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智有关的诗句
一、《论语》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时候的求学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即出自内心的要求,而今天的求学者则往往是为了给别人看,即沽名钓誉。)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二、《礼记.学记》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4、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5、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三、《荀子·劝学》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故君子结于一也。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四、中国古代其它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2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2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2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集 《长歌行》28、《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29、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0、反求诸己(反过来追究自己,即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孟子·公孙丑上》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二程全书·伊川易品三》to 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to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五、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1。
2.形容智慧的古诗词
大智若愚
【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兰质蕙心
【解释】形容美丽而聪明。
【出处】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聪明才智
【解释】指有丰富敏捷的智力和显著的才能。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聪明睿智
【解释】指聪颖明智。
【出处】《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冰雪聪明
【解释】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绝圣弃智
【解释】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绿色通巧弃利,盗贼无有。”
锦心绣肠
【解释】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闻之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人信他,谁人请他。”
3.与智有关的诗句
一、《论语》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时候的求学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即出自内心的要求,而今天的求学者则往往是为了给别人看,即沽名钓誉。)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二、《礼记.学记》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4、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5、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三、《荀子·劝学》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故君子结于一也。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四、中国古代其它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2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2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2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诗集 《长歌行》28、《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29、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0、反求诸己(反过来追究自己,即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孟子·公孙丑上》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二程全书·伊川易品三》to 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to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五、中国近代、现代和当。
4.带有“智”的诗句有哪些
1、《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卢照邻
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
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
2、《伤辽东战亡》李世民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
3、《赋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石淙》武则天
三山十洞光玄箓,压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5、《鞠歌行》李白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
黄女持谦齿发高,汉妃恃丽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贵如有神。
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
夜光抱恨良叹悲,日月逝矣吾何之。
6、《题曹溪祖师堂》贯休
皎洁曹溪月,嵯峨七宝林。
空传智药记,岂见祖禅心。
信衣非苎麻,白云无知音。
大哉双峰溪,万古青沈沈。
5.描述智慧的古诗词
纸上的社论——句句讲真理
补充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