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2.关于蒙山大佛的诗句
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3.求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4.描写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bai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乐山大佛】du 别称:凌云大佛 著名景点: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 简介: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的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zhi,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造历史:dao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内隔江相望。
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容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5.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
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6.形容佛像的诗句
描写有佛像的诗句,有很多,举一例如下: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年代: 唐 作者: 唐扶
道林岳麓仲与昆,卓荦请从先后论。松根踏云二千步,始见大屋开三门。泉清或戏蛟龙窟,殿豁数尽高帆掀。即今异鸟声不断,闻道看花春更繁。从容一衲分若有,萧瑟两鬓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膜拜佛像心加尊。稍揖皇英颒浓泪,试与屈贾招清魂。荒唐大树悉楠桂,细碎枯草多兰荪,沙弥去学五印字,静女来悬千尺幡。主人念我尘眼昏,半夜号令期至暾。迟回虽得上白舫,羁泄不敢言绿尊。两祠物色采拾尽,壁间杜甫真少恩。晚来光彩更腾射,笔锋正健如可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