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雪的诗句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2、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
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
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4、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
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5、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2.与沁有关的诗句
沁园春.雪《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
檀栾竹影,飙风日松声。不烦歌吹,自足娱情。
仰循茅宇,俯眄乔枝。烟霞问讯,风月相知。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清波汹涌,碧树冥蒙。莫怪留步,因攀桂丛。
莫论圆峤,休说方壶。何如鲁馆,即是仙都。
玉环腾远创,金埒荷殊荣。弗玩珠玑饰,仍留仁智情。
凿山便作室,凭树即为楹。公输与班尔,从此遂韬声。
登山一长望,正遇九春初。结驷填街术,闾阎满邑居。
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虚。
霁晓气清和,披襟赏薜萝。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长啸,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谁就此经过。
暂尔游山第,淹留惜未归。霞窗明月满,涧户白云飞。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此真攀玩所,临睨赏光辉。
放旷出烟云,萧条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隐几避嚣氛。
石画妆苔色,风梭织水文。山室何为贵,唯馀兰桂熏。
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
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莫怪人题树,只为赏幽栖。
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
携琴侍叔夜,负局访安期。不应题石壁,为记赏山时。
泉石多仙趣,岩壑写奇形。欲知堪悦耳,唯听水泠泠。
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
懒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幽岩仙桂满,今日恣情攀。
暂游仁智所,萧然松桂情。寄言栖遁客,勿复访蓬瀛。
瀑溜晴疑雨,丛篁昼似昏。山中真可玩,暂请报王孙。
傍池聊试笔,倚石旋题诗。豫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横铺豹皮褥,侧带鹿胎巾。借问何为者,山中有逸人。
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
参差碧岫耸莲花,潺湲绿水莹金沙。何须远访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凭高瞰险足怡心,菌阁桃源不暇寻。余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李乂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地出东郊回日御,城临南斗度云车。
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已庆时来千亿寿,还言日暮九重赊。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崔湜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
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白居易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
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泉,澄湾转坊口。
虚明见深底,净绿无纤垢。仙棹浪悠扬,尘缨风斗薮。
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锦坐缨高低,翠屏张左右。
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谈笑逐身来,管弦随事有。
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相与澹忘归,自辰将及酉。
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
《玉真公主山居》储光羲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韩愈定谥芳声远,移封大国新。巽宫尊长女,台室属良人。
河汉重泉夜,梧桐半树春。龙輀非厌翟,还辗禁城尘。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
《无题》吴融万态千端一瞬中,沁园芜没伫秋风。夜警池塘冷,蝙蝠昼飞楼阁空。
粉貌早闻残洛市,箫声犹自傍秦宫。今朝陌上相非者,曾此歌钟几醉同。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赵彦昭主第岩扃驾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邵升沁园佳丽夺蓬瀛,翠壁红泉绕上京。二圣忽从鸾殿幸,双仙正下凤楼迎。
花含步辇空间出,树杂帷宫画里行。无路乘槎窥汉渚,徒知访卜就君平。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李适凤楼纡睿幸,龙舸畅宸襟。歌舞平阳第,园亭沁水林。
山花添圣酒,涧竹绕熏琴。愿奉瑶池驾,千春侍德音。
《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李适平阳金榜凤凰楼,沁水银河鹦鹉洲。彩仗遥临丹壑里,仙舆暂幸绿亭幽。
前池锦石莲花艳,后岭香炉桂蕊秋。贵主称觞万年寿,还轻汉武济汾游。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韦嗣立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奉试冷井诗》孙欣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
铜瓶向影落,玉甃抱虚圆。永愿调神鼎,尧时泰万年。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楼颖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
纳凉每选地,近是青门东。林与缭垣接,池将沁水通。
枝交帝女树,桥映美人虹。想是忘机者,悠悠在兴中。
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怀州客舍》方干误饮覃怀酒,谁知滞去程。朝昏太行色,坐卧沁河声。
白道穿秦甸,严鼙似戍城。邻鸡莫相促,游子自晨征。
《咏竹》唐彦谦醉卧凉阴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
3.沁园春雪诗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补充: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白雪的壮丽景色。 红装 ,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 红日 照耀着大地。 素裹 ,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分外妖娆:格外艳丽多姿。 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眺 望长城 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河水顿时失去了 滔滔 水势。连绵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一样蜿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 白象 在奔跑,似乎想要与苍天比试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时候,再看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娇艳美好。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 英雄豪杰 为此倾倒。只可惜像 秦始皇 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 宋太祖 ,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 天之骄子 成吉思汗 ,却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而轻视了思想文化的建树)。而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真正能够建功立业的人,还要看现在的人们(暗指无产革命阶级将超越历代英雄的自信)。
满意请采纳
4.描写春雪的诗句
1、唐代韦应物的《咏春雪》:裴回轻雪意,bai似惜艳阳时。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2、唐代焦郁的《春雪》: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3、宋du代张鎡的《南乡子·春雪》:翠袖怯春寒。对雪偏宜傍彩阑。弱骨丰肌无限韵,凭肩。共zhi看南窗玉数竿。羔酒莫留残。更觉娇随饮量宽。小立妖娇何所似,风前。柳絮飞时见牡丹。
4、宋代史达祖的《东dao风第一枝·咏春雪》: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版。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权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5.关于雪的诗句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玉阶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满落花。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漫踪江野,蝶舞飞扬一片白。寒波踏歌,浪舒潇洒一江止。
雪树银花,燃烧红唇一瓣怒。江山多娇,嵌缀冬月一轮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
6.关于描写雪的诗句
1、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____杜甫《岁暮》
2、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____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3、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____李世民《望雪》
4、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____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5、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____齐己《剑客》
6、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____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7、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____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8、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____李白《折杨柳》
9、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____王逸《九思》
10、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____薛昂夫《蟾宫曲·雪》
7.描写雪的诗句大全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南秦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上林春令》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转应曲》
投宿侵侵征骑,飞雪满孤村《南浦·旅怀》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秦中吟·歌舞》
来源/ohmaigod,希望能够帮到你~
8.关于雪的诗句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南朝梁吴均有一首《咏雪》五言诗,近于律体,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玉阶一夜留明月,金殿三春满落花。 三千世界银成色,十二楼台玉作层。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漫踪江野,蝶舞飞扬一片白。 寒波踏歌,浪舒潇洒一江止。
雪树银花,燃烧红唇一瓣怒。 江山多娇,嵌缀冬月一轮俏。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 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 ;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元·华幼武《春雪》 ;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 “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元·白朴《天净沙·冬》 。
手、掌、席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
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元稹《南秦雪》 。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唐·李咸用《大雪歌》 ;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明·徐渭《梨花》 ;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宋·范成大《雪后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