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宽容的文章
寒假期间,我背诵了【弟子规】,这本书里从“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等方面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感悟颇深。
“入则孝”使我懂得了:就算是很小的事,也不要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报,如果任性,就有损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这是不孝的行为。虽然是大不了的东西,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以前我总是喜欢我妈妈的U盘,有一次,我看见它在凳子上,把它拿了起来,玩着玩着,不由得升起一个念头“把它藏起来!”,所以我偷偷的把它藏了起来,还高兴地以为这是我的了!等妈妈回来找它时,还问我看到没,我却说:“没,没看到!”谁知,有一天,我妈妈发现了,她非常的伤心,但我妈妈却说:“你想玩没错,错的是你没有问妈妈可不可以,现在看来是小事,长此以往会酿成大错的。”妈妈的话使我记忆犹新。
学了【弟子规】以后,我终于懂得了这句话:“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的道理,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了。
“出则悌”使我懂得了:友爱兄弟姐妹,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喜欢,孝道自在其中,钱财乃身外之物,不需斤斤计较,如果兄弟之间互相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怨恨和矛盾自然就消失了。
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弟弟因为争一个玩具闹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奶奶看到了批评了我,当时我心里很不舒服,后来想想都是我的不对,我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不该和他争,而且还让奶奶生气了真是不应该。从这其中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谨”使我懂得了: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场所,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的事一定要拒绝,不听、不看、不好奇、不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信”使我懂得了:开口说话诚信是首位的,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和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有一天,我答应给我的小弟买糖吃,但第二天我没有带钱,所以我没有遵守承诺,我的弟弟白高兴了一场,还说我说话不算数,我感到很惭愧。学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了我的错误,我会加以改正的,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泛爱众”使我懂得了: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同样是天地所生,要互相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每次看到路边的乞丐,我就会不由得想给他一元钱,身上没带,就跟妈妈要,大家都夸我有爱心。读了【弟子规】以后,我会更加有爱心,正如【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写得好:“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
“亲爱仁”使我懂得了: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他可以让我们更有仁德,如果不肯亲近有仁德的人,小人就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所以今后我要和有修养的同学在一起,使自己能更好地成长。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应该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我们做人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诵读《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2.宽容的名言
佛家禅语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
六尺巷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
总理轶事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 —— 宽容。
=================
婚姻往事
一位老妈妈在他50周年金婚纪念日那天,向来宾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她说:“从我结婚那天起,我就准备列出丈夫的10条缺点,为了我们婚姻的幸福,我向自己承诺,每当他犯了这10条错误中的任何一项的时候,我都愿意原谅他。”有人问,那10条缺点到底是什么呢?她回答说:“老实告诉你们吧,50年来,我始终没有把这10条缺点具体地列出来。每当我丈夫做错了事,让我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我马上提醒自己:算他运气好吧,他犯得我可以原谅的那10条错误当中的一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婚姻的漫漫旅程中,不会总是艳阳高照,鲜花盛开,也同样有夏暑冬寒,风霜雪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如果能像那位老妈妈一样,学会宽容和忍让,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
在人生中,宽容实在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互相宽容的朋友一定百年同舟;互相宽容的夫妻一定千年共枕;互相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
香烟故事
有一次,几个哥们一起去一个朋友家看球。
男人看球,总离不开香烟。直到球赛结束,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抽了三盒烟。朋友的妻也一直在旁边陪着我们。但是,她竟然什么也没说。只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打开窗子,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我们觉得很奇怪。你怎么就不管管他和我们这么抽烟?一个哥们儿问道。
朋友妻微微一笑,说:我也知道抽烟有害身体健康,但是,如果抽烟能让他快乐,我为什么要阻止?我请愿让我的丈夫能快快乐乐地活到60岁,而不愿意他勉勉强强地活到80岁。毕竟,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任何时候或者金钱可以换来的。
我们再看到这个朋友的时候,他已经戒烟了。问为什么,他憨笑着说:她能为我的快乐着想,我也不能让自己提前20年离开她呀。
戒烟,本是一个家庭中矛盾的焦点,但是,因为这位妻子的宽容,让这个艰巨的事情,在平静之间烟消云散
3.有关宽容语段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见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弟子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弟子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轻轻的一句话,看起来很容易说出,但具体落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也许就不容易了。不容易就在于我们常常认为宽容是一种软弱,是一种妥协,是一种对他人的纵容,其实,一个懂分寸的人是不会被纵容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而一种真正的宽容来自一个人内心的力量。
人们常常用大海一样的胸怀来形容宽宏大度的人,而一个女人的宽容首先是面对丈夫的。
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吸引对方持续爱情的最终的力量,可能不是美貌,不是浪漫,甚至也可能也不是伟大的成功,而是一个人性格的明亮。这种明亮是一个人最吸引人的个性特征,而这种性格特征的底蕴在于一个女人怀有的孩童般的宽容。为什么儿童能够不带任何偏见地感知世界,不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宽容吗?当一个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把他批评得哭了,当时他也许会赌气地说:爸爸坏,妈妈不好。但过了一会儿,他又会亲亲热热地叫爸爸、妈妈。最令成人感动的是,即使小孩子的爸爸、妈妈是个瞎子,或者是个哑巴,小孩子也不会嫌弃他的父母。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学儿童,能够宽容他人,也能够宽容自己?
