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颂哼哈二将的诗词
哼哈二将是两位佛寺的门神俗称,是执金刚神的一种。在佛寺的山门内,因《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记载,被尊称为仁王。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里,哼哈二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
封神演义
佛教中守护庙门的两个神,形象威武凶恶,《封神演义》中把它们描写成两个有法术的督粮官,一个鼻子里哼出白气,一个口中哈出黄气。用来比喻有权势者手下得力而盛气凌人的人(如果碰巧是两个),也比喻狼狈为奸的两个人。
佛教
哼将-孙善郁老师作品
进入大山门,面对大雄宝殿,在山门内的两边可以看到两尊大菩萨,它们就是佛教里最著名的哼哈二将,这
两位大将,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
大武士模样。其神态威严,怒视凡间。 提起哼哈二将,他们的来历是这样的: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本是保卫佛国的夜叉神,用今天的中国话讲,就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他们原来都是有名有姓的:
哼将,原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拜度厄真人为师。由于郑伦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因此深得度厄真人的钟爱,于是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这就是“窍中二气”。他在“警卫”中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所以,任何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失败。
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置敌人于死地。
佛教界还有一种说法,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国王的夫人生了一千个儿子,个个都成了佛。最小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青叶髻。一个叫楼至德。他们两兄弟为了保卫兄长们成佛,同时也为了保护佛法,便自觉自愿做了佛国的佛法神。他们两个,手拿武器,腹怀“窍中二气”,怒目而视,威武雄壮,尽职尽责,把守山门,保卫佛国与佛法永远不受侵害。
民间
「两位神将」原先祇是「一位」金刚力士,本是佛国护法的「二十诸天」之一的密迹金刚。《封神演义》上说郑伦原为商纣王的部将,拜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给他窍中二气,将鼻一哼,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后来被周文王擒获改邪归正,却又被纣王的部下大升斩死。
陈奇也是商纣王的部将,曾受异人秘传,养成腹中一道黄气,张口一哈,黄气喷出,见之者魂魄自散。后来被哪咤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时敕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这就是汉族民间所流传的哼哈二将。
2.哼哈二将的来历
1、来历
哼哈2113二将,汉族民间对佛寺山门前二金刚的俗称。为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
2、原型
(1)封神榜
佛教中守护庙门的5261两个神,形象威武凶恶,《封神演义》中把它们描写成两个有法术的督粮官,一个鼻子里哼出白气,一个口中哈出黄气。用来比喻有权势者手下得力而盛气凌人的人(如果碰巧是两个)4102,也比喻狼狈为奸的两个人。
(2)民间
「两位神将」原先祇是「一位」金刚力士,本是佛国护法的「二十诸天」之一的密迹金刚。《封神演义》上说郑伦原为商1653纣王的部将回,拜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给他窍中二气,将鼻一哼,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后来被周文王擒获改邪归正,却又被纣王的部下大升斩死。
陈奇也是商纣王的部将,曾受异人秘传,养成腹中一道黄气,张口一哈,黄气喷出,见之者魂魄自散。后来被哪吒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时敕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这答就是汉族民间所流传的哼哈二将。
3.“哼哈二将”是什么意思
关于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如何来的,不去研究了,总之这是两个自己完全没有主见、可是却拼命维护他们主子意见的活奴才。他们特别地类似于西游记中的本巴布、布巴本,是天才的一对现活宝。哼哈二将,一哼一哈憨态可掬地追随他们的主子,不亦乐乎地吹捧主子并彼此吹捧。
如果你以为,哼哈二将只是为了娱乐主子,那就完全错了。哼哈二将的生活态度是永远有理,不论是否真的有理无理。永远有理,在别人看来,是黑白颠倒,在他们自己看来也差不多。但是,哼哈二将就是要把白地说成是黑的、黑地说成是白的,他们问:难道不可以么?
