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赵氏孤儿的成语
托孤救赵
“赵氏孤儿”的这段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赵世家》。晋景公年间,奸臣屠岸贾欲除忠烈名门赵氏。他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全家老小。惟一漏网的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里怀着孩子,躲藏在宫中。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一个好友叫程婴。赵朔死后,两个人聚到了一起。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你为什么苟且偷生?”程婴说:“赵朔之妻正在怀孕,若生下来是个男的,就把他抚养成人,报仇血恨,若是个女的,我就彻底失望了,只好以死报答赵氏知遇之恩。”不久,赵妻就分娩了,在宫中生下个男孩。屠岸贾闻之,带人到宫中来搜索,没有找到赵氏母子的藏身之处。母子俩逃脱这次劫难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公孙杵臼一腔血气地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程婴回答:“死容易,育孤当然难。”公孙杵臼:“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屠岸贾闻之,率师来追。程婴无奈只好从山中出来说:“程婴不肖,无法保生赵氏孤儿。孩子反正也是死,屠岸将军如能付我千金,我就告诉你孩子的藏身之处。屠岸贾答应了。程婴领路,终于找到隐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
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他一边骂一边佯装乞求:“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下他一条活命吧!”众人当然不允。程婴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
程婴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偷出赵氏孤儿来到了山高谷深、僻静荒芜的盂山隐居起来。这一隐居就是十五年,就是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穿梭着一老一少的身影;就是这片世外桃源的泉林中,回荡着一老一少的对话;就是这片与世隔绝的沟谷中,积聚了一老一少的复仇力量。赵氏孤儿,终于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汉子。苍天不负有心人,程婴与赵武,在朝中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灭掉了权臣屠岸贾。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忠义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忠烈大白于天下。最后的程婴,并未品味胜利的美酒,十数年积聚的丧子之痛,丧君之痛,丧友之痛一并袭上心头,程婴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
2.《赵氏孤儿》中所出成语
托孤救赵
晋灵公时,赵盾专
国政
灵公死,盾不能讨贼,董狐曰:“赵盾弑其君。”及盾卒,子朔嗣。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乃治灵公之贼以连赵盾。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朔。韩厥解之不听。贾乃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朔于下宫,灭其族。赵朔妻,晋成公姊,有遗腹,匿于公宫,生男。屠岸贾闻之,大索宫中。夫人置儿裤中,祝曰:“赵氏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儿果无声。已脱,赵朔有客程婴、杵臼谋匿之。遂取他人儿负之山中,使程婴假告赵氏孤儿处。因攻杵臼,杀假孤儿。而杵臼亦自刎,以明赵孤之真。而不知赵氏真孤,反在程婴处,与之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景公疾,卜之,思欲立赵盾后。韩厥以其实告。景公乃与厥召群臣,谋立赵孤儿。匿之宫中,名曰“武”。复与田邑如故。赵武、程婴遂攻杀屠岸贾家,灭其族。而程婴亦自刎,以事成告公孙杵臼而报之。
论曰:尝按赵衰相晋重耳,有功。而盾相灵公,有大臣体。恩及桑间饿人,则盾亦仁厚长者也。仁厚岂无后乎?当孤儿置裤无声,天已相之矣。即不借婴、臼亦不死,孤儿固不死也。后十五年,灭贾而赵以大昌。然则,生死废兴,果由人乎哉?
3.大家觉得赵氏孤儿里那句台词最经典
五大经典台词——
1. 赵孤:干爹,你有敌人吗?
屠岸贾:干爹的敌人啊,在你出生的那一年,全被你干爹干掉了
赵孤:我爹也有敌人吗?
屠岸贾:人人都有敌人
赵孤:干爹,怎么才能没有敌人?
屠岸贾: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不把自己的敌人当敌人,就天下无敌了。可这很难做到,你干爹也没做到。
2. 韩厥:他吃你的药,你为什么不杀了他?杀了他不就把仇报了吗?
程婴:我说过,等他长大了,把他带到屠岸贾面前,告他这孩子是谁,我是谁。我要让他们相亲相爱,然后赵家的孩子,一剑砍了屠岸贾,那才算把仇报了。
3. 韩厥:你怎么知道这孩子长大了,就一定能一剑砍了屠岸贾。你不是要他们相亲相爱吗?你对这孩子不公平。
程婴:我对他很公平
韩厥:那我呢?八年了,你对我公平吗?让我见见孩子
程婴:你不怕你脸上的疤吓着孩子 ,回头再告诉屠岸贾
韩厥:你怎么不怕这孩子告诉屠岸贾,你每回半夜要见一个陌生人,都要把他关起来
程婴:我们俩约好了,每次见完你,第二天都带他出去吃顿好的
4. 屠岸贾:是你骗了我,一个出卖自己亲生儿子的父亲,多可怕呀
程婴:我们的孩子,怎么都没有活路了,不能再连累另外一个孩子。要是他知道,他一生下来就救了这么多人,他不会埋怨他爹娘的。
屠岸贾:程婴,你有什么权利,决定你儿子的生死?你又有什么权利,让赵家的孩子为你报仇?他杀得了我吗?他下得了手吗!
