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西湖潮州西湖,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修。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明代张宁《苏堤春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赞同。
2.杭州西湖潮州西湖,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修。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明代张宁《苏堤春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赞同
3.有关潮州西湖的传说、故事
西湖自唐代开辟以来,一直是潮州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这里峰岩石刻自成一体,亭台楼阁千姿百态,四时花卉争妍斗艳,古迹传说丰富多彩。潮州西湖曾被称为全国三十六处西湖之一,又是潮州一处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
全省三大著名摩崖石刻群之一——葫芦山摩崖石刻便在西湖公园内。西湖的葫芦山主峰上,有以飞凤伫立为造型的新塑建筑物——凤座。
西湖湖水清澈,波平如镜。春日里,春光明媚,岸柳飘舞,湖中游鱼,忽聚忽散;如遇春雨霏霏,空朦一片,湖中之鱼,若隐若现,渔翁乘筏,抛网捕鱼,甚有诗意。
因此,“西湖渔筏”向来被列为潮州八景之一。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
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今天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也是名城腾辉一脉相承的纽带。
在贯彻实施“保护古城区,建设新城区” 的城建方针中,两者当互相兼顾、齐驱并进。假若潮州的城建规划已定位在山水园林式之中,那么,西湖便是古城区一片碧绿的园林肺叶,堪称新世纪环保城市的绿色明珠。
西湖古昔是韩江的支流,也是崩堤冲成的瘦大湖。据《方舆纪要》载:“绵亘十余里。”
到了唐代筑了北堤,才把它与韩江切断,成了宽阔长形的大湖。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59年),皇帝下诏,天下临池带郭处设置放生池八十一处,这西湖便是其中一处(过去西湖山麓尚刻“放生”二字,现在湖心亭南侧有一池,称为放生池)。
因与西湖依傍的葫芦山,对护卫古城有天然屏障的作用,历代官府均重视对它的修筑、浚疏。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知军州事林骠及知州林光世,他们对西湖和葫芦山都有不少建设。
林光世还写了篇《浚湖铭》留世。到了元代,潮州战乱把西湖景物毁了不少。
在洪武初年又因潮州大修城墙,采用去大批石块,还把湖填了一半,称作城壕。后来曾陆续重建一些景观。
到了清朝,因屡遭兵燹,西湖景物,又多数被毁。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还在西湖山筑腰城,防御“三藩” 之乱。
刘进忠的反清,又使西湖变成挖壕沟、围栅栏、设炮台的兵家要塞。到了民国时更被军阀洪兆麟占为私家园——“洪园”。
故有人把西湖的简史概括为:始于唐、著于宋、毁于元、盛于明、芜于清,民国不清不明,于今湖绿波平。 这里除了极富有诗情画意的“西湖渔筏” 的景致之外,沿湖滨至山下,名胜古迹,楼台亭榭,比比皆是,有的天然成趣,有的人工雕琢,总要把西湖妆扮成“秀色可餐” 的园林。
且每个景均有一个雅称,如“古洞佛灯”、“水仙夜月”。“梅庄新雪”、“紫竹钟声”、“钓台秋色”等等。
现已多数无踪迹可寻,但那些动人的传说仍为人们津津乐道。颇具传奇色彩的是“活人洞”和寿安岩下的仙客留题。
在北岩的“李公亭”后,有一个狭长的石洞,高不及3米,洞内却可容十多人。从靠“李公亭”一端进去,沿着狭长的洞道向北到另一出口,洞壁上还镌刻有逸史诗,这个洞便叫“活人洞”。
据说明万历年间(1592年),有人到此游玩,正为拟这个洞名而三思,忽见有一个孩子掉人湖中,赶快下去把他救起,于是便把此洞命名为“活人洞”。洞内还有记叙当时事件的石刻题记:“万历壬辰九月三日,郡人林乔松、张志可,刘兴学、陈明登此,午见苍童渡溺湖中,拯活书。”
这也许是小孩的亲属为鸣谢这四个“英雄”而刻的。 寿安岩在活人洞东北边,结构奇特,怪石重叠,古树浓荫,似一座大型园林盆景。
岩上刻有“寿安岩”三字和一些记事石刻。最有趣的是岩前石壁平直,有如刀切。
在这石壁上刻有两行诗:“有客重来山柏翠,何人不及洞湖清”。岩前一块大石横倒,上面刻了明朝十二个举人的名字,也有人称“举子石”,这些名字也是横卧着,粗看是自然的倒斜,实际上却隐含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
据说这块横倒的大石,原是连在寿安岩上的。由于这里风景十分优美,明末有十二个举子看中了这风水宝地,便把自己的功名刻在岩前平石上,想因此留芳千古。
可是后来清兵人关,明朝亡国,这些举子中大多数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之时,为了功名利禄,投靠清廷,做清朝的官吏。当时,潮州还处于不清不明的时期,潮人每过此地,便指着石中降清者痛骂。
