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收和喜悦的诗句
1、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浣溪沙·江村道中》
释义:
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2、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秋日田园杂兴》
释义:
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谷,打谷场里传出阵阵歌声,打谷子的声音一直响到天明。一派金秋丰收农忙景象。
3、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歌元丰五首》
释义:
傍晚时,禽畜纷纷回归笼圈。四处转转,发现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不禁身心怡悦,行步飘然。
4、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出自唐代王驾的《社日》
释义: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夕阳西沉,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来。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2.描写秋收喜悦的诗词
延年不敢歌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
——《远公亭牡丹》 唐·李咸用 镂玉裁琼莫比香,娉婷枝上殢春光。——《鹧鸪天》 宋·赵长卿 遥见窗下人,娉婷十五六。
——《和梦游春诗》 唐·白居易 娉婷卢女娇无柰,流落秋娘瘦不禁。——《鹧鸪天》 元·元好问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邻女》 唐·白居易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垂柳》 唐·李商隐 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唐·刘长卿 好借月魂来,娉婷画烛旁。——《梅花曲》 宋·刘几 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南歌子》 唐·温庭筠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咏白海棠》 清·曹雪芹。
3.急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编辑本段]【注释】 刈(yì):割 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的土埂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箪食: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
荷(hè):肩挑,箪(dān)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浆:古代略带酸味的饮料,也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的熏蒸 秉(bǐng):拿着 敝:破 曾不:从未 农桑:农耕和蚕桑 岁晏(yàn):岁末.晏,晚 石(shi):重量单位,在古文中念"dàn" 南冈:地名 事:从事 石:古代计量单位 丁壮:青壮年男子 [编辑本段]【详解】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盩厔(周至)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
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
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
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
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
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
饷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
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
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
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
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
岁晏:年底。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
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
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
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
4.描写秋收喜悦的古诗词
《悯农》年代: 唐 作者: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免除宿迁县等地部分正赋》年代: 清 作者: 乾隆忆我三番曾过此,满目民艰恫瘝视。
蠲租加赈不少靳,究亦无能疮痏起。壬午之岁博咨访,略觉其中悉源委。
因为疏剔六塘河,果然潦尽堪耕耜。人事尽而天贶随,连岁秋收皆获美。
兹来殊觉大改观,凭舆历览心生喜。户有盖藏育鸡豚,衣鲜褛裂赡妇子。
不灾不赈奚所加,究欲加思念无已。因思时巡免正供,十分之三常例耳。
数县瘠土应倍怜,益二至五斯可矣。国有余用苏茆檐,减一半惟投悬匦。
伫看元气复闾阎,庶协以休以助理。《早起》年代: 宋 作者: 方回万事峥嵘入夜思,稍欣无病且无饥。
山田望稔秋收近,暑月乘凉早起宜。暗捻须髯惊露湿,倦爬疥癣喜风吹。
买薪汲水营蔬茹,草草盘餐了一炊。
5.丰收和喜悦的诗句
1、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浣溪沙·江村道中》释义: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2、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出自宋代范成大的《秋日田园杂兴》释义: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谷,打谷场里传出阵阵歌声,打谷子的声音一直响到天明。
一派金秋丰收农忙景象。3、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歌元丰五首》释义:傍晚时,禽畜纷纷回归笼圈。
四处转转,发现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不禁身心怡悦,行步飘然。4、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出自唐代王驾的《社日》释义: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
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夕阳西沉,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
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来。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释义: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