5. 程婴:我跟你说过你是赵氏孤儿,屠岸贾摔死的是我的儿子
赵孤:你为什么要把药给我?你是个失败者!一辈子都是!
程婴:不许跟爹这么说话
赵孤:可你不是我爹!
程婴:我怎么不是你爹,你就是爹的儿子
4.求
赵氏孤儿 史记 原文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
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
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篃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谸?请诛之。”
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
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
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
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藳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柰何?”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
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
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
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
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
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
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觽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
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髃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髃臣固且请立赵后。
今君有命,髃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篃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
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
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
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
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你还可以到我百度空间看译文的。
5.纪君祥<赵氏孤儿>原文
晋国,多事之秋。三代忠良的赵家,被一手遮天的屠岸贾灭门。只遗下赵氏孤儿,危在旦夕。
程婴。一个草泽医生,在一个疾风骤雨的秋夜,卷入了一场救孤行动。风华正茂的韩厥将军、年迈苍苍的公孙老人,都为此捐出了宝贵的生命。程婴夫妇则付出了亲生骨肉替死的惨痛代价。
卖孤求荣的恶名,戟指唾骂的屈辱,从此令程婴夫妇生不如死,永无宁日。
十六年后,程婴揭开心头血痂,对孤儿言明身世。而程王氏则陷入了第二次失去儿子的悲情。
报仇雪恨的那一刻终于来临,孤儿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世变故,能对十六年来慈父一般的屠岸贾下手吗?程婴这样一个仁心仁术的独生,能够举起复仇的长剑吗?
《赵氏孤儿》是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至今仍备受关注的几个热门题材之一,它之所以受关注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悲剧力量的一部。然而,何谓悲剧?人物的悲惨命运?人物的悲壮牺牲?
在超乎寻常的困境中,在远较日常的喜怒哀乐更尖锐得多的情感矛盾中,人性的挣扎、人性的搏斗,人性的选择、人性的反省,在这过程中人格、生命放射出异样光彩,现代意义上的悲剧价值由此而得以体现。
所以我们的这个程婴不再是“铁肩担道义”的英雄,不再是“百姓爱忠良”的化身。他只是他自己一个“仁心仁术”草泽医生。他出于善良本心作出“救孤”的承诺,直至自主选择献出亲子,程婴一步步走上了“英雄”之路,然而这其间真正动人心魄,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不是结果而是通向这结果的真实可信的心路历程。
随后就是不可回避的“复仇”难题。现代观念质疑复仇的价值意义,但是,没有经过挣扎的放弃复仇是不可信的,没有更改精神的放弃复仇是不负责任的。让程婴以更加英雄化的方式面对复仇有悖于我们的初衷,而将中国戏剧史上几乎是唯一的一个具有真正悲剧意义的人物解构成令人哭笑不得的形象也太奢侈了一点。
也许可以换一个思路:其实更有复仇原动力的人是程婴,他亲身经历了仇恨,他亲眼看见了仇恨,他直接体验了仇恨;随后便是,真正能在实施复仇的行动中反省复仇、最终从善良本性中闪耀出更改光辉而放弃复仇的,也更应该是程婴。他只能作回他自己一个仁心仁“恕”的草泽医生。如此,程婴这个人物便最终完成了他惊天地泣鬼神、充满悲剧精神的生命历程。
6.赵氏孤儿经典唱词赏析
《赵氏孤儿》 一、创作背景 《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君祥,大都人,生平不详。
他一共写了六部杂剧,现在只流传下来一部《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故事来源于《左传》、《史记》等历史书。
