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陶瓷的诗词
《减字木兰花·门外青骢月下嘶》
年代: 宋 作者: 周紫芝
门外青骢月下嘶。映阶笼烛画帘垂。一曲阳关声欲尽,不多时。凤饼未残云脚乳,水沈催注玉花瓷。忍看捧瓯春笋露,翠鬟低。
《试院煎茶》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古语云煎水不煎茶。)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2.谁能提供中国古代关于陶器的诗词或文章
以下都是: 送许屯田诗 宋·彭汝砺 浮梁巧烧瓷, 颜色比琼玖。
因官射利疾, 从喜君独不。 父老争叹息, 从事古未有。
咏景德镇兀然亭 明·缪宗周 陶舍重重倚岸开, 舟帆日日蔽江来; 工人莫献天机巧, 此器能输郡国材。 赠昊十九 明·李日华 为觅丹砂到市廛, 松声云影自壶天; 凭君点出琉霞盏, 去泛兰亭九曲泉。
赠昊十九 明·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白玉金边素瓷胎 清·弘历(乾隆皇帝)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 清·弘历(乾隆皇帝) 雨过脚云婪屋垂, 夕阳孤婺照飞时; 泥澄铁镞丹砂染, 此碗陶成色肖之。 咏宣窑霁红瓶 清·弘历(乾隆皇帝)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更是空。 年窑墨注歌 清·查俭堂 国朝陶瓷美无匹, 尔来年窑称第一。
不让汝定官歌均, 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 戏紫蘅中丞 清·许谨斋 宣成陶器夸前朝, 收藏价比璆琳高。 元精融冶三百载, 迩来杰出推郎窑。
郎窑本以中丞名, 中丞嗜古衡览精。 网罗法物供品藻, 三千年内纷纵横。
范金合土陶最古, 虞夏商周谁复数。 约略官均定汝柴, 零落人间搜出土。
中丞嗜古得遗意, 政治余闲呈艺可。 雨过天青红琢玉, 贡之廊庙光鸿钧。
景德镇神游 美·郎菲罗 偶作飞鸟来此地, 景德镇上望无余。 俯看全境如焚火, 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如浓雾, 喷烟不断转如轮。 苍黄光彩凝画笔, 朵朵化去作红云。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 清·唐英 重来古镇匪夷想, 粤海浑如觉梦乡。 山面水心无改换, 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 仍见陶烟五色长。 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
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 清·唐英 廿载须眉江上翁, 渔滨栖息故乡同。 马鞍山碧里村雨, 鸭尾船轻昌水风。
鬼儡丰神箫鼓外, 报酬事业榷陶中。 霜清使节洵阳道, 枫意如春万树红。
窑民行 清·沈嘉徴 景德产佳瓷, 产瓷不产手; 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 陶业活多人, 业不与时偶; 富户利生财, 穷工身鍸口。
食指万家烟, 中外贾客薮; 坯房蚁蛭多, 陶火烛牛斗。 都会罕比雄, 浮色抵一拇。
昌江杂咏(选二首) 清·凌汝锦 重重水碓夹江开, 未雨殷传数里雷; 舂得泥稠米更凿, 祈船未到镇船回。 百种佳瓷不胜挑, 霁红霁翠比琼瑶; 故家盆盎无奇品, 不羡哥窑与定窑。
浮梁竹枝词(选一首) 清·郑风仪 碓厂和云舂绿野, 贾船带雨泊乌蓬; 夜阑惊起还乡梦, 窑火通明两岸红。 陶阳竹枝词(选九首) 郑廷桂 蚁蛭蜂巢巷曲斜, 坯工日夜画青花; 而今尽是都鄱籍, 本地窑帮有几家。
坯房挑得白釉去, 匣厂装将黄土来; 上下纷争中渡口, 柴船才拢槎船开。 码头柴槎各分堆, 伙计收筹记数来; 窑位客行催要紧, 先后三日一回开。
巧样瓷名尚脱胎, 金边细彩暗炉开; 寿溪不是侬家卖, 昨日新窑试照来。 青窑烧出好龙缸, 夸示同行新老帮; 陶庆陶成齐上会, 酬神包日唱单腔。
九域瓷商上镇来, 牙行花色照单开; 要知至宝通洋外, 国使安南答贡回。 轻灵手巧补油灰, 估得明堆又暗堆; 好约提篮小伙伴, 黄家洲上走洲来。
鹅颈滩头水一湾, 驳船禾秆积如山; 瓷件茭成船载去, 愿郎迟去莫迟还。 五月节迎师主会, 六月还拜风火仙; 龙缸曾读唐公记, 成器成人总靠天。
追赠昊十九 清·朱琰 丹泉兄弟知名久, 甄土新裁总后尘; 独有琉盏在江上, 壶中高隐得诗人。 陶歌(选三十五首) 清·龚鉽 江南雄镇记陶阳, 绝妙花瓷动四方; 廿里长街半窑户, 赢他随路唤都昌。
武德年称假玉瓷, 即今真玉未为奇; 寻常工作经千指, 物力艰难那得知。 方方窨子滤澄泥, 古语儿童莫坏坯; 炼到极稠捶极熟, 一归模范即佳瓷。
几家圆器上车盘, 到手坯成宛转看; 坯堞循环随两指, 都留长柄不雕镘。 出手坯成板上铺, 新坯未削等泥涂; 钧陶自古宗良匠, 怪得呈材要楷模。
坯乾不裂更须车, 刀销圆光不少差; 此是修身正心事, 一毫欠阙损光华。 画坯上釉蘸兼吹, 一体匀圆糁絮宜; 只有青花先画料, 出新花样总逢时。