当然宽容也不是没有界线的,因为宽容不是妥协,虽然宽容有时需要妥协;宽容不是忍让,虽然宽容有时需要忍让;宽容不是迁就,虽然宽容有时需要迁就。但宽容更多是爱,在相爱中,爱人应该是我们的一部分,是爱的一部分,在这个前提下,甚至于婚姻的错误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营养,它的意义不是教会我们如何谴责,而是教会我们如何避免。就是无法避免了,最终各奔东西,这个时候,一个女人也应该不要忘了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因为一个犯了错的人,他也许正在他的内心谴责着他自己;而且,在这句话中,你在教育自己也在完善着自己。
4.【弟子规】诗句中的故事
故事一: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
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故事二: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
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
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故事三: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最好的模范。故事四: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母亲非常孝顺。
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的事。
潘京深体亲心,尽力鼓吹倡导,任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劳苦,让母亲欢喜。
乡里的人为了感谢他们母子的大恩,就立生祠来纪念。后来潘京的儿子潘浚,在万历年间中了进士,一直做到相当宰相的「尚书」职位。
潘京自己立身行道,善体亲心,发扬母亲的美德,造福乡里,把孝推到最高点,这是真正利己利人的世间豪杰啊!故事五:孔子弟子闵子骞,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再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外出,就叫闵子骞驾车,在途中,闵子骞突然掉落了驾马的缰绳,父亲以为儿子太粗心,就责怪他的不是。
谁知一接触儿子的衣服,才发现闵子骞穿的布袍里面,全是不保暖的芦花。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
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
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到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他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他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故事六:二十四孝中有位「亲尝汤药」的汉文帝。有一次母亲薄太后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日夜尽心照顾母后,把侍奉母后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对于母后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确定热度和甘苦,才放心地端给母后服用。
这样用心了三年,母后的身子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也流传至今。
正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最好写照。
故事七:「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宰我问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是不是太久了?一年不就可以了吗?」孔子回答说:「一个有德的君子,居丧期间有好吃的东西,不觉得有味道;听好听的音乐,不感到快乐;居住的地方再怎么舒适,也不觉得心安。
」接着孔子又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而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是否也想一想,当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去世后,也能在三年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吗?」听了孔子的教诲,就知道经文中「常悲咽」,是想到父母不在身边,心中自然就涌现思慕之情而悲伤呜咽起来。
父母的影子占满了心中,想起父母恩情深重而无法报答,自然不肯为享受而住在舒适的地方,平时吃的酒肉也摒去一边,只求清淡。孔子的学生子路,年轻时家里很穷,没有好东西奉养父母亲。
就到百里外替人做工,换取白米来供养父母。虽然辛苦,但是心中感到非常快乐。
后来在楚国作官,常常面对丰盛的食物,却不由心酸而泪流满面。这位好勇过人的子路,让人感到奇怪!原来是子路思念起过世的双亲,已无法接受他丰盛的奉养,自然悲咽而吃不下!故事八: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孔子称赞他有三让天下的美德。
当周文王 (名字叫昌) 出生时,祖父古公亶父就说了一句话:「我周家将来一定有兴盛家业的人,那个人就是昌罢!」如果照传统的规定,古公亶父的位子应该传给大儿子泰伯,不可能传给三儿子季历,季历就是文王的父亲,这样周文王就无法继承国位。泰伯很有智慧,听到父亲古公亶父这句话,了解父亲的心意,。
5.关于“做事要合理、守规矩”的诗词有哪些
1. 《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2. 《诗经•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 《警世贤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
4.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5. 《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6.弟孑规的里关于孝的句孑
20、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3、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4、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7、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8、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9、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10、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11、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13、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14、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15、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16、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17、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18、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9、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宽容的弟之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