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一篇关于端午节的诗
《秭归、子不归》
——三怀屈原
(题记:龙舟鼓急鱼虽散,爆竹声咽风不退。秭归乡里子规啼,啼血阵阵子不归。)
有些憔悴的粽叶
将思念包在心里
滚烫的江水煮不开
一腔深深地怀想
那块沙石将屈子的长衫
压在汨罗江的箱底
江中流淌千年的泪水
至今唤不醒那块顽石
沙石很重
压不住满江追寻的桨声
粽子很轻
却压出人们一代又一代的心痛
2.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3.关于端午节的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 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 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 [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4.急求一篇自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吊屈原
怀瑾握瑜美人卿,
岸芷汀兰芳草荫。
黄钟毁弃瓦釜鸣,
天问九歌楚客戚。
典故: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离骚中,屈原常以香草自喻,表达追求高洁品德。
端午吟
汨罗江边空渺渺,
寒蝉凄切对林梢。
一百七十三问天,
句句泣血吊离骚。
解释:屈原著作《天问》中一共提出了对自然人生的173问。
全部原创,可从中挑满意的一首,怕你不懂意思,顺便注了一下典故。
望采纳!
5.急需一篇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或者散文
必须要原创?
《水祭》
作者:洛夫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
(一)
挥菖蒲之碧剑
扬汨罗之浊浪
在泽畔
在石榴纷举怒拳的五月
我又见你从江心踏波而来
见一株白色水姜伸出温婉的手
牵你涉水而过
江水早已洗白了你一身傲骨
何不把青衫与发簪留给昨日的风雨
归来吧,楚国的诗魂
(二)
面容枯槁,身上长满青苔
那提着一头湿发而行吟江边的人
是你吗?
手捧一部残破的离骚
兀自坐在一堆鹅卵石上呕吐
吐尽泥土却吐不完牢骚
你沿岸踽踽独行,数了又数自己的脚印
且苦苦追思
祸根就是那一部宪令的草稿
在江底摸了千年也找不到答案
(三)
问天,天以一片乌云作答
只怪你出门看天色不看怀王的脸色
披肝沥胆犹嫌你的血气太腥
且上官大夫靳尚早就在你的枕边
暗藏了一条毒蛇
爱国忠君敌不过郑袖的裙底风云
正道直行不值张仪的舌粲莲花
怀王宁饮谗谀之酖酒
终落得亡命秦地
三闾大夫啊,你纵冤死而尸骨犹香
(四)
谗言似火
只烧得你发枯唇焦,双目俱赤
你被扔进烈焰而化为一炉熔浆
冷却处理自属必要
便投身于江水的冰寒
钢铁于焉成形
在时间中已锻成一柄不锈的古剑
水中躺了两千年的诗魂啊
汨罗汹涌的浪涛
高举你于历史的孤峰
(五)
昨夜不眠
我在风中展读你的九歌
乍闻河伯嗷嗷,山鬼啾啾
以及渔父从水漩中
捞起你一只靴子的惊呼
你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你雕寒星以为目兮
凝冰雪以为魂
三闾大夫,我把你荒凉的额角读成巍峨
6.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中关于端午的诗句有哪些
屈原塔(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7.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的粽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8.求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抒情的散文或者故事,诗歌
【缅怀楚辞创立者---浪漫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子”】
生为名族贵胄身,丰姿秀美才超群;
娴于辞令擅治乱,联齐抗秦六国羡。
心系黎庶辅君王,耿直忠贞遭嫉陷;
昏庸怀王不纳谏,屡受放逐志弥坚。
九死未悔施“美政”,矢志报国不惜身;
颠沛流离坎坷险,国破悲愤投汨罗。
开创楚辞浪漫诗,千古传唱人神恋;
诗词歌赋亦抒情,天文历史皆兼容。
华美篇章推《九歌》,激扬壮志有《天问》;
风物佳词是《桔颂》,满腔悲愤著《离骚》。
龙舟竞渡饮雄黄,悬艾佩囊食米粽;
时近端午缅屈原,祈愿忠魂归人间!!
9.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篇一: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篇二: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篇三: 端午日
作者: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0.关于端午节的一篇作文或诗歌
《端午》
为了纪念一个远古的英雄
先民们创造出了这个节日
还发明了棕子
那棕子里包裹着岁月人生
让我们品味
有时候会怀念那个赛龙舟的时候
一伙人站在高墙上
看着河道中百舟竞渡
每家门前依旧悬着菖蒲
依旧挂着艾草
耳朵脑门上依旧会被涂上了雄黄
可是有些习俗我们只是变的习惯
那远古的传说还有谁记住?
棕子还是那么香甜,这节日还是飘散着五味草的味道
记忆悠悠的回到童年
脖子上挂着一串网兜
网中挂着一串蛋。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
初三吃螺,
初四插艾挂蒲,
初五抹雄黄
也许远古那旧日的传说已经暗淡的时候
在沿海一个我的家乡
还保留着所有古时的习俗
一些东西经过岁月沉淀
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
端午是为了纪念一个楚国人
也是为了纪念一种不屈
现在这种精神渐渐少了
我们也会渐渐的忘记了节日本身的味道
只记得那种闹热了。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写一篇关于端午诗句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