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诗句和李白关于写剑的诗
饮中八仙歌 作者: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1。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2。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3。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4。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5。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6。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7。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8。1.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
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
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醉眼昏花,跌落井中犹不自知,索性醉眠井底。
这是夸张地形容其醉态。2.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
朝天:朝见天子。此谓李痛饮后才入朝。
麴车.酒车。移封:改换封地。
酒泉:郡名,在今甘肃酒泉县。传说郡城下有泉,味如酒。
故名酒泉。3.左相:指左丞相李适之,天宝元年(742)八月为左丞相,五载(746)四月,为李林甫排挤罢相。
长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故用来形容李适之的酒量之大。
衔杯:贪酒。圣:酒的代称。
《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尚书郎徐邈酒醉,校事赵达来问事,邈言"中圣人"。达复告曹操,操怒,鲜于辅解释说:"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李适之罢相后,尝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此化用李之诗句,说他虽罢相,仍豪饮如常。
4.宗之:崔宗之,吏部尚书崔日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朋友。觞:大酒杯。
白眼:晋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看朋友,白眼视俗人。玉树临风:崔宗之风姿秀美,故以玉树为喻。
5.苏晋:开元间进土,曾为户部和吏部侍郎,长斋:长期斋戒。绣佛:画的佛像。
逃禅:这里指不守佛门戒律。佛教戒饮酒。
苏晋长斋信佛,却嗜酒,故曰"逃禅"。6.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
《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地,并赐食,亲为调羹,诏为供奉翰林。有一次,玄宗在沉香亭召他写配乐的诗,而他却在长安酒肆喝得大醉。
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7.张旭:吴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
脱帽露顶:写张旭狂放不羁的醉态。据说张旭每当大醉,常呼叫奔走,索笔挥洒,甚至以关濡墨而书。
醒后自视手迹,以为神异,不可复得。世称"张颠"。
8.焦遂:布农之士,事迹不详。卓然:神采焕发的样子。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载(746)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
他们虽都在长安呆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杜甫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全是追叙。这首诗在体裁上也是一个创格。
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前不用起,后不用收;并列地分写八人,句数多少不齐,但首、尾、中腰,各用两句,前后或三或四,变化中仍有条理。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比李白大41岁),所以放在第一位。
其他按官爵,从王公宰相一直说到布衣。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唐宋诗醇》引李因笃语:"无首无尾,章法突兀妙是,叙述不涉议论,而八人身份自现,风雅中司马太史也。"《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似颂似赞,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
" 没上面的多,O(∩_∩)O,望采纳!李白(公元701—762)不仅是唐代的有名的大诗人,而且精通剑术,他生平总是“剑不离身,身不离剑”。“宣和书谱”中曾说他“卯岁知通书,及长好击剑,落落不羁束”。
他自幼跟随父亲李客学剑,十五岁就能练一手好剑术,据“五月东鲁行答上翁”中说他三十五岁时“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李白常常是“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如果遇到酒酣或有感慨时,李白则更是浪漫,“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而一旦吃醉了酒,李白便是“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什么也不管了。 剑代表诗人的精神和理想,寄托着诗人的抱负。
“长剑一杯酒,男儿放寸心”。李白正是这样来理解剑的。
因此,他要像鲁仲连、诸葛亮、谢安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勋的愿望,常常是通过剑来反映的,“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同样,当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坎坷或波折时,也常以剑来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
例如,当李白的心情异常沉痛和苦闷的时候,吟诵的就是“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孤剑谁托,悲歌自怜”。当李白表示对当朝弄权奸臣的痛恨和对政治感到寒心时,写出的则是“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的绝唱。
2.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描写李白的部分是什么
原文: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白话译文: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根据新、旧《唐书》的《李适之传》及《玄宗纪》,李适之罢相是在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四月,则此诗最早亦必作于天宝五年四月之后,时杜甫初至长安。
