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意蕴基本吻合的古诗
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意蕴基本吻合的古诗: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自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应当再登上一层楼。 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一诗。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2.表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山会看到不同角度的诗句是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3.以怎样的高度和角度审读诗词之美
诗词之美在于读者真正理解了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并可以感悟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诗词之美并不局限于怎样的高度与角度,所以最重要的应该是去体悟。诗词首先美在文辞文采,古人语言精简有味,措辞行文别具一格,所以先要品读语言,语言了解清楚也有助于进一步的懂得诗词的情感。
诗词其次美在意境,意境是诗人精神塑造的表象,懂得意境就更懂得情感的寄托。诗词最美就在情感,正因为诗词有情,所以才能历无数光阴流传,历代代人口耳相传仍然能不改初心让人感动。
你自身阅历的多少决定了你审读诗歌的高度,你自身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审读诗歌的角度。结合诗歌的文辞,境界,情感之美,层层深入,就会在原有基础上更能发现诗词的美感了。
比如陆游的《钗头凤》,文辞美,言语之间就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悲伤,就算是读不懂的人也能感受到的悲伤;境界美,可以看到这首词所描绘的景物都是以往之“春”、“东风”、“桃花”,这是在词语的传统意境上另辟蹊径而得来的一反往常更衬悲情的境界;情感美,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与爱人分离的悲伤于无望。结合他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再结合陆游悲剧性的人生,再结合整个南宋当时无望悲伤的处境。
其实这样一层层看下来,作者爱情破灭,理想破灭,这首词又岂止是单单表现了伊人陌路的绝望呢?联想屈原《楚辞》的香草美人喻,再联想曹雪芹《红楼梦》的木石前盟,其实就能看出来为什么这首诗词之悲总能唤起千古恋人之间的共鸣,因为它写的太细小,写倒杯中酒、墙边柳,这些事物至今可见,随处可见,随时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因为它写的太大,写错错错、莫莫莫,又有何事何物何人不可入此情呢?又或看辛弃疾的《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表面看来雄浑壮阔,仿写屈原的《天问》,但是联系作者生平与时代,联系作者其他诗词的风格和情感,是不是能说明这也体现了作者探问前路,心怀忧惧的情感呢?所以读诗词的时候,多联想,多发散,诗词虽短,韵味却长,更要细细品读。我以为,个人所能做到的情感的细致和个人自身对情感的敏感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所能到底的高度的极值;而个人的思维的灵活程度和个人对言语的领悟能力,则决定了你所能到的角度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