既然辨别黑白,在他们看来是极不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还一定要黑白颠来倒去教诲天下呢?其实,哼哈二将并无意讨论黑白世界的道理。他们的意图仅仅是控制别人的意志包括别人的思想,如此这个世界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才是他们的凶悍地与人为恶地争论的目的。
哼哈二将也不是毫无方术,他们的伎俩倒也别致,就是二盖一,当然基本上是谬误盖真理,盖的办法也简单,就是不着边际、不择手段、话也说、腚也露,目的只有一个,把人砸翻,只要没有人敢反对,它就是作奸犯科也是三个代表的典型、保持先进性的模范。
野蛮,本来是文明社会的对立面,可是文明社会往往被自己的对立面所统治。在文明的怀抱里面,凶蛮常常是优胜的因素。文明社会中文化本来承载着社会的伦理、世界的真理、人间的情理、做事的道理,可是被改头换面变成凶蛮的借口,文化就走向了反面。
哼哈二将的文化,伦理、真理、情理、道理,都可以变形,至于变成什么样子,随哼哈二将的口味而定。哼哈二将,会开怀、懂生活、讲情调、擅表演,信口开河的胡话可以长篇连播,这的确是真本事。只是哼哈二将的命根子,是互相帮腔,没了帮腔烘调,全不过是吐沫。
4.哼哈二将什么寓意
哼哈二将比喻行为迥异而能配合默契的一对伙伴。
哼哈二将本来是佛教护法神”密迹金刚”,立于寺庙山门殿(又称三门殿)的大门两侧,《封神演义》把他们描写成两个有法术的督粮官,一个鼻子里哼出白气,一个口中哈出黄气。用来比喻有权势者手下得力而盛气凌人的人(如果碰巧是两个),也比喻狼狈为奸的两个人。
成语解释: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扩展资料:
哼哈二将是中国人的说法,他们本是佛国二位金刚力士。《大宝积经》说,这二位原是手拿金刚杵保卫佛的夜叉神,叫作“执金刚”。相传佛祖身边有500名手持金刚的警卫,队长叫“密迹金刚”。
《封神演义》中说,“哼将”叫郑伦,本是商纣王的大将,拜度厄真人为师,真人授他窍中二气,鼻子一哼便响若洪钟,并喷出二道白气,吸人魂魄,哼将郑伦被周将擒获,遂投降了周武王,当了督粮官。
“哈将”陈奇也是商将,亦曾受人秘术,炼成腹内一道黄烟,张嘴一哈,黄烟喷涌,对手魂魄自散,陈奇与降周的郑伦交战,一哼一哈,部分高下,后来陈奇被周将黄飞虎刺死。周灭商后,姜子牙封神,特封郑伦、陈奇二将镇守佛寺山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哼哈二将
5.介绍一下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为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
「两位神将」原先只是「一位」金刚力士,本是佛国护法的「二十诸天」之一的密迹金刚。《封神演义》上说郑伦原为商纣王的部将,拜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真人传给他窍中二气,将鼻一哼,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后来被周文王擒获改邪归正,却又被纣王的部下大升斩死。
陈奇也是商纣王的部将,曾受异人秘传,养成腹中一道黄气,张口一哈,黄气喷出,见之者魂魄自散。后来被哪咤刺死。在姜子牙封神时敕封郑伦、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这就是民间所流传的哼哈二将。
6.哼哈二将斗法歇后语,哼哈二将斗法下一句
哼哈二将斗法——喷云吐雾
横匾压塌龙王庙——好大的牌子
横杠竹子——进不得城
横着扁担走路——霸道
横着竹竿进城——行不通;走不通
横着竹竿进宅——不入门
烘炉里的王八——干瘪(鳖)
红鼻绿眼的鬼——没安好心
红花女做媒——自身难保
红萝卜菜放辣椒——把你没放在眼里
红萝卜雕神像——饮食菩萨
红萝卜掉油篓——又奸(尖)又猾(滑)
红娘挨打——成全好事
红娘牵线——成人之美
红漆粪缸——臭讲究
红头火柴——一擦就着
7.谁是宋江身边的哼哈二将
《水浒传》中吕方、郭盛是宋江身边的哼哈二将。
在深山宝刹的大雄宝殿的山门两旁,可以看到两尊守门大将,他们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神态威严,这就是著名的哼哈二将。这是守护寺庙的两个门神,民间则把他们看作是有权势的人手下的得力干将。
由于《封神演义》把他们描写成两个有法术的将领,鼻子里出气就可以把人打倒,所以,这两个人又被看成是权势人物的打手、保镖一类人物。宋江手下就有这样两个人,那就是吕方和郭盛。
吕方、郭盛是最早跟随宋江上梁山的将领之一,宋江上梁山后,逐渐的就把两人留在左右。第一次攻打祝家庄,宋江并没有指挥打仗的经验,仗打得也是很不顺利,宋江可能也懂得了,尽管是指挥员,只要是打仗,就同样具有危险性。
