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去过献县单桥呀
单桥石桥位于沧州西的献县城南6公里处的乐寿镇单桥村。单桥石桥西距106国道1公里,是一座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的五孔大石桥。桥身长69米,宽9.6米,高8米,桥孔跨径约9.8米。桥身料石,表面用铁榫,中间用木柱穿心连结加固,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体。特别有意思的是:大桥按地形水势设计的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宽略高,并在拱与拱之间增添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大小九个拱顶的两端,雕饰着18个龙头,在栏板、栏柱上雕刻着不同的动物图案,当地至今对单桥还有“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统蛟龙碑”的传颂。此桥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桥,因地处京德古御道和滹沱河的交汇点上,自古即为南北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明正统六年(1441年)开始建木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复,耗费了大量人力财物。河间知府王逢元等,为长久之计,提议修建石桥。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主修,邑人刘尚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辞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经过8年的努力,于崇祯十三年(1570年)落成,而成为京南的交通咽喉。至今桥面仍留有20公分深的车辙,可见石桥当年的繁华。自明代以后,单桥历代都设有重兵把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时,对京德古御路采取避村过野,裁弯取直的办法,向西移了1公里重新修建新桥,使兴盛了几百年的单桥冷落萧条下来,而石桥也得已完好地保存
2.单桥的来历,作文
献县城南6公里处,西距106国道1公里的单桥村,有一座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的五孔大石桥。桥身长69米,宽9.6米,高8米,桥孔跨径约9.8米。桥身料石表面用铁榫,中间用木柱穿心连结加固,使整个大桥浑然一体。大桥按地形水势设计,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宽略高。在拱与拱之间增添了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洪能力,也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九个拱顶的两端,雕饰着18个龙头,在栏板、栏柱上还雕刻着很多动物图案,当地至今流传着"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统蛟龙碑"的赞美之词。此桥是河北省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桥地处京德古御道和滹沱河的交汇点上,自古即为南北交通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明正统六年(1441年)开始建木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复,耗费了大量人力财物。河间知府王逢元等提议修建石桥。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主修,邑人刘尚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辞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经过8年的努力,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成,成为京南的交通咽喉。至今桥面仍留有0.2米深的车辙,可见石桥当年的繁华。
3.单桥的介绍
单桥位于河北省沧州市西的献县城南6公里处的南河头乡南单桥村与北单桥村之间,2012年3月23日该桥成功创下“世界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的世界纪录。
单桥是一座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的五孔石拱桥,为青石结构。大桥按地形水势设计,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宽略高,并在拱与拱之间增添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
大小九个拱顶的两端,雕饰着18个龙头,在栏板、栏柱上雕刻着不同的动物图案,当地至今对单桥还有“三千狮子,六百猴,七十二统蛟龙碑”的传颂。此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亲们,描写沧州的好句
第1句】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是一座有着1490多年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城。沧州部分地区在上古时期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秦朝时属巨鹿郡和洛北郡,汉代属冀州和幽州,三国时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等三郡,隋初废浮阳郡,后分属河间郡、渤海郡和平原郡,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属河北道,宋代属河北东路河间府,元代属中书省河间路,明代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清代属直隶省河间府,部分县属天津府,中华民国初属直隶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废道府制,改属河北省。
