柏台多士尽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 还将短髪戴华籫,不脱朝衣缠绣被;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朝闻奏[五]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 一朝五鼓人惊起,呼啸喧争如窃语[六]。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七]喜。
皆言寃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陈入; 大彭小彭相顾忧,二郎四郎抱鞍泣。 沉沉[八]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 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四面从兹多厄束,(「厄束」,项校作「轭束」)一斗黄金一升粟[九]。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七架」,陈寅恪校作「七萃」。) 长安寂寂金(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一○]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
(「塞色」,蒋校作「墨色」。)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霸陵东望人烟绝,树鏁(锁)骊山金翠灭。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一一]月。
明朝晓至三峯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催残竹树皆无主。
(「催」,项校作「摧」。) 路旁试问金天神[一二],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枿[一三],殿上金炉生暗尘。 一从狂宼陷中国,天地晦[一四]冥风雨黑; 案前神水呪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闲日徒歆奠飨思,(「思」,赵遂之校作「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前年又出扬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戈[一五]声。(「戈」,蒋校作「犬」。)
朝携宝货无人问,夜插金钗唯独行。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是寒天霜露宿?(「是」,项校作「事」。)
老翁蹔起欲陈辞,却坐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壥,年输户税三千[一六]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忝饭。 千度仓兮万丝[一七]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朝饥[一八]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 妾闻此父伤心语,竟日阑干泪如雨。
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 野色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寃人血。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唢呐吹凑白事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