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那个里面有(雅清)两个字
记梦(宋朝·项安世)五言绝句 共客谈风 雅 ,花边或水边。
胸中无一事, 梦 里亦欣然。寄李忠定公(宋·郑昌龄)七言律诗雅 望三朝第一流,端如砥柱屹清秋。
爱君炯炯无他志,许国堂堂不自谋。梦 绕苍龙新阙角,凉生黄鹤旧楼头。
中兴真主须真相,未雪双鸾耻未休。缘识(宋·宋太宗)七言律诗 押文韵凤皇燕雀不同群,非类宜然信有闻。
好景销磨还尔 梦 ,方知虚庭似浮云。闲吟比喻明如日, 雅 道留情旧曲坟。
堪与言论谁是识,舜琴惠爱鼓南薰。洞仙歌(宋·柳永)嘉景,向少年彼此,争不雨沾云惹。
奈傅粉英俊, 梦 兰品 雅 。金丝帐暖银屏亚。
并粲枕、轻偎轻倚,绿娇红姹。算一笑,百琲明珠非价。
闲暇。每只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
从来娇纵多猜讶。更对剪香云,须要深心同写。
爱揾了双眉,索人重画。忍孤艳冶。
断不等闲轻舍。鸳衾下。
愿常恁、好天良夜。
2.含有雅丽的诗句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年代: 唐 作者: 颜真卿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荐士》
年代: 唐 作者: 韩愈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弥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了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傲。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待昭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司马光
待诏久公车,囊装半已虚。难文虽雅丽,未得似相如。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颂
雅丽文园令,深湛扬大夫。初为蜀词客,终作汉真儒。
荣遇封公爵,归休职禁涂。逢时致君事。自与二贤殊。
《二十四日省宿次杨文公集贤宿直韵兼拟其体》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云气阴阴绕殿庐,雨声摵摵响阶除。薰炉翠被延周蝶,黄墨朱缸订鲁鱼。
野性登朝常蹙踖,亲年须禄向踌躇。叨陪大典论疑信,滥等诸儒课密疏。
汉殿修文开白虎,海邦张乐享爰居。绮寮蕙草青霏入,瑶圃梅梢玉雪初。
史藁堆床殊未已,诗材满地欲焉如。倦投东观中郎笔,起读西昆病监书。
节想清凉侔汲直,词钦雅丽出唐余。高情炯炯轩裳外,长向金门忆饭蔬。
《忆左掖千叶桃花》
年代: 明 作者: 杨基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3.有关柳絮的诗句
1、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张夫人《柳絮》
2、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
3、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顾况《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
4、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银盘堆柳絮,罗袖搏琼屑。——白居易《对火玩雪》
6、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韩愈《晚春》
7、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韩偓 《残春旅舍》
8、相兼惟柳絮,所得是花心。——李商隐《蝶》
9、柳絮杏花留不得,随风处处逐歌声。——林宽《曲江 》
10、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
11、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柳中庸《寒食戏赠 》
12、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孟郊《南浦篇》
13、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
14、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齐己《寒食日怀寄友人 》
15、桃花满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弃嫌。——刘兼 《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