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化学的名言警句
不是电解质也不一定就是非电解质。所以,对你不好的人也未必就是坏人!
对待得失恰似氧化还原,得到会使你的价位降低,而放手却能使你的价位升高。
你不是氢氧化铝,凭什么既与酸又跟碱反应?
人一定要足够优秀或足够强大,如果你只是弱酸或者弱碱,那即使是滥情如Al(OH)3者也不会要你!
多少强酸的追求,二氧化硅不为所动,因为他只想与HF远走高飞…
H2O对Cl2一心一意,Cl2却偏偏要弄出“三分四离”。
SO2为品红褪色是暂时的,氯水为品红褪色却是永远的;而氯水让石蕊变红是暂时的,SO2让石蕊变红却是永远的…你是否找到值得你为之彻底改变或愿意为你永远改变的那个人呢?
2.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诗词谚语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
第一句是物理变化 后面都是化学变化
一、成语与物质的变化
1.千变万化:形象表达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2.木已成舟:物体外在形状发生改变。(物理变化)
3.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理变化)。
4.蜡炬成灰: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现象(化学变化)。
5.滴水成冰:物态变化中凝固现象(物理变化)。
6.火上浇油:增加燃料使其燃烧更为充分(化学变化)。
7.铁杵成针:物体形状由大变小(物理变化)。
8.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过程(物理变化)。
9.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
二、古诗中的物质变化
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E.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F.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析:此题将物质的变化与古诗词的含意结合起来,考查同学们对物质变化的理解。使初中阶段语文知识与化学知识的整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这种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试题的欣赏性和趣味性,判断的前提是理解古诗词的含意。从每句诗词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发生化学变化的关键词:“蜡烛成灰”“爆竹”“爆炸”“浑不怕”“留清白”“烧不尽”等,而“梨花开”“铁杵成针”只是形状、大小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这道题联系生活实际,帮我们逐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在辨别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赏析古诗词,是否别有风味? 答案:B F
3.有没有关于化学方面的名言警句
1,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使我们的推理受到实验的检验,除了通过实验和观察的自然道路去寻求真理之外,别无他途。——出自法国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2,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出自我国近代化学家戴安邦先生
3,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因素包括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七种能力,其中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 ——出自我国近代化学家戴安邦先生
4,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出自我国近代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傅鹰先生
5,各种科学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为了解决某一科学领域里的问题,应该借助于其他有关的科学知识。——出自诺贝尔奖创始人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4.寻找化学谚语(越多越好)
谚语中的化学 俗语说-一一谚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 深刻的道理。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 衣食住行中总结出了相当多的谚语。有些谚语 中包含了一定吃化学知识。
教学中,在适当的 时候使用谚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主动 学习化学的动机。谚语易于上口,便于记忆且 记忆深刻。
教学时,让学生把有关的谚语抄在 课本相应的地方,让他们从记忆一则短小的谚 语中,领悟理解其中包含的化学道理。从而能 培养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学习态度。
以 下略作小议。 “名酒产地必有佳泉”。
相传,在两千五 百年前的东周,有个造酒的人叫杜康,他知 道,好钢才能铸成宝剑,好水才能酿成美酒。从九朝故都的洛阳南去,过龙门,溯伊水而上 杜康发现一条小河,河水百回千折。
他翻山越 岭,终于找到小河的源头。只见湍急喧闹的小 河在这里变得洁白如练,消匿在不远的一条小 沟里,他到沟前一看。
