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地名的古诗带诗意
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发情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毛泽东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例如下: 南京的六朝豪华,到唐代时早巳烟消云散,诗人们往往用怀古或览古的方式来抒发他们的今昔盛衰之感.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乌衣巷》就是这类作品的杰作.诗人以采用民歌体来写诗而被推崇,这首诗也具有民歌的意味,它的前两旬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里所用的两个小地名,却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朱雀桥在六朝。
2.关于地名的诗词曲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
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
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发情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
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毛泽东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
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
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
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
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
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
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
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
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例如下: 南。
3.关于地名的诗词曲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
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
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发情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
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毛泽东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
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
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
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
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
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
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
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
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例如下: 南。
4.关于地名的诗句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花 (宋)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木兰辞 (汉)汉乐府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
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
照出霏霏满碗花
横江词 (唐)李白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5.帮忙找一篇关于诗词鉴赏的论文
唐诗一首:
泊秦淮 (七绝)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现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象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这就犹如“烟笼寒水月笼沙”),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因此,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象启动了闸门,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绝。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6.描写中国地名的诗句
打括号的是地名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课外古词15首及赏析论文
简要分析:意象、情感、技巧与名句。
1、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用“神龟”“螣蛇”作比,突出老骥之志,烈士之心,表现诗人千里之志。 2、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两句写农村优美风光,“开轩”两句写农家劳动生活。
诗人充满了归自然的情趣。 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古寺沉睡,禅房幽静,禅意深远,使人心灵沉静,俗念尽除。
最后一句以动衬静。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如归去”的子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凄苦哀愁的意境;次句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最后两句所表现的艺术境界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见,愿逐月华流照君”句相似。 5。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之景,深沉难言之离情。设想未来相逢,再诉今日之离情。
“巴山夜雨”成了离情的代用语。 6、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泊秦淮之景,抒忧国之情。
全诗以叙事带出议论,但议论并非指向歌女,而是指向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 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酒亭台小园香径之景,抒伤春感时之情。但感伤情绪并不浓郁,只是闲愁而已。
“无可”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用下山之行不易,比喻人生的普遍道理:一山放过一山拦。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9、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暮色苍茫,泛舟误入藕花深处,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意境的新奇感,描述的婉曲性以及语言的通俗化。 10、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用“方塘”比书,天光云彩都倒映出来,因为有源头活水。
比喻知识越多越心如明镜。池塘活水如明镜清澈见底,这一境界,与一个人在学习中对一难点豁然贯通有类似的地方。
所以诗句表面看来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 11、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此诗反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世人常用后两句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 12、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竹,日,鸟,云,窗,描写了山中有趣的生活,表现诗人闲适心情。
语言清新自然, 生动形象。 13、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弹琴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以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诗中没有特意地去描写景色,而着重写了人在竹林里的活动。
14、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连用五个地名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 也有思乡的情怀。全诗意境优美,风致自然天成。
“君”一指友人,二指峨眉山月。 15、春夜洛阳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人通过写客居洛阳的夜晚,听抒写离别行旅之苦的《折杨柳》曲调,勾起的思念家乡和情人之情。
“杨柳”即《折杨柳》,汉乐府古曲,内容多叙离情别绪。 16、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全诗记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怀亲之情。
用语自然本色韵味醇厚隽永。 17、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诗人创造的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意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心情。
最后两句以飞旋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18、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全诗重在叙事,前二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铺垫;后二句写现实之衰,抒发无情感慨。
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 19、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题为送人,实为写景:暝色苍苍,晚钟阵阵,一抹斜阳,几重青山,诗中有画。
表达诗人不遇却闲适失意却淡泊。
8.课外古词15首及赏析论文
简要分析:意象、情感、技巧与名句。
1、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用“神龟”“螣蛇”作比,突出老骥之志,烈士之心,表现诗人千里之志。 2、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两句写农村优美风光,“开轩”两句写农家劳动生活。
诗人充满了归自然的情趣。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古寺沉睡,禅房幽静,禅意深远,使人心灵沉静,俗念尽除。
最后一句以动衬静。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如归去”的子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凄苦哀愁的意境;次句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最后两句所表现的艺术境界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见,愿逐月华流照君”句相似。5。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之景,深沉难言之离情。设想未来相逢,再诉今日之离情。
“巴山夜雨”成了离情的代用语。6、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泊秦淮之景,抒忧国之情。
全诗以叙事带出议论,但议论并非指向歌女,而是指向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酒亭台小园香径之景,抒伤春感时之情。但感伤情绪并不浓郁,只是闲愁而已。
“无可”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用下山之行不易,比喻人生的普遍道理:一山放过一山拦。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9、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暮色苍茫,泛舟误入藕花深处,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意境的新奇感,描述的婉曲性以及语言的通俗化。10、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用“方塘”比书,天光云彩都倒映出来,因为有源头活水。
比喻知识越多越心如明镜。池塘活水如明镜清澈见底,这一境界,与一个人在学习中对一难点豁然贯通有类似的地方。
所以诗句表面看来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11、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此诗反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世人常用后两句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12、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竹,日,鸟,云,窗,描写了山中有趣的生活,表现诗人闲适心情。
语言清新自然, 生动形象。 13、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自弹琴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以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诗中没有特意地去描写景色,而着重写了人在竹林里的活动。
14、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连用五个地名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 也有思乡的情怀。全诗意境优美,风致自然天成。
“君”一指友人,二指峨眉山月。15、春夜洛阳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人通过写客居洛阳的夜晚,听抒写离别行旅之苦的《折杨柳》曲调,勾起的思念家乡和情人之情。
“杨柳”即《折杨柳》,汉乐府古曲,内容多叙离情别绪。 16、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全诗记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达了思乡怀亲之情。
用语自然本色韵味醇厚隽永。17、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诗人创造的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意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心情。
最后两句以飞旋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18、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全诗重在叙事,前二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铺垫;后二句写现实之衰,抒发无情感慨。
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19、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题为送人,实为写景:暝色苍苍,晚钟阵阵,一抹斜阳,几重青山,诗中有画。
表达诗人不遇却闲适失意却。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地名诗句赏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