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
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
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3.饮中八仙歌是杜甫对李白那几个方面的描写
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
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虽未必是事实,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是李白的挚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
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4.饮中八仙歌李白形象
同学说的是不是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啊?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诗文解释】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李白饮酒十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词语解释】
知章:指贺知章,诗人。
皎:洁白。
卓然:形容酒后精神焕发,不凡的样子。
四筵:四座。
【诗文赏析】
本诗立意别出心裁,语言幽默。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豁达这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诗人以精练的语言,人物素描的笔法,将这八人容在一首诗中,使得这幅“群像画”栩栩如生,逼真自然。
全诗幽默风趣,情调欢快;音韵上一韵到底,而结构上又层次清晰,八个人物各具特色,又异中有同。有其艺术上的独创性。
5.饮中八仙歌是杜甫对李白那几个方面的描写
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为常,不足为奇。“天子呼来不上船”这一句,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
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虽未必是事实,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是李白的挚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
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6.饮中八仙歌 全诗
这首诗大约是746年(天宝五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
他们虽都在长安呆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杜甫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全是追叙。这首诗在体裁上也是一个创格。
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前不用起,后不用收;并列地分写八人,句数多少不齐,但首、尾、中腰,各用两句,前后或三或四,变化中仍有条理。八人中,贺知章资格最老(比李白大41岁),所以放在第一位。
其他按官爵,从王公宰相一直说到布衣。写八人醉态各有特点,纯用漫画素描的手法,写他们的平生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嗜酒如命、放浪不羁的性格,生动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唐宋诗醇》引李因笃语:“无首无尾,章法突兀妙是,叙述不涉议论,而八人身份自现,风雅中司马太史也。”《杜诗镜铨》引李子德语:“似颂似赞,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
7.杜甫《饮中八仙歌》古诗 翻译成现代语文
李白最先是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结果这个外号不翼而飞,成了李白的代称了。
贺知章是一个标准酒徒,李白在《饮中八仙歌》中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用来形容贺知章酩酊大醉在马上摇来晃去,简直绝妙。贺知章也有许多关于酒的诗,其中有几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每次看到最后几句,我总有一种错觉,这说的是李白呢。
谪仙人的意思很好懂,就是指中国的仙人因为犯了错误被天界打发到尘世间来了。对于西方宗教来说,也是有谪仙人存在的,他们把这种人叫做堕天使。
最有名的堕天使就是曾经的大天使长路西法,因为不满上帝而起兵造反,后来被打入地狱成为了撒旦魔王。西方宗教受二元论的影响很深,什么事情都存在绝对的好坏,严谨但片面,造成最大的错误就是中世纪被活活烧死的成千上万的异教徒、女巫和启蒙思想家们。
而中国的宗教人性化很多,谪仙人们在尘世间受点折磨,做点好事,将功折过,最后还是可以回到天庭的,民间传说中的八仙是这样,民间传说中的李白也是这样的,关于李白下落的最浪漫的传说是在金陵飞升了,“采石矶兮明月好,当年尤说谪仙归”,我们的诗仙真是幸运,因为他归去了。为此几百年后又一位伟大的诗人苏轼羡慕的不得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从字面看苏轼归不去的原因大概是太清醒了,怕这个怕那个的。
李白不怕,他“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呢。 撑着李白狂气的是他充沛的生命力下的游侠精神,“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当然还有酒,这个杜康发明的妙药在这个时代是占了统治地位的饮料,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盛唐的精神就是酒的精神吧,那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精神。
李白喜欢酒,这最符合他的个性,也是时代的精神,他不屑于做个儒生“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儒冠多误身”。他看不起孔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予为楚壮士,不是鲁书生”。
他爱喝酒,“十千五千旋沽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交朋友要喝酒“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游玩要喝酒“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喝酒后,我们的诗人就形象生动起来了,他爱玩,爱闹,就像是这个时代的性格。看“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徒令日贯虹”。
哪怕是“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依然是豪气逼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饮中八仙歌中关于李白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