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篇石夫人的好词好句
石夫人是我们温岭的象征,是温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还是温岭的休闲健身景区之一。每当人们坐车看到石夫人时,就知道温岭市区到了。她已成了温岭的迎宾夫人。
从远处看去,石夫人真像一位裹着头巾的夫人,在眺望着远方。也在思念故乡?她在怀念亲人?她在回忆过去?她在想像未来?石夫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好久好久以前这个夫人的丈夫出海捕鱼,过了很久很久还没有回来,于是她每天都在山上向远方眺望。过了很久很久,她变成了一座山峰。
从近处看去,石夫人的头是由三块石头组成的,她的身体是一座大山,山上有许多树,像石夫人穿上一件美丽的衣裳,春天,一簇簇映山红把石夫人打扮的格外娇艳。秋天树上结满了一串串小山果,像给石夫人编了一串项链。冬天,满天飞舞的雪花给石夫人披上一层白纱。为了更好的欣赏石夫人的景色,人们修建了一条健身路径,在这儿,我们可以爬山,可以向远处眺望,可以欣赏石夫人的景色。 据说有人爬到石夫人的头顶,下不来了。只好叫直升飞机把他救下来。听到这个消息我才懂得“下山容易,下山难”的意思。还知道石夫人的险。 啊,石夫人真美啊!
2.描写神仙居的诗句
1、上帝拣作神仙居唐李贺 李贺《神仙曲》2、渐近神仙居唐于鹄 于鹄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3、神仙居十洲唐李商隐 李商隐 《牡丹》4、神仙官府真吾居元王冕 王冕 《送林叔大架阁上京》5、神仙固自多楼居宋陆游 陆游 《题唐执中书楼》6、直疑上有神仙居宋白玉蟾 白玉蟾 《觉非居士东庵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7、渐近神仙简寂居宋苏辙 苏辙 《游庐山山阳七咏 简寂观》8、谁知神仙居宋蔡沈 蔡沈《武夷山中四首》9、神仙亦复喜楼居宋曹勋 曹勋 《奉答国器见贻二首》10、故知下有神仙居宋陈文蔚 陈文蔚 《荷湖行为赵忠州寿》11、严严神仙居宋陈造 陈造 《赠施都正三首》12、梓泽神仙第一居宋邓林—— 邓林 《石崇》13、应有神仙居宋董嗣杲 ——董嗣杲 《返察矶回望九华》14、渐近神仙简寂居宋苏轼 ——苏轼《失题二首》15、渐近神仙简寂居宋苏辙 ——苏辙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三简寂观》16、渐近神仙简寂居宋无名氏 ——无名氏 《诗一首》17、岂知世有神仙居宋姚勉—— 姚勉 《桃源行》18、神仙好岩居宋张汉彦—— 张汉彦《石仙观》19、神仙所居真福地宋张汉彦 ——张汉彦 《题太平兴国宫》20、不居上界神仙府宋张元干—— 张元干《再用前韵重哭德久贤使君》21、深居无事即神仙宋章颍 ——章颍 《萧尚书纵目楼》22、丹崖翠麓神仙居明刘基 ——刘基 《潜溪图歌为宋景濂赋》23、神仙局蹐居蓬瀛明全室宗泐 ——全室宗泐 《登高丘而望远海》24、天上岂是神仙居明沈一贯—— 沈一贯 《观选淑女》25、天上岂是神仙居明沈一贯—— 沈一贯 《观选淑女》26、幽深仿佛神仙居明西白禅师 ——西白禅师 《锦庄渔隐图为医士作》《神仙曲》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
清明笑语闻空虚,斗乘巨浪骑鲸鱼。春罗书字邀王母,共宴红楼最深处。
鹤羽冲风过海迟,不如却使青龙去。犹疑王母不相许,垂雾妖鬟更传语。
【注释】妖鬟:一作娃鬟。传语:一作转语。
《牡丹》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注释】 ⑴锦帏(wéi):锦帐。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厕质锦帷,承芳绮缛。”
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
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此句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
⑵“绣被”句:用鄂君举绣被拥越人的典故。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
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
⑶“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
故舞时玉佩乱翻。⑷折:一作“招”。
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⑸“石家”句: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
《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⑹“荀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荀令即荀彧 ,字文若 ,为侍中,曾守尚书令。
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⑺“我是”句:自诩有才。
《南史·江淹传》载,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⑻叶:一作“片”。
朝云:指巫山神女。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
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唐元稹《白衣裳》诗:“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参考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3.关于雁荡山的古诗