【第2句】沧州人尚武,只要有场地,你就能看到练武的。胜利公园里最多,每天早上我会和朋友去那里溜早,也曾学过几手太极,练起来难看的很。这里的人练的是陈氏太极,浑身抖的像的油炸似的,扬波搏击,雁飞雕振,延颈协翼,势似凌云。每一个动作都有风生水起草木皆兵之感,差池燕起,振迅鸿飞,临危制节,中显腾机。
【第3句】沧州铁狮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体现了沧州古老“铸造之乡”铸造艺术的神韵。沧州境内有沧州铁狮子、献县汉墓群、泊头清真寺、海丰镇遗址、纪晓岚墓地、献县单桥、黄骅古贡枣园等七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4个,景点88处。海兴小山火山遗迹、东光铁佛寺、沧州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宫、武帝台、莫阝州庙、盘古庙等古迹独具风姿,“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
【第4句】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家乡的面貌开始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道路宽阔平坦,从大运河到渤海湾,从苦涩的海水道甘甜的饮用水… …沧州的变化真是今非昔比。家乡的金丝小枣和鸭梨驰名中外,小枣又红又甜,挂在树上像一颗颗红玛瑙。鸭梨黄橙橙、金灿灿,让人看着就“垂涎欲滴”。
【第5句】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的杂技之乡有多个,像山东的聊城、江苏的盐城、河南的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沧州吴桥、肃宁、霸州等。但是,就历史悠久、群众基础雄厚和在海内外的影响而言,最著名的要数沧州吴桥了。据沧州吴桥县志记载,在沧州吴桥,每逢佳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喧阗,官不禁夜”。
5.什么是单卜,单桥知道的说下
献县单桥石桥 ●单桥,位于河北省献县城南 6 公里滹沱河旧道上,西距106国道 1 公里,沧石高速公路北侧。
1982年被河北省定为省级保护文物。2006年05月25日,单桥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此桥为五孔四券石拱桥,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 全长 77。
5 米,桥面宽 9。5 米,呈马鞍型。
最高处距地面 15 米,中孔高大开阔,矢高 12 米,跨径 10。5 米,自中孔向两侧各孔径依次减小,因河弯处流水湍急,为便于宣泄,故将桥南面两孔相对加大。
桥面青石铺砌,两侧桥栏由 64 根望柱和 68 块石栏组成,望柱上雕刻着狮、猴、神兽,形态各异,栏板上的浮雕十分精美,有火狮、云龙、飞凤、麒麟和神仙故事,其内容主要倾向于道教。桥两端各有一双骑狮的男女善人石像,像高 2 米,善人年龄五十左右,慈眉善目,为修桥捐资人的代表形象。
9 个大小拱券上方雕刻着 18 个俯视河面的螭头,全桥上下有 270 处雕刻,为明代艺术风格,是研究佛道两家和明代艺术的宝贵资料。 位于从前的京德古御路和滹沱河的交汇处。
至今桥面仍留有20公分深的车辙,可见石桥当年的繁华。 自明代以后,单桥历代都设有重兵把守。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时,对京德古御路采取避村过野,裁弯取直的办法,向西移1公里修建新桥。兴盛了几百年的单桥冷落萧条下来,而石桥也得已完好地保存。
● 单桥地处京德古御道貌岸然和滹沱河的交汇点上,自古即为南北交通要道。 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
明正统六年开始建木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复耗费了大量人力财物。河间知府王逢元等提议修建石桥。
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主修邑人刘沿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矢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
经过8年的努力,于崇祯十三年建成,成为京南的交通咽喉。至今桥面仍留有0。
2米深的车辙,可见石桥当年的繁华。答案补充单卜--单卜玻璃,用于钟表和眼镜的。
6.介绍耿桔跪母、卧冰求鱼的典故
耿桔,河北泊头富镇人,因父早亡,自幼随母在南单桥外婆家居住,母亲林氏知书达理,靠勤劳纺织供儿子读书,过年时连饺子也吃不上。
母亲常对儿子说:“你要好好上学,等长大了当了官咱天天吃饺子。”耿桔立志苦学,聪明的小耿桔还常为操劳过度的母亲捶背解乏,每每至此,母亲流着泪对儿子说:“儿啊,娘就是累死也要供你念书成才。
”母亲夜以继日的纺织,儿子月月灯下苦读,苍天不负有心人,耿桔终于明万历年(公元1601年)中进士,殿试三甲,第二年出任苏州府常熟知县。上任后,耿桔以后忧国忧民,智利常熟的水旱灾害,兴修水利,疏通河道214处,造福百姓,为此,常熟县人民在耿桔离任后为他建了“耿桔庙”纪念他。
耿桔为官清正干练,很快升任兵部主事(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他敢书直谏,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了上司,他愤而辞官还乡,引田躬耕,终日毕恭毕敬侍奉母亲。耿母仙逝后,耿桔雕塑了两尊石像,一是耿母,高高端坐于供桌之上,双目炯炯有神,另一则是耿桔自己,平民装束,面对耿母在供桌旁双膝跪地,一副长跪敬母姿态。
耿桔既是一位难得的清官,有是水利专家。在修建单桥石桥时,他已辞官回献县多年。
他出谋划策,竭尽全力,使石桥顺利地开工。建桥会决定将耿桔跪母图刻在桥上,以纪念这位博学多才、忧国忧民的清官,弘扬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耿桔孝敬慈母的事迹,感动了乡人及过单桥的所有人。 明朝大学士张鼎路过单桥时,专程去“悦亲台”拜谒耿桔母子石像,并吟诗两首,其中一首云: 风高林母庙,日丽耿公台。
芳草人何在,白云梦几回。 画题仍夹柳,玉洞久封苔。
惆怅瞻遗像,令人悲老来。 18。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 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
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