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晋江市五店市的夜景作文
五店市——红砖古厝的前世今生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陈耀陛 指导老师:吴友湘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眼前的晋江市区是如此地热闹、繁华,甚至还有点喧嚣。但这里并不是我的目的地。
从万达广场东侧的一条小路寻路进入,一溜的红砖古厝映入眼帘——五店市到了。我并不是闽南人,但早就听人说起过五店市是晋江是文化的积淀,历史的见证。早想来五店市走走,却一直与它无缘,一直蔚为惋惜,今天终于来了!
同行的“晋江通”小蔡一边给我们指路,一边给我们介绍五店市的“前世今生”。不敢相信眼前这还在整修的红砖古厝竟然是晋江文化的发祥地,老晋江人亲切的称它“五店市”。这里保存着大量典型的闽南风格的民居、宗祠、古庙、古商铺、名人故居等建筑。这里,是晋江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相传西晋时,自中原“衣冠南渡”的蔡姓先民拓居晋江青阳,至唐开元年间,晋江独立为县,人员往来骤频,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5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这些店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为青阳之别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五店市在明清时期已然成为一片繁华的街区,商店鳞次栉比,街道车水马龙,更有美轮美奂的红砖厝民居星罗棋布。
而今,晋江已从最初的“五店市”发展为闽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而其发祥地依然保存着147处历史风貌建筑,承载着海内外300万晋江人一代又一代的记忆。
这里,有青阳古八景中的四景:青阳苍翠、石鼓喧声、桃花叠浪、雁塔地灵;也有香火长盛不衰,分炉东南亚、台湾等地的石鼓庙;还有遍布港澳台和东南亚10多万人的蔡氏、庄氏等海内外乡亲寻根谒祖的蔡氏宗祠和庄氏家庙……
不论是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还是中西合璧的洋楼,抑或是西洋建筑,“五店市”早已成连接侨台亲缘的纽带。同时,这里还保留着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晋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对于已开业多时的万达广场来说,还在建设中的五店市传统街区,由于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所以对于许多市民而言,依旧蒙着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走在五店市传统街区,呼吸着它传统的历史的味道,更感受着晋江这个巨人在快速繁荣前进中的所发出的粗喘的呼吸……
小蔡说,拆迁改建中,为传承、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地保留了这片古老的街区,经过修缮性的更新改造后,未来的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将成为晋江人回忆过去生活的一个载体,年轻人寻梦寻根的一个纽带……
2.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介绍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老城区青阳的核心区,紧挨塘岸街,毗邻世纪大道,背靠青梅山,与晋江万达广场相连,和敏月公园相望;占地126亩。
唐开元年间,青阳有“五店市”之称,五店市传统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晋江市区的青阳街道和梅岭街道的“青阳”和“梅岭”皆源于境内的青阳山(又称:青梅山)。该街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
2010年随着晋江城市建设的进行,五店市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2012年4月19日正式启动开工建设。
2015年5月1日,经过保护性开发的五店市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9月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参观五店市作文400字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眼前的晋江市区是如此地热闹、繁华,甚至还有点喧嚣。但这里并不是我的目的地。
从万达广场东侧的一条小路寻路进入,一溜的红砖古厝映入眼帘——五店市到了。我并不是闽南人,但早就听人说起过五店市是晋江是文化的积淀,历史的见证。早想来五店市走走,却一直与它无缘,一直蔚为惋惜,今天终于来了!
