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蜡烛》的感人的句子要更多的
1.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2.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位苏联年轻士兵的坟头。
3.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4.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地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5.做好了坟堆以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一支大蜡烛。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6.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
7.坟堆上的一支蜡烛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被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2.古人赞颂蜡烛的诗句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赠别》——唐代杜牧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会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直流到天明。
3、《白蜡烛诗》——唐代孙氏
景胜银釭香比兰,一条白玉逼人寒。
他时紫禁春风夜,醉草天书仔细看。
译文:光亮胜过银灯,香气赛过兰花的白玉一般的白蜡烛,就好比丈夫的才气。不久,他就会进士及第,待诏翰林,乘醉草拟诏命,到那时让大家好好看看。
4、《牡丹》——唐代李商隐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译文:像石崇家的蜡烛那样光彩照人,哪里需要剪去烛花?它遍体异香,又何必要像荀令君那样用香炉熏染呢?
5、《晚坐寄友人》——唐代温庭筠
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寸红。
译文:那个旧簪子已历三秋,表面已经浮黄泛白,颜色不一。蜡烛烧了一夜,还剩最后一点微光。
3.以《致蜡烛》为题写诗歌
原创诗歌——致蜡烛
夜行的路人,渴望着
一切弱小为之幸福地打着转
这是蜡烛发出的魅力
黑暗里开出灿烂的花
小小蜡烛
千万只手在黑暗中摸索
千万只手举起来
普罗米修司的火种撒在了人间
上帝安排的苦难还会继续
但有了温暖有了光明
苦难就有了意义
一座灯塔给迷航的人以启示
一盏渔火让一条河布满温情
一条河有了脉脉含情的眼睛
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为自己也感动得流泪
每一支蜡烛照亮一个人
苦心经营一支蜡烛
滋养一片温暖
感受和煦的抚慰
聆听柔和而辽远的呼唤
偶尔失眠
黑夜给了你我另一种光明
胸中燃烧着火
却从不开口
白衣胜雪的英雄
冥冥夜色已经退却
就在午夜
端坐于光与暗的无间道中
一支蜡烛
让我有些眩晕
4.《蜡烛》感人原因(鉴赏文章)
一、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因为一个牺牲的年青战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类: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战士牺牲后,她“慢慢地绕过”那段铁栏杆,“走进”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下来”,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
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
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形象,突出主题。
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形成对比。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
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形成对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为什么炮弹由远而近?想来是因为她点亮的蜡烛“引”来的,但老妇人“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这就写出了她的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3、被炸而死的猫与老妇人形成对土。第12自然段写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战争残酷,她深知自己老迈不会比猫更敏捷,但她却偏要义无反顾。
4、黑色大围巾与红色大蜡烛形在对比。老妇人特意披着黑色大围巾,体现出庄严、肃穆、凝重气氛,体现出对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庆的结婚蜡烛以及它暖色的光来表示对烈士精神的纪念,表示对入侵者、杀人者的恨与抗争。小说中这两个“道具”的使用意蕴是很深的。
三、两支蜡烛象征正义之光
是的,作者多次描写蜡烛的火焰与光亮,并写它在炮火中被震熄又被点亮,一支燃尽时另一支又续上,特别是结尾处充满深情的笔墨:“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就极具象征意义:它是一个“母亲”(代表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眼泪”,即正义的悼念,它又是一个反侵略的“儿子”的“英勇”精神的外化,是正义的圣光在感召着世人。这里用蜡烛的光亮结尾比《百合花》中新媳妇用一床带百合花的结婚被子安葬牺牲的战士,对读者而言,更有视觉的冲击力,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