1、《贺新郎》——宋代王义山险怪嶕嶢称雁荡,争秀群山第一。
译文:出人意表的峻峭高耸称之为雁荡山,许许多多的山竞相比美当属第一。2、《梦溪笔谈·雁荡山》——宋代沈括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
译文:我观察雁荡山的这些山峰,都是陡峭、挺拔、险峻、怪异,向上耸立的、高约千尺。3、《诺矩罗赞》——唐代贯休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
译文:从雁荡山经过时看见白云密布,在龙湫附近静坐观赏风景时对着细雨迷蒙。4、《题雁荡山》——宋代范宗尹一径入幽,随山几萦盘。
云树深蓊蔚,石溪响潺湲。译文:一条小路通向山林深处,随着山道回转险峻。
茂密的树木在山林深处,溪水缓缓的流淌撞击石头发出声响。5、《游雁荡山》——宋代徐照我来无一语,闲认昔游踪。
谁种路傍树,却遮山上峰。白话译文:我来到这里被景色所吸引,没法用语言来表达,闲游之余想找出以前游玩的踪迹。
是谁在路旁种了那么多的树木,竟然遮蔽住了山峰。
4.关于京娘湖的诗句或名言
京娘峡
后段为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左侧山崖上有京娘梳妆台遗址。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舟入谷,仰望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云崖寄志
悬崖之下有一石岩,相传宋太祖在这里题过词。建库前似有字迹,已难以认。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在年青时,漫游天下,途经太行山,赋“咏说”诗以抒情怀:“欲出示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传说这首诗就是宋太祖在这里的题词。
5.关于琳的诗句
关于琳的诗句:
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 —— 唐 · 顾况《游子吟》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 唐 · 韩愈《调张籍》
层城发云韶,玉府锵球琳 —— 唐 · 顾况《杂曲歌辞·游子吟》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 唐 · 李白《送杨少府赴选》
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 唐 · 李中《庐山》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 唐 ·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琳宫壮丽俯严闉 —— 宋 · 无名氏《导引·先天气祖》
琳宫拟诏风流守 —— 宋 · 无名氏《七娘子·暖律未回春时候》
琳馆清标,琼台丽质,何年天上飞来 —— 唐 · 吕岩《沁园春·琳馆清标》
天街立马望,双阙正球琳 —— 宋 · 孔武仲《喜雪十韵》
摩挲石上琳琅句,犹得斯文镇大江 —— 宋 · 袁说友《白鹭洲》
6.关于涅槃的诗句
仙宫琼阁醉朦腾,不解凡间疾苦声。
下野终知民意贵,凤凰浴火获重生!
烈火重生准瞬间,高歌乱世忘愁眠。
江湖不禁人间怨,一样涅槃度九天。
《凤归云》
——唐·滕潜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凤》
——唐·李峤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
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
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
鸣岐今日见,阿阁伫来翔。
《凤凰台》
——唐·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7.关于绳金塔的诗句
1、
题绳金塔远眺图
梅雨打绳金,梅子落珠林。
珠林受辛酸,绳金歇征鞍。
萋萋望云耔,谁家瓜田里?
大禅一粒粟,可吸四海水。
2、赏析
这首诗又名《山水轴》,是八大山人癫狂还俗后第二年,重游南昌绳金塔、珠林庵时,触景生情的有感之作。诗中流露了诗人经历三十三年的清灯黄卷的僧人生活,以及内心辛酸苦涩的感受。诗说:“梅雨打绳金”,这是诗人特指的一个时间,在后面“梅子落珠林”的提示下,使人联想到:正是黄梅成熟的时节,偏偏来了一场梅雨,将已经成熟的黄梅打落在了珠林。透过诗人的身世,不难发现,这场将刚成熟的黄梅打落到“珠林”的梅雨,正是那些推翻大明王朝的铁骑。诗人这里的寓意非常明确,因为紧接着诗人就开始了解释:“珠林受辛酸,绳金歇征鞍”,落在珠林的黄梅,受尽了辛酸,此一“辛酸”包含了双层的意义,即是诗人明里说黄梅的酸,又是暗喻“落入竹林”内的黄梅的辛酸。当黄梅落入珠林受辛酸的时候,“绳金”便“歇征鞍”了。诗的下阙是诗人因游绳金塔、珠林庵后联想到自己在佛门的感受。在疲惫无望的佛门征途,年复一年的修行和饭食,靠得并不知道是谁的施舍,虽然并不知道修行的结果到底会使落在谁的瓜田李下。但诗人还是希望能在这样的田地里除草培土,结出瓜果。其实这是作者在对自己佛门几十年生活无果的无奈感叹。最后两句,“大禅一粒粟,可吸四海水。”大禅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和尚,但他足以解脱“四海”所有的烦恼。诗人运用禅家的典故和禅门的语言,对自己进行提示和安慰:放下无限烦恼布袋,用释门容纳世界万物的胸怀,这样也就没有了那些无穷的烦恼。
此诗所表达的,正是诗人还俗后不久,对自己还俗后的人生道路进行思辨过程的反应。至稍后几年,诗人终于真正获得解脱,那是在他“尝持”《八大人觉经》,在思想和行动上发生巨大变化并以“八大山人”为名号之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