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芒鞋踏破岭头云 是哪首诗
出自《咏梅花》,是元代江南女僧梅花尼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寻春的描写表现出诗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性情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原文如下: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译文如下:
历尽千辛万苦,踏破岭云,到处去寻春,一无所得。
回来时随意拈起梅花一嗅,原来春天就在身边。
注释译文
①芒鞋:草鞋。此句谓踏遍各个山头,穿过云雾去寻春。
②捻:此处指执,以手指持物。嗅:闻。十分:谓已很充分,充足。
扩展资料:
此诗摘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咏梅花
2.枫岭头月亮山的传说和诗
年不作月岩游,万里重来已白头。
云外连娟何所似?平羌江上半轮秋。 ----- 陆游
月岩,鬼斧神工,形似半月的天然山洞,清同治间《上饶县志》载:“石桥山在县西三十余里石桥乡,其山上平坦如桥,山半一穴嵌空,远望如月,又名月岩”。
月亮山(月岩)位于上饶西十几公里的枫岭头镇,320国道可直接到达,路南就是。上饶月亮山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与武夷山、龙虎山、江郎山、丹霞山、龟峰等世界遗产一样,属于丹霞地貌,红石山体高耸挺拨,岩洞从石山腹部穿过,洞形如满月。
乘浙赣铁路的火车和320国道的汽车途经此地,远远可见月岩,随着火车或汽车由远及近驶来,山体和洞形随之变化无穷,造型奇特,风光秀美。月亮山就在320国道旁,路旁清晰可见。
月亮洞洞长 15米,宽55米,高7米。
全景图:月亮山与云海中的灵山南北呼应,风光无限!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攀登月亮山大致分为两条登山路径,第一条是穿过月亮洞然后沿石壁攀岩而上,到达峰顶,再从山脊顺坡而下;第二条是从山脊上山,再从峰顶迂回到月亮洞下山。月亮洞到峰顶的路都是悬崖峭壁,山脊也非常惊险,恐高的话不宜攀登。采用第一种登山路径相对心理要舒适一些,最好结伴而行。
行前功课没有做好,单枪匹马就开始登山了,走的是第二条路径。
进山的水泥路,仅够一辆车通行。竟然还有一个垃圾处理场,有碍观瞻。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途中遇到一个水塘(西侧),路东就是通向月亮山山脊的路。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回头看到的就是那个水塘。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到达月亮山对面的山梁,月亮山近在眼前,仿佛一座石拱桥,难怪月亮山以前被称做石桥山。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靠近崖边,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另一条穿越月亮洞的坡路,穿过月亮洞后,向左侧行,顺着崖壁直行就可以攀上山顶,然后从石桥上顺坡下行。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远处的灵山,是上饶一直都在开发但至今还遥遥无期的国家级风景区,曾经登过灵山的水晶山、南峰塘和石人峰三个景区,景色怡人,更加美伦美幻的望仙乡那侧的灵山还没有爬过,那里才是真正灵山的灵魂所在,可惜景区还没有开发出来,如果不跟队伍,没有向导是很难完成穿越的。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已经有几名游客从岩洞爬上了山顶。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看到山顶的几个小人了吗?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月岩侧面的悬崖峭壁,如果开发成攀岩运动基地,绝对是一个上佳的攀岩胜地。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月岩西面的山梁。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月岩南面的风景也是相当壮观的,同样的地貌。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紧邻月岩东南侧的山峰,形状迥异,如果整个开发成一个风景区,弄点百步云梯、吊桥或栈道,一定会别有一番风味,这侧的美景只能欣赏,目前还鲜有人至。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两山之间围成的水潭,波光鳞鳞,流水潺潺,像一条飞舞的绸带,如能泛舟碧波上,仰望山峰,雄伟壮观。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弧形的山构成了一潭月牙形的清水,居然还有一只硕大的海龟俯身畅饮。
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月亮山顶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320国道就是脚下,不远处就是浙赣铁路,交通便利。
320国道直行不足15公里就是上饶市区,路北就是枫岭头镇。月宫仙境显人间:上饶月亮山(月岩)
在田园中的穿流不息的河应该就是马眼河吧。
3.“岭头便是分头处”的下一句
“岭头便是分头处”的下一句是:惜别潺湲一夜声。
“岭头便是分头处”出自温庭筠的《过分水岭》,此诗抒写作者在过分水岭时与溪水的一段因缘及由此产生的感受。语言朴素而似散文,却又颇富情趣。
全诗运用人格化的手法,赋予溪水以人的特征,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作者不写自身的孤独寂寞,而从本是无知无情的溪水来写,化无情之物为有情,立意新颖,想象丰富,显得格外有情致。
1.原文:《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2.译文溪水无情却似对我脉脉有情,进山三天得以有它伴我同行。登山岭头就是我俩分手之处,潺湲流淌与我惜别一夜有声。
3.创作背景此诗是温庭筠由秦(陕西)入蜀(四川)途中经汉中府略阳县(今属陕西)东南八十里的分水岭时所作,时间为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秋冬之际。4.作者简介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现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4.终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是谁作的诗
唐朝无尽藏比丘尼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这首诗偈是唐朝无尽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题是说: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声色美,耳朵喜听各类音声,鼻子闻香嗅辣,舌头喜尝甘甜滋味,身体喜爱柔软触觉,心里喜欢各种分别。一颗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迷魂失魄。
而禅师们却只要一闭眼睛,不看、不听、不说,当下整个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终日寻春不见春」,我们想看看春天的景色,春天在哪里?春天就是我们的佛性、真如、真心。
「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如果我们一直追求真如佛性,而一直茫然找不到,归来时偶然看到窗前园里的梅花已悠悠盛开,呵!原来春在枝头已十分了!这景象就像描写赵州禅师的一首偈语:「赵州八十犹行脚,只因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一个人光是东南西北的向外追求,哪里会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们心中,如果你能有肯定地说「我找到了!」那就很妙了。
找到什么?我找到了自己,我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认识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世间上的人,不认识自己,常常愚昧、苦恼,多么可怜! 你能够认识自己,就不会去心外求法了,因为心外无我,心外无法,心外没有世界!无尽藏比丘尼的这首偈语,是告诉人们「我找到了自己」,颇有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