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诗句
一、端午节
1、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2、习俗: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艾叶菖蒲榕枝。
3、诗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作者:张耒
朝代:北宋
出处:《和端午》
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二、中秋节
1、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2、习俗:吃月饼、赏月。
3、诗句: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作者:米芾
朝代:宋
出处:《中秋登楼望月》
释义: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三、春节
1、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2、习俗: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
3、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出处:《元日》
释义: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千门万户瞳瞳日,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四、清明节
1、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2、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
3、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杜牧
朝代:唐
出处:《清明》
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五、冬至
1、时间: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2、习俗:祭天祭祖。
3、诗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出处:《邯郸冬至夜思家》
释义: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2.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有哪些
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13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14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28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 清明节——农历二月廿一(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1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1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2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16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0年。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3.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诗句
回复:
农谚:
〈二十四节气歌〉
打(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
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沿伏天
立秋忙打町
处暑动刀镰
白露分(p`en)割地
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河插住
大雪地封严
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打油翁!书荐!
4.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它们的时间,习俗,关于它们的诗句都有哪些
我国传统节日有八个,下面按照公历日期排列(说明:公历日期按照2010年。因传统节日习惯上按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差异)。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13日)。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14日)。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28日)。
4. 清明节——农历二月廿一(公历4月5日)。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16日)。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16日)。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22日)。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16日)。
5.传统节日名称丶时间丶习俗丶诗句5个
1、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贴年红、守岁、拜年、祭祀、舞狮
诗句: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翻译: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2、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赏灯、押舟、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
诗句: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翻译: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3、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踏青郊游、扫墓祭祖
诗句:唐代·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4、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扒龙船、放纸鸢、挂艾草、菖蒲
诗句:宋代·张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翻译: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5、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诗句:唐代·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翻译: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6.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等。
习俗:春节习俗: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元宵节习俗: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清明节习俗:是指在清明节前后进行的祭奠先人的习惯风俗。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游乐、牵钩、放风筝、荡秋千、射柳、蹴鞠、斗鸡等。端午节习俗: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之季度,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
七夕节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的主要习俗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兰夜斗、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吃巧果等。中秋节习俗: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习俗: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腊八节习俗: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诗句:1、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2、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3、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4、端午节: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5、七夕节:两情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