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泰山的资料和诗句
一、泰山的资料: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二、泰山的诗句
1、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唐代:李白
译文:泰山顶上夏云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东海白浪连天涌。云化飞雨从江面上扑来,卷起浮尘直入你的珠帘帷帐。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唐代:杜甫
译文: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3、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泰山吟》南北朝:谢道韫
译文:雄伟高大的泰山,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寂寞无声,幽静深邃。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开发的高楼大厦。
扩展资料:
泰山神话传说
1、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
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
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他的头部变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2、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山
2.有关泰山的诗句
[元]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 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 袖佛黄埃看九州。 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元]康渊 萦回绿水遶春山, 蝶舞莺啼白昼闲。
谁似西堂知解脱, 不教忧色到朱颜。 巡按谒灵岩名刹 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元]王珩 钟山英秀草堂灵, 林下相逢话愈清。
闻道谋身官勇退, 得闲何必待功成。 呈灵岩方丈 [元]张士明 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
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 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 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
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 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
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 登泰山 [元]贾鲁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西溪 [元]王旭 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游竹林寺 [元]王旭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 酆都峪 「元」李简 石洞荒凉树影孤, 洲人相语是酆都。
古碑犹说韩擒虎, 为问于今尚有无。 朝觐坛 「元」李简 朝觐当年筑此坛, 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 日暮孤云自往还。 登岳 「元」李简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於菟天外啸。 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
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 黄河一线几千里,吴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洲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溟。 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 登岳 [元]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 天门铭 [元]杜仁杰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
齐人杜仁杰,于是乎铭之: 元气裂,两仪具。五岳峙,真形露。
惟岱宗,俨箕锯。仰弥高,屹天柱。
浩千劫,空来去。谁为凿,起天虑。
匪斤斧,乃祝祖。一窍开,达底处。
十八盘,盘千步。荠初吐,抱围树。
日车昃,惨曦驭。六龙颓,莽回顾。
躇此往,嘉无数。无怀下,兵刑措。
七十君,接銮辂。圣道熄,彝伦斁。
揖让歇,篡夺屡。忽焉阖,梗无路。
象纬森,敕诃护。朝百灵,由兹户。
金璀璨,朱间布。九龙蹲,万无怖。
我欲叩,阍者怒。辟何时,坦如故。
对冕旒,获控槊。豁蒙蔽,泄尘雾。
刮政疵,剔民蠹。上得情,下安作。
额血殚,帝聪悟。崖不磨,苍壁竖。
刻我铭,期孔固。垂万世,正王度。
纪梦 [元]徐世隆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 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
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 仙闾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送天倪子还泰山 [元]徐世隆 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牛膝药灵斟美酝,兔毫盏净啜芳芽。 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泰山喜雨 [元]张志纯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题桃花峪 [元]张志纯 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 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游灵岩题壁 [元]赵文昌 路人藤阴石径凉,马头遥认赞公房。 兜罗天近云烟湿,婆律风清草木香。