只见小沟里有泉喷涌,清冽碧透。杜康弯下身来,掬了一捧泉水喝下 去,感到清凉甘甜,沁人肺腑。
杜康喝了个 够,顿觉浑身清爽。他明白:他找到了天下最 好的泉水。
伊川杜康酒就出在这里。茅台酒的 酿造用水,取自深井水,这水出自高山深谷,清澈纯净。
杏花村汾酒用的井水无色透明,无 悬浮物,无邪味,煮沸时不溢锅,不生水锈。 古代所谓佳泉,即含大量微量元素,如硅 银、锌、碘、嗅等,水的硬度小:原水色度在10“以下,透明,无异物:无沉淀,无异味,感观 性能良好:口味甘甜,含钠量低,未受化学物 质污染等。
其中微量元素在酿酒时起相当重要 的催化作用。乙醇的产生及在微量元素催化作 用下缓慢氧化为酸,继而乙酸又与乙醉发生醋 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酚。
“佳泉”会使洒的醋 化程度加快,从而产生浓郁的酒香。关于催化 剂和催化作用的初步知识,及对水的进一步认 识:这句谚语是最好的例证。
“打酒要打满缸酒”。中国古代的酒,通 常是散装酒。
乙醉及酒中包含的一些醋与水密 度不同:乙醇的密度小,酷也比水轻且难溶于 水。虽然乙醇能与水混溶,但部分乙醇分子间 仍以氢键相结合,从而使满缸酒上层酒的度数 稍高,酷的含量也大。
通过这句谚语学生记住 了乙醇和醋的部分物理性质。 “花不晒不香”。
春天是百花争妍的季 节,随着一阵阵春风吹来,馥郁的芳香,飘然 入鼻,沁人肺腑。香花中含有一种叫苯甲醇酷 的芳香油,这种液态的l}}无色,只有香气。
蝶 恋花,蜂采蜜,都由这香味指引。花经太阳一 晒,花里的酚因温度升高挥发出来。
该谚语与 醋的挥发性有关。花气袭人是芳香,学生由此 对酷的部分性质记忆犹新。
“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当然,这 是夸张的说法,说明蒜的功用很大。
大蒜里含 有大蒜素,化学成份是硫化二烯。因其分子中 硫元素而具有杀菌的功能。
大蒜素是“植物杀 菌素”的一种。在吃肉,特别是在吃动物内脏时(如肝、心等),大蒜素能与B;结合(B,能抑 制胆碱酷酶活性),使B:的吸收率提高10倍。
大蒜还有降低血脂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因为 它能抑制形成脂肪或产生胆固醇的某些关键 酶,防止动脉硬化;其抗血栓作用是通过增强 血浆纤维溶解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来实现 的。
在讲硫和酶的有关知识时可引用。 “种豆子不上肥,连种几年地更肥”。
自 然界中氮的固定通常有两种,其一是闪电时大 气中的氮转化为氧化物,其二是豆科作物的根 瘤菌。根瘤菌是一种细菌。
能使豆科植物的根 部形成根瘤,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含氮化合物(如NH3,硝酸盐),供植物利用。如花生根 瘤菌拌种,使作物增产。
因此根瘤菌就象一座 天然小氮肥厂,对它的深入研究,将给中国的 广大农村带来一场变革。该谚语可在初中第一 章空气,高中氮族元素,讲氮的固定时引用。
“食有千般味,nn:是第一位”。}r a+主要 存在于细胞外液,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溶 量的重要成份。
血液中盐浓度是恒定的,假如用 缺盐的食物饲养动物,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血液中的含盐量会显著减少。盐分的过多丢失 或很少补充就增大兴奋性,于是发生无力和颤 抖,最后动物后腿麻痹,直至死亡。
同样,美 国科学家秦勒述说了他吃无盐饮食在自己身上 观察到的一些症状。起初是出汗增加,食欲消 失,第五天则感到十分疲乏,到第八、九天则 感觉肌肉疼痛和僵硬,继而发生失眠和肌肉抽 搐,由于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实验被迫中断。
当然,若补充过量氯化钠,体液内渗透压会开 高,就把水分从细胞中吸回到体液中。假如给 儿童用过量的食盐,就可以引起发烧,称为“食 盐热”,由此可知,食有千般味,盐是第一位,是人体的需耍反射在吃东西时的口感需要,是 体内盐平衡的调节信号。
该谚语使学生对食盐 是人和高等动物的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认 识更清楚。 以上仅举数例说明,与化学有关的谚语还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可适当应用。
5.下列对谚语或诗句中描述现象所包含的内容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因此百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只要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B、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是氯化钠,不是盐类物质,故选项解释错误;
C、蚕丝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不是维生素,故选项解释错误.
D、“风吹柳花满店香”是含有柳花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了人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6.收集有关化学的俗语还有俗名