青花浓淡出好端, 画上磁坯画面宽; 识得卫风歌尚絅, 乃知罩釉里同看。 白釉青花一火成, 花从釉里吐分明; 可参造物先天妙, 无极由来太极生。
看他吹釉似吹箫, 小管蒙纱蘸不浇; 坯上周遮无渗漏, 此中元气要人调。 青料惟夸韭菜边, 成窑描写淡弥鲜; 正嘉偏尚浓花色, 最好穿珠八宝莲。
如椽大笔用羊豪, 颠旭能书莫漫操; 看他含釉如含墨, 一样临池起雪涛。 官古人家釉果多, 含成胎质镜相磨; 非如饭器酥研甲, 果釉多将灰水和。
浇釉看来似易皱, 一般团转总均匀; 倘留棕眼兼鱼子, 却使微瘢玷美人。 滩过鹅颈是官庄, 沿岸人家不种桑; 手搏砂泥烧匣钵, 笑他盘子满桑郎。
匣钵由来格不同, 一般层叠着砂工; 更多平匣排清器, 遥望馒头正出笼。 匣钵烧皱破不妨, 倩他薄篾尽箍藏; 一经红火同镔铁, 格物谁能理工详。
魏氏家传大结窑, 曾经苦役应前朝; 可知事业辛勤得, 一样儿孙胜珥貂。 满窑昼夜火冲天, 火眼金睛看碧烟; 生熟总将时候审, 此中丹诀要亲传。
窑。
3.有哪些关于陶瓷的诗句啊
关于瓷器的诗句有:
1、《题与陶瓷馆》郭沫若
后来居上数东洋, 夺取万邦瓷市场;
年进美金七千万, 数逾赤县十番强。
花纹形式求新颖, 供应需求费数量;
国际水平应超越, 发扬光烈陈堂堂。
2、《题与艺术瓷厂》 郭沫若
中华向号瓷之国, 瓷业高峰是此都;
宋代以来传信誉, 神州而外有均输。
贵逾珍宝明逾镜, 画比荆关字比苏。
技术革新精益进, 前驱不断再前驱。
3、《初到景德镇》董必武
昌南自昔号瓷都, 中外驰名誉允孚。
青白釉传色泽美, 方圆形似器容珠;
艺精雕塑神如活, 绘胜描摹采欲敷;
技术革新求实用, 共同跃进是前途。
4、《游景德镇》 谢觉哉
配料调色细且精, 塑形绘影艺超群;
方知日用寻常品, 曾费劳工无限心。
风格"四如"传古代, 车轮载誉越重瀛;
瓷都跃进今方始, 量质都须加倍成。
5、《咏景德镇兀然亭》 明·缪宗周
陶舍重重倚岸开, 舟帆日日蔽江来;
工人莫献天机巧, 此器能输郡国材。
1. 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2. 谢觉哉(1884年-1971年)原名谢维鋆,字焕南,别号觉哉,湖南宁乡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先导。
4.赞美陶瓷的诗句
1、《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译文:大邑县烧成的陶瓷碗又轻巧又坚实,扣打它如同敲击磬玉,哀婉的声音传遍了全城。
2、《秘色越器》——唐代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译文:秋天的晨风中,露水沾衣,透过风露可见出窑后的成千上万的越窑陶瓷器堆放在山坡上,沟壑间,如千峰叠嶂,其色似青如黛,与周围的山峰融为一体,夺得千峰万山之翠色。口朝上堆放的那些瓷器,到夜半时会盛载一些露水,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时还残存浊酒的杯子。
3、《民窑行》——清代沈嘉征
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
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
译文:景德镇能产出上等的陶瓷,但是本地的能手很少。景德镇瓷业工匠手来自四面八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431353966方,瓷器做好了后就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4、《赠昊十九》——明代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译文:不管是宣窑还是永窑出产的瓷器,只要是昊十九做的那一定是精品。他做的瓷器好,而且小诗写的也很有文采,令人佩服。
5、《咏白玉金边素瓷胎》——清代弘历
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译文:素色的瓷坯,白玉一样的颜色镶着金色的边,雕镂龙纹画凤凰都设计的很巧妙。结构新奇,精巧美观,各种样式都很好,画工的工整和栩栩如生的画技高超,静中能看见动态的青山迎面而来。
5.有关于陶瓷的诗词
-- 景德镇陶瓷诗词送许屯田诗宋·彭汝砺浮梁巧烧瓷, 颜色比琼玖。
因官射利疾, 从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息, 从事古未有。
咏景德镇兀然亭明·缪宗周陶舍重重倚岸开, 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 此器能输郡国材。赠昊十九明·李日华为觅丹砂到市廛, 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琉霞盏, 去泛兰亭九曲泉。