在史料记载中,晋灵公要杀赵盾和晋景公把赵氏一家灭门这两件事之间相隔了20多年。 纪君祥将它们捏合在一起,并且增添和变动了一些情节,塑造了几个为挽救无辜而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人物形象,使之成为一个正气浩然而又壮阔激烈的大悲剧。
王国维先生曾将它与《窦娥冤》并称为元杂剧中“最有悲剧性质者”,认为它们即使“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二、艺术特色 贯穿《赵氏孤儿》整部剧作的线索是忠与奸的矛盾,换言之是正义和非正义的冲突。
剧作家让他的主人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险恶的环境,一个极其凶狠狡诈的对手。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屠岸贾不但杀了赵盾全家三百口,而且为了搜寻赵家仅存的一个孤儿,下令杀光晋国所有半岁以下、一个月以上的孩子。
这种残忍的暴行使得人们无法回避,都要作出选择。灵辄、韩厥、公孙杵臼、程婴这些人都勇敢积极地参与到保护赵氏孤儿的斗争中,他们因此失去了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甚至社会的同情和人们的理解,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人生价值的参照。
剧中的程婴塑造得尤其血肉丰满。他最初接受公主的请求救护孤儿,是由于驸马赵朔对他有恩,一开始还是顾虑重重的。
公主上吊自杀,将程婴推上了义无返顾的道路,接着韩厥自杀的义举更为他提供了一个忠良的榜样。救出孤儿后,为阻止屠岸贾对全国的小孩进行大屠杀,他决心去自首,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时候的程婴已经从报答知己进展到为了拯救更多无辜的生命。他亲眼看到儿子在自己面前被摔死,悲痛欲绝,但为了保全孤儿,他的眼泪只能往肚里咽。
屠岸贾认孤儿做干儿子,招程婴为门客,程婴背负着“不义”的罪名,向仇人“献媚”。这是一种更痛苦的考验。
他忍辱负重、含辛茹苦10余年,终于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在这一过程中,他那种沉着、坚毅、远谋的性格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纪君祥是从善与恶、忠与奸、义与利的道德准则来评判人们的言行的。
在剧作家心里,韩厥、程婴、公孙杵臼是完美无缺的精神偶像,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理想化身。曾有人指责在作品中体现了所谓的封建意识,但作品中表达的张扬的仁爱、正义、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等道德品质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尽力遵循的道德支柱,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是需要提倡的。
这部作品中塑造了几个义士的形象。他们有点像所谓“高大全”的人物,但塑造得有血有肉。
同时它的情节设置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戏剧冲突集中强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例如屠岸贾发出悬赏,搜拿孤儿,然后是程婴、公孙杵臼设计,一人牺牲自己的儿子,一人牺牲自己的姓命,保护孤儿,随后屠岸贾竟然把赵氏孤儿收为干儿子,亲自抚养成人,最后也正是自己的培养对象杀了自己。
同学们可以想象,如果把这样一个故事的背景放在现代,写成一个黑帮电影,由梁朝伟、刘德华来演,一定是很吸引人的。 三、作品影响 《赵氏孤儿》使得纪君祥很早就名扬海外,它在18世纪30年代就有了法文译本。
明代传奇《八义记》、京剧《搜孤救孤》、秦腔《赵氏孤儿》都是根据它改编的。 2004年,北京人艺(林兆华导演)和国家话剧院(田沁鑫导演)分别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了话剧,到上海演出过。
这个现象本身说明戏曲的经典正在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话剧导演创作的重要资源。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两个戏看到当代人是如何改编传统题材的。
北京人艺的版本淡化了原作中的忠奸矛盾,突出了赵盾和屠岸贾仅是政治上的对手,屠岸贾原来也被国王灭过九族,他和赵盾一样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样,原作中的道德法则,被政治斗争的法则所取代了。
原来的道德悲剧,变成了政治悲剧和个人悲剧,而后来孤儿长大后,知道了真相,说“我现在过得挺好,为什么要我承担这样重的责任”,扬长而去。国家话剧院的版本,将这个悲剧的起因写成宫廷淫乱斗争——这个情节与《左传》中的记载有相似之处。
因为公主淫乱,和驸马的叔父关系暧昧。驸马赵盾很生气,打了公主一顿。
没想到后果很严重,公主到国王那里诬告说驸马要造反,结果赵盾一家被灭了满门。最后屠岸贾并非为赵氏孤儿所杀,是病死的。
程婴也去世了。孤儿面对屠岸贾、程婴的坟墓,说“在这以前我有两个父亲,现在我成了孤儿”。
我们看到这两个话剧的改编本,对于原作中的重点场子,如“搜孤救孤”等都没有改动——改了它就成了另外一个戏了。导演主要通过改动整个故事的起因和结局,来重新演绎这个经典作品,引起观众的多层次的思考。
如前者突出了个人在政治权术斗争的命运,后者关注的是孤儿在两个父亲之间左右为难的情感状态。 可能是因为简单的复仇和道德判断现在已经难以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了,两个戏都淡化了最后复仇的结局。
此外,前两年曾经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豫剧《程婴救孤》来上海来演出,我们除了可以看到演员出色的表演才华外,它对程婴在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