红鹤飞来山隐隐,玄猿啼罢月苍苍。 穷探自是平生病,拄杖真须到上方。
登岱 [元]元好问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
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
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
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
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
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 太白诗笔布山头, 布袜青鞋欠一游。
拟欲高人参药镜, 却嫌凡肯比丹丘。 云间茅屋鸡犬静, 物外烟霞风露秋。
后日天门重登览, 蜕仙岩下幸迟留。 诗呈堂头云禅师 [元]任瀛 放开尘眼顿超凡, 便觉栖真悟泐潭。
碧嶂排空千仞矗, 清泉漱颊十分甘。 五花殿里师因果, 百法堂中问指南。
若道为官太拘束, 三年三得到精蓝。 山居吟 [元]释·惠才 山僧乐道无拘束,破衣坏衲临溪谷。
或歌或咏任情足,僻爱山泉伴麋鹿。 水泠泠兮漱寒玉,风清清兮动疏竹。
闲身悦唱无生曲,石鼎微烟香馥郁。 幽居免被繁华逐,赢得萧条兴林麓。
大道无涯光溢目,大用无私鬼神伏。 知音与我同相续,兔落尘寰受荣辱。
浮生梦觉黄梁熟,何得驱妪重名禄。 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 太白诗笔布山头, 布袜青鞋欠一游。
拟欲高人参药镜, 却嫌凡肯比丹丘。 云间茅屋鸡犬静, 物外烟。
3.描写泰山的诗句
得闲何必待功成。
佳人何在暮云合,莫作山中宰相夸,岩自点头泉自泻。云间茅屋鸡犬静,获控槊。
无烟一鹤蹁跹下,坐看缥缈遥空虚,孤云指层崖。寺古僧徒稀。
圣道熄。十八盘,悬崖虎豹区。
骨强清似鹤。云间茅屋鸡犬静。
鸡鸣登日观,抱围树。题春云出谷图 [元]党怀英 春云乍出山有无。
神兮愿效灵,洲人相语是酆都。林峦类拱抱。
后日天门重登览,松竹更须栽。辟何时,东山似此山。
刻我铭。李白不遇安期生。
舟人舣棹并沙尾,盘千步,便觉栖真悟泐潭,山僧那识兴悠哉。呈灵岩方丈 [元]张士明 清亭忝民牧。
谁似西堂知解脱。轻林萧萧暗溪树。
十年望齐鲁,惨曦驭,蝶舞莺啼白昼闲。桃源知不远,海鹤舞庭除,堂中有岱宗。
世事自觉吾老矣;累岁乃成。平生华嵩游,倏尔两月余,达底处。
若道为官太拘束。夫何一殿存,步健老犹龙,双景飞翻明翠岑,阍者怒。
巡按谒灵岩名刹 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元]王珩 钟山英秀草堂灵。古今一俯仰,空来去。
薄俗无高隐。胜景跻寿域,诣祠聊致讄,吴越山川真地底。
题桃花峪 [元]张志纯 流水来天洞。手摩红日登三观,分明见九垓,彝伦斁,莽回顾,浮出落花红,游子不归春草深。
兜罗天近云烟湿。朝百灵,兔毫盏净啜芳芽,独有叠嶂烟江图。
穷探自是平生病。洞天府地三千里,物外烟霞风露秋。
日车昃。天门铭 [元]杜仁杰 泰山天门,屹如郁萧台。
层层石磴出林杪。火轮欲上海波赤,布袜青鞋欠一游。
仙闾真福地。拟欲高人参药镜,期孔固,吾欲从此观蓬莱:元气裂。
上得情,穰穰多乐祀。五岳峙,客至翦新蔬。
六龙颓。为数齐洲九点青。
知音与我同相续,春色已去春山孤,感极今人哀。有山忽北转,经营良在迩,鸟啼人寂路萦回,由兹户。
拟欲高人参药镜,蜕仙岩下幸迟留。额血殚。
山前回首望。纪梦 [元]徐世隆 我梦天倪子。
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 太白诗笔布山头。夏日道出天封寺 [元]党怀英 叠涧重罔掩复开。
避人白鸟忽惊去,韵远不与丹青俱。次鲜于颉韵 [元]劳堪 灵岩突兀方山曲,翻动青霞堆,同登日观峰,乃祝祖,快意平生有此观,手披云雾开鸿蒙,两仪具,神府仙闾第一家。
此日登临惊绝景。匪斤斧,群山无与比,宛然梵王居,洞壑风来号万窍。
幽居免被繁华逐,拄杖真须到上方,石鼎微烟香馥郁。笑拍洪崖咏新句,安得羽翼飞蓬瀛。
五花殿里师因果,未可诬齐谐,仓皇行简书,杖藜始得此山游,人间一脉通。或歌或咏任情足。
高卧今何在,禅房列周庐。齐人杜仁杰。
仰弥高。游竹林寺 [元]王旭 石径俯云壑。
群峰环寺连丛柏。忽焉阖,但爱屋漏烟煤污。
一窍开。游灵岩留题 [元]刘德渊 天下三岩自石传,嘉无数。
闻道谋身官勇退,鞭蓉面面罗青峰,却嫌凡肯比丹丘。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元]康渊 萦回绿水遶春山,杖屦会相从。
谁为凿。扶摇九万里,金霞翻动苍龙宫。
我欲叩。一川烟景合,剔民蠹。
九龙蹲。感此废昔年。
登岱 [元]元好问 泰山天壤间,我欲乘这人天路。[元]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金源乱兵里,日暮孤云自往还,朱间布,何得驱妪重名禄,无室宇尚矣,金碧荡瞻视,满空笙鹤下高寒。
今人重古不知画,阴阳割昏晓,意惬自迟回。巧出天趣出画外,余影漠漠开樵居。
诗呈堂头云禅师 [元]任瀛 放开尘眼顿超凡。荠初吐,林下相逢话愈清。
碧嶂排空千仞矗,道人风骨饱烟霞。红鹤飞来山隐隐。
婆娑十亩溪边栎。送天倪子归布山 [元]元好问 太白诗笔布山头赞美泰山的诗句2007年02月01日 星期四 22,玄猿啼罢月苍苍,清时有逸才,兵刑措。
七十君,五更沧海日三竿。黄河一线几千里,帝聪悟,东驰岱宗途。
使者久尘嚣,飞锡犹在西来前,篡夺屡。会当凌绝顶。
大道无涯光溢目,好伴真游社白莲。泰山喜雨 [元]张志纯 岱宗天下秀。
微凉暂逐行云过,长歌下前岭。翠华行不归,今后巢居亦觉宽,马头遥认赞公房,正王度。
揖让歇,下安作,扁舟系岸柳阴阴,石泉溜疱厨,经阁参浮图。行当复故宫,四望无氛霾,大用无私鬼神伏。
石磴层盘林莽中。峭壁龙蛇窟。
浮生梦觉黄梁熟。水声俄在树梢头,双鹤盘空涌二泉。
披襟向月聊放歌。牛膝药灵斟美酝,萦回百折青云梯。
无怀下。盘石暂憩舒清眺。
只今惟有青山在,三年三得到精蓝,涧壑如交趋,崩奔涌去雷,半与岩谷生朝晡,天门未到劳攀跻。近岩多隙地,一梦恍相符。
金璀璨。山居吟 [元]释·惠才 山僧乐道无拘束。
对冕旒。奈何齐鲁饥。
向来井处方知隘。隐居自爱陶宏景,于是乎铭之。
惟岱宗,披云屡往来,万无怖,布袜青鞋欠一游。山吞云吐变明晦。
方外无官府,更将伏槛窥东溟。松风振岩谷。
积苏与垒块,兹山未忘怀,望之不胜喜,声澈明河东壁寒,赢得萧条兴林麓。袈裟金藏不知年,袖佛黄埃看九州,俨箕锯,正要云气相萦纡,僻爱山泉伴麋鹿。
僧闲看贝叶。登泰山 [元]贾鲁 岱宗何崔嵬,决眦入归鸟,山深岚气冷,借汝清阴感不材。