久了,连岩石也感到同这些人连在一起十分羞耻。相传在康熙年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雷鸣电闪,“轰隆”一声,把岩石崩裂了,那刻着十二举子的石头,就像遭刀劈一样,从高处跌落在岩脚,半截埋进泥土里,这些名字也就需横看才行。
在石块裂开后的切口,潮人看到前述的两句诗。粗读好像一般的咏景诗,但仔细品味,却别有寓意:“山柏翠”与“山破碎”音相近,“洞湖清”与“痛胡清”又谐音。
看看字迹,又仿似在岩石崩裂前就刻在里面的。究竟清代谁敢刻这首藏有“反骨” 的诗,谁也说不清,故大家只能称之为“仙客留题”罢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附会的传说,十二举子里有明万历年间壬午举人林熙春,他是癸未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户部左侍郎,荣归乡里后造福地方,兴修水利,倡建江东急水塔等,为人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到80岁去世,并没有为清廷效力。 畅游西湖,不妨到芙蓉池走一走,这里曲径通幽,。
4.一道有关写潮州诗句的题目
①示例: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们应该胸怀理想,不断努力,永不放弃。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依依惜别的深情。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美好的祝愿。……评分说明:答案符合情景,表达清晰完整即可。
但以下答案不符合要求,不给分。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⑵“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②示例:⑴西湖莲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⑵西湖湖边柳荫——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⑶龙湫宝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⑷春天凤凰洲公园观赏桃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竹外挑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⑸游凤凰山——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⑹黄昏时游滨江长廊——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春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潮州西湖的有关资料
潮州西湖,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
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今天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也是名城腾辉一脉相承的纽带。
在贯彻实施“保护古城区,建设新城区”的城建方针中,两者当互相兼顾、齐驱并进。假若潮州的城建规划已定位在山水园林式之中,那么,西湖便是古城区一片碧绿的园林肺叶,堪称新世纪环保城市的绿色明珠。
西湖古昔是韩江的支流,也是崩堤冲成的瘦大湖。据《方舆纪要》载:“绵亘十余里。”
到了唐代筑了北堤,才把它与韩江切断,成了宽阔长形的大湖。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59年),皇帝下诏,天下临池带郭处设置放生池八十一处,这西湖便是其中一处(过去西湖山麓尚刻“放生”二字,现在湖心亭南侧有一池,称为放生池)。
因与西湖依傍的葫芦山,对护卫古城有天然屏障的作用,历代官府均重视对它的修筑、浚疏。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知军州事林骠及知州林光世,他们对西湖和葫芦山都有不少建设。
林光世还写了篇《浚湖铭》留世。到了元代,潮州战乱把西湖景物毁了不少。
在洪武初年又因潮州大修城墙,采用去大批石块,还把湖填了一半,称作城壕。后来曾陆续重建一些景观。
到了清朝,因屡遭兵燹,西湖景物,又多数被毁。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还在西湖山筑腰城,防御“三藩”之乱。
刘进忠的反清,又使西湖变成挖壕沟、围栅栏、设炮台的兵家要塞。到了民国时更被军阀洪兆麟占为私家园——“洪园”。
故有人把西湖的简史概括为:始于唐、著于宋、毁于元、盛于明、芜于清,民国不清不明,于今湖绿波平。这里除了极富有诗情画意的“西湖渔筏”的景致之外,沿湖滨至山下,名胜古迹,楼台亭榭,比比皆是,有的天然成趣,有的人工雕琢,总要把西湖妆扮成“秀色可餐”的园林。
且每个景均有一个雅称,如“古洞佛灯”、“水仙夜月”。“梅庄新雪”、“紫竹钟声”、“钓台秋色”等等。
现已多数无踪迹可寻,但那些动人的传说仍为人们津津乐道。颇具传奇色彩的是“活人洞”和寿安岩下的仙客留题。
在北岩的“李公亭”后,有一个狭长的石洞,高不及3米,洞内却可容十多人。从靠“李公亭”一端进去,沿着狭长的洞道向北到另一出口,洞壁上还镌刻有逸史诗,这个洞便叫“活人洞”。
据说明万历年间(1592年),有人到此游玩,正为拟这个洞名而三思,忽见有一个孩子掉人湖中,赶快下去把他救起,于是便把此洞命名为“活人洞”。洞内还有记叙当时事件的石刻题记:“万历壬辰九月三日,郡人林乔松、张志可,刘兴学、陈明登此,午见苍童渡溺湖中,拯活书。”