硫酸盐类: 1.皓矾: ZnSO4.7H2O 2.钡餐,重晶石: BaSO4 3.绿矾,皂矾,青矾: FeSO4.7H2O 4.芒硝,朴硝,皮硝: Na2SO4.10H2O 5.明矾: KAl(SO4)2.12H2O 6.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7.胆矾、蓝矾:CuSO4.5H2O 8.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 二、矿石类: 1.莹石:CaF2 2.光卤石: KCl.MgCl2.6H2O 3.黄铜矿: CuFeS2 4.矾土:Al2O3.H2O、Al2O3.3H2O和少量Fe2O3 、SiO2 5.磁铁矿石: Fe3O4 6.赤铁矿石:Fe2O3 7.褐铁矿石: 2Fe2O3.3H2O 8.菱铁矿石:Fe2CO3 9.镁铁矿石:Mg2SiO4 10.苏口铁:碳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 11. 白口铁:碳以FeC3形式存在 12.高岭石: Al2(Si2O5)(OH)4 或(Al2O3.2SiO2.2H2O) 13.正长石: KAlSi3O8 14.石英:SiO2 15.硼砂: Na2B4O7.10H2O 16.脉石:SiO2 17.刚玉(蓝宝石.红宝石): 天然产的无色氧化铝晶体 18.黄铁矿(愚人金):FeS2 19.炉甘石:ZnCO3 20.智利硝石:NaNO3 21.滑石:3MgO.4SiO2.H2O 22.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CaCO3 23.孔雀石:CuCO3.Cu(OH)2 24.白云石:MgCO3.CaCO3 25.冰晶石:Na3AlF6 26.高岭土:Al2O3.2SiO2.2H2O 27.锡石:SnO2 28.辉铜矿:Cu2S 三、气体类: 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 2.水煤气CO,H2 3.天然气(沼气):CH4 4.液化石油气:C3H8,C4H10为主 5.焦炉气:CH4,CO,H2,C2H4为主 6.裂解气:C2H4为主 7.爆鸣气:H2和O2 8.笑气:N2O 9.裂化气:C1~C4的烷烃、烯烃 10.电石气:C2H2(通常含H2S、PH3等) 四、有机类: 1.福马林(蚁醛): HCHO 2.蚁酸:HCOOH 3.尿素: (NH4CNO)或 CO(NH2)2 4.氯仿: CCl4 5.木精(工业酒精):CH3OH 6.甘油: CH2OH-CHOH- CH2OH 7.硬脂酸:C17H35COOH 8.软脂酸: C15H31COOH 9.油酸: C17H33OH 10.肥皂:C17H35COONa 11.银氨溶液:[Ag(NH3)2]+ 12.乳酸:CH3-CHOH-COOH 13.葡萄糖:C6H12O6 14.蔗糖:C12H22O11 15.核糖:CH2OH-(CHOH)3CHO 16.脱氧核糖:CH2OH-(CHOH)2CH2-CH3 17.淀粉: (C6H10O5)n 18.火棉,胶棉:主要成份都是[(C6H7O2)-(ONO2)3]n 只是前者含N量高 19.尿素: CO(NH2)2 NH4CNO为氰酸铵.(互为同分异构体) 20.氯仿: CHCl3 21.油酸: C17H33COOH 22.银氨溶液:[Ag(NH3)2]OH 23.脱氧核糖:CH2OH-(CHOH)2CH2-CHO 五、其他类: 1.白垩: CaCO3 2.石灰乳:Ca(OH)2 3.熟石灰: 2CaSO4.H2O 4.足球烯: C60 5.铜绿:Cu2(OH)2CO3 6.纯碱(碱面): Na2CO3 7.王水: HCl,HNO3 (3:1) 8.水玻璃(泡火碱) :Na2SiO3 9.小苏打:NaHCO3 10.苏打:Na2CO3 11.大苏打(海波):Na2S2O3 12.盐卤:MgCl2.6H2O 13.雌黄:As2S3 14.雄黄:As4S4 15.朱砂:HgS 16.石棉:CaO.3MgO.4SiO2 17.砒霜:As2O3 18.泻盐:MgSO4.7H2O 19.波尔多液:CuSO4+Ca(OH)2 20.钛白粉:TiO2 氯化钠;食盐 NaCL氯化镁;盐卤 MgCL2*6H2O 碳酸钠;苏打.纯碱 Na2CO3 碳酸氢钠;小苏打 NaHCO3 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 NaOH 氢氧化钾;苛性钾 KOH 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 高锰酸钾;灰锰氧 KMnO4 氟化钙;萤石.氟石 CaF2 二硫化亚铁;黄铁矿.硫铁矿 FeS2 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 CuSO4*5H2O 硫酸锌晶体;皓矾 ZnSO4*7H2O 硫酸亚铁晶体;绿矾 FeSO4*7H2O 硫酸铝晶体;明矾 kAL(SO4)2*12H2O 硫酸钙晶体;(生)石膏 CaSO4*2H2O 硫酸钙晶体;熟石膏.烧石膏(CaSO4)2*H2O 硫酸钡晶体;重晶体 BaSO4 硫酸钠晶体;芒硝 NaSO4*10H2O 硫酸镁晶体;泻盐 MgSO4*7H2O 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海波 Na2S2O3 硝酸钾;智利硝石.火硝 KNO3 硫酸钙和硫酸二氢钙;过磷酸钙(普钙) Ca(H2PO4)2和2CaSO4 磷酸二氢钙;重过磷酸钙.重钙 Ca(H2PO4)2 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 CO和H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发生炉煤气 CO和CO2 二氧化碳(固体);干冰 CO2 碳酸钙;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白垩 CaCO3 氧化钙;生石灰 CaO 碳化钙;电石 CaC2 碳化硅;金刚砂 SiC 二氧化硅;石英.水晶 SiO2 硅酸钠溶液;水玻璃.泡花碱 Na2SiO3 氧化铝;刚玉 AL2O3 亚铁青化钾;黄血盐 K4
7.下列诗句、谚语或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
A.水乳交融没有新物质生成,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故A正确;
B.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 其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HCO3)2,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说的是表面看没发生变化,实际上在不停的发生溶解平衡,故D正确.
故选C.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化学的谚语或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