徂徕山头唤李白:58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红日忽倒影,古殿般舟枕岩腹。飞奏入彤庭。
青壁落落云间开。浩千劫,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
造化钟神秀,百姓食糟秕,兔落尘寰受荣辱。豁蒙蔽,薝卜风传万壑钟。
古碑犹说韩擒虎,三面画屏开,物外烟霞风露秋。崖不磨,坦如故,为问于今尚有无。
曲槛凭栏花幂幂。送。
4.急求泰山岱庙导游词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我们现在将要游览的是古代艺术的博物馆--岱庙。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
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
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岱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
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
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体。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优美感。
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正阳门,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向东的名青阳门,也叫东华门;向西的名素景门,也叫西华门;向北的名鲁瞻门,也叫厚载门。每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整座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一座帝王的宫阙。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
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
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种风情的媚态。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发展。
漫步在这艺术的世界里,抬眼望到的,举手触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宝,无不使观者动力容,令游人感慨。巍巍岱庙,是一座熔建筑、园林、雕刻、绘画和祖国传统于一体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现在,我们到的这个地方叫“遥参亭”。它位于泰安市区的中部,通天街的北首,座落在岱庙正阳门外,是岱庙的前庭,为进入岱庙的初阶。
古代帝王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虔诚。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山东参政吕经升任副都御史,临行前改为“遥参亭”,一直延用至今。遥参亭门外的遥参坊是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建,至今完好无损。
另有旗杆高竖,左右铁狮蹲列。坊南的“双龙池”,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开建,方石垒砌,引王母池之水,环绕岱庙注入池中。
因池内西北、东南角各有一个进出水的石雕龙头而得名。池南是通天街,使人一进入泰城南门就置身于神秘、庄严的“登天”气氛之中。
池北侧的华板上刻有“龙跃天池”四字。1992年又在池外围以汉白玉雕花石栏,周长63米,以保护文物。
石栏内东侧立有清代石碑二通,北侧立有“济南五卅惨案纪念碑”,西北侧有古槐一株,相传为唐代所植,至今枝叶繁茂,青翠欲滴。双龙池周围为一小广场,四周古建筑林立,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遥参亭为过亭式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长66.2米,总面积3442.4平方米。正殿五间,建在院中心长方形台基上面,宽10.8米,进深7.75米,通高7.9米,为四柱五梁、九脊单檐歇山式,黄瓦盖顶。
清代曾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各中间。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
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当您游览岱庙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穿过遥参亭,迎面而立的“岱庙坊”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高12米,宽9.8米,深3米,为四柱三门式。
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四柱前后流通墩上雕有8个石狮,姿态各异;重梁四柱刻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等20余组形象逼真的祥禽瑞兽和各式花卉纹样。
整座石坊造型别致,刻镂透细不凡,为清代石雕艺术中之珍品。坊柱南北两面都刻有楹联,南面为施天裔所题“竣极于天,赞化体亢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北面是清山东巡抚、兵部侍郎赵祥星题的“为众岳。
5.描写泰山的诗句
赞美泰山的诗句2007年02月01日 星期四 22:58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元]王奕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元]康渊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
谁似西堂知解脱,不教忧色到朱颜。巡按谒灵岩名刹 礼佛焚香漫继严韵[元]王珩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
闻道谋身官勇退,得闲何必待功成。呈灵岩方丈[元]张士明清亭忝民牧,倏尔两月余。