同行的“晋江通”小蔡一边给我们指路,一边给我们介绍五店市的“前世今生”。不敢相信眼前这还在整修的红砖古厝竟然是晋江文化的发祥地,老晋江人亲切的称它“五店市”。这里保存着大量典型的闽南风格的民居、宗祠、古庙、古商铺、名人故居等建筑。这里,是晋江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相传西晋时,自中原“衣冠南渡”的蔡姓先民拓居晋江青阳,至唐开元年间,晋江独立为县,人员往来骤频,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5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这些店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为青阳之别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五店市在明清时期已然成为一片繁华的街区,商店鳞次栉比,街道车水马龙,更有美轮美奂的红砖厝民居星罗棋布。
而今,晋江已从最初的“五店市”发展为闽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而其发祥地依然保存着147处历史风貌建筑,承载着海内外300万晋江人一代又一代的记忆。
这里,有青阳古八景中的四景:青阳苍翠、石鼓喧声、桃花叠浪、雁塔地灵;也有香火长盛不衰,分炉东南亚、台湾等地的石鼓庙;还有遍布港澳台和东南亚10多万人的蔡氏、庄氏等海内外乡亲寻根谒祖的蔡氏宗祠和庄氏家庙……
不论是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还是中西合璧的洋楼,抑或是西洋建筑,“五店市”早已成连接侨台亲缘的纽带。同时,这里还保留着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晋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对于已开业多时的万达广场来说,还在建设中的五店市传统街区,由于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所以对于许多市民而言,依旧蒙着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走在五店市传统街区,呼吸着它传统的历史的味道,更感受着晋江这个巨人在快速繁荣前进中的所发出的粗喘的呼吸……
小蔡说,拆迁改建中,为传承、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地保留了这片古老的街区,经过修缮性的更新改造后,未来的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将成为晋江人回忆过去生活的一个载体,年轻人寻梦寻根的一个纽带……
4.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历史沿革
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5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为青阳之别称。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五店市”在明清时期已然成为一片繁华的街区,商店鳞次栉比,街道车水马龙,更有美轮美奂的红砖厝民居星罗棋布。
2015年9月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经考证,青阳镇名由来有二说:其一,因地处青梅山(即:青阳山)之阳而得名。清《晋江县志》记载:“罗裳分二支,皆北向。其西行者为象陷,为石龟。其东行者为圭璧,为青阳。”
清《青阳志》记载:“青阳则本市主山名也。青阳之山发于灵源,遁高州罗裳、崎山而来,脊脉逶迤。垣阿周护。蔡、庄建祠其下,蔡左庄右。”书中还记载:“夫人杰必由地灵,古识之。青阳山虽不高,势实蜿挺。” 晋江历史上是大泉州地区的统称,青阳历来都为泉州、石狮、安海等几大集镇过往的交通枢纽,五店市就是现在晋江市区的前身。
1951年,重新划定行政区,才将泉州划出,成立泉州市(县级)[注:1986年,泉州市(县级)升为地级市]。同年,晋江县治从鲤城迁于青阳,现代意义上的晋江城区发源于青阳镇(现青阳街道、梅岭街道)。因此,青阳对于晋江意义重大,五店市传统街区是青阳现今存在的最后一片传统街区,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5.五店市作文500