赠昊十九明·樊玉衡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白玉金边素瓷胎清·弘历(乾隆皇帝)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清·弘历(乾隆皇帝)雨过脚云婪屋垂, 夕阳孤婺照飞时;泥澄铁镞丹砂染, 此碗陶成色肖之。咏宣窑霁红瓶清·弘历(乾隆皇帝)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更是空。年窑墨注歌清·查俭堂国朝陶瓷美无匹, 尔来年窑称第一。
不让汝定官歌均, 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戏紫蘅中丞清·许谨斋宣成陶器夸前朝, 收藏价比璆琳高。元精融冶三百载, 迩来杰出推郎窑。
郎窑本以中丞名, 中丞嗜古衡览精。网罗法物供品藻, 三千年内纷纵横。
范金合土陶最古, 虞夏商周谁复数。约略官均定汝柴, 零落人间搜出土。
中丞嗜古得遗意, 政治余闲呈艺可。雨过天青红琢玉, 贡之廊庙光鸿钧。
景德镇神游美·郎菲罗偶作飞鸟来此地, 景德镇上望无余。俯看全境如焚火, 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如浓雾, 喷烟不断转如轮。苍黄光彩凝画笔, 朵朵化去作红云。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清·唐英重来古镇匪夷想, 粤海浑如觉梦乡。山面水心无改换, 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 仍见陶烟五色长。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
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清·唐英廿载须眉江上翁, 渔滨栖息故乡同。马鞍山碧里村雨, 鸭尾船轻昌水风。
鬼儡丰神箫鼓外, 报酬事业榷陶中。霜清使节洵阳道, 枫意如春万树红。
窑民行清·沈嘉徴景德产佳瓷, 产瓷不产手;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陶业活多人, 业不与时偶;富户利生财, 穷工身鍸口。
食指万家烟, 中外贾客薮;坯房蚁蛭多, 陶火烛牛斗。都会罕比雄, 浮色抵一拇。
昌江杂咏(选二首)清·凌汝锦重重水碓夹江开, 未雨殷传数里雷;舂得泥稠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166346261米更凿, 祈船未到镇船回。百种佳瓷不胜挑, 霁红霁翠比琼瑶;故家盆盎无奇品, 不羡哥窑与定窑。
浮梁竹枝词(选一首)清·郑风仪碓厂和云舂绿野, 贾船带雨泊乌蓬;夜阑惊起还乡梦, 窑火通明两岸红。陶阳竹枝词(选九首)郑廷桂蚁蛭蜂巢巷曲斜, 坯工日夜画青花;而今尽是都鄱籍, 本地窑帮有几家。
坯房挑得白釉去, 匣厂装将黄土来;上下纷争中渡口, 柴船才拢槎船开。码头柴槎各分堆, 伙计收筹记数来;窑位客行催要紧, 先后三日一回开。
巧样瓷名尚脱胎, 金边细彩暗炉开;寿溪不是侬家卖, 昨日新窑试照来。青窑烧出好龙缸, 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上会, 酬神包日唱单腔。
九域瓷商上镇来, 牙行花色照单开;要知至宝通洋外, 国使安南答贡回。轻灵手巧补油灰, 估得明堆又暗堆;好约提篮小伙伴, 黄家洲上走洲来。
鹅颈滩头水一湾, 驳船禾秆积如山;瓷件茭成船载去, 愿郎迟去莫迟还。五月节迎师主会, 六月还拜风火仙;龙缸曾读唐公记, 成器成人总靠天。
追赠昊十九清·朱琰丹泉兄弟知名久, 甄土新裁总后尘;独有琉盏在江上, 壶中高隐得诗人。
6.关于瓷器的诗句有哪些
1、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进艇》唐代:杜甫
释义:
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瓷坛来盛装也不比玉制的缸来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随取随饮。
2、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天香·咏龙涎香》宋代:王沂孙
释义:
龙涎装入红瓷盒后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经营的指环。
3、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代:皎然
释义:
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4、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秋日三首》宋代:秦观
释义:
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5、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释义:
大都邑烧制的瓷碗,既轻且坚固,敲之音响如玉声凄清,美名传遍锦城。
7.陶者古诗内容
【原文】:
陶者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注释】:
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⑷沾:同“沾”。
⑸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8.陶者古诗内容
陶者
宋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有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赏析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诗》,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似不如“寸”字尖新,极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开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9.【【【求助】】】关于瓷器的诗句
宜兴窑与诗
和梅公仪赏茶
宋·欧阳修
寒侵病骨惟思睡, 花落春愁未解醒。
喜共紫瓯吟且酌, 羡君潇洒有余情。
煎茶诗
宋·苏轼
活水还将活火烹, 自临钓合吸深情。
大飘贮月归春瓮, 小勺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犹作泻时声。
本能饱食禁三碗, 卧听江城长短更。
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明·徐渭
虎丘春茗妙烘蒸, 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 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 细搅松风灺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 好将书上玉壶冰。
咏紫砂壶
清·高江村
规制古朴复细腻, 轻便可入筠笼携。
山家雅供称第一, 清泉好瀹三春荑。
清铭自制清
·郑板桥
嘴尖肚大耳偏高, 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堪容大物, 两三寸水起波涛。
赞邵大亨所制鱼化龙壶
民国·李景康
紫砂莹润如和玉, 香雾纷藤茗初熟。
七碗能生两腋风, 一杯尽解炎方溽。
壶兮壶兮出谁手, 鬼斧神工原不朽。
我爱紫砂无釉彩
高庄
我爱紫砂无釉彩, 相见如人披肝胆。
不靠衣衫扶身价, 唯依本质令人爱。
陶宝肖象歌为冯本卿金吾作
林古度(茂之)
昔贤制器巧含朴, 规仿尊壶从古博。
我明供春时大彬, 量齐水火抟埴作。
作者已往嗟滥觞, 不循月令仲冬良。
荆溪陶飞司陶复, 泥砂贵重如珩璜。
世间茶具称为首, 玩赏楷模在人手。
粉锡型模莫与争, 素瓷斟酌长相偶。
义取炎凉无变更, 能使茶汤气永清。
动则禁持慎捧执, 久且色泽生光明。
近闻复有友泉子, 雅式精工而继美。
常教春茗注山泉, 不比瓶儡罄时耻。
以兹珍赏向东吴, 胜却方平众玉壶。
癖好收藏阮光禄, 割爱举赠冯金吾。
金吾得之喜绝倒, 写图锡名曰陶宝。
一时咏赞如勒铭, 直似千年鼎彝好。
陶器行赠陈鸣远
汪文柏(季青)
荆溪陶器古所无, 问谁作者时与徐。
泥沙入手经抟埴, 光色便与寻常殊。
后来多众工, 摹仿皆雷同。
陈生一出发巧思, 远与二子相争雄。
茶具方圆新制作, 石泉槐火尘松风。
我初不识生, 阿髯尺素来相通。
赠我双卮颇殊状, 宛似红梅岭头放。
平生嗜酒兼好奇, 以此饮之神益王。
倾银注玉徒纷纷, 断木岂意青黄文。
厂盒宣炉留款识, 香奁药碗生氤氲。
吁嗟乎人间珠玉安足取, 岂知羡溪头一丸土。
君不见轮扁当年老斫轮, 又不见梓庆削炉如有神。
古者技巧能几人, 陈生陈兮绝伦。
10.请各位大侠,想想关于 陶艺 陶器 的诗句
白玉金边素瓷胎
清·弘历(乾隆皇帝)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
清·弘历(乾隆皇帝)
雨过脚云婪屋垂, 夕阳孤婺照飞时;
泥澄铁镞丹砂染, 此碗陶成色肖之。
咏宣窑霁红瓶
清·弘历(乾隆皇帝)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更是空。
年窑墨注歌
清·查俭堂
国朝陶瓷美无匹, 尔来年窑称第一。
不让汝定官歌均, 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
戏紫蘅中丞
清·许谨斋
宣成陶器夸前朝, 收藏价比璆琳高。
元精融冶三百载, 迩来杰出推郎窑。
郎窑本以中丞名, 中丞嗜古衡览精。
网罗法物供品藻, 三千年内纷纵横。
范金合土陶最古, 虞夏商周谁复数。
约略官均定汝柴, 零落人间搜出土。
中丞嗜古得遗意, 政治余闲呈艺可。
雨过天青红琢玉, 贡之廊庙光鸿钧。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
清·唐英
重来古镇匪夷想, 粤海浑如觉梦乡。
山面水心无改换, 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 仍见陶烟五色长。
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