这也许是小孩的亲属为鸣谢这四个“英雄”而刻的。寿安岩在活人洞东北边,结构奇特,怪石重叠,古树浓荫,似一座大型园林盆景。
岩上刻有“寿安岩”三字和一些记事石刻。最有趣的是岩前石壁平直,有如刀切。
在这石壁上刻有两行诗:“有客重来山柏翠,何人不及洞湖清”。岩前一块大石横倒,上面刻了明朝十二个举人的名字,也有人称“举子石”,这些名字也是横卧着,粗看是自然的倒斜,实际上却隐含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
据说这块横倒的大石,原是连在寿安岩上的。由于这里风景十分优美,明末有十二个举子看中了这风水宝地,便把自己的功名刻在岩前平石上,想因此留芳千古。
可是后来清兵人关,明朝亡国,这些举子中大多数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之时,为了功名利禄,投靠清廷,做清朝的官吏。当时,潮州还处于不清不明的时期,潮人每过此地,便指着石中降清者痛骂。
久了,连岩石也感到同这些人连在一起十分羞耻。相传在康熙年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雷鸣电闪,“轰隆”一声,把岩石崩裂了,那刻着十二举子的石头,就像遭刀劈一样,从高处跌落在岩脚,半截埋进泥土里,这些名字也就需横看才行。
在石块裂开后的切口,潮人看到前述的两句诗。粗读好像一般的咏景诗,但仔细品味,却别有寓意:“山柏翠”与“山破碎”音相近,“洞湖清”与“痛胡清”又谐音。
看看字迹,又仿似在岩石崩裂前就刻在里面的。究竟清代谁敢刻这首藏有“反骨”的诗,谁也说不清,故大家只能称之为“仙客留题”罢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附会的传说,十二举子里有明万历年间壬午举人林熙春,他是癸未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户部左侍郎,荣归乡里后造福地方,兴修水利,倡建江东急水塔等,为人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到80岁去世,并没有为清廷效力。畅游西湖,不妨到芙蓉池走一走,这里曲径通幽,荷花溢香,颇具苏州园林的韵味。
在芙蓉亭北端有“奇石馆”,展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趣。亭桥西侧现为西湖园林管理处,旁边小屋的左墙壁特别厚,壁上有蓝色嵌瓷的“寿安古墙”四大字,这古墙足有360多年的沧桑史迹,也隐含着一段传奇的故事。
宋初,这地方原是州学地址,后州学搬进府城的金山,此处便成了“净慧寺”。元朝净慧寺被兵毁,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重建,改名寿安寺。
有一年海阳知县高某怀疑自己的妾与寺中和尚私通,怀恨在心,便暗中把妾毒死,寄棺于寺中,并扬言棺木中有陪葬的珠宝。后又请一个死囚伏于寺中,把珠宝盗出置。
6.描写潮州西湖公园作文
春天的潮州西湖公园刚下了一场春雨,第二天,我们就去了潮州西湖公园。
春天的潮州西湖公园见者就像一片叶的海洋,树的世界……走过西湖公园正门的拱形虹桥,俯视着脚下平静的湖水,听诊不远处传来的声声鸟儿婉转的啼叫声,问到头顶花儿飘逸而来的淡淡的香气,心中有说不出的悠静。 因为下了一夜的雨,地上洒满了腐烂的鲜花和枯黄的落叶。
但是,此时,书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树精神抖擞的站着,宛如一位位皇家士兵,树上,嫩绿的叶子正在努力的生长,期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片“成熟”的叶子,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我们在一处空地歇脚。
在空地边沿着栏杆一直走过去,能看见西湖的一边,那儿饲养了许多品种不一,形态各异的鱼群。所有的鱼儿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享受着春天赐予他们的清新空气。
西湖的每一处景点,每一块空地,每一条小桥……无一不显露出大自然特有的朝气,无一不显露出自己的生机,无一不显露出大自然的风味…… 啊!春天的潮州西湖公园真美丽。
7.作文 春天的潮州西湖
刚下了一场春雨,第二天,我们就去了潮州西湖公园。
春天的潮州西湖公园见者就像一片叶的海洋,树的世界……走过西湖公园正门的拱形虹桥,俯视着脚下平静的湖水,听诊不远处传来的声声鸟儿婉转的啼叫声,问到头顶花儿飘逸而来的淡淡的香气,心中有说不出的悠静。
因为下了一夜的雨,地上洒满了腐烂的鲜花和枯黄的落叶。但是,此时,书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树精神抖擞的站着,宛如一位位皇家士兵,树上,嫩绿的叶子正在努力的生长,期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片“成熟”的叶子,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我们在一处空地歇脚。在空地边沿着栏杆一直走过去,能看见西湖的一边,那儿饲养了许多品种不一,形态各异的鱼群。所有的鱼儿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享受着春天赐予他们的清新空气。
西湖的每一处景点,每一块空地,每一条小桥……无一不显露出大自然特有的朝气,无一不显露出自己的生机,无一不显露出大自然的风味……
啊!春天的潮州西湖公园真美丽!