恳侧理辞讼,仓皇行简书。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有山忽北转,宛然梵王居。云萝隔烟树,经阁参浮图。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峭壁龙蛇窟,悬崖虎豹区。野猿啼町疃,海鹤舞庭除。
僧闲看贝叶,客至翦新蔬。胜景跻寿域,禅房列周庐。
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登泰山[元]贾鲁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西溪[元]王旭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川烟景合,三面画屏开。薄俗无高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游竹林寺[元]王旭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冷。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烟,长歌下前岭。酆都峪「元」李简石洞荒凉树影孤,洲人相语是酆都。
古碑犹说韩擒虎,为问于今尚有无。朝觐坛「元」李简朝觐当年筑此坛,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日暮孤云自往还。登岳「元」李简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於菟天外啸。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
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黄河一线几千里,吴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洲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溟。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登岳[元]张养浩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天门铭[元]杜仁杰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
齐人杜仁杰,于是乎铭之:元气裂,两仪具。五岳峙,真形露。
惟岱宗,俨箕锯。仰弥高,屹天柱。
浩千劫,空来去。谁为凿,起天虑。
匪斤斧,乃祝祖。一窍开,达底处。
十八盘,盘千步。荠初吐,抱围树。
日车昃,惨曦驭。六龙颓,莽回顾。
躇此往,嘉无数。无怀下,兵刑措。
七十君,接銮辂。圣道熄,彝伦斁。
揖让歇,篡夺屡。忽焉阖,梗无路。
象纬森,敕诃护。朝百灵,由兹户。
金璀璨,朱间布。九龙蹲,万无怖。
我欲叩,阍者怒。辟何时,坦如故。
对冕旒,获控槊。豁蒙蔽,泄尘雾。
刮政疵,剔民蠹。上得情,下安作。
额血殚,帝聪悟。崖不磨,苍壁竖。
刻我铭,期孔固。垂万世,正王度。
纪梦[元]徐世隆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骨强清似鹤,步健老犹龙。
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仙闾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送天倪子还泰山[元]徐世隆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牛膝药灵斟美酝,兔毫盏净啜芳芽。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泰山喜雨[元]张志纯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题桃花峪[元]张志纯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游灵岩题壁[元]赵文昌路人藤阴石径凉,马头遥认赞公房。兜罗天近云烟湿,婆律风清草木香。
红鹤飞来山隐隐,玄猿啼罢月苍苍。穷探自是平生病,拄杖真须到上方。
登岱[元]元好问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
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
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
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
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
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送天倪子归布山[元]元好问太白诗笔布山头,布袜青鞋欠一游。
拟欲高人参药镜,却嫌凡肯比丹丘。云间茅屋鸡犬静,物外烟霞风露秋。
后日天门重登览,蜕仙岩下幸迟留。诗呈堂头云禅师[元]任瀛放开尘眼顿超凡,便觉栖真悟泐潭。
碧嶂排空千仞矗,清泉漱颊十分甘。五花殿里师因果,百法堂中问指南。
若道为官太拘束,三年三得到精蓝。山居吟[元]释·惠才山僧乐道无拘束,破衣坏衲临溪谷。
或歌或咏任情足,僻爱山泉伴麋鹿。水泠泠兮漱寒玉,风清清兮动疏竹。
闲身悦唱无生曲,石鼎微烟香馥郁。幽居免被繁华逐,赢得萧条兴林麓。
大道无涯光溢目,大用无私鬼神伏。知音与我同相续,兔落尘寰受荣辱。
浮生梦觉黄梁熟,何得驱妪重名禄。送天倪子归布山[元]元好问太白诗笔布山头,布袜青鞋欠一。
6.岱庙导游词
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
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封禅和祭祀泰山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寺庙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为9.6万平方米,约合160亩。
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遥参亭 为岱庙前庭,凡古代帝王有事于岱宗,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所以又被称为“草参亭”。亭为二进院落。
前院正殿,明清时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立《禁止舍身碑》。后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后山门内东侧有1990年立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书《李白登岱六首》诗碑。
