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杜甫的“少陵野老”的诗句
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 --------------------------------------------------------------------------------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哀江头 内容: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注释: 少陵野老:杜甫自称。
曲江:在今西安市附近。“归不得”:当时杨贵妃缢死马嵬坡。
简析: 本诗作于至德二年(756)春天。在这前一年诗人去灵武投奔肃宗的途中,被安禄山的叛兵俘虏带到了长安,后来逃出。
诗中所写的就是当时在长安所见到的荒凉情景,回想起从前的盛况,悲愤之情贯穿全篇。
2.后人对杜甫诗的赞扬的诗句
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3.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黄鲁直 《题浣花醉归图》
4.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韩愈 《题杜工部坟》
5.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成一千言》
6.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7.后人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读杜诗》
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盖远矣。----《老学庵笔记》
8.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元稹《酬李甫见赠》
9.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
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皱。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尝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
----王安石《杜甫画像》
10.报不报之恩,岂必进而抚世。----朱熹《答陈同甫书》
11.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
12.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13.杜诗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元稹《叙诗寄乐天书》
14.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白居易《与元九书》
3.描写四季雨诗的诗句
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夏雨: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
秋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冬雨: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去郭轩楹敞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怎样的生活
《水槛遣心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作品通过描绘绮丽的蜀地风光和娴雅的草堂环境,表现了作者远离尘世喧嚣的闲适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译文] 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欢快地游到水面上;燕子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地掠过水蒙蒙的天空。[出自] 杜甫 《水槛谴心》 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其二】蜀天常夜雨⑥,江槛已朝晴⑦。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⑧,何得尚浮名⑨。
浅把涓涓酒⑩,深凭送此生。注释①水槛: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读jiàn。
②去郭轩楹敞: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
轩,长廊;楹,柱子。敞,开朗。
③无村眺望赊: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赊:长,远。
④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⑤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见得此地非常清幽。
城中,指成都。⑥蜀天:蜀中雅州,常多阴雨,号曰漏天。
⑦槛:栏杆。 ⑧祗(zhī):恭敬。
⑨尚:崇尚,注重。浮名:虚名。
⑩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译文【其一】草堂远离城郭,轩楹宽敞,极目远眺,没有村庄阻隔,视野开阔。
江水清澈,江水上涨,几与江岸齐平,因而几乎看不到江岸,草堂四周,树木葱茏,在春日的黄昏 里 ,盛开着似锦的繁花。蒙蒙细雨中,鱼儿欢跃,时不时跳出水面,微微风中,燕子斜飞。
城中有十万户人家,而此地只有两三户人家。【其二】蜀地四川的天气常常在夜里下雨,在水边的栏杆旁已能看到天色转晴。
花叶被雨水淋得湿润,树林里密密麻麻地布满水洼,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干了。我不能承受现在的体弱多病,又哪里还看重功利与浮名。
慢慢地倒酒来饮,我凭借它来陪伴我的余生。背景:《水槛谴心二首》,大约作于公元七六一年(唐肃宗上元二年)。
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
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赏析第一首诗,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草堂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
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 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春日的黄昏里,盛开着姹紫嫣红的 花朵,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极为生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 了。
燕子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诗人遣词用意精微细致,描写十分生动。
“出”写出了鱼的欢欣, 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
这二句诗流露出作者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尾联 呼应起首两句。
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草堂的闲适幽静。这首诗写傍晚时分所见到的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 适宁静的心情及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 意。
诗中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悠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第二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言志。
开篇描绘的是四川一带夜里常常多雨的天气:晚上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夜的雨,等第二天出门以后,靠在水边的栏杆上远望, 才看到天色已经开始放晴。夜里的降雨和天明后的放晴构成了对比,烘托出晴朗天气的可贵,由此也引出下文。
由于雨水的淋洗,四周的花叶变得很湿润,树林里也 布满了水洼;淋湿的衣服已经干了,枕席也变得干净。“叶润林塘密”,表现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和静谧;“衣干枕席清”,显示出夜雨的绵长细密,也显示出诗 人住所的简陋。
紧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年老多病的现状,表达了他厌倦浮名的心情。“不堪”说明诗人老迈之甚,“何得”说明他对浮名厌倦之深,语气强烈,感 情激荡。
最后两句写他慢慢倒酒而饮,借此来消遣余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与前诗相比基调就沉重了些,描绘了一番蜀地的景 象。
在咏物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和郁郁不得志,而又感慨自己老迈无力去改变现世,无奈饮酒来得以消遣。评价“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
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
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
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 ,惟微风乃受以为势 ,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杜甫写的关于刘南男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