因此,从第二次较大的战役攻打高唐州,吕方、郭盛就守在了宋江身边。即便是进入最后的总攻,将领们“四面围城,尽力攻打”,吕方、郭盛也是守候在宋江身边的“土坡等候”。
到了“三山聚义打青州”那会儿,宋江带领梁山人马前去救援,一共起兵五队,中军除了宋江、吴用,真正带兵打仗的将领只有吕方、郭盛。攻打北京城,可能是规模过大,也可能是可预见的危险性更大,宋江在中军周围设立了四员“簇帐头领”,他们是吕方、郭盛、孙立、黄信,有意思的是,后两人的武艺、座次要比吕、郭二人高,但调兵时却是他二人在前。
同样是攻打北京城,宋江生病尚未完全康复,由吴用带队攻打,吕、郭二人却没有随同前往。还有一点需要重点提出的是,吴用派出的是八队人马,却没有设立“中军”,这也看出吴用和宋江地位的不同。
同样的情况,晁盖攻打曾头市,吕方、郭盛没有随从前往,而宋江攻打,“随军副将”就有吕方、郭盛等人。更有甚者,这时候的吕方、郭盛,名次居然排在了天罡星解氏兄弟和戴宗之前。
这表明,吕方、郭盛是在最核心一层,孙立、黄信、解氏兄弟等人都是在稍微靠外一点。更不用说,在宋江和卢俊义分兵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的时候,吕方和郭盛是必定跟随在宋江身边的。
梁山泊有一个特殊现象,名次和职务不一定相对应,这在吕方、郭盛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吕方、郭盛的名次分别排在地煞星的第十八、十九位,可他们的职务却是“守护中军马军骁将”。
那个住的地方更能说明问题。排座次后,忠义堂后建了一座“雁台”,顶上建了一所大厅,“东西各设两房”。
“东边房内,宋江、吴用、吕方、郭盛”,直接反映了两人的门神、侍卫、保镖地位。吕方和郭盛几乎还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死亡的。
那是在宋江征伐方腊期间,双方大战乌龙岭。“吕方、郭盛首先奔上来夺岭,未及到岭边,山头上早飞下一块大石头,将郭盛和人连马打死在岭边。”
岭上混战,吕方和白钦捉对厮杀,三回合以后,两人在马上弃了手中兵器,“在马上你我厮相揪住”,结果因山岭险峻,马立脚不住,“二将使得力猛,不想连人和马都滚下岭去”。就这样,吕方和敌将白钦“做一处攧死在”乌龙岭下。
一座乌龙岭,葬送了宋江身边的“哼哈”二将。吕方、郭盛死的时候,宋江大军已经接近清溪洞,也就是方腊最后的“洞穴”。
这时候,方腊连“招架之力”也已经很微弱了,根本就没有偷袭宋江的可能性,吕方、郭盛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了。当然,吕方、郭盛的死,并不是为了保卫宋江而死,他们虽然还在中军,但这个时候是童贯来到了军中。
另有一点需要指出,宋江被招安直到打方腊吕方、郭盛死亡,两人并不总是跟随在宋江身边,这和招安前有着明显的区别,原因在于宋江人马的军事行动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招安前,宋江每采取一次军事行动,都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防备朝廷派来的援军,二是防备朝廷的军队趁机攻打梁山山寨。
这时候,中军帐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招安以后,宋江自己的身份也不过是一个“先锋使”,这时候的中军帐和招安前是有着质的不同,至少,宋江不用担心敌军偷袭他的后方根据地,因为这时候,他的后方根据地是京城。
这也是吕方、郭盛能够被派到阵前搏杀的原因所在。宋江如此信得过吕方、郭盛,这还要从对影山两人比武说起。
宋江打破了清风寨,领着花荣、秦明等人准备上梁山泊。来到对影山,见两个持戟的年少壮士在比武,两个人戟上的绒绦搅作一团,花荣一箭射断将其分开。
经过询问,这两个人却有些作怪,比武已经比了好一阵子了,“连连战了十数日,不分胜负”,却还要比下去。既然是对影山,一人一半占山为王不就行了吗?不行,两人却非要分出一个武艺高低不可!可是,当花荣介绍宋江给两人时,他们也不管谁的武艺高低了,立刻就“扎住了戟”,对着宋江就下拜。
拜完了,还争着“杀牛宰马”,宴请宋江。看两人斗戟这番执着,正是宋江需要的人。
戟是上古时代重要的兵器之一,是武器的泛称。但是自唐代以后,戟已经不再作为军队的常用兵器,我们今天所说的“刀枪剑戟”,戟的“排名”已经靠后,可见它的作用已经不如刀和枪。
但是,戟又成为文武官员表示身份的仪仗物,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实物标志,宋江让这两个持戟的人在自己左右,还是另有一番深意的。通过对吕方和郭盛的使用上可以看出,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