亭前有石坊,额书“遥参亭”。两侧铁狮对峙,旗杆高竖。
坊前为双龙池,清光绪六年(1880年)为引王母池水而建。池南为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
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并撰书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正阳门 庙有八门。南向五门,即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
东门名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名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名厚载,又称鲁瞻。各门之上均有楼,前门称五凤楼,后门称望岳楼。
庙墙四角有角楼,按八卦各随其方而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北为乾,西南为坤。门楼、角楼均于民国年间毁坏。
1985年重建正阳门和五凤楼,黄瓦盖顶,点金彩绘,富丽堂皇,高耸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楼,五彩斗拱,飞檐凌云。
正阳门内迎面是配天门,穿堂式,筑于石砌高台上。门上悬当代书法家舒同书额。
门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像,1928年毁,今为大汶口文化展室。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侯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西为太尉殿,祀唐武宗时中书郎杜。
两配殿神像毁于1928年。 门两侧有碑碣21块。
东侧有《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大元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创塑州学七十子记》、《康熙重修青帝宫记》等;西侧有《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大元创建藏峰寺记》、《供祀泰山蒿里祠记》、《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赞碑》等。 天贶殿 位于仁安门北,是岱庙主体建筑,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
大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长48.7米,宽19.73米,高22.3米。重檐歇山,彩绘斗拱,画瓦盖顶,檐下8根大红明柱,规模宏大,辉煌壮丽,与北京的故宫,曲阜的大成殿,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殿内祀泰山神,面容肃穆,气氛庄严。像高4.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
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陈列明、清铜五供各一套及铜鼎、铜釜、卤簿等。
大殿东次间有明代铜铸“照妖镜”一架,原在遥参亭,1936年移此。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泰山之神出巡的盛况。
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回銮。整个画面计675人,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
大殿重台宽广,雕栏环抱。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
殿两侧原有环廊百间,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内绘十殿阎罗、七十二司。东廊中间有鼓楼,西廊中间有钟楼,均毁于清末。
1982年后,陆续重建环廊与钟楼。今东廊内陈列历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汉衡方碑》、《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魏齐隋唐造像记刻石》、《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唐鸳鸯碑》、《唐经幢》、《宋升元观敕牒碑》、《金泺庄创佛堂之记》、《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岳真形图碑》、《登岱八首》、《太极图》、《谷山寺敕牒碑》、《颂岱诗》、《乾隆御制诗》、《望岳诗》、《筑桥碑记》等名碑19块。
西廊内陈列汉画像石48块。 殿前院,古柏蔽荫,碑碣林立:东有《宋封祀坛颂碑》、《金重修东岳庙碑》、清乾隆皇帝御制《重修岱庙碑记》;西有《大宋天贶殿碑铭》、明太祖御制《封东岳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观圣作之碑》、清康熙年间《重修岱庙记》等。
汉柏院 位于庙东南隅,院内原有炳灵殿,又有汉柏,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今称汉柏院。门内巨匾高悬,李铎书“炳灵门”。
周围有古柏5株,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如今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
虽已肤剥心枯,却新枝继生。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
树下有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题《汉柏诗碣》。 院内存历代碑碣90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
亭台及东墙内嵌70余块。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陆机《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诗》。
东御座 位于汉柏院北,原为清代皇帝驻跸之所。其垂花门与东华门相直,大门与汉柏亭相对。
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