五店市座落于泉州晋江城区的中心区。若俯视青阳全貌,便可发现它紧嵌于繁华的高楼大厦之中,在城市中玻璃倒影太阳的刺眼强光下,更显得别具一格。这座红砖古厝,看起来显得简单而又宁静,多少年来这里一直保留着花开水流、波澜不惊的悠闲面孔,古朴而又不失优雅,五店市正在一场城市革命中醒来,这里,静静流淌着一曲历史的回声;这里,悄悄涌动着一股古老的文脉;这里,默默续写着一个都市的新传奇……
临近黄昏,我漫步至一中附近,忽突发奇想,去游一趟五店市,一路行至。只见“五店市”三字古朴而又静默着在眼前衬着株株树木,透漏出一阵奇异的古风。待我满心好奇行至其中,一片红砖古厝映入眼帘。
我首先步入了一家古厝,古厝之中摆布了茶桌与茶几,倒在这悠闲宁静的气氛中,显得极为儒雅,四周木质的家具,整齐的摆布着,乍的看去,红砖之中放着古典的家具,使其别有一番韵味。
我走出着古厝之后,来到另一家,在我踏入其中,使我眼前一亮的是身前的一尊铜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随着人群,我按着过道行去,又是几尊铜像立在那儿,若是仔细看去,便会得知那便是制茶的工序,一尊尊铜像在干活的同时,脸上总是浮现着笑容,莫不是这工作的乐趣吗?看着他们淳朴的笑容,使我有如真闻到了淡淡茶香,沁人心脾。
6.五店市作文100字睡觉吧不是v
晋江罗裳山的石壁上画着一匹马,其骨清瘦,风格简朴,相传为“讨饭骨头皇帝口”的唐代诗人罗隐所用,因而颇有佳名。晋江五店市的东南入口处也有一匹马,其体态丰健,神情淡然,这究竟是谁家的马?无从考证。它的塑像静立于五店市的山门之右,紧挨着由明代张瑞图的书法集字而成的“五店市”之名,在一个个交替的镜像里显得光怪陆离。
这意象的马,在流转的光阴里走走停停了数百年,留下了无数来来回回的脚印,在主人营生路途中停靠或抵达家门的时刻,被惯性地拴在饮马槽旁,一次次仰俯,抖落了几个世纪的风尘。
有人转身,前行百米就到了“文革井”。关于这口被贴上时代标签的石井,不少人推断它的年代已久远,现在的命名也许只是印证了某个时期的光景。而关于它的由来,似乎由始至终都无法描述成一个确切的故事缩影,真相缄默如盖住的井口,沉湎在未曾探究的井底。
在古代中国人情愫难离的井世界里,意境的构造、根源的追怀、桑梓的寄寓,乃至蕴涵的延伸几乎都是率性而自然的。王少伯一句“金井梧桐秋叶黄”,以井入题,揉色一体,道不尽秋之萧瑟凄凉;文征明的那句“君家在皐桥,喧阗井市区”,此处之井已是街市一片,人气非凡,喧闹之外的天地已在心间。我更喜爱的是韦应物的“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乡野之风扑面而来,村落的恬淡在初起的晨烟里,围拢而来。
这样的境况对于文革井而言,早已难以稽考。然而,我们的心却仍愿去臆想。祖辈们曾在此汲水而食,故乡的水借着饮食而注入他们的血脉中,激扬起了他们生存的血性,于是他们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经风历雨,爱拼敢赢。父辈们喝着那石井的水长大成年,他们不辞辛劳,起早摸黑,抓住机遇,为我们树起了面对生活的榜样。而今,时代发展,那股根源的力量仍在我们的血液里澎湃,我们迎上风口浪尖,既为承载,更为创造未来,抵达心中的那个梦想。
走过“文革井”,身后的微风抚摸着衣衿,在我的心中泛起执着的涟漪。我仍然相信,老井的水在地底下缓缓游行,它不区分庄严与高贵,不选择平凡与卑微,默默地滋养着脚下的土地。( 文章阅读网: )
脚步在铺展有序的石板路上左转右拐,闽南红砖古厝的独特风韵包住了天空。我是愚蠢的行者,无法在五店市的红砖古厝里筑出色彩缤纷的梦,无法从出砖入石的墙里听出墙外传奇的晋江世界路。然而我的心里却暗揣着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名字——更布口。
它就在“涴然别墅”入门一旁,奇妙的一进一出,让我们的眼光在那知名华侨的传奇里聚焦,感叹一株百万不售的米兰(又称七里香)那种故土难离的忠诚情怀。
或许,我们的视线从来都不拒绝一个有名人出没的地方,而且乐意在光环的时间里做文章,却似乎不情愿去探问一段早已被现实冲刷得不见踪迹的卑贱时光。
我曾望文生义地揣度过“更布口”的来历,单纯地认它是一个岔路口。后经多次问询,却得来迥异的答案:更布口或曾为打更人的住地。
站在更布口,那没有箭头指向的路标,让我不知该望向何方。这里的昨天不见了,今天似乎又走得匆匆忙忙,一不留神,一切仿佛又消磨尽了,平淡而又琐碎。在这无声的消逝里,幸好有“更”的记忆可以追想。
毋庸置疑,“更”的计时运用体现了古人的睿智和精明,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作息。我们不妨设想,五店市打更人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这个市井曾有的密集和热闹。
那时旅人过往,在五店市的店铺中歇脚坐坐,扫扫一身的尘土,洗洗一路的舟车劳顿。若是住下,月夜岑寂时分,那更声在抑扬顿挫的闽南话语中如期而至,传递着分明的节奏,更敲动了多少颗尚未安睡的心。天涯明月共此时,身在异地故乡情,五店市的更声里到底住着多少亲切的梦啊。
“咚——咚!咚!咚!咚!”
