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诚的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王维《送别》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唐)杜牧《赠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唐)白居易《琵琶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下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赞美真诚的诗句
1. 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译文:人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2.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译文: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 终不可改变。
3. 弘一大师说过:“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译文:君子不做违心之事,不做欺骗之事,不做伤害伤天害理之事,所以君子要真诚面对自己。
4. 孟子曰:“诚,乃立于天人合一与性善论之上,无道乃诚也。”译文:诚实,是在天人合一及性情温和善良之上的。天道就是诚实。
5.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译文:但是看上去是一副赤血忠心的样子,谁能想得到其实全都是骗人的假话。
6.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乐府诗集》 译文: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7. 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明·袁枚 译文:做人必须要正直,才能写出好作文。
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
9.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译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3.关于诚信的诗句
看夜宴了吗?
现代葛优说过:“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弘一大师说过:“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诚,乃立于天人合一与性善论之上,无道乃诚也。”
西方人说: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中国人说:无信不立。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乐府诗集》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
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明·袁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4.我平时积累了不少名言、诗句,我想写一句关于真诚待人的名言警句:
真诚待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傅雷
【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
【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爱国: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吴玉章
不要过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 克雷洛夫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在许多问题上我的说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识得归功于他们,也得归功于那些最先为这门学说开辟道路的人。 —— 哥白尼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 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 吴仲华
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 鲁迅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永远是孤独的。——尤今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5.描写关于真诚的友谊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6.描述 真诚的诗句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是唐诗的亮点.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