8.描写潮州风景美丽的词语
潮州古城 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内,是广东省第一批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誉称号的两座城市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曾经是“十相留声”之地,素有“海滨邹鲁”和“岭海名邦”之美誉!
满怀对潮汕文化的景仰和向往,也为着追溯唐代学者韩愈先生的足迹,我们特地将潮州作为这次在岁末自驾出行粤东和福建停留的首站。
潮州西湖,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今天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也是名城腾辉一脉相承的纽带。这里除了极富有诗情画意的“西湖渔筏”的景致之外,沿湖滨至山下,名胜古迹,楼台亭榭,比比皆是,有的天然成趣,有的人工雕琢,总要把西湖妆扮成“秀色可餐”的园林。
昔日西湖的每个景均有一个雅称,如“古洞佛灯”、“水仙夜月”。“梅庄新雪”、“紫竹钟声”、“钓台秋色”等等。这些景点现在虽然多数无迹可寻,但那些动人的传说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座位于西湖公园湖畔上的“涵碧楼”,建于1922年,是一座临湖的双层小楼房。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64年重建,郭沫若题额“涵碧楼”。国民军第一次东征时此楼曾是黄埔军校(学生军)办事处。南昌起义军入潮时,贺龙部第三师司令部也设在这里。周恩来、贺龙、彭湃、周逸群等均曾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活动。现为《潮州七日红》陈列室和潮州市革命纪念馆。
潮州西湖渔筏是秀丽妩媚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诗意和惹人欲醉的绝妙景致,因渔筏出没于潋滟空 、变幻无穷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邑人郑兰枝触景生情赋诗云:
芳塘扣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
几朵芦花浮永净,半竿山日落湖低。
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缉一溪。
自有钓台堪寄兴,载将秋色过城西。
潮州美食闻名遐迩,位于西湖景区马路另一侧的这家牛杂店,尽管门面简陋场地狭窄,但由于这里的牛杂和牛丸口味纯正,爽滑嫩脆,所以每日从早到晚食客盈门,据说但凡到了节假日,专程寻味而来的食客们,还要站在马路边轮候个把小时才有机会一解口馋。
9.四年作文写潮州西湖
前几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潮州西湖游玩。
那天早上,我们步行来到西湖。西湖的湖边到处是绿树绿草,美丽极了!湖的右边,绿树成阴,我们从左边一眼望去,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湖的左边,有许多的“小叶榕”。那的“小叶榕”,最小也有一百多岁大。“小叶榕”长得非常茂盛,绿叶密的没有一点儿缝隙!
西湖的湖很平静,静得像一面碧绿的镜子。那湖的颜色碧绿,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绿得犹如成千上万片碧绿的叶子,漂浮在水面,漂亮极了!湖水很清,清得能看见湖底的石头:清得能看见“小叶榕”美丽的倒影。湖里还有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鲤鱼,有金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最可惜的是:没有看见那一朵朵姿态不一的美丽的荷花,那一片片圆圆的翠绿色的荷叶,那一个个绿绿的莲蓬!
西湖可真美啊!下次,我还要去那儿玩!你觉得潮州西湖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