一慢四快的五更声起,明清时代的五店市慢慢苏醒了,住在这里的人开始以各种习惯迎接新一天的到来。那女人们有的对镜梳发、比挂饰品;有的忙着买菜备饭,很快又顺手做起了其他家务来;店家们开始拾掇店中事务,不管是添置货物,还是洒扫整理,都奔着好生意的期求而去。店客们倦意消去,抖擞抖擞精神,准备天亮之后的新行程……各形各色的脚步纷至沓来,扯开了拂晓的朦胧,拥出一派往日的喧嚣。而此时,打更人的心应该是安静的,他安稳地躺下,在困意中继续颠倒常人一日的黑白。
而今,五店市的打更人已不复存在了,它的风情渐入佳境,南来北往的游客一批批慕名而来。在这商业利益四处蔓延的时代,它的传统它的矜持,是否能如那些仍存留的砖雕木刻一样,代代相传,引人驻足敬仰与赞叹?
7.描写泉州名胜的诗句有哪些
陈泗东祖籍金门,出生在泉州,乃书香世家。
他的祖父陈师海、父亲陈仲瑾是晚清举人,他的外曾祖许祖淳为泉州光禄卿许邦光之子,官任刑部郎,曾应金门吕世宜聘请主讲“浯江书院”。他写得一首好诗,20岁就被人誉为才子。
87年他恢复原祖籍地金门身份时曾写下三首七绝《怀乡》 1、吾家本在浯洲居,奕世务农更业渔。 流落郡城人不识,箪瓢陋巷诵诗书。
2、父祖蝉联宴鹿鸣,馨香俎豆最关情。 秋风送客浯江渡,忧记当年衣锦荣。
3、铎声自古振金门,讲学谈经礼义存。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蓬莱山麓,始建于北宋元丰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
岩宇依山而建呈三层楼阁式,有“泉石无双地,蓬莱第一峰”之誉。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闻说儒师开绛帐,丝蔓长手衍儿孙。 草庵摩尼教遗址 类 别: 名山胜水 地 址: 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
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摩尼教寺紧依华表山麓,内有僧尼住持,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近年又重建,焕然一新。
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草庵寺依山崖傍筑,建筑形式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 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 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祥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
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佛龛的左上角阴刻一段文字“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女比)早生佛地者。
至元五年戌月日记”。五行楷书,34字,字径2. 5X2.5厘米。
在右上角还有阴刻比较粗糙的文字“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女比)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涧,四学世生界者。”
这些文字价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证,非常可贵,同时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一手历史材料。 在这草庵遗址前端的20米处,曾经出土一块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残瓷片。
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径18.5厘米,高6.5厘米,碗内底部在烧制时便刻有“明教会”三字,字径6.5厘米左右,其他残瓷片同样分别刻有“明”、“教”、“会”三个字样,这是当时泉州明教会活动情况的重要发现。宋未元初时烧制这种黑釉碗,在晋江磁灶为数较多,泉州市区近郊也有同类型的发现,说明罗山草庵摩尼教遗址的文字记载与黑釉“明教会”的瓷碗相印证。
泉州的摩尼教活动于元代是比较公开性的。说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为崇拜而盛行的。
据传有泉州十八位读书士子住于草庵勤奋读书,常于此显现佛的形象,说是文殊菩萨的显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两侧有弘一法师手书木刻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是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
所以明初明教极盛一时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但仍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体”)于摩崖上: 劝 念 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正统乙丑九月十三日,住山弟子明书立。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泉州还有两位著名诗人游览草庵题诗于此: 黄克晦(公元1524一1590,号吾野,惠安崇武人,能诗善书画,著有《吾 野诗集》等) 《万石峰草庵得家字》 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 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梦阴日半斜。
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 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
诗人黄凤翔(1538-1614,号仪庭,止庵。泉州市区人,名士名宦) 《秋访草庵》 琳宫秋日共跌登,木落山空爽气澄。
细草久湮仙峡路,斜晖暂作佛坛灯。 竹边泉脉邻丹灶,沿里云根蔓绿藤。
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
8.五店市是个怎样的地方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县(1951年后)老城区青阳镇的核心区,紧挨塘岸街,毗邻世纪大道,背靠青梅山,与晋江万达广场相连,和敏月公园相望;占地126亩。
唐开元年间,青阳有“五店市”之称,五店市传统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晋江市区的青阳街道和梅岭街道的“青阳”和“梅岭”皆源于境内的青阳山(又称:青梅山)。该街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
2010年随着晋江城市建设的进行,五店市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2012年4月19日正式启动开工建设。
2015年5月1日,经过保护性开发的五店市正式对外开放。2015年9月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赞美晋江五店市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